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水源保护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水、生命安全。在我国,福建省是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省份,但由于特殊的水资源条件,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海岛、半岛人饮困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水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在水源保护方面存在的困难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深圳水源保护区森林植被的现状为基础,指出该市水源保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提出建立以水源涵养效益为主,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林种、多树种水源保护林体系,使该地区具有稳定高效的生态环境,并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满足深圳森林植被、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的总体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多变,生物种类繁多,平均森林覆盖率55.8%,水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受水区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低,水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工程实施后对调水区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有利于水生底栖生物和非回游性鱼类的繁衍,但不利于洄游性鱼类的繁衍。工程实施后,用于受水区农、林、牧方面的灌溉水量占总调水量的55%,可有效地增加植被、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壤沙漠化;能够缓解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改善黄河水质;还可以增加黄河下游河道的冲刷,减少泥沙淤积,有利于黄河下游河道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水源区略阳片水质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略阳县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全县汉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49 km2,水土流失影响了水源区的水质安全。略阳县水源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加大了水源区水质保护的难度;面源污染对水源区水质影响严重;水源保护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生活污染对水源区水质影响不容忽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山区县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标准、对退耕还林和移民搬迁给予补偿、对地方财政和工矿企业予以补偿、对水源补偿机制予以立法规范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福建区域产水量和产沙量为背景,分析河流径流量资源不同水源的重要特性与供水工程类型的水源关系,论证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在增大河流基流量和减少土壤侵蚀摸数的重要作用,论述水土保持对径流式水源工程和蓄水式水源工程的供水效应,特别是对提升水库水质,确保水源地饮用水安全,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官厅水库上游二级保护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官厅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恢复官厅水库水资源的饮用功能为目标,提出了以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为主要功能的水源保护林建设措施规划,并从总体功能上把水源保护林体系划分为“三个功能带”,从库岸始,依次为过滤带、防护林带和封山育林(植被定向恢复)带,通过这三带水源保护林的合理布局与配置,结合必要的工程措施、农业耕作措施,使其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保护水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鸟金塘水源湿地处理工程包括湿地工程和湿地基础工程.工程建设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此,分析了该湿地处理工程建设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对策.工程项目建成后对女儿河水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可行.  相似文献   

8.
黑河水库汇流区的基本特征与生态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河水库是西安市区重要的水源工程,保护水库汇流区的生态环境是保护水源,水质的关键。从分析黑河水库汇流区的特征入手,提出保护汇流区生态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低洼盐碱地生态开发区(以禹城市为例)的治理与开发现状,指出利用鱼塘-台田生态工程技术治理低洼盐碱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但由于存在水污染严重、水源保证率低、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低;部分台田发生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失衡;传统农、渔业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源涵养林耗水、水文过程及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和水质都提出新的需求,其数量和质量均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水量需求的增加和水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改善水资源紧缺和水质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对以涵养水源为目的水源涵养林生态技术和工程重视,水源涵养技术研究已成为现代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水源涵养林耗水规律、水文作用过程、结构与功能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源涵养林研究方法,为从事这一领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全球及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按流域成立有权威的、统一的水资源分配和管理机构是解决水资源矛盾的有效措施;高效节水是解决水资源矛盾的主要手段;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quatic plants can be used for treating eutrophicated water in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manner, but many such plant systems remain to be characterized. The effects of growing Eichhornia crassipes on removal of nitrogen (N) from the eutrophicated water were investigated in a large-scale enclosure system installed in hyper-eutrophicated water in Hua-jia-chi pond, Hangzhou city, China. Total N concentration in the enclosures decreased from 2.1 to 0.50 mg L? 1 after growing Eichhornia crassipes for 44 d. Ammonium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at least 2-fold after plant growth. Nitrit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to below detection limit after growing Eichhornia crassipes for only 14 d and was maintained at that level afterwards.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an indicator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decreased to 10 μ g L? 1 after 44 d. The water transparenc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reaching the depth of 1.8 m (i.e., to the bottom of the pond) after 44 d. Eichhornia crassipes removed 21.7 kg nitrogen from 6,000 t of hyper-eutrophicated water in the enclosures, thus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Growing Eichhornia crassipes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 re-establishing natural ecosystem functions in eutrophicated water bodies.  相似文献   

13.
保水剂构件的保水保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水土流失造成的肥料养分流失及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进行节水保肥的系列研究,阐明保水构件的保水保肥效果及其应用前景。[方法]利用保水剂加工成各种形状的保水构件,并使其获得的保水保肥效果优于把保水剂和土混匀的常规方法。[结果]在同等淋水量的情况下使用保水构件可减少65%的水分流失,N,P,K养分流失可减少89%以上;盆栽试验中,在干旱胁迫情况下,保水构件可使玉米增产155%;大田试验显示,自然降雨条件下,保水构件可使玉米增产26%,甘蔗增产10.5%且糖度增加。同时N,P,K养分下渗流失减少而对养分的吸收增加。[结论]系列试验说明保水构件可提高作物产量、质量和对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沉水植物对以再生水作为水源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的影响和对水体水质的维持和改善作用,对西安市一个再生水景观水体开展了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的水质监测试验,并采用室外玻璃缸装置研究伊乐藻和轮叶黑藻对再生水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氨氮、总氮浓度明显低于主湖区,且水质能够维持在低富营养化状态。伊乐藻和轮叶黑藻对再生水水质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伊乐藻优于轮叶黑藻。伊乐藻对再生水中CODCr、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8.55%~57.54%,43.13%~51.81%和61.76%~77.45%,可使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维持在20μg/L左右,对藻类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西北地区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修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15.
海冰水灌溉对棉田水分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海冰水(全盐含量为3‰)灌溉与井水灌溉对比,结合3种施肥措施:无机肥(传统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土壤调理剂与无机肥配施和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海冰水灌溉对土壤水分、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棉花整个生育期海冰水灌溉处理1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均高于井水灌溉的处理,尤其在灌溉后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差异显著,约为12个百分点。2)海冰水灌溉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土壤调理剂与无机肥配施较传统无机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盐碱地棉花籽棉产量,分别增产约10%、27%,井水灌溉处理也有相同的趋势,分别增产约12%、22%。3)无论井水或海冰水灌溉,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或土壤调理剂与无机肥配施均可显著提高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海冰水灌溉小区的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两种施肥处理均高于传统无机肥处理,约为8%、30%。两种灌溉水源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流域水资源财富损失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影响涝池水体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以期能为涝池水体水环境保护和水质状况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涝池的功能、容量、面积和结构等方面出发,选取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涝池,对涝池水体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进行测定,同时对水质样本点各污染物指标进行参数检验,并应用单因子指数等方法对其综合评定。[结果]①点源污染型涝池在不同采样点位置水体污染物浓度差异显著(p0.05),各涝池总氮、总磷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4.70~78.13 mg/L,0.03~4.27 mg/L;氨氮平均浓度范围为0.36~39.18 mg/L;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范围为33.0~1 067.40 mg/L;溶解氧平均浓度范围为1.5~7.3 mg/L;pH值大小平均值范围为7.85~8.64;②大部分涝池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物主要以氮类污染物指标为主;③调查区涝池水质污染程度排序为:点源污染+有措施面源污染+无措施点源污染+无措施。[结论]布设污水处理设施及池底防渗措施对于改善涝池水环境状态较为重要。此外辅以内源水体的相关修复及管护工作,效果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对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粒径,溶液的pH值以及不同种类化肥溶液对KSAP吸液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了不同吸液率凝胶水分活度,并与植物根系水分活度进行了比较;且对KSAP的农林保水应用进行了尝试。结果表明,KSAP在pH值为6~8,KSAP粒径>1 mm时,吸液性能最好;不同种类的化肥溶液对保水剂吸液倍率的影响按:(NH4)2SO4>KH2PO4>Na2SO4>KNO3>KCl>(NH2)2CO>去离子水的顺序递增;吸液率大于100倍时KSAP的水分活度高于植物根部水分活度,可充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且可有效减缓水分的自然流失和蒸发。  相似文献   

19.
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微咸水入渗特征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由于淡水资源短缺,微咸水开发利用成为缓减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微咸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离子影响土壤人渗特征,并对不同土壤初始含水量会表现出不同影响程度。本文进行了不同初始含水量条件下微咸水人渗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含水量情况下,土壤累积人渗量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增加,但在高含水量表现不很明显。同时利用Green—Ampt人渗公式对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含水量增加土壤饱和导水能力增加,而湿润锋处吸力减少,与利用饱和导水能力测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