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悬铃木干材与枝材进行比较研究,为小径材、枝桠材等低等级的木材充分利用打下理论基础,对缓解日益紧张的木材供求矛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悬铃木枝、干材的纤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枝、干材纤维长度、直径、双壁厚、胞腔径和长宽比平均分别为1.441、1.380 mm,17.833、16.317μm,9.388、8.543 μm,8.445、7.794 μm和83.964、89.395,两者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均显著.枝、干材纤维壁腔比和柔性系数分别为1.180、1.168和0.477、0.478,两者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将香樟树种的干材与枝材进行比较研究,为小径材、枝桠材等低等级的木材充分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香樟枝和干材的纤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枝和干材纤维平均长度、直径、胞腔径及纤维长宽比分别为1 037、1 060 μm,18.946、20.162 μm,12.813、13.086 μm及56.827、55.422,两者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枝和干材纤维双壁厚、壁腔比及柔性系数分别为6.260、7.074 μm,0.532、0.650及0.669、0.635,两者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水淹程度对枫杨木射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间木射线宽度和高度在径向上的变化基本一致,而在轴向上变化却不同.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两组间的木射线宽度、高度、形状因子、单位体积中细胞平均边界面积和细胞平均面积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兰考泡桐全树木材构造和基本密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考泡桐全树根材,枝材和干材解剖构造和密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全树木材基本密度和木纤维比量为枝材〉干材〉根材;木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导管长度和早、晚材管孔直径、木射线高度和宽度大小顺序为根材〉干材〉枝材。全树木 解剖构造和密度等15个因子多元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三者之间总体上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淹水程度对滩地枫杨木材含水率和年轮宽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淹水程度对2组枫杨材(湿林、气干材)年轮宽度、含水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组间湿材含水率均达到210.0%以上,气干材含水率约为13.0%;第1组和第2组生材含水率分别为89.9%和105.3%.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2组间只有生材含水率差异显著.年轮宽度由髓心向外逐渐变窄,但年轮宽度与树木年龄回归显著性不高,相关系数均小于0.5.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高度对毛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不同海拔高度对毛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为竹材资源合理开发、高效科学加工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果显示:(1)气干密度、基本密度,都随毛竹自身轴向高度及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山脚与山顶的毛竹基本密度分别为0.699、0.715 g·cm-3;气干密度分别为0.798、0.827 g·cm-3,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显著.(2)山脚与山顶毛竹的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分别为12 368.28、11 934.07,55.858、59.840和183.203、196.293 MPa,海拔高度对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影响,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建立在江门罗坑镇的8.5年生桉树(Eucalyptus)杂种无性系进行材性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材积、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树皮厚度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单株材积和树皮厚度在重复间差异不显著,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在重复间差异极显著,纤维宽度在重复间差异显著;树皮厚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极显著,木材密度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从参试无性系不同树干高度的材性均值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树皮厚度变异规律均不同,开展木材利用时无需考虑木材位置;纤维宽度随树干高度呈递减趋势,树干位置可予以考虑;树皮厚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树干基部.总体而言,木材密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42~0.52 g·cm~(-3),纤维长度主要集中在0.4~0.8 mm,纤维宽度主要集中在15~21μm,树皮厚度主要集中在2~4 cm.DH32-29木材密度随着高度变化在9~11 m有所增加;纤维长度随着树干高度变化较大,2.6、3.9和14.3 m的纤维长度较大,9.1 m处出现最小值;纤维宽度随着树干高度变化较大,2.6、3.9和15.6m的纤维宽度较大,6.5 m处出现最小值;2.6 m以下的树皮厚度在4 cm以上,2.6 m以上树皮厚度下降至2.2 cm左右.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间伐材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马尾松间伐材的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并与成熟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间伐材管胞显著较短、宽度窄、胞壁较薄,长宽比明显较大,纤维素含量略高而木素和浸提物含量较低.年轮较窄、晚材率大.生材含水率低,干缩性小.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与成熟材差异不显著,冲击韧性明显较大.同时对间伐材中应力木的超微构造和材性,也进行了观测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林落叶松 (Larixolgensis)建筑材材质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落叶松的晚材率、生长轮密度、差异干缩、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生长轮宽度差异不显著。采用综合坐标法 ,对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建筑材材质进行评定 ,其优劣顺序为 2 .0m× 2 .0m ,2 .5m× 2 .5m ,3 .0m× 3.0m ,1.5m× 2 .0m。  相似文献   

10.
以湿地松7个无性系木材为对象,体视显微镜下利用测微仪测定生长轮宽度和早晚材宽度,木材解离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管胞长度和宽度,计算总晚材率和管胞长宽比;采用排水法测定木材的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年轮宽度在0.05水平上差异极显著。总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在0.05水平上差异并不显著,编号为0-1302的无性系木材的基本密度最大。但是气干密度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无性系之间早材管胞长度和宽度差异较大,晚材的差异较小;早材和晚材管胞长宽比分别为62.7~85.9和92.4~116.9。早、晚材管胞长度主要分布在2 500~4 500μm,均为中等长度。说明木材气干密度、年轮宽度和管胞形态等材性在湿地松无性系之间具有较明显差异。该结果为湿地松优质人工林木材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木材剩余物的木酢液制备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以木材剩余物为原料的木酢液制备特性和木酢液的成分组成,采用电控炭化反应釜进行调制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和调制温度下的生成物组成。并采用GC-MS对木酢液的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同定出有机酸、酚、醛、酮、酯等38种有机成分,对主要组成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杉木调制的针叶材木酢液,与采用杨木调制的阔叶材木酢液,其酚类成分的组成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与原料木素的组成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其特征谱图可以对混合木质来源材料制取的木酢液进行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南6种常见轻质木材的解剖构造进行研究,从微观和宏观2方面进行观察识别,并说明其木材的工艺性质及利用.  相似文献   

13.
5种桉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5种桉树幼龄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为研究不同桉树材性变异规律及提高桉树木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以采自广东湛江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大田区的2.5年生和4年生赤桉、2.5年生尾巨桉及6年生尾细桉无性系L-9、M-11等5种不同林龄的桉木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量木材物理性质指标木材密度(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气干(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全干(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以及力学性质指标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端面硬度),以SPSS、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分析其差异和变异规律。5种桉树基本密度差异不显著,其余物理力学指标差异极显著。5种桉树的基本密度0.428~0.460 g/cm3,气干密度0.494~0.543 g/cm3,全干密度0.482~0.525 g/cm3,各品系间变异较小。气干干缩率在不同品系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2.5年生赤桉>4年生赤桉>L-9>M-11>尾巨桉,径向干缩率变异最大。桉树随着林龄的增长干缩率值增大,说明林龄大的桉木更容易开裂。不同品种间力学性质差异显著。5种桉树木材密度与径面硬度和端面硬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桉树木材密度越大,其木材硬度越高。由木材密度指标看,桉树可作为纸浆材和纤维板材的原材料,随着林龄的增加,桉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增加。按照木材物理力学指标分级标准可知,5种桉树木材密度属于小级;赤桉干缩率属于Ⅱ级,尾巨桉干缩率属于Ⅱ-Ⅲ级,L-9干缩率属Ⅳ级,M-11干缩率属于Ⅳ级;5种桉树木材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均属于Ⅱ级,剪切强度属于Ⅴ级,端面硬度均属Ⅲ级。  相似文献   

14.
火力楠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火力楠人工林木材的性质,为其木材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对火力楠人工林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人工林木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以及全干密度平均分别为0.531、0.641 g·cm-3和0.596 g·cm-3,弦向、径向和体积气干干缩率平均分别为3.9%、2.7%和6.5%,对应的干缩系数平均分别为0.346%、0.239%和0.576%,差异干缩为1.444,属密度适中、干缩性小的一类木材;木材端面、弦面和径面硬度平均分别为5 989、4 847 N和4 829 N,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压以及冲击韧性平均分别为117.2 MPa(3级),10.61 GPa(3级)、57.8 MPa(3级)和55 kJ·m-2(2级),综合强度达175 MPa,综合品质系数达3 295.7×105 Pa,属高等级材。  相似文献   

15.
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染色及其对木材纹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材纹理的产生决定于木材组织结构的差异,而不同的组织结构显示其化学组分差异,试验证实同一染料对木材的主要化学组分的染色性不同,从而染色深化了木材纹理.不同染料对木材纹理的深化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大规格木地板在生产应用中的变形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规格木地板在生产应用中的变形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松人工林正常木和应压木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应压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比正常木大0.060 6 g·cm-3、0.046 0 g·cm-3和0.050 4 g·cm-3,呈极显著差异; 云南松应压木全干和气干顺纹干缩值分别比正常木干缩值大5.65和3.92倍,较易发生干燥缺陷。另外,除气干径向干缩率差异显著(p<0.05),应压木与正常木的其他各干缩率差异均显著(p<0.05),较正常木更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和开裂; 应压木和正常木的气干差异干缩差异显著(p<0.05),全干差异干缩差异不显著; 正常木主要力学性质与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应压木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与气干密度紧密正相关,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摸清观光木人工林木材的基础材性,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测定和分析了27年生观光木人工林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观光木人工林木材属轻密度等级材;体积干缩系数属小,差异干缩属中等。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冲击韧性分别为79.79、6 517.88、42.38 MPa和26.01 kJ·m-2,对应的强度等级分别为2级、1级、2级和2级;端面、弦面和径面的硬度分别为43.66、30.62 MPa和27.48 MPa,其中端面和弦面硬度均达到了中等硬度水平。木材的综合强度为122.17 MPa,属高强度树种;木材的综合品质系数达到2 929.7×105 Pa,属于高等级材。  相似文献   

19.
为了鉴定应压木木材细胞壁形成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确定其在木材形成中的功能,采用双向差异凝胶电 泳技术,对正常木和应压木木材形成组织中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应用 TOF-MS/ MS 技术对应压木和正常木木材形成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并用MASCOT 软件对每个差异 点的匹配峰值在Swiss Prot 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确定了7 个差异蛋白质。其中,4 个蛋白质在应压木中表达上 调,3 个表达下调。这些蛋白质参与了木质素生物合成、应力响应与胁迫、细胞骨架运动及脂类代谢,因而推测它们 与应压木木材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橡胶木是天然橡胶生产的重要副产品,也是海南产量最大的商品材。通过对海南生产单位橡胶木加工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海南橡胶木锯材制材、防腐和干燥过程的工艺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海南橡胶木加工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