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简称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在免疫兔群中仍时有发生,探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家兔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其中尤以青壮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但哺乳仔兔不发病。给养兔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贵州畜牧兽医》1989,(1):44-46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aemorragicDisease,RHD),又称兔瘟,是1984年春首先发生在苏南的一种兔的急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其特征。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本病几乎传遍全国各养兔地区,使我国  相似文献   

4.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又称兔出血性肺炎,是由免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该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在生产中常常给养兔业造成重大的损失。为了及时而准确地诊治该病,现将某场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治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兔瘟又叫病毒性出血症,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毁灭性传染病,呈暴发性流行,死亡率95%-100%。病兔、隐性感染兔和康复兔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是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黏膜传染。  相似文献   

6.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呼吸急促、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瘀血肿大和点状出血为主要表现,最急性的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抽搐死亡。兔瘟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见于冬季和早春,其他季节极少发生。近年来,兔瘟虽然得到广大养兔户的高度重视,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但仍然时有发生,特别对青年兔和成年兔侵害后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探索出兔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并总结了一套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致死率可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学、流行特点、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及其使用方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于1984年在江苏省无锡、江阴等地首先发现,发病迅速,仅几个月便蔓延到周围省市,目前该病已呈世界性分布。江苏农学院和无锡市等有关单位经过研究证明这是一种尚未见报道的病毒性传染病,并生产出疫苗,使该病得以很快控制。此后,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国科技工作者陆续开发出了各种联苗和佐剂疫苗。目前,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免疫已经成为养兔生产者主动的、必须要做的工作,就连实验兔也不例外。然而,就在疫苗的免疫注射得到普遍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使用上的误区,令人担心。1与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预防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高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体外培养、分子生物学、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等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1.病因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本病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死前发出  相似文献   

11.
由免疫失误引发的一起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是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预防只能依赖于免疫注射.目前有免疫保护率很高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生产销售,但如果使用不当或免疫程序不合理,仍会发生兔瘟.2004年11月,安徽省明光市某兔场部分兔突然发病死亡,经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紧急注射兔瘟疫苗后,病情得以控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迅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给养兔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在我国开始流行初期,主要感染2月龄以上的家兔,而2月龄以内的家兔却很少发病。但最近,笔者收治了一起2月龄以内的兔群中发生大批发病死亡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鉴定确诊为病毒性出血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家兔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病变为特征.兔群一旦传染本病就会迅速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全群覆灭,使养兔业蒙受巨大损失.本病主要感染3月龄以上的成年兔,膘情越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它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984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RHDV曾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因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备受养兔业的关注。1989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制史同瑞武克勤丁树人(黑龙江省兽医研究所,富裕161200)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是由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严重威胁着养兔业的发展。本文报道了一例兔病毒性出血...  相似文献   

16.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1兔瘟(病毒性出血症)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原为兔出血症病毒,呈球形。病兔体内以肝脏含毒量最高。病毒经甲醛灭活后,可保留兔疫原性。病兔不分季节,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尖叫,口鼻流血死亡。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未经免疫的家兔可达100%死亡。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RVHD),是兔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自1984年春首次在我国发现以来,给全国各地的养兔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肉品卫生部门的足够重视。一、症状与病变据各地文献报道所见到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临床症状,宰前检验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獭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新疫区死亡率可达95%以上,老疫区_般为70%~85%。但近年发病呈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