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营造良好的高架桥空间景观,选取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下具有代表性的10个交通节点,对桥下环境特征、绿化植物种类、配置方式、生长状况及景观效果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桥下植物种类单一、配置单调、景观效果差、隔离防眩功能不突出等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及可选模式。  相似文献   

2.
芦建国  郑国栋  张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12-11913
通过对河南省主要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植物配置模式的调查,总结出中央分隔带植物配置的5种模式和主要应用植物,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植物配置理念、植物选择、配置层次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美丽乡村绿化建设中大量运用的绿化植物种类和植物造景模式与城市趋同,使得乡村植物景观逐步失去了田园野趣风貌。乡村特色植物景观的构建关键是对其现状风貌的认知与解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乡村特色景观营造的主要着手点和方法,提炼乡村仿自然植物景观营造模式。运用此研究思路,以贵州省10个精品型和12个普及型美丽乡村示范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5个主要空间节点植物景观风貌现状进行分析,提炼各个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根据美丽乡村不同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和植物配置模式,营造出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田园野趣景观。  相似文献   

4.
宁杭高速公路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宁杭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重要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从道路功能、生态防护和景观效益等角度出发,对宁杭高速公路的绿化景观进行了功能定位,提出了中央分隔带、边坡、互通立交区和服务区的树种选择和具体的栽培模式,为宁杭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规划及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丽  魏跃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96-1098
对成南、成雅高速公路道路下凹段中央分隔带防眩植株的高度在不考虑车辆前照灯的影响时,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推算,并与实地防眩高度观测值进行比较。通过不同凹曲线半径情况下所需防眩高度的观测值测定,推导凹曲线半径值与防眩高度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当不考虑前照灯照射角的影响时所得公式计算的防眩高度值偏小。在凹曲线段,为满足防眩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防眩高度。凹曲线半径值与防眩高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92.4—0.005X,表明在高速公路各种因素的极限情况下,中央分隔带的防眩高度最大不超过192cm,最低不低于109cm,并随着半径值的增加,其防眩高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许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45-14848
对小城镇沿河主干道的道路周边用地和道路中央分隔带进行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将生态学中的共生机制原理运用到景观规划中,将地形、地貌、地物的自然景观,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人文景观,道路行车安全的功能景观和谐优化,初步探讨出一种共生机制下的小城镇道路景观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方法的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立地条件、功能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隔离带绿化植物的评价体系,对京石高速(河北段)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排序,为公路绿化改造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树种选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金睿    辛欣  宋希强    何荣晓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62-268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社会功能3方面构建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口市9个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优良,但优质植物景观群落配置相对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并提出以“近自然”复层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优化海口热带滨海城市植物景观,突出本土特征,强化景观功能,提高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景观规划设计、绿化苗木品种选择、绿化设计模式类型,以期对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绿化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丰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通过对改造后的苏州市干将西路绿化植物种类和配置模式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干将西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及在城市主干道路绿化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合理选择植物种植密度、兼顾近期和远期效益、提高日常养护管理水平、确保景观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济南景观干道植物配置及典型景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南市贯通东西的重要景观干道旅游路为例,通过9个样方测定、5类典型性景观分析,探讨了济南景观干道植物配置及景观特征。结果表明:济南市景观干道植物隶属51科98属,以落叶乔灌木为主。植物种类组成丰富,乡土、色叶等树种的选择具有显著的特征。植物配置纵向(沿公路)以自然式植物群落种植为主,形成了整体感强、景色优美、易于养护管理的道路绿化模式,垂直群落以多层优化组合+配合区域特征为主。典型路段的景观特征分析表明,山坡景观以垂直绿化配置为主,隧道口景观以与地形相结合的种植池和垂直绿化景观为主,交叉路口景观以不影响行车的灌木配置为主。  相似文献   

12.
本着建设生态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针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区内无遮荫树、没有可形成独立景观的乔木、整体景观效果比较单调的植物景观现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即以加强彩化效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以色彩的对比和色块的碰撞来设计植物景观。彩化种植中增加鼠尾草、长春花及新几内亚凤仙等花期较长、耐旱、耐瘠薄的花卉,种植图案采用流畅的线条,以达到改善植物景观的的效果。同时植物景观设计时除了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色彩及高矮配置外,还应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考虑栽植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花境在国内的推广与应用,花境本土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各地花境景观雷同、景观衰退严重、养护负担增加。基于此,保证景观效果的稳定性和低维护性是亟须研究的方向。本文在我国各地对花境植物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长效低维护花境植物的选择原则,并结合南通当地实践经验总结了长效低维护花境植物的配置方案,以期为花境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城市公园绿地外道路噪声环境进行监测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园边界噪音来源于车辆发动机噪音、胎噪、运动风声的综合噪声。这些噪音对公园游憩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公园绿地边缘部分的植物景观能够迅速降低噪音,又能展现美感,将对公园利用率的提高大有裨益。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与生态效益都融合在园林植物中,所以一次设计将在多个层面展现植物景观的功能。以北京市公园绿地(被城市干道包围的绿地)边界的多个不同样方为对象,调查与研究这一宽度范围内的植物类型、种植密度和配置方式,从而判断使噪声衰减最有效率的植物配置形式。这些植物群落不仅能有效地减弱交通噪声,构造更为安静的游园环境,而且更能美化城市环境,体现并形成当地的植物特色。按照降噪效率对这些样方进行排序并运用SBE法对所测公园边界的植物群落进行美景度相应指标的评价,分析边界植物群落色彩美景度高低的原因,得到所测群落中景观效果最好的植物配置形式。综合以上两种最佳形式的植物配置,进行平衡与推断, 形成诸如同样的宽度条件下,多排小乔或低层灌木既可以起到较好的降噪作用,又可以丰富路缘的观赏效果;乔灌草皆有的种植模式中乔木排数尽可能多,林间内部保持通透,会形成舒适的空间效果等判断, 可以对北京市以及类似的大型城市绿地边缘塑造植物景观提供科学的论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地调查、访问与文献搜查等方法,对湖南省境内檵木属植物园林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红花檵木应用非常普遍,主要出现了嫩叶红、透骨红、双面红三大栽培类型;色块、模纹花坛应用形式约占45%,灌木球、自然式或造型树应用形式约占40%,丛植、聚植、群植等约占15%;主要存在白花檵木应用少,高墙绿篱少,造景精品少,产业链不完整,缺乏科普宣传,有花叶病毒病发生等问题。结论:要加强白花檵木应用研究,提倡和引导用红花檵木作高墙绿篱、林缘或区域隔离带,加强造景精品设计和盆景应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加强园林管理、减少花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是一种特殊的皇家园林类型,以建筑围合的花园布局突显了植物景观对山林空间营造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历史典籍为研究依据,开展以植物种类、植物配置为核心的植物造景研究,并结合内廷花园的空间布局、活动形式等进行综合的植物景观环境搭建,希望能够揭示内廷花园植物造景的基本特征与一般规律。  方法  以4处内廷花园为研究对象,对古树活本、御制诗文、图档、图像4类历史典籍进行梳理,并结合3种考据资料以“二重证据法”治史理念为引导对植物文献名、图画与图像进行学名考证,进而结合植物文化寓意进行种类应用特征分析。在结合历史典籍绘制植物配置图的基础上,对各庭院空间的种植形式、种植位置、种植空间布局结合植物种类考证结果进行频次统计与比较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方法总结得到3类代表性的植物配置类型。  结果  (1)考证得到内廷花园栽植有19种次植物,涉及13个科、16个属。(2)内廷花园的植物种植形式有散植、对植、孤植、丛植、列植5种,其中散植应用最多,列植应用最少。(3)内廷花园的植物种植位置有平地、山石、花台3种,其中平地栽植最多,花台栽植最少。(4)内廷花园的植物空间布局有平行型、U字型、口字型、L字型、一字型5种,其中平行型最多,L字型和一字型最少。(5)结合花园的活动形式可总结得到庭院四面观赏型、庭院中心游乐型、庭院中轴引导型3种代表性植物配置类型。  结论  本研究对植物种类与植物配置进行了图示化研究与数据化统计,综合搭建了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35处庭院空间的植物景观环境,可为内廷花园及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张家口东方苑社区的园林植物种类及配置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存在植物种类、色彩、配置单一,乡土树种缺乏、功能区划不明显等问题,并且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合理化修改建议,加大彩色树种、墙体等垂直绿化的应用;加强居民绿化意识的培养和对于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园林植物配植水平,从植物群落林冠线和色彩2个方面对景观外貌进行量化分析。研究选取3处居住区中心绿地,测算样本材料的林冠线分形维数和色彩信息维数。研究发现,所选样本植物群落林冠线分形维数组内变异差别较大而组间较小,样本景观塑造以植物群落为主搭配园林建筑分形维数较高,完全以植物造景林冠线较连续,更具自然韵味,群落内部不同层次植物的林冠轮廓分形维数变异性较大,林冠线不连续且以建筑轮廓线为主的景观分形维数较低;色彩的信息维数体现了色彩分布的复杂和不均匀性,维数较高是园林植物群落接近自然群落的特征之一。3个样本植物种类的雷同性较高,样本内部植物配植的层次和龄级较单调,需加强乡土景观植物资源开发和植物配植水平,以营造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9.
李素华  张丽华  姬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46-10949
对宿迁市野生花卉的种类及应用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初步筛选出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65种,隶属30个科,62个属,指出目前宿迁园林中野生花卉的应用形式有花坛、花境、地被、基础栽植、垂直绿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