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酸酶是降解植物性饲料中植酸(肌醇六磷酸酯)及其盐类的一种脂酶。植物饲料中的磷由于大部分存在于植酸及植酸盐中,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并且植酸通过螯合作用还降低了动物对锌、锰、铁、钙和钾等主要矿物元素以及蛋白质的利用率。植酸酶可促进饲料中植酸和植酸盐的分解,使磷得以被动物利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同时有利于改善饲养环境,减少污染。本文拟从植酸磷的性质、植酸酶的生物特性及研究应用现状诸方面来论述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1植酸磷的性质植酸或植酸盐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性饲…  相似文献   

2.
磷作为动物所必需的一种矿物元素,在猪的营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机体重要的结构成分,又广泛参与机体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例如在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和脂肪代谢、神经组织代谢、骨骼生长以及脂肪和其他脂类运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养猪生产中,如果日粮磷缺乏或不足,会引起生长缓慢或停滞,出现骨病,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磷虽在一般饲料中含量不低,但因植物原料中存在大量的植酸,一般谷物中有60%以上的有机磷酸盐与植酸结合而不能被动物所利用。由于猪缺乏可水解植酸为磷和肌醇的酶,因此对饲料中磷的利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3.
1植酸磷与植酸酶的应用 畜禽植物性饲料中约75%的磷是植酸磷,其不能被畜禽利用,大部分从粪尿中排出,会使土壤和湖水中的磷浓度超过卫生标准,造成土壤的营养累积和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植酸又是重要的抗营养因子,会严重影响动物对于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及其生产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磷在畜禽营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机体重要的结构成分 ,同时参与机体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例如 ,在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和脂肪代谢、神经组织代谢、骨骼生长以及脂肪和其他脂类运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如果日粮中磷缺乏或不足 ,会引起生长缓慢或停滞 ,出现骨病 ,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饲料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磷 ,但一般谷物中 6 0 %以上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不能为单胃动物所利用。而植酸酶是一类催化植酸 (肌醇六磷酸酯 )及植酸盐水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酶的总称。植酸酶不但可以使单胃动物利用有机磷 ,还可减少磷…  相似文献   

5.
磷(Phosphorus)是动物体内的必需矿物元素,在动物体内磷不但是骨骼组织的必要成分,而且在其他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中起重要作用。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除小麦外,植酸酶的含量一般都很低,而单胃动物体内缺乏植酸酶或酶活性不高,长期以来人们往  相似文献   

6.
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和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磷 (Phosphorus)是动植物体内的必需矿物元素 ,在动物体内磷不但是骨骼组织的必要成分 ,而且在其他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中起重要作用。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而单胃动物体内缺乏植酸酶或酶的活性不高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是按照植物性饲料中磷的有效率为总磷的 1 /3的假设来进行饲料配方 ,有的甚至忽略不计 ,而用无机磷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量 ,这样势必造成磷源的浪费 ,导致磷的过量排泄。事实上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以植酸磷和非植酸磷两种形式存在 ,非植酸磷并非 1 0 0 %为动物所利用 ,植酸磷的含量也不是简…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的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宝林  高志璞 《饲料工业》2006,27(24):52-54
植酸是谷物、豆类、油籽和坚果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其含量为1%~5%。饲料中总磷的1/3是可消化的无机磷,其余的2/3则以有机磷即菲丁的形式存在,菲丁是肌醇六磷酸钙镁盐的复合物,肌醇六磷酸又称植酸。植酸磷对于单胃动物来说是非常难以利用的,因为这些动物的胃肠道内不分泌或只分泌很少量的降解植酸的酶——植酸酶。由于植酸不能被消化利用,通常在猪及家禽饲料中添加无机磷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但是,未被利用的无机磷和饲料中的植酸磷被动物排出体外后,容易造成环境生态问题(富养化作用)。所以,应用植酸酶不仅可以提高磷的生物利用率,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磷是动物必需的一种矿物元素,在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猪和禽等单胃动物由于体内很少有分解植酸磷的酶,大量的植酸磷不能被利用而从粪便中排出。我国水域污染比较严重,而猪和禽等粪便中排出的磷又加重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每年至少有100万t磷随废水排放出来,其中30%以上是养猪业所为。排放到土壤中的磷,不仅不能在土壤中渗透和扩散,还能与铜、铝、钙等元素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保留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9.
植酸盐的化学名称是肌醇-6磷酸盐,广泛存在于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植酸盐中的磷称为植酸磷,在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含量约为1%~2%,约占总磷的60%~80%。植酸盐非常稳定,由于单胃动物本身不能分泌分解植酸盐的植酸酶,故植酸磷基本无法被单胃动物利用,造成饲料中磷相对不足,需另外添加无机磷,同时,饲料中大量没有被利用的磷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NaPi-Ⅱ型协同转运载体蛋白与磷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磷(60%~80%)以不能被动物消化的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只能被动物排出体外,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动物不能利用植酸磷,在饲料中又不得不人为添加更多的工业合成磷,而这些添加的磷不能完全被吸收利用,60%的无机磷被排出体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中过量磷的排泄导致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种非再生资源,磷在饲料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继蛋白质和能量以外第三种最昂贵的饲料原料.了解磷的吸收作用机制对提高磷在生产上的利用和减少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而NaPi-Ⅱ型协同转运载体蛋白是对磷在小肠中的吸收有重要影响的一种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11.
<正> 动物体内矿物质种类很多,其性质差异也很大。在矿物质中,禽畜对钙和磷的需要量最多。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体组织和脏器含有磷多。磷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以及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也是必要的。饲料中无机磷的利用率可视为100%,但对植酸磷的利用能力彼此差异很大。反刍动物在其预消化过程中,凭借自身特有的植酸磷分解酶将植酸磷分解后吸收利用。对于象猪、禽等众多单胃动物来讲,虽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植酸磷,但因自身不具备分解植酸磷的功能,其利用率一般在30%左右。为满足钙、磷的需要,饲料中不得不添加无机磷,并在饲料配方中扣除三分之二的植酸磷作为不可利用磷。这部分不可利用磷又通过机体排出体外,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为了增加单胃动物对植酸磷的有效利用,确保环境不受植酸磷的污染(因为植酸磷排放到水中后,引起水草滋生,改变了水中供氧情况,破坏了生态平  相似文献   

12.
饲料添加剂植酸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常规植物性饲料中约有60% - 80%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于稳定的植酸盐复合物之中,这些磷只有在植酸分解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游离出来供畜禽吸收利用。猪、鸡等非反刍动物消化道中缺乏植酸分解酶,对植酸磷的利用能力很低,绝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磷的环境污染。既要满足动物的磷营养需要,又要考虑世人日益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动物对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畜禽粪便中磷的排出量。  相似文献   

13.
磷是动物营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矿物质元素之一,既是机体的重要结构成分,又参与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其他任何元素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磷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由饮水和饲料供给。单胃动物常用植物性饲料中60%-80%的磷是以植酸及其盐类形式存在。以这种形式存在的磷很难被单胃动物利用,而且植酸也影响其他养分的利用,所以植酸被视为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磷的利用率;降低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影响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利用率;影响消化酶的活性等几方面。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生态宝饲料添加剂—植酸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性原料是畜禽日粮的主要成分,而植物性饲料中的磷约有2/3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因缺少分解植酸的酸而对其很难消化,随粪便排出体外,并污染环境。另外,植酸盐中的磷通过整合作用还降低了动物对锌、铁、锰、钙和钾等主要矿物元素以及蛋白质等的利用率。已有大量试验证明,植酸酶可促进植酸分解而释放出磷离子被动物有效利用,降低30%~50%磷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本文拟对植酸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作一简述。1植酸与植酸盐植酸(phyticacid)为六磷环已酯(Weigartner,1978),显…  相似文献   

15.
1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  植酸是肌醇六磷酸 (C6H1 8O2 4 P6) ,分子量为 6 6 0 .8,是植物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 ,在植物和油料种子中的含量虽然只占干物质的1 %~ 2 % ,却贮藏着总磷的 6 0 %~ 90 %。植酸具有强烈的抗营养作用。1 .1 畜禽胃肠道中缺乏分解植酸的酶类 ,无法利用植酸中的磷   Plimmer(1 91 3)发现植酸 (盐 )在小肠中不被任何酶消化 ,而随尿排出。Bruce(1 934)等在研究谷物喂养动物与佝偻病的关系时发现虽然小鼠饲料中含磷量很高 ,但仍因缺磷而导致佝偻病。造成佝偻病的原因在于单胃动物不能或很少分泌植酸酶 ,结果饲料磷的…  相似文献   

16.
<正>磷在动物的生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遗传物质核酸的重要组分,也是能量传递的关键物质三磷酸腺苷的重要成分;磷还是多种酶的组分,生物膜磷脂的组分,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植物中所含的磷65%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体内缺乏降解植酸磷的酶。而通过添加植酸酶到日粮中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对肉鸡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性饲料是家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植物性饲料中三分之二的磷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被单胃动物所利用。一方面,饲料生产中需要添加价值昂贵的商品磷源,另一方面,由于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不能或很少利用植物饲料中的植酸磷,大量未被动物吸收利用的植酸磷随粪便排出体外,既造成了磷资源的浪费,同时又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畜禽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些国家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Nelson(1968a)首次报道了添加植酸酶可提高仔鸡对磷的利用率,但当时由于植酸酶的提取成本高、产量少、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些年来,非植酸磷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18.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由于大部分存在于植酸和植酸盐中,难于为单胃动物所利用,而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而且植酸盐中的磷通过螫合作用还降低了动物对Zn、Mn、Fe、Ca、K等主要微量元素的利用率,还通过与蛋白质结合成植酸盐复合体而降低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率。植酸酶是能催化植酸水解的酶,大量存在于ficuum曲霉和niger曲霉以及小麦、黑麦、小黑麦、大麦及它们的副产品中。植酸酶可促进饲料中植酸和植酸盐分解,使磷得以为动物所利用,从而减少了磷在粪便中的排泄量,有利于改善饲养环境,减少污染。同时,有试验表明,植酸酶还可促进动物…  相似文献   

19.
谷物原料中约2/3的磷是以有机植酸磷形式存在的。已证实植酸磷不能为单胃动物利用。然而,添加植酸酶可使植酸磷水解,磷游离出来,而被动物吸收。减轻对环境污染植物饲料原料中磷可利用率提高,饲料中磷的添加量就可以减少,这样,经粪便排出的磷便随之下降。1988年荷兰家禽排出的磷量约1.36万吨。自1984年起,他们采用低磷禽饲料  相似文献   

20.
植酸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尧兴  许少春 《饲料工业》1994,15(12):12-13
植酸酶及其应用前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尧兴,许少春植物饲料中的磷大部分存在于植酸及植酸盐中,难为单胃动物利用而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而且植酸盐中的磷通过螯合作用还降低动物对锌、锰、铁、钙、钾等主要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以及通过与蛋白质结合成植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