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衡表现,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提出了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之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是一项空前而艰巨的长期任务。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采取了各种措施,开展了多项试验,付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但仍存在治理措施对位配置不够,造林种草保存率低,重点项目开发力度不大,部分工程毁坏严重,生态环境依旧恶化的问题。为了抓住国家战略重点向西部转移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3.
钱荣  梁娟 《河南林业》2001,(6):53-53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目前面临着草场退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沙漠化面积不断蔓延三大问题。这个州境内有黄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影响到龙羊峡水库的安全和加速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加快对这里生态环境的治理,每年国家和青海省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生态治理,为了找到好的治理方法,当地政府投资搞了示范基地,摸索着试种一些苗木,但因为缺乏科技人员,成效不大。  相似文献   

4.
从雅鲁藏布江中游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出发,论述了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和恶化原因,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盟作为一个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态区位又极为重要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一直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林业六大工程相继启动.国家和自治区对阿托善盟生态建设持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在阿拉善盟启动实施了四大林业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6.
生态经济学理论在环境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态经济学力求将生态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来。研究生态因素与经济因素现象的关系,寻求经济活动与生态变化的良性平衡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衡表现。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之要求。提出了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之措施。  相似文献   

7.
河西地区生态安全建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成因的分析,认为人口的增加是影响区域生态恶化的主要辱旱,声此产生的人工绿洲不断扩大,自然绿洲缩小,又加剧了区域生态的恶化。要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依法管理水源,确定科学的生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化的航片,对刘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但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地类的贡献率要远远高于恶化地类的贡献率;该区域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根本转变,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提高,人工林地面积的增加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武警森林部队忠实履行保卫国家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和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生动地诠释了这一道理。雾霾常态化、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一些物种濒临灭绝……日渐恶化的环境与生态危机,不断向人们敲响生态安全的警钟。为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武警森林部队大力加强以“五个转变”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建设,为保卫国家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努力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当前的生态危机正威胁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极其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亚洲大陆腹地,远离海洋,自然条件恶劣。近年来,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绩,但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恶化的速度。本文从阿拉善盟水资源特殊性、林业的关键作用、草地生态、绿洲农业和荒漠生态环境监测五个方面提出了阿拉善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天保工程中机械化技术装备开发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人类的绿色宝库,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卫士。但我国是个少林的国家,多少年来受战争和政策导向的影响,森林越来越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国家实施了旨在保护现有森林,培育更多更好的新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森林更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天...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 ,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 ,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文章阐述了福建省森林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产生的生态机制 ,研究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工程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和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要法德并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担负着重要责任,必须对职工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教育。一、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迫切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从自然界中索取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存和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阿拉善盟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善盟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而生态区位又极为重要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并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存环境。阿拉善地区在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居延绿洲、贺兰山次生林以及连绵800公里的梭梭灌木林带,构成了阿拉善独特的生态植被系统,成为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和恶劣自然条件影响,使阿拉善地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导致干旱,干旱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变,致使阿盟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林业六大工程和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阿盟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治理步伐,尽快扼制住生态环境恶化势头,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家在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的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和严重荒漠化的风沙区、草原区等全国生态环境重点地区,确立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1998年,国家从1000亿元财政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先后两批安排了9亿元专项资金,启动了101个重点县和5个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项目。其中,陕西省两批共安排了14个启动县(市、区),全部集中于陕北黄河流域:榆林地区7个,延安地区6个,铜川地区…  相似文献   

17.
乌江峡谷瘠薄地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长江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乌江峡谷瘠薄地也是区域内绿化建设的攻坚目标,生态恶化正极大地制约和影响区域内绿化目标的全面实现;同时乌江峡谷瘠薄地往往也是区域内旅游产业的通道,生态环境恶化和旱、涝、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制约了旅游产业向广度和深度的开发;更重要的是,乌江河谷瘠薄地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林业》2007,(12):4-5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是在生态严重破坏、环境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出现匮乏的情况下。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苍梧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大量砍伐树木,天然原生林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崩岗不断发生,泥沙淤积河道,泥沙埋没农田,旱涝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给苍梧县人民生产、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修复林业生态环境成为林业经济建设重中之重。对苍梧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施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生态村屯绿化、天然林保护等科学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各项治理措施,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使苍梧县林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20.
樊晓英 《中国林业》2014,(14):38-3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备受世人关注的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和生态失调六大危机都与林业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尽管国家在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建设首次列入几大建设,但目前,西部林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依然偏低,林业发展缓慢,和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