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林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a生杉木乳源木莲 3∶1混交林林分生物量 130 37t/hm2 ,乔木层生物量 12 7 5 0t/hm2 ,比杉木纯林增加18 7%。无论杉木、乳源木莲干材比例较高 ,两树种均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混交林年均净生产量 12 75 0t/(hm2 ·a) ,林分叶面积指数 9 0 5 ,叶对树干净同化率 179 72g/(cm2 ·a)。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林分生产力比杉木纯林高。  相似文献   

2.
中海拔地区杉木人工林间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 ,山地面积大 ,地貌类型多。全区最高海拔 2 90 0m ,最低海拔 4 5 7m。地势起伏大 ,切割深 ,造成气候复杂化和多样性。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 ,有林地面积只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2 7 6 2 %。从林种上看杉木林只占有林地面积的 5 8%。本次试验的杉木林是中国《335 6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主的防护林 ,经过治理的项目区已经充分显示了保护农作物、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该林分初植密度较大 ,平均386 0株 /hm2 ,最大密度达 6 0 0 0株 /hm2 ,致使林分形质受到严重影响。我们于 1997年对织金、纳雍两县进行间伐强度试验。1 材…  相似文献   

3.
用半叶法测定杉木林分光合强度可看出 ,杉木林的光合强度不但与叶量有关 ,还与叶子质量 ,空间结构有关 ;树冠长度增加 ,叶子受光均匀 ,净光合强度增大 ;光照强度6 0 %时 ,净光合强度最大。杉木林叶子能制造 3kg/hm2 ·h左右的干物质 ,叶子制造的有机物只有 5%转化为树干材积 ,转化率随每公顷断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幼林时期适当增加密度 ,有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水源涵养和固土保肥效益损失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康文星  田大伦 《林业科学》2002,38(1):111-115
本文以连续定位测定数据 ,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采伐后造成各种效益损失 ,用等效益相关代替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 ,土壤蓄水量比有林区少 6 4 6m3·hm- 2 ,调洪能力少 786m3·hm- 2 ,枯水期提供水量少 318m3·hm- 2 ,每年流失的泥沙量比有林区多 4 8t·hm- 2 ,由此比有林区多流失的营养物质 ,纯N 0 0 87t·hm- 2 ,P 0 0 4 7t·hm- 2 ,K 0 10 1t·hm- 2 。通过有关计量计算得出 ,每采伐 1hm2 杉木林每年水源涵养效益损失 84 9元 ,固土保肥效益损失 5 0 4元 ,改良土壤效益损失 10 2元 ,共计损失 14 5 5元。这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森林采伐损失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杉木林下培育乳源木莲绿化大苗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14a生杉木林下套种乳源木莲 ,以培育乳源木莲绿化大苗为目标。经 7a试验结果表明 :上层杉木林保留株数 12 0 0~ 180 0株 /hm2 ,郁闭度控制在 0 3~ 0 75之间 ,林下乳源木莲生长良好 ,在自然状态下平均树高 5 6~ 6 1m ,平均胸径 4 6~ 5 4cm。采取间歇式半围法断根和整形、修枝、截顶等技术 ,能够达到控制高度 ,分拔超密 ,树形美观的效果 ,衬托出美的集群形态 ,可以快捷、经济培育绿化大苗。  相似文献   

6.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浙江遂昌县牛头山林场的6年生杉木(Cunnighamia lanceolata)与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酸枣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南=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生物量较高,蓄积量为76.42 m3/hm2,生物量为41.512 7 t/hm2,与杉木纯林为相比,分别提高了74.55%和97.27%,南酸枣纯林以及杉木南酸枣混交林的土壤肥力与杉木纯林相比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桂北杉木幼林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幼林施肥肥效是十分显著的。杉木幼林对N、P、K的肥效效应顺序是P> K> N,单施N肥对幼林生长无效,甚至出现负效应。在所有处理中,以200kg P2 O5hm2 处理肥效最好,6年生蓄积生长量比对照提高58-1% ,投入产出比为1∶3-91 ;其次是(100kg P2O5 + 100kg K2O)hm2和(100kg N+ 50kg P2O5)hm2 两个处理,6 年生蓄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1-8 % 和50-6 % ,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96 和1∶4-02 。这3 种较优的施肥方案可因地制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中亚热带黄红壤上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中龄林的需肥规律、不同施肥配比对杉木径级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施肥配比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氮肥肥效最显著,单施N2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40.9m3/hm2;磷肥肥效较明显.单施P2O54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31.0m3/hm2;而单施钾肥肥效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明显低于N,NP,PK和NPK肥,尤以处理N2P2K,即每hm2施200kgN,200kgP2O5,200kgK2O为最优,可增加蓄积49.1m3/hm2.以经济效益而论,较好施肥方案为N1(即施肥量为100kgN/hm2),N2(200kgN/hm2),N1p1(100kgN/hm2.100kgP2O5/hm2),N1K(100kgN/hm2,200kgK2O/hm2)和P1K(100kgP2O5/hm2,200kgK2O/hm2),其内部收益率达15%以上.沟施与撤施肥效差异不大.合理的施肥方案可提高杉木大、中径材比例.  相似文献   

9.
调整林种结构实现山东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山东省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 ,全省林业用地面积为 2 6 3.84万 hm2 ,占全省面积的17.33%。其中有林地面积为 191.5 2万 hm2 ,占 72 .5 9%;用材林 11.6 8万 hm2 ( 6 .1%) ;防护林 49.44万 hm2 ( 2 5 .8%) ;经济林12 8.96万 hm2 ( 6 7.3%) ;薪炭林 1.12万 hm2( 0 .6 %) ;特用林 0 .32万 hm2 ( 0 .2 %)。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比例大致为 0 .5∶ 2 .5∶ 7,可见用材林、防护林比例偏低 ,经济林比例偏高。1.1 提高防护林的比例山东省是一个少林省份 ,人均林地面积是全国的 1/5。森林植被偏少 ,特别是生态防护林建设的严重滞后 ,造成水土流失面…  相似文献   

10.
毛竹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竹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35 0株·hm-2 的混交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最强 ,林冠层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多 0 5 4 5t·hm-2 ,比毛竹纯林多 3 0 4 9t·hm-2 ;地上部分总持水量达 2 5 4 2 4t·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增加 3 14 3t·hm-2 、3 30 9t·hm-2 ;0~ 4 0cm土壤层贮水量达 6 11 2t·hm-2 ,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其它混交林都大 ;初渗值达 6 0 86mm·min-1,稳渗值达 2 4 32mm·min-1,分别是杉木纯林 2 8倍、2 3倍 ,是毛竹纯林的 2 5倍、1 6倍 ;年水源涵养量达 14 4 15t·hm-2 ,比荒山大 2 376t·hm-2 ,比杉木纯林大 74 0t·hm-2 。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林辉  宁晓波  吕勇 《林业科学》2004,40(4):33-39
以QuickBird卫星图像和杉木为研究对象 ,在对图像进行精处理的基础上 ,通过在图像上测定出杉木冠幅 ,建立了胸径和冠幅的一元回归模型 :D1 3=2 2 2 1 4 393Ck,由不同冠幅值计算出的胸径查一元材积表 ,据此编制出一元卫星图像立木材积表 ;根据图像上测算出树高和冠幅 ,建立了二元回归模型 :V =- 0 2 4 6 0 5 0 0 1380 6Ck 0 0 35 2 6 3H ,据此编制出了卫星图像二元立木材积表。杉木在图像上的高是通过建立杉木树高与胸径关系模型 :H =D21 3(1 74 6 0 2 15D1 3) 2 测算得来  相似文献   

12.
杉木幼茎离体培养与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以杉木幼茎为外植体的离体培养与快繁技术,建立了杉木高频离体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愈伤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2/3WPM+6-BA0.5mg/l+IBA2.0mg/l+2,4-D0.8mg/l;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WPM+6-BA1.5mg/l+IBA2.0mg/l+2,4-D1.2mg/l;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WPM+6-BA0.5mg/l+IBA1.0mg/l+IAA1.2mg/l;杉木移栽的最适培养物是草皮土与泥炭土体积比为1:1的混合土。  相似文献   

13.
在21年生、13地位指数的第1茬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通过不炼山、保留杉木萌芽条、套种酸枣更新的5年生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茬萌芽更新的杉木酸枣混交林生长良好,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 6cm、4 5m、0 00817m3、4 788kg·株-1,与萌芽更新的杉木纯林相比,均略有提高,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3 70%、1 12%、3 29%、2 79%;混交林中酸枣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 0cm、6 10cm、0 00754m3、3 787kg·株-1,除了平均高外,均小于杉木;混交林总蓄积量和乔木层总生物量分别为24 884m3·hm-2和13 32t·hm-2,分别是纯林的2 29倍和2 08倍。萌芽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是一种生产力较高的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 ,杉木迹地上改植的秃杉树高年生长量比连栽杉木大14 8 0 %~ 2 0 2 1% ,地径年生长量比连栽杉木大 2 81 3%~ 343 8% ,差异比较显著。由于连栽杉木 0~ 4 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 2 2 2 % ,毛管孔隙、毛管含水量和自然含水量分别下降 2 6 1%、6 45%和 9 58% ;土壤pH值增加 5 79% ,全N、有效P、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下降 8 45%、7 2 6 %、2 1 37%和 12 2 6 % ;杉木采伐迹地营造秃杉比较适应 ,不宜连作杉木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总凋落量的 6 5 2 9%和 5 8 2 9% ,而福建柏林落枝、落果和其它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则比杉木林的低。福建柏林凋落物总量在 5月 (2 0 0 0年为 2月 )和 11— 12月出现两次峰值 ,且第 2次峰值远比第 1次高 ;杉木林总凋落物量 1年出现 3次峰值 (4或 5月、8月和 11月 ) ,且峰值较为接近。福建柏林凋落物年养分和能量总归还量分别为 13 96 1g·m- 2 和 14 6 36 5 8kJ·m- 2 ,杉木林的则分别为 12 0 0 5g·m- 2 和 12 2 91 17kJ·m- 2 ,前者分别是后者的 1 16倍和 1 19倍 ,其中福建柏林通过落叶归还的养分和能量则分别是杉木林的 1 6 3倍和 1 2 9倍。福建柏落叶N、P浓度和易分解物质 (水溶性物、半纤维素和粗蛋白 )含量高于杉木 ,而难分解物质 (如纤维素、木质素 )的含量低于杉木 ,且C N、C P、木质素 N及木质素 P的比值也比杉木落叶的低。说明福建柏林凋落量比杉木大 ,落叶质量亦比杉木的高。  相似文献   

16.
王学全  卢琦 《林业科学》2005,41(3):12-18
生态足迹是某地区生产消费的粮食和纤维、维持能源消费以及建筑用地的总和。应用生态足迹分析,共和县2 0 0 2年人均生态足迹供给1 0 5 6hm2 ,即生态承载力阈值为1 0 5 6hm2 。该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 6 6 2hm2 ,与生态承载力比较,生态赤字0 6 0 6hm2 。共和县荒漠化发展是生态足迹扩大的结果之一,另一方面荒漠化扩张减小了共和县的生态承载力,因此荒漠化发展对共和县生态赤字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提出共和县减少生态赤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措施。引入产量因子的地区修正因子,使Wackernagel因子更符合中国不同地区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对速生阶段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大气降水输入的 N、P、K总量为 3 9.970 kg· hm- 2 a- 1 ,径流输出 9.883 kg· hm - 2 a- 1 ,净变化率为 75 .3 % .在整个系统中以 N的净积累最高 ,变化率为 83 .5 4% ;N、P主要以地质输入为主 ;K以降雨输入为主 .N、P、K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遵循 N>K>P的顺序 ,循环速率分别为 0 .3 87、0 .3 89、0 .476.此外 ,建立了速生阶段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动态模型 ,该模型可用于杉木林生态系统速生阶段养分动态的模拟和预测 .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角规实地调查黄丰桥林场90个杉木人工纯林样地胸高断面积,利用样地SPOT5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建立了杉木胸高断面积多元线性回归估测模型。首先对样地采用GIS软件进行缓冲处理,缓冲后每个样地的面积为1hm2^;然后提取样地遥感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等21个因子和4个GIS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6个因子作为模型自变量;最后分别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杉木胸高断面积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OLS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为82.2%,均方根误差(RMSE)为5.12m^3/hm^2;PLS回规模型的预测精度为83.9%,均方根误差(RMSE)为4.2m^2/hm^2,PLS和0LS回归模型在杉木胸高断面积估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用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估测森林结构参数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热值及灰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三明 2 7年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凋落物的热值、灰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的分析表明 ,混交林中杉木凋落物各组分的干重热值介于 2 0 6 37~ 2 1 96 0kJ·g-1之间 ,观光木凋落物各组分干重热值介于 19 6 35~ 2 0 0 5 8kJ·g-1之间 ,杉木纯林凋落物各组分的干重热值介于 2 0 70 5~ 2 1 90 8kJ·g-1之间 ,各树种凋落物均以叶、花的热值较高 ,而果、枝的热值较低。观光木凋落物各组分的灰分含量高于杉木。杉木落叶灰分含量季节间变化均较小 ;而观光木落叶灰分含量的变化模式为 :夏季 >秋季 >春季 >冬季。杉木落叶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季节变化模式均为 :冬季 >秋季 >春季 >夏季 ,而观光木落叶则均为 :冬季 >夏季 >秋季 >春季  相似文献   

20.
1 现状自 1 970~ 1 999年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下属一个事业单位、9个森工企业与全市 1 7个乡镇 ,97个行政村有关农户开展国农股份合作造林 ,共营造各种林业基地 6 981 .9hm2。其中杉木 6 2 2 7.9hm2、马尾松41 8.8hm2 、阔叶树 5 5 .1 hm2 、毛竹 1 41 .3 hm2 、干水果经济林 1 3 8.7hm2。共投入资金 2 4 6 9.3万元。现共拥有森林资源总蓄积量 2 5 5 890 m3。国农股份合作造林 ,就是“租集体农户 (责任山 )山 ,国家投资造管 ,山权不变 ,林权共有 ,收益分成 (或付山租 )”[1]。2 国农股份合作造林的作用1 )有利于因地制宜 ,统一规划造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