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膜荚黄芪种子的最优且易于掌握的处理方法,试验采用沙培法进行了发芽试验,以膜荚黄芪种子为材料,设赤霉素浓度及浸种时间、研磨及研磨后浸种时间、清水浸种时间等处理方法,研究了黄芪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对照比较,研磨和浸种均明显促进了种子萌发。在小组试验中,赤霉素浓度在5×10~(-5)g/mL且浸种18 h、清水浸种24 h、研磨后水浸种18 h分别表现最佳;赤霉素浸种和清水浸种黄芪种子的发芽势均显著低于研磨后浸种处理(P0.05),但发芽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种子浸泡后再进行发芽试验,仍然可明显促进种子萌发。说明研磨和浸种均能明显促进黄芪种子萌发,但以研磨后清水浸种18 h的处理方法效果最佳;清水直接浸种24 h处理的发芽率不低,此方法最简单且最易于掌握;浸种后将种子晾干再行播种不影响其发芽率,同时干种子易于播种,可提高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黄芪属种质材料,试验利用不同浓度(5%、10%、15%、20%)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PEG-6000)对6种黄芪(紫花沙打旺、中沙1号沙打旺、春疆1号沙打旺、沙打旺、斜茎黄芪、黄芪草,按1~6编号)的种子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发芽试验,以不加PEG-6000的纯化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的根长、胚芽长,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根芽比、相对芽长、相对根长11项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同一品种种子萌发情况不同,1号(紫花沙打旺)在5%、10%和20%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6号(黄芪草)在15%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相对根长和根芽比均高于对照,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号(中沙1号沙打旺)和5号(斜茎黄芪)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种子萌发受到抑制;3号(春疆1号沙打旺)和4号(沙打旺)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阿坝州高海拔地区的饲草种类,同时降低种子成本,开展自繁种子研究。引进饲用黑麦品种在阿坝州高海拔地区进行生产繁育,获得种子。通过种子发芽率及长、宽、高、千粒重的测定,结果表明:自繁种长、宽和高平均比商品种多0. 982mm、0. 311mm和0. 337mm;自繁种千粒重比商品种平均多7. 279g;自繁种发芽率比商品种发芽率高15%。  相似文献   

4.
为挖掘宁夏盐池荒漠草原野生草木樨状黄芪牧草的种质资源,作为本土牧草品种来修复退化草地,提高修复成效,因此开展对该品种种子发芽特性和人工繁种方面的研究。对常温常压下种子发芽特性;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技术措施;密度对种子产量影响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用电动碾米机对草木樨状黄芪种子进行处理,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到17.3%、51.7%,比常态下提高了93.2%和34.3%。在行距为100cm的情况下,株距与产量的模拟回归方程为y=-2.4108x^2+195.97x-2886.7(R^2=0.99),此时当株距为40.64cm产量最高为1095.82kg/hm^2。采取机械碾压处理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种子硬实率并提高其发芽率。说明通过打破种皮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技术措施完全可以提高荒漠草原退化草地的修复成效。种子来源可以通过人工繁育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方法对甘草、柴胡、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柴胡Bupleurum chinense、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3种甘肃传统主产药材的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比较其发芽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甘草种子用80%的浓硫酸浸润4 h,然后冲冼干净的处理发芽效果最好,其发芽势为80%,发芽率达86%;柴胡种子以在20 ℃水中浸泡28 h处理发芽情况最好,发芽率为36%;黄芪种子用沙石磨的处理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68%和84%.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法对5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娟  刘芳  苏红田  李青丰  闫敏 《草地学报》2012,20(2):342-347
对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in)、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ge)和密花棘豆(Oxytyopis imbricata Kom)5种豆科牧草进行萌发特性研究,采用打破硬实的方法如划破种皮、98%浓硫酸对种子处理,以期探讨其适宜的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通过切破种皮和浓硫酸处理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硬实。胀果甘草和甘肃棘豆分别经过98%的浓硫酸处理20 min和5 min后,发芽率各自达到69%和75%(P<0.05);刺果甘草经过划破种皮,发芽率达到93%,是供试牧草种子中发芽率最高的;镰形棘豆和密花棘豆的适宜处理方法都是切破种皮,发芽率分别达到了78%和77%(P<0.01);对于5种牧草种子的温度条件,除了密花棘豆为30℃,其他4种均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沙地西部草甸植物萌发特征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西部64种草甸植物在实验室条件下的萌发特征.结果表明,1)64种草甸植物中,30种植物发芽率超过80%,41种植物发芽率超过50%;2)12种禾本科植物中有8种萌发率达85%以上,5种菊科植物发芽率超过85%,所有豆科植物发芽率都小于50%;3)种子萌发能力与生活型相关,一年生植物种子较容易发芽,灌木种子最不易发芽;4)种子萌发能力与种子形态学特征有关,大多数小种子物种具有高萌发率,圆锥形或钻形的种子较大的发芽率,具芒和毛的种子偏向高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了酸、碱、有机试剂、植物激素、热水浸泡、超声波以及擦破种皮等11种方法对4种野生草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方法处理对马唐的种子萌发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野豌豆种子在擦破种皮处理下,发芽率从1.11%提高到96.67%,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处理对野豌豆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在20%NaOH的方法处理下,发芽率分别从10%和2.22%提高到86.67%和58.3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1 000mg/L赤霉素浸种处理也可极显著提高香附子种子的发芽率(P0.01)。其他方法处理对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野生草种的休眠特性不同,试验选用的马唐种子无休眠性;野豌豆种子需物理破皮;20%的NaOH和1 000mg/L赤霉素处理可打破香附子种子休眠;20%的NaOH处理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9.
旱、盐胁迫下黄芪种子萌发及其对水杨酸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和NaCl胁迫下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苗长、根长、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以及不同施用方式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两种黄芪种子最终发芽率的影响,旨在研究两种黄芪种子对PEG和NaCl胁迫响应方式的异同及SA对两种黄芪种子在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保护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PEG和NaCl只能促进膜荚黄芪种子萌发。在-0.5 MPa PEG和-0.7 MPa NaCl处理下,蒙古黄芪种子的活力指数显著优于膜荚黄芪种子(P0.05)。SA浸种能促进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两种黄芪种子的最终发芽率。蒙古黄芪种子的耐胁迫性高于膜荚黄芪种子。两种黄芪种子对SA的响应方式有区别。SA浸种处理优于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盐分胁迫下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对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发芽试验。在2种盐的5个不同浓度梯度下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在对照时有最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60%和25%。随着温度的降低和盐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活力指数变化趋势相同,都呈下降趋势。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寿命大于20年,刚收获的种子有休眠现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随贮藏年份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蒺藜苜蓿种子休眠机制及其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种子生活力、发芽率、吸水率及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并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浸种后4℃低温层积或同浓度硝普钠(SNP)浸种,揭示蒺藜苜蓿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蒺藜苜蓿种子具有生活力;30 d内裸粒种子发芽率为100%;破皮种子的吸水率显著高于完整种子;随着蒺藜苜蓿各部分粗提物浓度的升高,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显著降低;0.1~0.7 mmo·L-1的GA3浸种后低温层积或同浓度SNP浸种均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0.1 mmol·L-1 GA3浸种后低温层积或同浓度的SNP处理效果最好.表明蒺藜苜蓿种子的休眠属于综合性休眠,可用GA3浸种后低温层积或SNP浸种来解除其休眠.  相似文献   

12.
铜、镉、铅对7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重金属铜、镉、铅离子对7种豆科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Cd2+和Pb2+浓度的增大,毛苕子(Vicia villos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苜蓿(Medicago varia)、小冠花(Coronilla varia)、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的根长和芽长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但毛苕子的降低趋势相对较缓。经300 mg·L-1的Cu2+处理后,红豆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P <0.05),在200,300和400 mg·L-1浓度的Cu2+下红豆草种子的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经150 mg·L-1的Cd2+浓度处理下红豆草种子的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在500和1000 mg·L-1 的Pb2+处理下红豆草种子的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和2000 mg·L-1 的Pb2+处理(P <0.05)。随着Cu2+,Cd2+和Pb2+离子浓度的增大,红豆草种子萌发后形成的幼苗的根长和芽长都呈降低趋势。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供试7种豆科植物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芽长和相对根长进行隶属函数值计算,得出种子萌发期耐重金属胁迫的隶属函数总平均值,耐Cu2+的强弱顺序为:红豆草 >毛苕子 >红三叶 >百脉根 >苜蓿 >扁蓿豆 >小冠花;耐Cd2+的强弱顺序为:红豆草 >毛苕子 >红三叶 >百脉根 >扁蓿豆 >苜蓿 >小冠花;耐Pb2+的强弱顺序为:红豆草 >毛苕子 >扁蓿豆 >红三叶 >小冠花 >苜蓿 >百脉根。综合分析,红豆草和毛苕子种子在萌发期对重金属Cu2+,Cd2+和Pb2+的耐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融雪剂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早熟禾(Poa annua L.)、紫羊茅(Festuca rubra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进行胁迫处理,研究融雪剂对4种草坪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和胚芽长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融雪剂胁迫下,除紫羊茅的发芽率在融雪剂浓度为3g(L-1时呈升高趋势外,其余草坪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融雪剂浓度的升高而下降。4种草坪植物种子的融雪剂耐受性大小为紫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早熟禾。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引发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应用聚乙二醇(PEG)引发法探讨了不同引发渗透势、时间处理对无芒雀麦、苏丹草、沙打旺、小冠花、紫花芷蓿等牧草种子萌发和活力和有性在适宜处理下供试种子发芽速度、发芽率及活力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PEG的引发作用还表现为提高活力效应大于提高发芽率效应,学表明,低渗透势(-0.1、-1.2、-1.5MPa)引发处理对提高发芽率无作用;但处子早期萌发的效应对于沙打旺和小冠花种子的2仍很强烈,对苏丹草种子则  相似文献   

15.
水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其生理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4个紫花苜蓿品种三得利、阿尔冈金、新疆大叶和陇东种子,研究了控制加水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显著缩短了所有供试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达最终发芽率50%的萌发时间(P<0.01),提高种子发芽指数,但对最终的发芽率和硬实率无显著影响.引发显著降低了所有参试品种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种子水浸8 h时电导率(P<0.05),增加了所有参试品种种子脯氨酸含量;引发种子丙二醛含量虽然略低于未引发种子,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紫花苜蓿种子水引发不仅能够加快种子萌发速率,提高萌发一致性,而且能够修复生物膜、增强细胞结构稳定性并增强种子抗逆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木刀种子脱粒机对10kg种子材料脱粒,用Φ0.8cm、Φ0.4cm和Φ0.2cm筛孔对威提特东非狼尾草种茎脱粒后种子的重量分别为973.3g、953.8g和897.9g,以Φ0.8cm筛片脱粒出种率最高,净种子859.9g,种子受损率最低8.37%,种子纯净度为88.33%。“楚雄”南苜蓿和环峡南苜蓿的脱粒以孔径Φ0.4cm筛片脱粒效果最佳,而银子蜗牛苜蓿豆荚种子用Φ0.8cm筛片脱粒仍造成大量的子实破碎,种子受损率高达30.42%。三叶草花序的脱粒也以孔径Φ0.4cm筛片脱粒比较合适,白三叶、红三叶两种三叶草的种子产量均较高,种子纯净度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中东部野生扁蓿豆种子硬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蓿豆是抗逆性极强的优良牧草,但其种子发芽率低,具有65 %~75 %的硬实。在恒温25℃时发芽率较高,在变温20 ~30℃时发芽率最高,若温度超过30℃或低于15℃时发芽被抑制,但短时间高温处理有利于促进发芽。采用机械或浓硫酸处理,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高40.6 %和45.6 %。野生种子的硬实率与采集地气温,特别是与7月份温度有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不同产地的种子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以赤峰市北部采到的居群硬实率最高,比呼和浩特市采集的居群高9 %。随着储藏年限的推移,种子的硬实率不断下降,发芽率增加,储藏3.5年的种子发芽率达到了67.0 %,表明扁蓿豆种子采集后通过室温储藏可以达到提高发芽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植物种子大小对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区24种唇形科(Lamiaceae)种子为材料,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种子大小与萌发特性的关系,为当地的植被保护或恢复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4种唇形科植物种子的百粒重为0.0061~0.5688 g,跨越2个数量级,平均大小0.1200 g,60%的物种种子百粒重小于0.1200 g,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植物种子中小种子占优势。种子大小与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大小与集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种子大小与萌发开始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这24种唇形科植物的大种子物种和小种子物种有2种相反的萌发对策:小种子萌发率高,萌发速率快,萌发历期短,萌发整齐性好;大种子与小种子相反,并共同与其扩散能力构成了一个由小种子物种(拓植能力)到大种子物种(竞争能力)的连续体,从种子萌发对策上解释了大、小种子物种在同一自然群落中如何共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紫茎泽兰对7种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榨取液对7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地上部水浸提液对7种供试牧草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P 〈0.05),对光叶紫花苕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小于对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和鸭茅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P 〈0.05);(2)从幼苗生长的测定结果分析,紫花苜蓿,红三叶和光叶紫花苕对低浓度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不敏感,对高浓度提取液较敏感。白三叶、鸭茅、非洲狗尾草和东非狼尾草对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较敏感;(3)根据化感作用检测结果,分析认为光叶紫花苕、红三叶和紫花苜蓿是紫茎泽兰替代种植的适宜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