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一些南方地区在进行人工林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树种单一、林分稳定性相对较差等问题,这不仅使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同时导致珍贵森林资源储备不足等相关问题。本文通过对珍贵阔叶树种混交造林存在的问题以及混交造林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结合试验对南方主要珍贵阔叶树种多树种混交造林生长状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南方珍贵树种多树种随机混交栽培的可行机制,为广西营造珍贵树种优良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格木+柚木、格木纯林和降香黄檀纯林4种林分类型的凋落物储量、养分特征及持水性能等生态特征.[结果]凋落物单位面积现存量为:格木+柚木混交林(4550.4 kg/ha)>多树种混交林(3984.9 kg/ha)>降香黄檀纯林(2198.1 kg/ha)>格木纯林(1862.4 kg/ha);多树种混交林凋落物层C/N为20.98∶1,半分解层凋落物储量占凋落物储量的49.34%,养分分解速率高于其他林分类型,且全量N、P、K养分归还总量最高,为66.67 kg/ha.多树种混交林凋落物自然含水率(量)、最高持水率(量)及有效拦蓄总量各项指标均高于格木+柚木混交林和对照纯林.[结论]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凋落物现存量不具明显优势,但养分分解速率较快,凋落物N、P、K养分归还总量及持水性能均高于格木+柚木混交林和对照纯林,南方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珍贵阔叶树种多树种混交造林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总结珍贵阔叶树种多树种混交造林技术,本试验对2种立地条件下的多树种混交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的苗圃地生长相对较好,其中柚木(Tectonagrandis)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均达到显著水平,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以及红锥(Castanopsishystrix)则无显著差异,且林分总体材积蓄积量无显著差异,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试验中两种立地条件下均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2)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评价树种的速生效果结果表明,以观光木速生效果较佳,按速生效果从高到低排序为:观光木>柚木>灰木莲(Man?glietiaglanca)>红锥>降香黄檀>格木(Erythrophleumfordii)。  相似文献   

4.
香樟、罗汉松等材用及绿化大苗两用林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07-209
为了解决目前城乡园林绿化对优良观赏珍贵树种的大苗需求量与现有天然林资源供需量不足间的矛盾,通过在小村人工营造不同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的香樟、南方红豆杉、罗汉松与杉木、枫香等珍贵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混交林,培育材用和绿化大苗两用林,并对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会造成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香樟适宜与优良乡土树种杉木(1∶3)、枫香(3∶1)混交,南方红豆杉适宜林下套种或与速生落叶阔叶树拟赤扬(4∶1)混交,罗汉松适宜块状混交,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推广培育。  相似文献   

5.
混交林是两个以上具有不同生态要求和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组成的林分。按照惯例,主要树种以外的其他混交树种,以株数、断面积或材积计,应不少于25%。混交林可以形成层次多或冠层厚的林分结构,对于提高防护效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是国家级的珍贵树种。是我们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种子资源丰富,有待于在造林中充分利用。落叶松是东三省选用最早的造林树种之一,它生长迅速,成林快,材质好。珍贵硬阔三大树种与落叶松混交是我们很早就提出来的,也是今后林业发展最有利、值得推广的新型林种。  相似文献   

7.
浅谈营造近原生态植物群落——混交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交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按照惯例,主要树种以外的其他混交树种,以株数、断面积或材积计,应不少于20%.混交林可以形成层次多或冠层厚的林分结构,对于提高防护效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所谓“生态组”就是对环境要求近似若干种的集合。树种生态组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若干树种聚集一起,有着一定结构和生态环境。目前珍贵阔叶树人工林生长不良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树种混交,林分结构单纯,不能形成适合它们生长的林分生态  相似文献   

9.
基于以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为主试验场地,以南方地区乔木树种为参照,重点探究了生态造林模式主要树种生长比较和造林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广德县资源概况,分析了退耕还林的4种主要栽培模式,即竹乡特色型、立体间作型、生态兼顾型、林景结合型,并介绍了各栽培模式的适用区域、树种搭配、主要特色与效益评价等,由此拟定出广德县退耕还林7项栽培技术措施:适地适时适树适竹、多林种多树种多品种多类型混交搭配、垦翻整地清理、合理科学密植、科学管护、分类定向培育、综合开发利用等。  相似文献   

11.
大庆市绿化树种选择查询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城市绿化类型为研究目标,将榆树(Ulmus pumila)、旱柳(Salix matsudana)等35种在大庆地区生长较好的绿化树种的树种特征、生态习性、功能要求三大因子中的生长类型、水分、花色、吸收重金属能力等28项查询指标及科、属、花期、果期等9项辅助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数据库,采用Visual Basic作为开发语言,建立了不同绿化类型树种的选择查询系统,为大庆市城市绿化建设中树种选择提供了便捷科学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岳阳市道路绿地系统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森林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岳阳市的主道路绿地和街头绿地为例,对岳阳市道路绿地系统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北京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山地森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对北京延庆山区6种植被类型下不同层次土壤的脲酶、蛋白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林分类型之间所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均表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蔗糖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在不同林分类型中均表现出阔叶林优于针叶林,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所测5种酶活性在6种林分类型A层表现出聚集分布,以脲酶最具代表性。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与所测5种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显著相关,而有效磷与各种所测酶活性均呈负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酶在第1、2主成分中比重较大,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结合相关分析认为,碱解氮与脲酶可以作为该地区土壤质量评价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浙江省具代表性的9个主要城市行道绿化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城市行道绿化具以下几个特点:①行道树种资源丰富;②城市之间绿化效果差异悬殊,所采用的绿化树种各有侧重;③绿化树种单一,色彩单调,景观效果差;④栽植配置方式单一,层次结构简单,生态效益差;⑤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比例失调,近期效益考虑多,远期效益考虑少。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四川省达县气候、土壤、河流和森林植被等状况,分析了退耕还林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引种树种与乡土树种的品质、保土固水能力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在退耕还林中应重点发展乡土树种,以达到对水土流失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临安横畈林场进行41个树种造林对比试验,17年生试验林调查表明:造林保存率极低,生长很差,已被淘汰16种;保存率低,生长不良,呈灌木状5种;保存率60%以上,生长一般4种;保存率80%以上,生长良好16种。在针叶树种中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生长良好,单位面积蓄积量超过马尾松1.0~1.7倍。杉木的3个类型以灰枝杉生长最好。在阔叶树种中四川大叶樟、木荷、南酸枣、蓝果树、檫树生长良好。它们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超过马尾松;单位面积年均材积生长量超过马尾松24.46%~65.96%。试验说明在浙西北低丘山地,上述针阔叶树种有发展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主要用材树种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树种特征信息量大、数据繁多等特点,利用计算机智能化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系统,对浙江省主要用材树种的特征信息进行自动化、数字化的科学管理.采用基于C/S的Delphi 7.0和InterBase 6.0结构,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并开发具有友好用户界面,操作简便的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对树种数据的编辑、浏览、检索和维护等功能,方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木材标本管理软件的建设.图2参14  相似文献   

18.
运用树种叶面积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重要值、优势度指数等量化地描述福州市5个区的绿地树种结构特征及其生长与适应性。结果显示,从植被物种可用资源的角度看,福州市的绿地还有很大的潜力,但无论绿地总体面积还是树种数量都达不到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城市绿化乡土乔木树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合肥市城市绿化树种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经统计分析得出:合肥市城市绿化乔木树种共174种,其中乡土树种72种,占乔木树种总数的41.38%。72种乡土树种,隶属32科、58属,其中裸子植物6种,被子植物66种,分别占8.33%和91.67%。根据合肥市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应用现状,提出了合肥今后园林绿化必须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大力调整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应用的比例,为合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园林树种规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依据实地调查的结果结合理论分析,从树种的景观功能和植物学特性出发,提出了昆明市园林种规划方案,并针对对昆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如何通过利用特色园林植物反映昆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等问题开展了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