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制作效果良好的肝片形吸虫制片标本,以便于更好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对福尔马林固定、苏木精染色、二甲苯透明及中性树胶封固等处理方法的用量和处理时间进行摸索,寻找最佳条件,提高肝片形吸虫制片标本的效果.结果表明对标本进行酒精梯度脱水处理并延长二甲苯的透明时间,制片标本的观察效果明显提高,经处理后的虫体染色效果良好,吸盘、消化道、生殖系统等特征结构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2.
染色标本的着色深浅,清晰度好坏以及存放时间的长短,主要决定于标本的染色。为了进一步探索标本染色的最佳方法,我们于1983年7月25日至30日对163条中华枝睾吸虫和部分前后盘吸虫用两种染液复合染色和单一染色进行对比,并且用不同的染色、脱水、脱色、透明时间进行了连续16次着色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3.
1病原姜片吸虫成虫大小为20~75毫米×8~20毫米,肉红色,为吸虫中较大的,虫体肥厚宽大,很像切下的生姜片,故名姜片吸虫。虫体体表有小刺,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在口吸盘后方,较近。虫卵大小为130~145微米×85~97微米。卵圆形,淡黄褐色,有卵盖,内含1个卵细胞。卵黄细胞分布不均匀,靠近卵盖一端有1个胚细胞。2生活史姜片吸虫需要中间宿主(扁卷螺),并以水生植物作媒介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  相似文献   

4.
<正>猪姜片吸虫病是我国中部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吸虫病。本病对人和猪的健康有明显的损害,可以引起贫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1病原姜片吸虫成虫大小为20~75mm×8~20mm,肉红色,为吸虫中较大的一种,虫体肥厚宽大,很像切下的生姜片,故名姜片吸虫。虫体体表有小刺,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在口吸盘后方,较近。卵黄细胞分布不均匀,靠近卵盖一端有个胚细胞。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有关家畜寄生吸虫的染色体研究国内已陆续报道。本文对杭州地区猪的布氏姜片吸虫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材料与方法姜片虫成虫由杭州地区饲养的猪体内检获。用生理盐水洗涤虫体后,分离成虫的精原细胞,放入0.6%柠檬酸钠液中低渗,以甲醇和冰醋酸(3:1)固定,按气干法制片,并作姬姆萨染色。对有丝分裂中期相较好的10个细  相似文献   

6.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吸虫病.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姜片吸虫病是地方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以水生饲料喂猪的地区.人常因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  相似文献   

7.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吸虫病.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姜片吸虫病是地方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以水生饲料喂猪的地区.人常因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  相似文献   

8.
1981年3月,我们从本院牧场1只淘汰母鸡的盲肠中采集到2个吸虫标本,在用常规方法固定、脱水、卡红染色、透明及封片后观察形态,签定这2个虫体均为卷棘口吸虫 E.revolutum ,但其中1个虫体体内仅见1个睾丸(图1),另一个正常(图2)。查  相似文献   

9.
<正>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等寄生于家畜肝脏的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疾病。1病原介绍矛形双腔吸虫的虫体扁平、透明,呈棕红色,肉眼可见内部器官表面光滑,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呈矛状;体长5~15mm、宽1.5~2.5mm。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睾丸两个,近圆形或稍分叶,前后排列或斜列于腹吸盘之后。睾丸后方偏右侧为卵巢和受精囊,卵黄腺呈小颗粒状,分布于虫体中部两侧。虫体后部为充满虫卵的曲折子宫。虫卵呈卵圆形或椭圆  相似文献   

10.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羊寄生虫感染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高寒牧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有的放矢开展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法选择天祝县具有代表性的5个乡镇,对34只羊逐一编号,进行蠕虫学全身剖检,分别将各器官内的虫体检出并计数,保存在75%的酒精内。吸虫和绦虫进行染色制片;线虫用50%的甘油水溶液透明,然后做分类鉴定,最后统计结果。结果共发现4个门5个钢6个目12个科24个属的寄生虫,其中包括吸虫3种,绦虫6种,线虫28种,住肉孢子虫1种,羊鼻蝇幼虫1种,共计39种。结论大祝县羊寄生虫感染十分严重,虫体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1.
通过肉眼观察活虫体的形态和颜色,染色制作标本,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外形、内部结构,测量虫体和器官结构大小和位置,显示江西光睾吸虫虫体条状,两侧几乎平行,纵轴两侧对称,体表光滑,头尾两端钝圆,尾部有短的尾突,体长7.314~12.342mm,平均10.194mm;两睾丸长椭圆形,无缺刻,后睾略大于前睾,有形状不规则的梅氏腺。该种吸虫与已报道的5种光睾属吸虫形态结构不符,鉴定为江西光睾吸虫新种(Psilorchis jiangx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华支睾吸虫感染FVB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将12只健康雌性FVB小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正常组与感染组,每组6只。感染组小鼠经口灌饲45个华支睾吸虫囊蚴。于感染后25d用NaOH消化法检测粪便虫卵阳性率,感染后第112天收集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情况;收集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IgG抗体。虫卵检查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25d检查到虫卵,肉眼观察小鼠肝小叶边缘有白色结节样病变,肝脏表面有白色透明水泡。感染组小鼠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Ig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见到虫体,炎症细胞浸润严重,纤维化明显并伴有点状坏死。肝细胞肿胀,肝窦狭窄,胆管扩张增生显著,胆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胞浆均质红染。Masson染色显示肝脏组织尤其是虫体周围出现大面积纤维化。试验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FVB小鼠肝脏病变严重,因此可利用该品系小鼠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模型,为深入研究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姜片吸虫病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吸虫病。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姜片吸虫病是地方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以水生饲料喂猪的地区。人常因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幼猪发育不良,被毛稀疏无光泽;精神沉郁,低头,流口涎,眼黏膜苍白,呆滞。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有下痢症状,粪便稀薄,混有黏液。姜片吸虫以强大的口吸盘和腹吸盘紧紧吸住肠黏膜,使吸着部位发生机械性损伤,引起肠炎,肠黏膜脱落,出血甚至发生脓肿。感染强度高时可能对肠道造成机械性阻塞,甚至引起肠破裂或肠…  相似文献   

14.
将采集的小、中、大型液浸吸虫标本按不同保存期10d,5-10年,15-20年用胭脂红进行染色,比较最佳染色时间。结果,小型虫体保存10d以内其染色时间不超过20min,5-10年和15-20年约为30min;中型虫体保存10d以内其染色时间约为40min,5-10年和15-20年约为180-210min;大型虫体保存10d以内其染色时间约为90min,5-10年和15-20年约为240m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在大庆鹅体内检出的一种吸虫和一种绦虫进行形态学鉴定。方法采用盐酸卡红,苏木素对虫体染色制成装片,或对新鲜虫体直接观察,显微照相,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吸虫为纤细背孔吸虫,绦虫为矛形剑带绦虫。结论检出的两个虫种均为大庆市鹅寄生虫新记录,纤细背孔吸虫为黑龙江省鹅体寄生虫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集的屠宰绵羊卵母细胞分两批。一批分别以10~15℃,20~25℃,30~35℃运输;另一批分别采用16~18h,20~22h,24~26h,28~30h的体外成熟时间进行实验。卵母细胞由长距离运输运回实验室,经体外受精观察其体外培养发育情况,从而为确立长途运输卵巢体外培养的条件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运输温度的卵母细胞中,温度为20~25℃时卵母细胞能够进行较好的发育,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为64.86%,囊胚率为34.58%;在不同体外成熟时间的卵母细胞中,时间为20~22h时卵母细胞能够较好的发育,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为62.79%,囊胚率为31.70%。  相似文献   

17.
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我们对道真自治县进行了鸭寄生虫调查,为防治鸭寄生虫病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动物来源;随机在县内各农贸市场上购买鸭30只,按蠕虫学完全剖检法检出各脏器全部虫体,线虫用75%酒精保存,乳酸酚透明,逐条鉴定.吸虫、绦虫压片保存在75% 酒精中,盐酸洋红染色,冬青油透明制片鉴定,外寄生虫在显微镜下直接鉴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青蛙蠕虫的感染情况,对52只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青蛙蠕虫感染率为90.38%,平均感染强度为20.21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0.00%、86.54%、17.31%和51.92%,感染强度分别为3.38、15.00、5.11和5.22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90.38%;肠道、肌肉与皮下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34和11.38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与皮下。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6、3、1和2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本次调查分别在86头牛上采集的774份材料中,共检出包括线虫、吸虫和绦虫共2 512条虫体,经鉴定隶属3纲,10科,16属,20个种,均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矛形双腔吸虫又叫枝歧腔吸虫 ,属双腔科 ,双腔属。虫体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兽及猪、马、兔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 ,偶尔也寄生于人体内。虫体狭长呈矛头状 ,扁平而透明呈棕红色 ,可见到内部器官 ,为小型虫体 ,大小为 0 5~ 1 5× 0 1 5~ 0 2 5cm。虫卵与胰阔盘吸虫卵相似 ,大小为 38~ 45×2 2~ 33μm。矛形双腔吸虫生活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为陆地螺 ,第二中间宿主为码蚁。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 ,随粪便排出体外 ,被陆地螺吞食后 ,在其体内孵出毛蚴 ,进而发育成母胞蚴和子胞蚴 ,然后发育成尾蚴 ,成熟尾蚴被蚂蚁吞食后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