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板栗剪枝象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板栗剪枝象甲,又名锯枝虫、剪枝象鼻虫等。属鞘翘目,象鼻虫科。成虫专咬嫩果枝,造成栗苞大量落地。一头雌虫一生可咬掉栗苞39—54个,减收栗实0.26—1.96公斤。危害严重时,可减产80%。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区板栗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北京、山东、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等板栗主产区的腐烂栗实中分离出146个分离物,经鉴定归属于11个属。不同产区栗实的自然带菌情况各异,带菌量和带菌种类有所不同,南方板栗产区的病原菌种类多于北方产区。回接实验研究了其中分布较普通的6个属优势菌的致病力,表明不同菌的致病力强弱有较大差异,在相同培养条件下,Rhixoctoria使种仁的发病程度最严重,致病力最强,Penicillium sp.的致病力最弱。不同接种方式对种仁侵染率的影响不同,种仁有伤接种的侵染率最高,达90%以上,而种皮接种和无伤滚动浸涂接种则不会使种仁发病腐烂。研究中还发现,不同病原菌所致板栗腐烂的病斑特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雪片象(Niphades castanea)危害壳斗科栗属树种,在板栗林中发生普遍而严重。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1985~1987年我们对栗雪片象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一、分布与危害该虫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省。在我省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镇安、柞水、山阳、宁强等县。主要危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茅栗(C.segllinii)、锥粟(C.henryi)、受害最重的有板栗和野板栗。此虫以幼虫在栗苞刺囊基部取食苞肉,随虫龄增大,隧道逐渐增宽加深,然后蛀入栗实基部。由于栗实基部输导组织受伤,水  相似文献   

4.
一、栗实象鼻虫 成虫于7月下旬至9月下旬出土,出土后危害嫩枝、幼果,约一星期后用口器咬破栗苞,向果实钻孔产卵,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取食。 防治方法: 1.栽培抗虫品种。利用我国丰富的板栗资源选育出球苞针刺密、坚硬、并且高产优质的抗虫  相似文献   

5.
采收方法对板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张曰盈,姚玉章,王宪德,苏公明,石爱民(泰安市郊区林业局)童申和(泰安市农业开发办公室)赵之峰,陈学贵(山东省林业厅经济林站)长期以来,泰安地区采收板栗一直采用竹杆打栗苞法且不成熟就采收,不仅严重影响栗实产量和质量,而且...  相似文献   

6.
石榴溃疡病害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榴溃疡病害3菌株所引起的病害症状、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培养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及分子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疮痂病与石榴果实上增生型症状的病原菌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应为同一病原菌引起,推测该病原菌首先侵染石榴侵染枝干,然后侵染石榴的花萼和果实;而石榴干腐病病原菌主要侵染枝干,是否侵染果实及引起症状特征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鉴定.  相似文献   

7.
科学采收板栗文/徐大斌采收板栗的时间和方法,不仅直接关系到板栗当年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能,而且影响到板栗来年的产量及栗实害虫的发生程度。因此,科学采收板栗是实现板栗丰产的有效措施。一、依据成熟度,确定采收期。栗苞(又叫总苞、刺苞、栗蓬、球果)采收过早...  相似文献   

8.
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摸清了二斑栗实象甲在易门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栗实中蛀食危害,以老熟幼虫在土壤3 ̄22cm处作室越冬,到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达到羽化峰期。通过几种不同方法的综合防治试验筛选,确定出结合冬季果园清理,集中烧毁栗园内枯枝落叶和空栗苞,喷撒4.5%甲敌粉37.5kg/hm^2,及时翻挖果园土壤,杀死越冬幼虫或破坏越冬场所,再辅以树干涂白措施,防治效果十分  相似文献   

9.
金丝小枣浆烂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年大量室内和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了金丝小枣浆烂病病原菌仁果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对金丝小枣各器官和枣果的侵染、孢子萌发、越冬寄主、子实体形成规律和侵染率与降水量关系.结果表明,病原菌于6月上旬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侵染高峰期,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前期侵染呈潜伏侵染状态.金丝小枣树皮、枣头、枣股及落果、落叶、落吊均为病原菌越冬场所,其中以落果为主.枣园周围杨树、榆树、刺槐、苹果、梨树、桃树亦为病原菌越冬寄主并传播病原菌造成危害.病原菌在越冬病枣果上可形成有性和无性繁殖体;当年病枣果形成分生孢子发生再侵染.8月中旬、下旬雨量大,是造成金丝小枣浆烂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0.
板栗雪片象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栗实害虫,柞水县板栗株受害率达94%,栗苞受害率达44.7—52.0%。1986—1987年用几种常用农药进行防治试验,筛选出50%甲胺磷和50%杀螟松乳油的500倍液效果较好。生产防治可于6月上旬雪片彖成虫出苞时进行,连续喷药4次,林间防治效果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栗苞栲胶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栗苞资源,探索栗苞作为栲胶原料的可行性,概述栗苞的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栗苞栲胶生产工艺路线以及栗苞单宁纯化技术,讨论了栗苞栲胶在选矿和制革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桃蛀螟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属鳞翅目 ,螟蛾科 ,为害板栗、桃、李、梨、苹果、石榴、梅、樱桃、柑桔、枇杷 ,杏、柿、山楂、马尾松、杉木、向日葵、大豆、玉米、棉花等多种农作物和果树 ,食性较杂。国内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浙江、江西、江苏、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我省板栗主要产区均有发生 ,其中以罗田、钟祥等县 (市 )为害较严重。该虫以第 3代幼虫蛀入栗苞 ,先在总苞和栗实之间串食 ,后蛀入栗实中为害 ,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我们于 1997~ 1998年 ,对该虫的生活史、习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现将有关结果报…  相似文献   

13.
板栗防病杀虫增产剂在低丘栗园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仪征低丘综合治疗与开发研究试验区栗园扩大应用江苏省林科院研制出的板栗防病杀虫增产剂的结果表明:喷施该药剂后一般促进板栗子房发育,使坐果率提高,落苞和病苞减少,单位面积栗苞数增加。使板栗出实率、栗苞出粒率和单粒重明显增加,使板栗栗实病粒率和虫蛀率明显减少,从而提高了板栗样实的质量等级。对不同栗园和不同板栗品种均有显著增产效果,单位面积产量增产达30.3%-92.2%,平均增加产值达1684.1-4367.2元/hm^2,投效比达1:11.2-1:29.1。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栗苞资源,探索栗苞作为栲胶原料的可行性,概述栗苞的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栗苞栲胶生产工艺路线以及栗苞单宁纯化技术,讨论了栗苞栲胶在选矿和制革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云南省广南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侵染性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对病组织进行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结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并进行复合侵染试验。结果表明:广南县杉木3种主要的侵染性病害分别为杉木炭疽病、杉木赤枯病和杉木落针病,其病原真菌依次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和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 uncinatum。复合侵染的病斑比单独接种的扩展速度更快,且C.siamense的致病力比P.microspora的强。3种侵染性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和致病性测定,可为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等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板栗贮藏期腐烂原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板栗贮藏期引起腐烂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初步找出9种病原菌,其中六种为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原菌。另外发现,板栗品种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贮藏堆的大小等,其腐烂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影响板栗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是果实虫害。桃蛀螟、象鼻虫对板栗果实危害极大,它们在栗果成熟过程中及栗苞堆放期间,其幼虫咬伤果皮和果肉或在果内蛀食,从而引起病原菌的侵入,造成栗果霉烂。近两年。我们进行了板栗果实液膜保鲜贮藏技术研究,在试验、示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对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种类、危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有5种.分别是浆胞病、霉腐病、果柄基腐病、缩果病和枣果酒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冬枣浆胞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茶炭疽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山茶叶部症状及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为依据,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山茶炭疽病是由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Mass)侵染所致,且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叶斑病进行分离鉴定,观察病原菌形态及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测定病原菌生长适温及寄主范围。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薇甘菊叶斑病病原菌为大豆茎点霉Boeremia exigua,27℃为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初步发现该菌可侵染桑树,不侵染其他参试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