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松流脂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松流脂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徐锦才,卢桂兴,符德江(江西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333000)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lm)原产美国东南部,1974年,我场开始引种育苗,分别于1975年、1976年在浮南分场、白虎湾林区造林102.47...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0cm(火炬松)~12.63c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生长差异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佐治亚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农田防护林造林技术研究顾沈华肖葆华王其松(浙江省海盐县农林局,314300)湿地松(PinuseliotiEngelm.)原产美国东南部,具有优质速生、喜湿耐涝等优良特性。我国于30年代开始引种,目前已成为南方各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从198...  相似文献   

4.
火炬松(Pinustaeda)、湿地松(P.eliot-ti)原产于美国南方。我国于30年代引进试种,生长良好。1973年以后逐年引进大量种子育苗,在南方大面积造林。安徽省自80年代初开始用火炬松、湿地松在丘陵地区造林,发展迅速。如青阳县1985年开...  相似文献   

5.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华裔教授、博士后李伯连先生应江西农业大学邀请,于1999年6月27日来江西进行为期4天的考察访问。6月28日上午,在江西农业大学报告厅作了题为《美国南方松遗传改良》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美国南方松(湿地松、火矩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遗...  相似文献   

6.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顾茂彬陈佩珍关键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湿地松粉蚧(OracelaacutaFeris)[1]于1988年由美国传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后,迅速繁殖并向四周扩散,目前此虫已分布到开平、新会、恩平、鹤山、...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Ccm(火炬松)~12.63e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问生长差导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佑治亚种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4种国外松都能适应宝应运河堤及相似地区生长。引种成功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容器苗带土(松菌根真菌)造林。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等5树种在太湖滩地造林耐淹水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太湖滩地用湿地松、美国白蜡、水杉、池杉和柳树(对照)进行了不同树种、不同区域、不同淹水期和不同淹水深度的耐水湿对比造林试验。在淹水深度20~60.5cm、连续淹水时间达40d时观察结果为:①湿地松和柳树(对照)的成活率分别为99.7%和99.5%;美国白蜡、水杉和池杉的成活率分别为19.5%,30.2%和31.1%。②在太湖滩地湿地松表现与柳树(对照)一样,生长势和生长量一切正常,湿地松为常绿树种,病虫害较少,从绿化、美化和景观考虑,建议湿地松作为太湖滩地造林树种之一,并建议作为我国太湖地区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的适生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湿地松栽培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湖北省湿地松栽培区划许业洲,周全国(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前言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属南方松类,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材质良好,是优良的用材和采脂树种。湿地松也是我国南亚热带至北亚热带引种较早、推广面积很广的树种之一。我省自1947年引种以来,由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原产在南美洲、美国东南部,引进我国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因其生长迅速,能耐瘦瘠,适应性强,干型通直,出材率高,而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造林树种。目前,湿地松母树还比较少,种子来源缺乏,为了充分利用种子,笔者采用小块面积“沙床催芽育苗”方法,比大田育苗出苗量高2~3倍。现将湿地松容器苗的培育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引进美国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taeda)的生长状况,与当地马尾松(P.massoni-ana)进行比较分析。4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广西北部丘陵地,火炬松生长表现良好,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大于马尾松、湿地松;试验所研究10个火炬松家系、1O个湿地松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明显;马尾松4年生时,采用种子园种子,轻基质育苗,造林施基肥,生长量与采用母树林种子,黄泥土育苗,不施基肥,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了8.6%、19.7%和55.5%。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火炬松与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火炬松与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陈文友,张习耕,陈志(夹江县林业局)湿地松和火炬松属松科植物,原产美国东南部,水平分布从北纬28°附近可天然分布到北纬39°~21′,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600米以下,为亚热带速生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常绿高大乔木,树...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生长规律与最佳伐期龄研究初报陈文友,张习耕,陈志(夹江县林业局)湿地松属松科植物,原产美国东南部,水平分布从北纬28°附近到北纬39°21′,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600m以下,为亚热带速生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常绿高大乔木,树高一般达30m,胸径...  相似文献   

14.
施用化肥对松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胡炳堂,蔡宏明,肖齐绪关键词马尾松,湿地松,造林成活率,氮肥(尿素)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属主根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少树种,提高其造林成活率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湿地松、火炬松密度试验早期测定结果,湿地松、火炬松造林初植密度为107~167株/667m2,湿地松可偏小,火炬松可偏大。根据整地试验研究,本着降低营林成本的原则,湿地松采用中穴(50cm×50cm×50cm),火炬构采用大穴(70cm×70cm×60cm)和中穴(50cm×50cm×50cm)整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沙荒风口选择湿地松造林,前沿基干林带不同郁闭度套种湿地松、林带更新湿地松不同密度造林及湿地松与其它树种混交造林更新效果调查,表明:湿地松在风口沙地造林适应性较强,在低郁闭度(0.3以下)林带下套种更新效果与迹地更新相近,湿地松不同密度林带更新效果较好,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刚果 12号桉等树种单行混交造林易引起受压现象产生,多行配置即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空间结构,又可防止湿地松被压,保护湿地松不受风害。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预处理对湿地松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对贮藏15个月的湿地松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对湿地松种子的活力影响不同。赤霉素(GA3)和聚乙二醇(PEG)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用尿素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活力。而有机溶剂丙酮处理,对湿地松种子活力未见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12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12年生火炬松、湿地松7个试验点种源及树种对比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与地点互作用显著,但互作方差较小。根据种源的生长(高、径)和适应性(保存率、抗病虫害、耐寒等)选出L-9、6、10火炬松优良种源。这些种源均产自美国东南沿海,最适宜在我国中亚热带发展,其次为南亚热带;北卡州及内陆种源L-2,5,6生长快且较耐寒,适宜在北亚热带种植,湿地松种源间差较小,呈随机变异,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与收获量表茹正忠(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广州510520)根据湿地松人工林整体生长模型[1]似及估测材种出村量的有关方程[2,3],并借助湿地松人工林经营模拟系统[4],导算出广东省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与收获量表,供营...  相似文献   

20.
警惕湿地松粉蚧在我省传播蔓延据广东省林业厅森防站、省林科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等的报道:近年因引种湿地松良种接穗传入广东的一种新害虫一一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Kobdell)Ferris,已列入广东省森林害虫检疫对象。该虫主要危害湿地松,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