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在禽类的一些重要传染病中,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禽流感仍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头号传染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自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世界各地均有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在禽类的一些重要传染病中,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禽流感仍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头号传染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自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世界各地均有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群多发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养鸡业的重要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在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时,更容易诱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群一旦发病,会严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使生产性能下降。此外,由于发病后常继发或并发多种其他病,如葡萄球菌感染、大肠杆菌病等,因而会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曹继东 《水禽世界》2023,(5):24-25+36
<正>1当前鸡病的流行概况病毒性疾病:对鸡群危害比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禽流感、禽腺病毒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等近几年一直在逐渐减少,现在一般是零星发生,严重的病例极少见到。细菌性疾病:如沙门氏菌病在土鸡、麻鸡等零星发生,大肠杆菌发病相对较普遍和严重,传染性鼻炎、弧菌性肝炎、厌氧菌病等多为散发。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年来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此病发生的报道。特别是在许多大型养鸡场发生此病,造成了严重损失.我场自1992年7月份爆发IBD,采取了自制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和调整法氏囊免疫程序成功地控制了此病的流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情况: 我场自7月30日开始在43日龄的鸡群中爆发一种以胸、腿部肌肉条纹状出血,法氏囊红肿且充满多量粘液的疾病,经湖南农学院传染病教研室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历经育雏、育成9批鸡群相继发生此病,流行时间持续40多天,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目前在鸡群中广泛流行的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此病有明显的区域性,可引起鸡呼吸道、输卵管、肾脏、肠道及腺胃等多部位病变,致使鸡群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下降,常因继发或并发  相似文献   

7.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G118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各地相继发现,在经H120和H52疫苗免疫鸡群有嗜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的感染和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制本病,我们对其病原进行了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以来,在苏北一些养鸡较为密集的地区,鸡群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产蛋急剧下降、流行传播较快、发病持续时间较长、极易复发、死亡率较高等临诊特征的传染病,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盐城市鸡病的调查,发现该市主要存在鸡新城疫(ND)、慢性呼吸道病(CR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传染病的单一或混合流行,个别地区可能存在鸡新城疫超强毒株.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基层畜禽防疫工作经验,发现农户饲养的鸡群发病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控制难度大,一些易发的传染病,如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甘保罗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常造成免疫失败。一旦发生疫情,农户常将其归咎为疫苗质量不好。当然,免疫失败除了疫苗质量方面的原因,如不合格疫苗,疫苗的菌株或毒株与流行的病原不相符  相似文献   

10.
进入秋季以后,阳光紫外线强度降低,气温渐低,昼夜温差大,风多,利于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一些养鸡户鸡舍过于简陋,保温性能差,鸡舍没有窗户,只留有通风口,遇有突然大风降温,或者为了保持鸡舍温度而通风量严重不足,鸡舍氨味儿过浓,致使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新城疫、流感、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支等多发。另外,因用煤炉供热引起的煤气中毒也时有发生。因此,做好秋冬季节鸡的饲养管理,使鸡群保持良好生产性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气管哕音、咳嗽和打喷嚏。气候变化反复的冬春季节极易诱发户外圈养肉用土鸡群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常见传染病,环境应激或先前发生的疫病(如鸡新城疫、IB、鸡慢性呼吸道病等)常诱发鸡群大肠杆菌病。两病...  相似文献   

12.
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专业户养殖业发展很快。目前,我国鸡的主要传染病流行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新的传染病还不断传入我国并在不断散播,这直接威胁我国养鸡业顺利发展。因此,为了提高规模化养鸡的防病意识,保证养鸡业健康发展,现就近年来,我国鸡的主要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防制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1目前我国鸡的传染病流行特点1.1细菌性传染病的危害日益严重病毒性传染病目前使用的疫苗种类较多,有些规模化养鸡场都建立了免疫抗体监测,根据抗体的滴度可以了解鸡群的免疫状态,然后依据鸡群的抗体水平制定出合理的免疫计划(免…  相似文献   

13.
由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致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在一些养鸡场(户)的鸡群中广泛流行,常常引起雏鸡和幼鸡大批死亡,严重影响成鸡的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4.
2000年3月以来,在苏北一些养鸡较为密集的地区,鸡群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产蛋急剧下降、流行传播较快、发病持续时间较长、极易复发、死亡率较高等临诊特征的传染病,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盐城市鸡病的调查,发现该市主要存在鸡新城疫(ND)、慢性呼吸道病(CR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传染病的单一或混合流行,个别地区可能存在鸡新城疫超强毒株。现将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流行地区与季节分布根据我站门诊病历记录统计,从2000年3月8日至5月18日,鸡具有…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目前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通过破坏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引起B淋巴细胞应答的严重抑制 ,干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免疫 ,造成易感鸡群生长受阻、死亡 ,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 979年开始在我国发生流行 ,自 80年代末以来 ,该病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免疫失败现象屡有发生 ,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经济损失。1 流行新特点自 1 987年后 ,IBD在免疫鸡群发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群多发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鸡群一旦发病,不但会引起鸡只死亡,而且会使鸡群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本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鸡7种主要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炎(IBD)、马立克氏病(MD)、鸡传染性贫血病(CIA)、包涵体性肝炎(IBH)、病毒性关节炎(V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选择辽西地区有代表性的蛋种鸡群,肉种鸡群,商品蛋鸡群,商品肉鸡群各20个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采用琼脂扩散试验,ELISA试验等诊断方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此外对辽西地区临床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统计近2年内辽西地区鸡7种主要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感染及发病情况,并对免疫抑制性传染病阳性鸡群的ND HI效价和细菌阳性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感染鸡群免疫能力低下,ND HI效价显著偏低,细菌感染率达80%以上。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存在是构成该地区鸡群免疫失败,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鸡场疫病发生的新特点 1.1集约化养鸡场,由于饲养鸡群数量多.、密度大,有利于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常常造成鸡群大批死亡,损失惨重.从临诊调查来看,以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球虫病和巴氏杆菌病等发生最多,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相似文献   

19.
朱子洁 《兽医导刊》2009,(7):29-29,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官,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上世纪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vvl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鸡群出现呼吸道、肾脏病变和产蛋下降等症状。其中以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通常被称为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近几年在秦皇岛地区该病流行比较普遍。1流行病学调查肾病变型传支是嗜肾脏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简称,该病于1982年在广东发现后迅速扩散到全国。秦皇岛地区于1998年在昌黎肉鸡饲养比较密集的陈各庄首次发生,当时引进的克隆疫苗M a5对鸡群进行免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0年在卢龙的苏家沟一带又出现了流行,此时的M a5已不能很好的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