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在幼蟹塘种植不同面积的芦苇稻(分别占池塘面积的10%、20%、30%)后,对池塘水体水温、溶解氧、p H值、钙镁总硬度、高锰酸钾盐指数、总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磷酸盐磷、叶绿素a 12项水质指标进行监测,探究合理的芦苇稻种植面积对幼蟹池塘养殖水的净化效果,了解其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植芦苇稻幼蟹塘的亚硝酸盐氮、总磷、磷酸盐磷含量总体低于不种植芦苇稻的对照组,而高锰酸钾盐指数和叶绿素a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他各指标二者差异不明显;在养殖中后期,种植30%面积芦苇稻幼蟹塘的高锰酸钾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磷、叶绿素a较种植10%、20%面积芦苇稻组的池塘高,而溶解氧、钙镁总硬度、硝酸盐氮则相反;在养殖期间,种植20%面积芦苇稻幼蟹塘的叶绿素a含量总体低于10%面积幼蟹塘;此外,种植芦苇稻后幼蟹池塘水体p H值达到渔业水质和地表水环境标准,高锰酸钾盐指数、总磷、氨氮、总氮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的Ⅰ、Ⅱ、Ⅲ、Ⅳ级标准。综上表明:芦苇稻对幼蟹池塘水体有较好的净化能力;幼蟹塘套种50%水花生+20%芦苇稻的水质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华绒螯蟹生长关键期池塘水质状况,于2018年8月至11月对洪湖区域内4口池塘和梁子湖区域内6口池塘水质进行了监测和分析,选取温度(T)、pH值、非离子氨(UIA)、NH4+-N、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共8项作为监测水质指标.参照《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标准指数和超标率对区域内监测指标进行单项水质指标分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池塘综合水质进行分析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生长关键期内,主要超标因子为CODMn和TN,其次为DO、UIA、NH4+-N、TP,超标率排序为CODMn(100%)>TN(73%)>DO(30%)>UIA(19.2%)>NH4+-N(10%)和TP(10%);根据综合污染指数判定,池塘综合水质在8-9月达到"轻污染"等级,10-11月达到"中污染"等级,污染水平为超出警戒线水平;根据区域内超标率和综合污染指数判定,整体上梁子湖区域中华绒螯蟹池塘水质优于洪湖区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盆地环境条件下幼蟹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探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以促进盆地地区河蟹养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5—9月,对四川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幼蟹养殖池塘及水源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监测,对采集到的浮游动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幼蟹养殖期间共发现浮游动物65种(优势种16种),包括轮虫类36种(优势种9种),桡足类15种(优势种2种)和枝角类14种(优势种5种)。幼蟹池塘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 685.0~25 370.0,1.7~34.3和57.7~960.3 ind·L-1;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087~10.261,0.022~0.434和1.234~13.738 mg·L-1。水源水体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30~510,0~12和2~166 ind·L-1;平均生物量分别为0.001~0.132,0~0.316和0.006~1.081 mg·L-1。幼蟹池塘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33~1.994,0.451~0.678和1.478~2.404;水源水体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849~2.171,0.474~0.910和0.577~2.306。RDA排序结果显示水体T、DO、TP、TN和CODMn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盆地环境条件下幼蟹养殖池塘和水源水体污染状况相同,均处于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4.
常规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尾水的超标排放等问题,是制约池塘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凤眼蓝+狐尾藻和黑麦草+蕹菜为受试植物,用聚氯乙烯(PVC)管及聚乙烯(PE)网片制成浮床,分析2种组合型植物浮床对常规养殖池塘水体中总磷含量、总氮含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及亚硝酸盐氮含量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凤眼蓝+狐尾藻、黑麦草+蕹菜组合植物的生长旺盛期,池塘总氮含量、高锰酸盐指数均能达到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对池塘总磷含量也有较好的调控效果。凤眼蓝+狐尾藻浮床对总磷含量、高锰酸盐指数的调控作用优于黑麦草+蕹菜浮床,而黑麦草+蕹菜浮床对总氮和氨氮含量的调控作用要优于凤眼蓝+狐尾藻浮床。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养殖水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中,伊乐藻栽种密度分别为0、3、6、9、12、15、20 kg/m2时,经过30 d试验研究,分析中华绒螯蟹养殖水质变化及对河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伊乐藻能显著降低养蟹塘水体中营养盐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有效抑制藻类,使水质从劣V类提高到Ⅲ类.随着蟹塘伊乐藻种植密度增加,蟹塘水体营养盐削减程度也逐渐提高,且当伊乐藻密度为15 kg/m2时,蟹塘内各营养物质去除率最高,试验后硝态氮、氨态氮、总氮、总磷、CODMn及叶绿素a浓度显著低于试验前(P<0.05),分别降低了59.8%、70%、79.5%、92.2%、70.9%、63.6%;但当伊乐藻栽种密度高于15 kg/m2,去除率又显著降低.中华绒螯蟹的蛋白质、脂肪、钙、锌等品质及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伊乐藻密度为15 kg/m2时,中华绒螯蟹产量最高,为1 575 kg/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池塘养殖与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指数、可食部分比例、营养成分组成,以比较两者的品质.结果表明:与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相比,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的肌肉指数、肝脏指数、可食部分总和无显著变化(P>0.05);雌性的性腺指数、性肝指数高于野生中华绒螯蟹,差异显著(P<0.05),但雄性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雄性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的雄性中华绒螯蟹(P<0.05),但雌性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无氮浸出物高于野生中华绒螯蟹,但雌雄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总量高于野生中华绒螯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鲜味氨基酸总含量显著大于野生中华绒螯蟹(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单烯酸含量与野生中华绒螯蟹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野生中华绒螯蟹,其中雌性群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雄性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4年、2016年高峣养殖池塘水质的监测,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高峣养殖池塘水质状况及其污染特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养殖池塘中氨氮、Cu、Zn、Pb、Cd、Hg均未超标,池塘水质受到pH值、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非离子氨的影响。主要污染项目为非离子氨、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且这4项超标率均为100%。池塘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5.68,超出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幼蟹池塘养殖水质影响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施肥对河蟹幼蟹养殖水质的影响,于2016年6—10月在上海崇明幼蟹培育基地选择6口池塘进行研究。实验设置不施肥处理组和施肥处理组,并对以上处理组和水源的水温(T)、溶解氧(DO)、pH、化学需氧量(CODMn)、总磷(TP)、磷酸盐(PO_4~(3-)-P)、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2-N)、钙镁总硬度和叶绿素a(Chl. a)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幼蟹池塘水质变化具有明显季节特征,其中6月和9月两组池塘水质因子较为平稳,7—8月两组池塘CODMn、Chl. a出现显著升高而DO显著下降,养殖末期(10月)两组池塘除总硬度和DO大幅下降,剩余水质因子显著升高。实验中水源和两组池塘的水温和pH差异不显著(P 0. 05)。水源DO和NO_3~--N显著高于施肥与不施肥池塘(P 0. 05),不施肥池塘的TP、PO_4~(3-)-P、Chl. a和总硬度均显著低于施肥池塘(P 0. 05)。幼蟹池塘施肥后会引起TN、NH_4~+-N、NO_2~--N、NO_3~--N和CODMn短暂性显著升高(P 0. 05)。研究发现,对比两组池塘的综合效益,得出两者差异不显著。池塘施肥会因N、P营养元素积累过多,造成施肥池塘水质劣于不施肥池塘。因此,池塘养蟹采用不施肥的策略更符合生态养殖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菌群、免疫力和肌肉风味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稻田和池塘的中华绒螯蟹在5月和10月对其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和肌肉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季节和养殖模式均对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季节变化对菌群变化的影响更大。从5月到10月,稻田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而池塘养殖模式下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无显著变化。两种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5月的活性均高于10月(P <0.05);在10月,池塘模式下的免疫酶活性LZM(溶菌酶)和ACP(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 0.05)。各组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中甜味氨基酸含量(TSAA)>总苦味氨基酸(TBAA)>总鲜味氨基酸(TUAA),且池塘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肌肉中TSAA和总游离氨基酸TFAA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含量(P< 0.05)。因此,池塘养殖模式较稻田养殖模式下的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时间上更稳定,免疫酶活更强,肌肉风味更优。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塘水质的超度量聚类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口中华绒螯蟹养殖塘连续4个月测定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总氮、总磷、COD和酸性高锰酸钾指数,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进行超度量聚类分析,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及典型冗余分析。结果显示:pH值和COD在水质的8个参数中起中心作用,以这两个变量为中心将8个变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pH值、氨氮、溶解氧和总磷;第二组为COD、高锰酸钾指数、亚硝酸盐及总氮;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7221(P0.05),相关显著;典型变量V1可以解释24.64%的组内变差,并解释12.84%的另一组的变差,典型变量W1可以解释40.23%的组内变差,并解释20.97%的另一组的变差;W1对pH值有30.49%的预测能力,V1对总氮、亚硝酸盐含量的预测能力分别为32.54%和38.72%。  相似文献   

11.
农业立体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我国富营养化水体的现状、危害的全面分析基础上,从农业立体污染的角度解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原因、污染方式和治理对策,阐释了农业立体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必要性。提出从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思路和措施入手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是地球上人类离不开的重要资源,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不能忽视由此而引发的水环境问题。从国内外主要河流因不合理开发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应注重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水环境保护的内容和3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水环境容量的资源性出发,提出区域水环境容量资源的评价方法,建立水环境容量一维模型。根据水环境对水体中不同种类污染物的各自容纳能力,建立水环境容量空间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区域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对N污染物的相对空间,评价了污染物对该资源空间的占用现况,并探讨了各污染源对该空间的最适占用及污水处理厂的最佳运行方式,以实现水污染控制的更有效和更经济管理,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析海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在养殖面积、放养种类以及产量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规模发展海水养殖使局部养殖海域的水环境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养殖业的自身污染已经开始制约渔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阐述了海水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分别对比了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水质指数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简要介绍了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提出了水质评价方法应该具备的特点,并对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施用化肥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减少施肥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日益增长并使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针对制约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因素,选取水资源作为主导因子.通过分析区域内水资源的现状和特征,认为西北地区应实现资源水利为发展导向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8.
漓江因独特的山水资源发展旅游而成为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河流,同时由于流域枯水期径流不能满足旅游需要,甚至影响桂林市居民用水等水资源矛盾突出的生态问题对流域旅游发展和生态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围绕漓江流域复合生态系统主体水源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广泛开展了研究与实践,结果总体认为:(1)流域水源林对水资源分配等生态问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水源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是漓江流域生态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2)水源林保护与恢复途径与措施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需要通过观测试验和调查分析,研究生态恢复过程中森林群落结构及重点保护群落铁杉林和优先保护群落水青冈林的更新问题;(3)流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要按照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采取明确管理目标、确定合适指标、实行多目标管理、开展全社会节水、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等措施加快进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沈阳农业高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思路,提出现代水利、生态水利等理念,认为进一步完善农业高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建设,才能提升沈阳农业高新区———生态型山地城区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水环境治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66-6067
分析了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