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规模化养牛过程中,常常会因饲养管理不当或饲粮中营养搭配不合理导致牛矿物质缺乏或矿物质比例不当,进而引起矿物质代谢障碍病。矿物质代谢障碍病主要有骨营养不良和青草抽搐,骨营养不良是指牛的日粮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青草抽搐指镁缺乏,不管牛发生骨营养不良还是青草抽搐都会使其行动异常,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使牛失去经济价值而被淘汰。在饲养过程中要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做好牛的卫生保健工作,以保证机体内矿物质水平含量正常,本文就牛骨营养不良和青草抽搐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佝偻病、骨软症和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动物的三种主要骨骼营养不良性疾病,均与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钙磷代谢障碍,从而引起骨质密度不同程度变化。牛、马、猪、羊、犬等均能引起发病,尤以乳牛、猪和赛马发生较多,且多为群发,造成畜牧生产重大损失。诊断这些病的方法有临  相似文献   

3.
骨软症是骨质进行性脱钙,未钙化的骨基质过剩,而使骨质疏松的一种慢性骨营养不良病,主要多见于牛、绵羊和断乳后的母猪。该病主要是由于草料内磷不足或缺乏,导致钙、磷比例失调而引起。近年来随着养牛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成为引起黄牛骨软症发生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4.
骨质软化症是成年动物因为磷钙代谢障碍,骨组织发生进行性脱钙所引起的慢性骨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马、猪、山羊钙缺少,表现为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牛主要是磷不足而钙过高所致。  相似文献   

5.
1病因骨软症是成年牛因饲料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1.82:1呈正平衡,2.24:1呈负平衡)以及V。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造成的进行性脱钙(骨吸收),也称为骨营养不良症。骨软症在临床上是以消化障碍、异嗜、运动障碍、骨变形等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矿物质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骨质软化症是成年动物由于磷钙代谢障碍,骨组织发生进行性脱钙所引起的慢性骨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马、猪、山羊的钙缺乏,表现为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牛主要是磷不足而钙过高所致,其他各种动物因钙磷缺乏或平衡失调出现以消化紊乱、异嗜、跛行、骨质疏松及变形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以消化不良、运动障碍和骨变型为特征,多种家畜均易发。  相似文献   

7.
正骨软症是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作用完成后发生的骨营养不良症,大多由于饲料中钙或磷缺乏及二者比例不当而发生。该病以消化紊乱、异食廦、跛行、骨质疏松及骨变形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发生于各种动物,以高产奶牛发病最多。1发病原因日粮中钙、磷含量不足,特别是用石粉或贝壳粉代替骨粉喂牛容易发病。黄牛日粮中适宜的钙磷比例  相似文献   

8.
<正>血液中的钙、无机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判定骨营养状况的最敏感的生化指标。当动物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时,引起血液钙、磷含量降低,而造成骨软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的骨营养代谢病。而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能促进磷酸钙贮存于骨骼内而参与骨骼钙  相似文献   

9.
<正>血液中的钙、无机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判定骨营养状况的最敏感的生化指标。当动物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时,引起血液钙、磷含量降低,而造成骨软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的骨营养代谢病。而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能促进磷酸钙贮存于骨骼内而参与骨骼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秦川牛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发育及肉用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秦川牛在陕西关中、陕北、陕南、西北、西南、东北6个地区的繁殖和发病情况无大的差异,说明秦川牛在这些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秦川牛的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在原产地陕西关中地区明显优于其它非原产地地区。陕西关中地区30月龄秦川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肌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分别达到481.67kg、250.83kg、227.31kg、54.15%、48.61%和8.51:1,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地区,大理石花纹等级仍以陕西关中地区秦川牛肉为最优,评分等级为3级,其它地区为5~6级;秦川牛公牛屠宰性能指标优于母牛,陕西关中地区秦川牛眼肌面积达到74.33 cm2,极显著的高于其它地区;秦川牛牛肉的干物质含量在30.03%~32.69%之间,陕西关中地区显著高于其它地区;粗蛋白含量在21.66%~24.25%之间,陕西关中和辽宁显著高于其它地区;粗脂肪含量在5.68%~6.42%之间,陕西关中、贵州和甘肃秦川牛肌肉间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各地之间的粗灰分和钾、钠、钙、锌、铁、锰等矿物元素含量基本一致(P>0.05);不同地区秦川牛胴体脂肪酸含量不尽相同。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陕西关中和甘肃的秦川牛肉极显著地高于陕北、贵州和辽宁地区(P<0.01);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化正好相反;不同地方的秦川牛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同种氨基酸在不同地区秦川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钙、磷缺乏是由于饲料中钙、磷不足,或二者比例不当,或维生素D缺乏从而引起机体钙、磷缺乏,使小猪发生佝偻病,成年猪发生骨软症的代谢病。临床上以消化紊乱、异食癖、骨骼弯曲为主要特征。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发病率比较高,但是现代规模化猪场,由于饲料营养全面,猪群已很少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2.
犬缺钙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的缺钙综合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犬体内,主要是骨骼和血液中钙含量不足而造成的多种病症的总称,如佝偻病、骨软病、纤维性骨营养不良、产后子痫、低血钙症等。1发病原因犬缺钙的原因很多,发生机理也较复杂,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1食料中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犬多为散养,无统一的科学饲养标准,难以保证钙的含量和质量。且一般饲养者认为犬是肉食动物,比较注重投喂肉类或动物内脏。殊不知这类食品尽管富含蛋白质,却是磷多钙少,其钙磷比例为1∶20,长期投喂此类食物又不注意补充钙可导致钙缺乏、钙流失,犬可患骨质疏松症等。反…  相似文献   

13.
在高度集约饲养条件下,常常见到产乳母牛的酮病和继发性骨营养不良病例。1973—1977年期间,在莫斯科省某育种场进行系统的疾病防治工作中,曾发现30—40%的母牛患有酮病,有7—10%的母牛患继发性骨营养不良。原发性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能量营养和蛋白质营养异常的过剩,日粮中缺乏干草、  相似文献   

14.
骨软症又称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饲料中长期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而发生.病理特征是骨质进行性脱钙,呈现骨质疏松及形成过剩的未钙化基质.临床特征是消化紊乱、异嗜,跛行、骨质疏松及骨骼变形.趴窝病是指母马产驹前后发生以骨软症为主并伴以风湿病的综合征,由于筋骨疼痛而呈现跛行或趴卧不起为特征.牛、羊骨软症和马趴窝病皆因饲料营养问题引起,因此将两病放在一起阐述.仅供您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爬窝病的科学名称应为纤维性骨营养不良,主要是长期摄取单一的饲料,饲养管理不善,钙磷代谢紊乱,引起一种骨骼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1发病特点1.1地方性地处低洼、沼泽、水田地区或饲料单一舍饲的肉牛群多发。  相似文献   

16.
动物骨软症是动物饲料中长期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所致。在我县,尤其是猪发病率较高,其原因是我县喂猪的饲料以红苕藤、枸叶、红薯、玉米等为主,这些饲料中的钙、磷不足,又没有补充来源,故全县常年有数万头(只)猪、牛、羊等发生本病。据东皇、土城等乡镇的不完全统计,因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导致的生长受阻发病率高达5%左右。病畜虽不易死亡,  相似文献   

17.
奶牛缺磷症是乳牛业中危害较大的代谢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资料报道:TheiIer氏(1932)首次就牧区发生的乳牛代谢病,称其为缺磷症。游久芬等(1964)乳牛骨软症病因的研究指出:日粮钙磷比例不当,导致钙磷代谢负平衡。樊璞等(1981)乳牛骨软症的调查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日粮钙磷比例太宽和干草供给不足有关。等等。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秦川牛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发育及肉用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秦川牛在陕西关中、陕北、陕南、西北、西南、东北6个地区的繁殖和发病情况无大的差异,说明秦川牛在这些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秦川牛的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在原产地陕西关中地区明显优于其它非原产地地区。陕西关中地区30月龄秦川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肌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分别迭到481.67kg、250.83kg、227.31kg、54.159,6、48.61%和8.51:1,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地区,大理石花纹等级仍以陕西关中地区秦川牛肉为最优,评分等级为3级,其它地区为5-6级;秦川牛公牛屠宰性能指标优于母牛,陕西关中地区秦川牛眼肌面积达到74.33cm2,极显著的高于其它地区;秦川牛牛肉的干将质含量在30.039,6~32.69%之间,陕西关中地区显著高于其它地区,粗蛋白含量在21.66%~24.25%之间,陕西关中和辽宁显著高于其它地区;粗脂肪含量在5.689,6~6.42%之间,陕西关中、贵州和甘肃秦川牛肌肉间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各地之间的粗灰分和钾、钠、钙、锌、铁、锰等矿物元素含量基本一致(P〉0.05);不同地区秦川牛胴体脂肪酸含量不尽相同。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陕西关中和甘肃的秦川牛肉极显著地高于陕北、贵州和辽宁地区(P〈0.01);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化正好相反;不同地方的秦川牛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同种氨基酸在不同地区秦川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文娟  杨琳 《广东饲料》2010,(8):22-25
<正>钙(Ca)、磷(P)是影响家禽腿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日粮中有效磷含量偏低,钙、磷失调均会引发肉鸭钙磷缺乏症的发生,造成生产和经济上的严重损失。1钙、磷在肉鸭体内的含量和分布动物体内98%~99%的钙、80%的磷存在于骨  相似文献   

20.
<正>钙磷代谢紊乱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低下为常见症状。其病因一是钙磷的绝对量不足,钙磷的相对不足;二是饲料中维生素D或维生素D源不足;三是某些慢性疾病;四是某些疾病或年龄影响机体正常分泌机能;五是慢性中毒、长期饲喂丰富草酸盐、植酸盐的饲料。1牛软骨症由于钙、磷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以骨质进行性脱钙、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为特征的一种骨营养不良症。1.1临床症状姿势异常,步态僵硬。犄角和蹄壳易脱落,脊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