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忍冬为例,通过对传统植物腊叶标本干燥方式的改进,探究在达到保证植物腊叶标本品质较好的前提下亦能快速节能地干燥植物腊叶标本.[方法]采用传统吸水纸对忍冬进行压制,而后采用鼓风干燥箱对新鲜忍冬进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逐渐升温改变其温度,最后达到忍冬标本干燥美观的地步.[结果]梯度升温较恒温烘干在节能减时的基础上对最终忍冬腊叶标本品质的影响是较好的;丹参大体也呈现此趋势.[结论]为保证植物腊叶标本烘干工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植物腊叶标本的烘干应尝试梯度升温烘干.  相似文献   

2.
浅谈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比较复杂,只有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掌握适当的方法,积累经验,反复探索,才能制作出优秀的植物标本。本文对腊叶与浸渍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做了一些经验介绍,希望为植物标本的制作及保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标本是植物学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园林工作者,植物标本的制作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我园林区,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结合本职工作,今年我们开展了植物标本的收集工作。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我们进行的植物蜡叶标本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植物标本包括腊叶标本、浸渍标本和各类植物玻片标本等。植物标本是植物实践教学和科研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植物标本制作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同时提出实验室应加强对植物标本的建设和投入,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5.
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浸制标本制作多为单色保存法,通过对以往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方法的对比分析,找出1种可保存多种植物颜色的新型植物多色浸制保存液(AB液),其中A液为固定液,B液为保存液。研究发现,与常规配方相比,此保存液制作的植物标本可较好地保存各种植物颜色,且可避免使用有毒物质甲醛,而改用大蒜汁替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二维码技术应用广泛。本文概述了植物病虫害标本的种类、作用与二维码的特点,介绍了植物病虫害标本二维码标签制作的步骤,分析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植物病虫害标本制作的优势,以期更简单、便捷地为人们提供详尽的植物病虫害信息。  相似文献   

7.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标本是将植物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可以使其保持原形或基本特征,在生物学科研、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植物标本对于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笔者从事植物标本工作三十余年的经验,就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理学实验对病害症状最好的描述。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巧。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不同浸渍方法制作植物原色浸渍标本的效果,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试验摸索,对不同颜色植物标本(如绿色、黄绿色、红色、白色、蓝紫色等)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在制作植物原色浸渍标本时,应根据不同标本的颜色、质地、厚薄、大小,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浓度及保存液配方,才能长时期保存植物原色。  相似文献   

10.
植物标本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采集、制作及保存是实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者根据新世纪农业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传统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通过多年实践创新,探索出覆膜原色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技术,分析了覆膜原色植物标本与常规的植物腊叶标本优缺点;指出覆膜原色植物腊叶标本具有真实,美观,防虫,防变质,携带方便,能长期保存的优点,而且对增强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方便教学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加强植物标本室建设的意义及其必要性,认为植物标本是农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直观教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植物标本室的建设与完善是农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标本的管理与维护方法,旨在为植物生产类专业标本制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对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从标本来源、标本制作、标本保存环境及保存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实验室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现状:近年来,由于病虫实验班次和人次增加,课堂病虫害标本损耗量加大,标本来源减少,标本制作、标本保存环境尚欠完善,导致标本易褪色、损坏和霉变虫蛀。提出应利用教学实习和科研机会,采集制作标本,以增加标本来源;采用硫酸铜亚硫酸浸泡法保存叶片标本,用铜离子液处理法保存绿色标本等新方法来改进保存方法和改善保存环境,并应尽量利用标本室资源,实现标本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将采摘的新鲜桑芽、桑树片叶采用微波加热、蒸气加热、开水煮和直接烘干的方法进行桑叶(芽)杀青处理,分析其成品桑叶(芽)茶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强桑一号桑品种桑叶茶硒的含量0.168 1~0.369 0 mg·kg~(-1),农桑14号桑品种桑叶茶硒的含量0.234 4~0.531 3 mg·kg~(-1);使用片叶制作的桑叶茶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桑芽制作的桑芽茶;桑叶(芽)茶制作时杀青工艺影响硒的含量。综合认为,使用片叶制作的桑叶茶硒含量高,同时桑树片叶量大又比较好采摘;桑叶茶杀青优先采用蒸汽、烘干、微波方法,避免使用开水煮的杀青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的晒青、萎凋、发酵和烘干温度的工艺试验对比,得到桂香18号白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制作桂香18号白茶最佳工艺参数为:鲜叶→弱光晒青(10~20min)→萎凋(45~49h)→烘干(90~100℃)。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全国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中药资源普查"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药用植物标本制作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杜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213-215
实验教学标本是植物理病学实验室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该文针对植物病理实验室标本的制作、保存和管理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盐渍海马齿的制作工艺参数,为海马齿的精深加工利用提供数据参考。经前处理、3次烘干、加盐揉搓、高温蒸煮等工序制作盐渍海马齿,其中,第1次烘干工艺流程的温度、时间和加盐量等参数直接影响盐渍海马齿成品的品质。因此,以感官评价和含水率为指标,优化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和加盐量等参数。结果表明:选择第1次烘干最适温度为60℃,烘干时间8h,加盐量为4%,制得的盐渍海马齿呈光泽的茶褐色,具特有滋味和气味,组织鲜嫩,纯正爽口,展开后叶形完整,含水量为10.39%,氯化物11.3%,亚硝酸盐物质未检出,大肠菌群0.3MPN·g-1,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8.
以苦瓜为原料,在研究苦瓜茶制作工艺中苦瓜的切片厚度、杀青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4个单因素对苦瓜多糖含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瓜茶制作的最佳工艺,提高苦瓜茶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苦瓜茶最佳工艺为:切片厚度1 cm,杀青时间30 min,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苦瓜多糖含量为2.02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紫花药用植物的保色方法,便于科研、教学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不同的杀生固定液和保存液以及改变植物标本干燥压制方法,对石竹、紫花地丁、鸢尾、桔梗4种紫花植物进行腊叶标本和浸渍标本的保色制作研究.[结果]直接压制的标本受到氧化作用和失水脱色的影响,保色效果一般;保色液处理后的腊叶标本和浸渍标本,由于受到保色溶剂的影响,保色效果良好,标本不易褪色.[结论]经过保色处理后的植物标本能较好地保存植物原来的颜色,有助于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20.
保持绿色植物腊叶标本的颜色是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中的重要问题。过去,人们一直沿用直接压制的方法制作腊叶标本,但保色效果不佳。后来,也有人利用热水、热稀食盐水浸烫的方法以及快速干燥的方法处理标本,企图较好地保持绿色植物腊叶标本的绿色,效果仍不理想,颜色既不纯正,保存时间也不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种理想的保色方法,在制作浸制标本的基础上,从1982年10月16日到1983年3月30日,我们做了改进制作绿色植物腊叶标本方法的试验。现将试验研究情况和结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