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疫霉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大豆疫霉病害研究过程中,对大豆疫霉病菌的处理至关重要,大豆疫霉病菌存在分离纯化困难,转菌时易感染,保存周期短等实际问题,经过3年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建议。供大豆疫霉病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辣椒疫霉病是疫霉菌侵染辣椒韧皮部导致辣椒死亡的真菌性病害,多年来,在辣椒生产基地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和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疫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猕猴桃疫霉病的诊断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安霸桥,长安,户县,杨陵,周至,眉县等地采集猕猴桃疫霉病病株,经分离,纯化,结果认为:陕西省猕猴桃疫霉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的恶疫霉菌,猕猴桃为该菌在国内的新记录寄主。同时还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几种常见疫霉菌与恶疫霉菌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辣椒疫霉菌在土壤中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辣椒疫霉病,对辣椒疫霉病田土壤进行了病菌分离、菌株配对培养、越冬存活形式等研究。结果表明:病田土壤中的疫霉菌数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5-8月最多,冬季和初春最少;湖南长沙地区疫霉菌的配对型有A2和A1A2两种类型,多以卵孢子形态在土壤中越冬;病田土壤和植物病残体是辣椒疫霉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5.
辣椒在我国被广泛种植,辣椒疫霉病对辣椒的产量影响巨大,因而研究辣椒疫霉病十分必要。本文重要探讨了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措施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250mg/m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8%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等5种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试验结果表明:250mg/m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荔枝霜疫霉病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其中最佳使用剂量为1500倍液,该剂量对花穗和果实霜疫霉病防效达86%~89%,增产效果明显,比清水对照增产140%,2500倍液的剂量次之,对花穗和果实霜疫霉病防效为81%~87%;其他药剂对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治效果好于花穂霜疫霉病,对荔枝转色期霜疫霉病和成熟期霜疫霉病均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柑桔疫霉病的症状以及发病条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指出柑桔疫霉病综合防治的措施,以此期望对广西柑桔疫霉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豆疫霉病防治技术:检疫控制:(1)发生大豆疫霉病田块收获的大豆不能做种用;(2)病区内的大豆种子调运时应严格检验,发现带有大豆疫霉病菌不能外运;(3)发生大豆疫霉病地区的大豆种子严禁调往未发生区;(4)大豆疫霉病发生区的农田机械不能外出,以防止此病传播扩散。农业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黑农46、合  相似文献   

9.
荔枝霜疫霉病是福建省永春县荔枝的主要病害。本文总结了永春县荔枝霜疫霉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用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药效验证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荔枝霜疫霉病抗药性问题,选取生产上几种常用的不同类别杀菌剂,开展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不同类别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效果,并提出合理的使用浓度和科学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由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攻关的“大豆疫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课题于2000年11月通过了由省科技厅主持的专家鉴定。 该项研究经过4年时间从大豆疫霉病的发生、危害、病原鉴定、抗源筛选、生理小种鉴定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该项研究在我国首次用国际通用的鉴别寄主鉴定出我国大豆疫霉病菌主要生理小种和优势生理小种,其主要生理小种是1号、3号、9号、11号、17号、21号、24号,优势小种是1号生理小种。筛选出一批抗大豆疫霉病的优异抗源,这些抗源既有国外材料,也有国内材料;既有生产上主栽品种,也有将要推广的新品系。鉴定筛选出的抗病品种有绥农8号、绥农10号、绥农11、嫩丰15、抗线1号、抗线2号、垦农4号、合丰34、丰收10号、合丰17、红丰6号、红丰8号等。明确了黑龙江省大豆疫霉病的发生趋势和发生区域,大豆疫霉病在哈尔滨市郊区、呼兰、双城、阿城、宾县、讷河、克山、克东、佳木斯郊区、富锦、同江、汤原、桦川、桦南、牡丹江郊区、林口、海林、穆棱、鸡西、虎林、密山、集贤、宝清、黑河、嫩江、北安、五大连池、逊克、孙吴、九三农垦分局、红兴隆农垦分局、建三江农垦分局、宝泉岭农垦分局、北安农垦分局等29个县市和5个农垦分局都有发生。统计被调查地块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3%,个别严重地块可达75%甚至绝产。大豆疫霉病病情发展快,据全省统计1994年发病面积为0.67万hm2,1995年为2万hm2,1996年已达到6.7万hm2,1997年为8万hm2,并有逐年加重趋势。明确了疫霉病发生与品种、土壤水分、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病残体是大豆疫霉病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种子包衣技术,其防效可达85%以上;同时建立了综合防病体系。 本项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大豆疫霉病菌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氧酶,淀粉酶的谱带类型。进行了大豆疫霉病菌分子标记研究,明确酯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P.sojac种的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该种的一个辅助鉴定手段。 本项研究在国内对大豆疫霉病进行系统研究尚属首次,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苗玉新)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热带兰花真菌病害九种,其中由疫霉菌引起的疫霉病、交链孢菌和球腔菌引起黑点、斑病为国内兰铧病害新纪录。为害性较大的有疫霉病、炭疽病和花腐病,是导致兰叶大星枯死和花腐的主要原因。最后就兰花的病害防治提出几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化学物质对辣椒疫霉菌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引起的辣椒疫霉病,在新疆各地普遍发生,重病田死秧率达30%—100%。为了揭示辣椒疫霉病在新疆大陆性气候及灌溉条件下严重发生的原因,我们于1989—1991年进行了土壤盐分、酸碱度和化学肥料对辣椒疫霉病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黄瓜抗病性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及遗传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表明,黄瓜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与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对枯萎病、疫霉病的抗性与叶绿素含量无相关性。两个黄瓜抗病品种杂交,F1代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的抗性趋向中亲优势;对疫霉病的抗性减弱,表现为超亲负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柑橘疫霉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特点,调查其发病率,分析了其暴发的原因,并提出了柑橘疫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璐  王勇  张文革  孟野  沙小玲  冯春华  孔宪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38-6538,6543
对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防治辣椒疫霉病进行了研究。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处理剂量为100~200 ga.i./hm2,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在88%~97%,持效期在16 d以上,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7.
嘧菌·百菌清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是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新型杀菌剂.2005~2006年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荔枝挂果期用嘧菌·百菌清1000、800、600倍液喷药3次后,对转色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1.65%~83.50%,对成熟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4.54%~88.98%,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7.01%~90.54%,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效.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已登记在荔枝上防治霜疫霉病,可在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花穗、果实、结果小枝,荔枝受害后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烂果和裂果,严重影响荔枝产量和品质,从而降低其经济效益。于2002年进行80%大生可湿性粉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利用菌丝干重法和菌落直径测量法,测定了引起广州地区黄瓜和冬瓜疫病的瓜疫霉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蔗糖液体培养基中,2种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均为15~30℃;在5、10、35℃时,它们的生长都明显受到抑制。在PDA琼脂平板培养基上,黄瓜疫霉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而冬瓜疫霉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时,2种病菌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35℃时,冬瓜疫霉病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黄瓜疫霉病菌仍可以生长。  相似文献   

20.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荔枝霜疫霉病的发生,于2007年进?%加瑞农可湿性粉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幼果期、中果期、果实转熟期各喷施1次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对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与保果效果较好,采收期调查防效在80.00%以上,病果率低于3.00%.因此,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替代药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推荐浓度为600~8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