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桩盆景中有一类将幼树与已死亡的枯桩结合在一起栽植的盆景,称为“舍利干”盆景。但有一些盆景著作中却将“舍利干”误写作“猞猁干”,此系不解“舍  相似文献   

2.
“神枝”、“舍利干”,是盆景界的专有名词。神枝是指自然界中一些比较坚硬的树种,受到雷击火烧,风霜雨雪,虫害病毒的侵蚀,脆弱木质腐朽后,残留下坚格部分的枝桠为神枝。其干名为舍利干。神与舍利的魅力对提高树格占有极大的份量,盆景家应天顺人选取有天然的神与舍利的老桩或通过雕琢去模仿这凄劲苍古的艺术韵味,将自然景观浓缩于盆景之中。欣赏神枝、舍利盆景,首先在于它那强烈感人的生死、枯荣、刚阳、残缺悲壮美。死去的白骨化的舍利干,裸筋露骨,表现出一种力的拼搏美,是神、意、韵的综合;屈铁、獠牙、鹰爪般的神枝有着冲天的不凡气势,充满着力的节奏,悍霸的刚阳气  相似文献   

3.
拜读思翔先生《对盆景“舍利型”的思考》一文(发表于本刊2002年第11期),颇有感触。我很赞同思翔关于研究“舍利型”盆景须从大和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入手的见解。我认为,研究“舍利型”盆景,首先必须弄清它的含义。为何日本人将这类盆景称之为“舍利型”,而不称作“枯树型”或者别的什么型?这里面一定有其因由所在。“舍利”一词,是从佛教引用而来的。佛门中的得道高僧圆寂之后,遗体经焚化变为“舍利子”。“舍利子”是佛家极其神圣、珍贵之  相似文献   

4.
(一)“树空洞”与“舍利干”盆景的“树空洞”与“舍利干”的造型,是艺术家的一种夸张手法,让枯与荣、生与死形成强烈对比,反映环境的严峻和历史的漫长,表现顽强的生命力和悲壮美,从而达到震撼人心,启发思索的目的。但是,如果树  相似文献   

5.
怪盆不怪     
我主张盆景创作不要定条条,限框框,而要以材料的外形、质地为依据,因势象形,尽量表现出其自然美。盆景创作要提倡各人走自己的路,多风格、多流派。《金龟带子》呈金黄色,母龟在前,大小四只子  相似文献   

6.
近几期《中国花卉盆景》刊登了好几篇有关舍利干的文章,有的还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对此我颇感兴趣。也想说点看法。一、舍利干是自然界树木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风吹雷劈、砍伐践踏、虫蛀蚁咬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自然生长的树木往往有部分树体死亡,形成枯荣互见、丛死相依的局面。而死去的木质部分则往往白骨化——成为天然的舍利干。这种自然形成的舍利干苍健奇诡,造型奇特,这非人工制作的  相似文献   

7.
对“舍利干盆景”的制作,在中国盆景界是有不同看法的。本刊今年第5期业余爱好者秋潭一文,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意见。夏著华的这篇短文,则是针对“盆景世界”栏目所载的两篇文章的批评。本着“双百”方针,现予刊出。  相似文献   

8.
贵刊近几期相继刊出了对“舍利型”盆景不同看法的文章。这是办刊者的大度和责任。在对“舍利型”盆景的讨论中,有人顶礼膜拜,有人杜绝宣传,也有人要求做出“富有中国特色的‘舍利型’盆景”。余以为礼赞也好,鄙视也罢,这都全属个人好恶。没有必要就不同的声音动辄上纲上线,如临大敌一般。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论“舍利型”或其他什么型迟早都会“吹入”中国盆景界中来,这是  相似文献   

9.
庄文其先生是知行合一的盆景艺术家。他不但是盆景艺术的理论家,而且是推行其理论的创作者、实践者。盆景发展的路指向何方?就是他较早提出来的。他对舍利干、文人树的精辟论述,更得到不少同道的认同。凡是从事盆景艺术的朋友无不热爱大自然中美的生命,要创作出一盆比较完美的盆景作品,无不付出多年的辛勤劳动,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正如文其先生在书中所说的那样:"甘为树奴,甘为石仆,一往情深,终生不悔。"但,走什么路,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盆景的展览和评比有以下几种趋势:展览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种类单一;参展和评比获奖的盆景越来越大型化,但技法单一;参展盆景中,学习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的自然盆栽、丝雕神枝、舍利干创作的盆景逐渐增多,而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优秀盆景越来越少。这样的盆景评比展览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利于盆景的普及与发展!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中国的盆景艺术家应以普及推广、促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盆景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精品盆景的追求,柏树盆景的造型技法有较大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让人遗憾的问题。比如,贪大求怪而功力不足.密叶虚景而技法不到,片面舍利而厚重不够等。近日,得观盆景艺术大师王选民创作的《身从闲云》,赞叹之余,觉得有些地方很值得玩味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大凡真正的艺术都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向上力量,在人们观赏之余,必然因其独特的魅力而久久回味无穷,并深深根植于脑海之中难以忘怀。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焦国英创作的盆景就蕴藏着这种神奇的生命力。焦国英的代表作品《饱经风霜更知春》选择的是一株古拙天成、枝干错落的刺柏树桩为基景,利用根部舍利干与端部绿叶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表现出那种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纵观焦国英的盆景作品,无不具有构思睿智、意境深远、形神清逸、兴趣盎然的品格,他虽八  相似文献   

13.
杂木盆景的树性不同于松柏类盆景,如果出现主干部分破损或坏死,要做成舍利干就不太合适,就是强行做了,也不会尽如人意。一是其纹理扭曲与清晰度不如松柏类强,二是耐腐蚀性也不如松柏类。  相似文献   

14.
李长瑞同志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1989年第8期发表的《根艺创作九忌》(以下简称“九忌”)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其中有些观点有研究和商榷的必要。比如作者提倡“删繁就简”,反对“雕刻、造型”,肯定根艺而否定根雕或把根艺列为上品,而把根雕贬为劣品等等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5.
读陈奇元先生《亦谈『舍利型』盆景》一文,很高兴。总感觉盆景论坛有点沉寂,以为谦和太多,活力就不足。但陈先生的论点并不能让我完全信服,于是又来写几句,还望先生不吝赐教。有必要先作个说明:我写《对盆景『舍利型』的思考》没有研究或评说日本『舍利型』盆栽的意思,只不过有感于国内『舍利』风越刮越紧,不由生出杞人之忧,担  相似文献   

16.
我在深圳东湖公园盆景世界负责盆景的养护工作。一天,我发现湖边树荫下有一盆没有生气、半死不活的柏树盆景。由于发现及时,补救措施得力,目前已开始恢复生机(上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①将柏树盆景从湖边草地搬出,摆放在开阔通风之处。除掉盆内杂草、清除几百只蚂蚁和虫害遗留物,同时在盆内投入少量硫磺粉消毒。在清洁舍利干后,用排笔将石流合剂溶液涂在舍利树干上,反复进行了2~3次。②打围养护、培育新根复壮。在盆面树貌清理过后,发现盆内表层土壤流失严重,使本来有限的土壤更加缺少营养。植株根系较少,已到左右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件丛林式的练手盆景作品,我想通过丛林式最基本的双干搭配、呼应、穿插、依伴,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而生、缺一不可的整体效果。5年前我尝试将这棵红叶小榆疙瘩做成了一个“石上”两干大树型多枝文人盆景。我想用最不经意的桩材去涉足大雅之堂,启发初涉盆景艺术领域的爱好者不要在盆景选材上走过于追求古、奇、怪或寻觅先天极佳桩材的弯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的盆景素材(刺柏)是极普通的一个树种,制做而成的作品,造型也很一般,且尚未成型、丰满,有待继续养护、培植。而我们之所以选发,看中的是作者能利用一个遗弃的、并不起眼的素材,不拘一格,别出心裁地构思创作。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尤其对广大业余爱好者来说,更具有借鉴、启发意义。我们希望专业或业余盆景工作者,决不要一味追求名贵树种,更不要到处去采挖树桩,破坏生态环境,而应该就地取材,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自培自育,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推动盆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神枝与舍利干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的老木,经过雷击、风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残,树体的一部分枯萎,树皮剥落,木质部呈白骨化。这种山野中自然形成、树蕊或枝先端树皮剥落的,称为自然“神”;而干身部分木质部白骨化的,称为“舍利”。后来,这种自然现象被引入盆栽创作中,人们选择松柏类木质部坚硬不易腐化的针叶树种(阔叶树木质部较为松软,不宜用),把多余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处理,剥掉皮创作成人工“神”;再把干部分剥皮,使吸水线迂回扭转,形成人工“舍利”由于“神”、“舍利”与叶、水线和树皮的颜色形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花卉盆景,但绝对是外行。喜欢却又外行,如我之人在中国人中占大多数,甚至更多。所以我的一些看法可能会有代表性。在盆景中,有一类称作,舍利型,盆景,所栽种的植物一面有树皮,一面没树皮,植物生存需要的营养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