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安国药业特色鲜明,是中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加快推进安国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解决安国中药材"八大祁药"道地药材优势不突出、品种的种质退化、种植技术不规范、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薄弱等突出问题,安国市药博园农业创新驿站以安国现代中药农业园区作为中药材产业承接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安国市中药材产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我国出现了大量药材种植专业户,生产和研发出大量的药材,对促进社会经济和特色农业种植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中药材种植存在盲目引种驯化、种植操作不科学、药材收集不规范等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中药材种植技术发展,文章在阐述中药材种植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怎样完善中药材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据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研究协会对部分常规药材品种的统计分析,目前市场上的药材价格与2011年末同期相比上涨的有70个,持平的5个,下降的39个,上涨的品种多。2013年药材种植户种植什么药材好呢?现综合药材产地行情和品种分析,列举部分品种,供2013年的药农种植发展进行参考。一、趋势看好、价格上涨、值得种植发展的品种:射干、党参、桔梗、旱半夏、天南星、防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药材种植效益好,不少农民朋友尝试,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取得理想的效益。河北安国市中药材研究协会两位中药师,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市场实际情况,为读者选购药材品种提供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平泉县近几年通过对周边几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大县和“药都”安国市中药材市场进行调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坚持稳粮增效调结构的原则,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做支撑,切实抓好中药材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本文针对平泉气候环境土地资源优势,根据目前中药材发展现状,提出平泉县中药材发展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总体规划和指导思想,强化保障措施,以便形成富民强县的另一产业,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合理种植中药材可以发家致富,但因为各种原因收益不理想,失败者也不少。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呢?现在结合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研究协会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总结以下几方面,希望对广大药农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药材市场行情在经历牛市后的低谷后,开始逐步反弹,现在走势基本稳定。根据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研究协会长期追踪部分常规中药材品种的价格数据统计分析,目前中药材价格比2012年末同比上涨的有76个,持平的有10个,下降的有20个。那么,2014年中药材市场行情将会怎么走?具体又以发展什么药材品种为好?对于这些读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就给大家列举部分趋势比较明朗的品种,为广大药农明年的种植养殖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详细回顾了天水市中药材种植的历史,介绍了中药材种植的现状,分析了中药材种植的一些优势及发展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天水市药材种植业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发展中药材生产种植的几点建议,对天水市中药材种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药材种植技术现状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阳 《河南农业》2016,(32):16-17
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存在盲目引种驯化,种子种苗问题突出,缺乏科学化种植操作技术,药材采收缺少规范性等问题.因此,应当做好科学合理引种驯化,建立种子种苗繁育体系,种植过程实行科学化管理并进行合理采收等,以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植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马蕾  何伯伟  徐丹彬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1959-1962
分析2017年浙江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中药材产业的产销现状,针对当前中药材的产销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药材种植面积、提升药材安全品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拓展药材国际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中草药桔梗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目前国内桔梗种植中种质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创新、桔梗栽培模式和关键技术理论以及药用价值等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桔梗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随着生活理念的变化,桔梗等药食兼用的功能性、保健型药用植物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市场需求和社会效益会凸显,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相结合将引导中药材产业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探究海门地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前景。方法:采取样地、样线调查与空间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海门市野生药材资源展开了大量调查,比较第三次中药普查的数据,分析其所蕴藏的药用植物多样性。结果:记录了海门市药用植物220种,隶属于74科182属,列为国家重点调查品种的有32种,在第三次中药普查的基础上,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共108种,但原记录的269种此次普查并未发现。结论:显示海门市中药资源种类有较丰富的多样性,但总体种类较少,分布点较散。这与第三次中药普查相比,变化较大,建议应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药用植物资源,适当地发展中药材种植与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博文  赵宪军  周剑 《广东农业科学》2009,(11):207-208,211
中药材种植作为中药材产业的第一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和中药产业的发展.结合统计河北省中药材种植历年数据,对河北省中药材种植业现状进行阐述,对河北省中药材种植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商洛地区中药材种植基地不同类型土壤的肥力状况,为该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商洛地区中药材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其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商洛地区中药材基地土壤综合肥力系数高于0.9但低于1.8,土壤肥力一般,各类土壤肥沃度存在差异但不明显,潮土和黄棕壤较肥沃。[结论]商洛地区土壤p H适宜,土壤质地良好,阳离子交换量较高,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安国市10种药用植物根围AM真菌资源和分布。结果表明:10种药用植物均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共生关系,不同药用植物形成菌根的能力不同,射干孢子密度和总定殖率最高,孢子密度为2 814个/100 g土,总定殖率为100%。白芷、射干和白术形成P-型菌根,而沙参、菊花、南星、防风、黄芪、甘草和黄芩形成A-型菌根。共分离AM真菌3属16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8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5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3种。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是10种药用植物的共同优势种,多梗球囊霉(Glomus multicaule)仅在沙参根区出现,明球囊霉(Glomus clarum)仅在菊花根区出现,细凹无梗囊霉(A.scrobiculata)为南星根区独有。  相似文献   

17.
梁松涛  苏红 《农业考古》2020,(1):116-122
宋代的药材种植已与日常食物生产相分离,出现了专业化种植模式,种植的药材种类逐渐增多,形成了若干地道药材的种植中心。宋人发现土质、播种时机、肥料的使用都会对药材的药性产生影响;宋代将间作法、肉引法运用于药材栽培,提高了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经过嫁接的药材会使药性下降,有的甚至不堪入药,这些技术体现了宋人在药材种植时"以药性为核心"的思想。宋代种植技术,对元、明、清乃至今天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中国药材栽培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大黄是我国大宗药材之一,病虫害防治是大黄产量与质量的有效保障。药用大黄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是大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国陕西省药用大黄种植区时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一旦发病会造成严重的减产,同时还易遭受其他病原菌的侵染。本研究进行微生物菌剂、化学药物、中药提物液等不同农药对药用大黄黑粉病发病前、发病初期、盛发期3个不同时期进行防治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不同处理对药用大黄黑粉病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微生物菌剂组预防效果较好,化学药物在预防、初发期均有较好的效果,适宜小范围控制病情传播,中药提取液在预防、初发期、盛发期均有较好效果,尤以0.5%小檗碱水剂防治效果最佳,同时依据不同发病时间用药情况分析表明,药用大黄黑粉病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现对黑粉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为了查明岩溶中药材种植区土壤肥力状况,为中药材施肥管理提供理论的依据,开展此项研究。【方法】根据广西岩溶区中药材种植及分布状况,基于野外土壤调查与样品分析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药材种植区土壤肥力特性。【结果】结果表明:中药材种植区土壤为中性偏微碱性,质地粘重,阳离子交换量(CEC)较高,主要是因交换性钙含量较高所致。在土壤养分方面,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素和全量磷素含量都较丰富,平均含量分别达49.4g/kg、2.92g/kg和1.10g/kg,而土壤全钾、速效钾和有效硼缺乏,尤其有效硼平均含量只有0.15mg/kg,极缺水平的土样占此次调查样数的97%,土壤严重缺硼。【结论】广西岩溶中药材种植区土壤缺钾和硼,因而在施肥管理上要注意增加钾肥和硼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道地中药材种植模式及基地合作创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农业背景下的道地中药材种植管理模式是我国大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石。以现代农业的视角,探讨了道地中药材种植模式创新和共建基地模式创新。基于现行中药材种植特征,探索出新型集约化、产业化的种植模式,提出四大创新,即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流程创新,实现封闭管理和风险共担。以合作博弈理论为基础,构建出适于种植基地合作的新模式,即两个平台、三大机制和四个共同体。最后以浙江龙泉科达公司灵芝为例验证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