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苹果、梨(果实膨大期):①没有进行树盘覆草的果园,应抓紧麦收后草源丰富的机会,对树盘进行全面覆草。覆草时应先整出树盘,然后覆草,厚度应不小于15厘米,覆后轻轻压实,并用少许土点压,以防风吹,但不能压一层土,如麦草较多时,也可进行全园覆草。生草果园在草长至20厘米以上时割除,并覆盖行间及树盘。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覆草覆膜栽培技术是在马铃薯保护地栽培的基础上,受到启发,于2002年进行了试种。该技术能够在保护地裁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温,使马铃薯能提早成熟,提早上市。马铃薯覆草覆膜栽培时,马铃薯95%的块茎生长在覆草层中,并能直观地看到马铃薯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旱地仁用杏覆草、覆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山区的仁用杏幼树园进行的覆草、覆膜试验结果表明:覆草、覆膜可防止旱地仁用杏园的地表水分蒸发,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保持,促进幼树生长。覆膜处理可增加地温,覆草处理地温有所降低,建议:干旱山区仁用杏园进行树盘覆草。  相似文献   

4.
(一)果园“生草”和“覆草”果园“生草”和“覆草”适用于土壤贫瘠、水肥力差、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的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行间与株间,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并对生草进行施肥、灌水等管理,等草生长到20~30cm时,分期收割青草,晒至半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覆草覆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覆草覆膜栽培技术在青海省大通县于2002年试验成功。该技术能够在常规覆膜栽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温,使马铃薯能提早成熟,提早上市,提高产量和效益;马铃薯覆草覆膜栽培时95%的块茎生长在覆草层中,收获也很方便;收获后结合深翻,将覆草翻于地下,使其充分腐熟,做到秸秆还田,可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是一项马铃薯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在高寒阴湿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桑园覆草就是利用麦秆、麦壳、菜籽壳、蚕豆壳、稻草等植物秸秆,撒在桑树行间,实施桑园土壤覆盖的一项实用技术。桑园覆草方法简单易行,可有效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叶产量,增加桑园经济效益。一、桑园覆草的好处,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让农作物麦秆发挥新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果园覆草对于苹果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选取了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李店乡店子村种植区红富士苹果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覆草处理(未覆草、一年、两年和三年覆草),分别对四个处理的果树生长、果实品质特征和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覆草年份的增加,苹果新枝长度和直径、花芽率、红果率、着色度、果形指数等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连续3 a覆盖条件下较佳;覆草处理对于果实品质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苹果产量在3a覆草处理下相比未覆草增加了40%以上。苹果生长、品质和产量指标之间随着覆盖年份的增加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所以连年覆草技术对于苹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栽培晚稻土壤微生物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秸秆还田4种不同耕作方式栽培晚稻的土壤微生物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还田秸秆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覆草免耕优越于覆草翻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苹果树盘覆草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盘覆草后,能明显改善果园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优化果树树势的生长,从而增加苹果的产量和优质果率。  相似文献   

10.
樱桃园内覆草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最好在雨后或灌水后进行。一般将草均匀撒到树冠下(树干周围0.5米内不覆草),厚度以20~25厘米为宜,草腐烂后要及时补充。覆草后要斑斑点点压些土,不要把草翻入地下,以免伤根。覆草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1.覆草可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的相对稳定。据测试,覆草园比清耕园的土壤含水量高70%,特别是急雨和阵雨时,可提高土壤吸水能力,有效地防止土壤和养分的流失。2.覆草可提高冬季地温,降低夏季地温,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减轻采前裂果。据试验,覆草5年的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梨园多年连续覆草对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梨树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能有效地稳定土壤温度,保持和提高土壤水分,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覆草后梨树根系数量增加,改善果树营养,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王旭东 《农学学报》2022,12(11):11-13
覆草是果园生态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覆草园害虫和天敌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果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清耕园相比,覆草园天敌数量显著较高,而且靠近麦田的覆草园天敌数量明显高于其他覆草园,覆草对害虫的控制效果明显;覆草桃园节肢动物的物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均匀性指数等都明显大于清耕桃园,而且苜蓿覆草桃园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三叶草覆草桃园。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对红枣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枣地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枣树生长发育、枣果生长动态、红枣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从而探讨该区域枣园最适耕作模式。在翻耕覆草、旋耕覆草、免耕覆草和免耕裸地条件下,测定枣树营养生长、枣果生长动态、红枣产量及其品质。结果表明:旋耕覆草处理枣树长势最好,红枣地667m2产量较高,比免耕覆草增产29.67%,比免耕裸地增产30.14%。旋耕覆草处理的红枣维生素C质量分数最高为1.516g/kg,比翻耕覆草处理的红枣维生素C质量分数高20.66%。旋耕覆草处理的红枣总酸质量分数最低为1.52g/kg,比翻耕覆草处理的总酸质量分数低30.91%。从枣树长势、红枣产量、品质指标综合分析,旋耕覆草处理的枣树长势最好、红枣产量较高、品质最好,适合在该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4.
旋耕埋草机     
旋耕埋草机旋耕埋草机是南方水田整秸秆还田的关键机具,是一种旋耕与埋草同时作业的水田耕作机具。它能在旋耕的同时,实现秸秆埋覆,将农作物的秸秆完整地直接进行埋覆,省去了切铡等秸秆处理工序。节省了工时,减少了作业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使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5.
两种简易保护措施对郁金香种球繁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拱棚加覆草遮阴、覆草遮阴和露地栽培3种方式对郁金香进行栽培繁殖,测定其生长环境中的地温、气温、土壤相对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状况,以及各栽培方式下郁金香生育期和繁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小拱棚加覆草遮阴栽培方式下,郁金香生长前期的气温、地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均高于露地栽培和覆草栽培,后期撤去棚后三种栽培方式趋于一致;与露地栽培相比,郁金香在小拱棚加覆草遮阴和单纯覆草遮阴条件下,发芽期分别提前了17~26d和1~6d,生育期分别延长了9~20d和0~4d,商品球的平均繁殖率分别提高了93.46%和50.74%。小拱棚加覆草遮阴和覆草遮阴不仅提前了郁金香的生育期,而且起到了一定延缓衰老的效果,促进了郁金香种球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1.覆草时间.四季均可,以春收后或秋收后为宜,最好在草源丰富的季节进行.一般在沙地、旱薄地20厘米土层处地温达到20℃时覆盖;黏土地、肥力好的20厘米土层处,地温达到22℃时覆盖. 2.覆草种类、数量.各种杂草、树叶、秸秆和碎柴草皆可.春季覆干草,夏季压青草.局部覆草,每667平方米(1亩)铺干草1000~ 1200千克,鲜草2500~ 3500千克;全园覆草,每667平方米铺干草2000~2500千克,鲜草5000~ 6500千克.长草要铡短,以利于覆盖和腐烂.春季覆草后一定要压土.局部覆草的范围达到树冠外围即可.  相似文献   

17.
对丘陵旱薄地花生进行了不同覆盖物的节水抗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花生覆草和地膜覆盖技术均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但覆草对提高地温效果不显著。覆草能够显著提高花生荚果饱满度,提高花生单株结果能力。地表覆盖均可以提高花生产量,不同地表覆盖的抗旱效果表现为:地膜覆草二元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覆草栽培〉露地栽培;地膜覆草二元栽培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连续4 a测定了树盘覆草与清耕松土、自然生草(对照)的土壤养分和幼树产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覆草处理、对照、树盘清耕,覆草处理比对照提高2.33 g/kg;土壤速效钾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覆草处理、树盘清耕、对照,覆草处理比对照提高32.0 mg/kg;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覆草处理、树盘清耕、对照,覆草处理比对照提高20.7 mg/kg。以覆草处理增产效果最好,4 a平均产量为531.4 kg/hm^2,比对照增产15.4%。  相似文献   

19.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和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覆盖措施在干旱陡坡造林中对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含水量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覆盖措施,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布设试验,分析了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3种覆盖措施对土壤蒸发量、含水量、密度和孔隙度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初期连续蒸发20d后,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栽植穴土壤累积水分蒸发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1.50、5.64、20.96mm。不同覆盖处理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4—6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6—8月增加量: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对照;8—10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生长季结束后,对照、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土壤密度分别减少了0.79%、1.59%、3.17%、9.26%,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04%、0.31%、1.57%、3.58%。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3.52、4.11、4.44倍;当年新枝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50、1.65、1.90倍;当年造林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3%、6.8%、12.9%。可见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中,土中覆草是一种更有效的覆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棉田覆草栽培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田不同覆草量、不同覆草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覆草可明显改善棉田生态条件,使棉田0-20cm土壤水量提高0.07-1.83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提高0.103-0.2个百分点,速效钾含量提高4-32mg/kg,容重下降0.027-0.57g/cm^3,孔隙度提高1.1-1.9个百分点;(2)覆草还可抑制棉田杂草的发生,对单子叶杂草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3)覆草可使棉花成铃强度提高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