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斌 《种子科技》2023,(23):112-114
豇豆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在我国广泛种植。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豇豆的需求,应该选择科学的豇豆栽培技术,保证豇豆的产量和质量。主要从豇豆品种的选择、选地和整地、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豇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豇豆优异种质产量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佩芝 《作物学报》1996,22(5):626-628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种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我国除个别省(区)外,都有豇豆的生产。我国的主要产地在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广西、河北、湖北、安徽、江西、贵阳、云南、四川及台湾等省(市,区)。豇豆在我国的生产面积尚元详细统计资料,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3.
近日,武汉、深圳、合肥、广州等地先后检出海南毒豇豆。针对海南一些地方豇豆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农业部已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为此,蔬菜专家王迪轩专程讲述了无公害豇豆种植技术,希望对读者朋友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豇豆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品种之一,又被称为长豆角,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豇豆的需求,应选择科学的豇豆栽培技术,保证豇豆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主要从豇豆品种的选择、选地和整地、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阐述了豇豆栽培技术,以期为豇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这几年,山东、河北等地豇豆种植面积较大,但每到盛夏季节由于温度、水分不好控制,很容易出现豇豆落花落荚,往往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由于豇豆生长期短,在管理上应该根据豇豆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农民,发现造成豇豆夏季容易落花落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将豇豆落花落荚的原因作一分析,供菜农朋  相似文献   

6.
<正>豇豆,俗称长豆角,其口感清新,食用方法多样化,属于夏秋季节备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品种。豇豆栽培具有易管理、病害少、产量高、种植效益可观等诸多优点。在山东地区,豇豆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2016年我们针对豇豆的生长发育习性,开展了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探讨,通过覆盖黑色地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水药一体,减少了化肥、农药引起的面源污染,确保了豇豆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2004年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鉴定我院蔬菜所选育的豇豆新品系的丰产性以及更全面地了解各品系的生长习性,为豇豆新品系报审认定提供依据,同时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豇豆新品系,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确定其推广使用价值,2004年在我院试验基地对8个豇豆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8.
吉豇2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豆研究所于2009年从当地农家品种双色豇豆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国家豇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142.98 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2.15%,居第1位。2018年参加国家豇豆新品系联合生产试验,平均各试点产量为152.9 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9.29%,居第1位。2020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豇豆2020002)。  相似文献   

9.
<正>豇豆种子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豇豆种子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目前,市场上豇豆种子品种繁多,本研究随机抽取28份市场上销售的种子对其常规指标进行了检测,以期为四川省豇豆种子质量地方标准提供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吉豇1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豆研究所于1994年从当地农家品种"黑豇豆"中选育出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芸豆区域试验,2年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2008年参加吉林省芸豆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200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粒大、整齐,具有直立抗倒伏、耐瘠薄、抗病毒病、霜霉病等优点,适合在吉林省西部及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省嫩江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在豇豆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豇豆亲本分类、育种目标性状选择、杂交组合评判、单株选择、品系比较等育种实践之中,成功地选育出豇豆新品种“早翠豇豆”和16×6-20-3等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2.
国外引种豇豆良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 998年引进国外豇豆良种筛选的基础上 ,挑出 6份尼日利亚良种于 1 999年在河北省保定作春、夏播比较试验 ,以期筛选出矮生、早熟、抗病虫、高产的优异豇豆材料 ,为育种单位和生产部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供试 8份 ,其中 5份经中国农科院从尼日利亚国际热带农业  相似文献   

13.
李瑞莲 《种子世界》2003,(12):38-38
1株选留种 豇豆属自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为2%左右,所以,豇豆留种不另设采种田.一般在丰产性状好的生产田内进行株选留种,在豇豆的生育期间进行3次株选.  相似文献   

14.
豇豆又称长豇豆,为豆科豇豆属中能形成长形豆荚的栽培品种。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通过脱水、冷冻等方式对其进行加工,豇豆的贮藏量与加工量已经占到所产蔬菜总量的80%。豇豆属喜温作物,鲜嫩荚上市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采后极易腐烂变质,因此,豇豆的贮藏和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1.豇豆脱水加工脱水豇豆色泽鲜绿,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现代家庭、餐馆、航海和军队等理想的常备美味食品。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不同,脱水豇豆可分为热风脱水产品和真空冷冻干燥产品。由于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的投资巨大,干燥成本较高,因此在生…  相似文献   

15.
豇豆蓟马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在冬种豇豆的整个生育期内,为害豇豆的蓟马种类及各种蓟马的种群消长情况,于2014—2016年在海南三亚开展了冬种豇豆的蓟马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为害豇豆的蓟马有4种,即豆大蓟马、花蓟马、棕榈蓟马和黄胸蓟马;其中,豆大蓟马与棕榈蓟马在豇豆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为害,花蓟马与黄胸蓟马仅在花期发生。豆大蓟马为豇豆蓟马的优势种,其发生高峰期在豇豆的盛花期;其次是花蓟马,其数量在豇豆生长后期逐渐增加;棕榈蓟马的数量在豇豆花期虽有所增加,但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黄胸蓟马仅偶尔出现,且数量极少。为了解新型杀虫剂对豇豆蓟马的防效,采用喷雾法,开展了豇豆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种新型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和苦参碱对豇豆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3天防效分别为79.14%和62.14%,高于对照药剂啶虫脒的防效。药后7天,所有参试药剂对豇豆蓟马的防效均不理想,除了乙基多杀菌素,其余药剂防效均小于50%。在参试的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对豇豆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效,可以与啶虫脒轮换使用,用于豇豆蓟马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6.
发掘优异耐盐种质是进行豇豆品种耐盐性遗传改良的基础.以蛭石为培养基质,在子叶展开期,以分别添加50,100,150,200,250 mmol/L NaCl的1/2 Hoagland营养液对12个豇豆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盐浓度胁迫对豇豆耐盐等级(STR)、叶绿素含量(SPAD)、株高(PH)、根长(RL)、地上部鲜质量(AFW)、地上部干质量(ADW)、根鲜质量(RFW)和根干质量(RDW)等8个指标的影响,鉴定适宜盐浓度;依据隶属函数值(Fi),综合评价12个品种的耐盐性,并确定耐盐鉴定方法;根据此方法,评价84份豇豆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12个品种STR值呈上升趋势,150 mmol/L NaCl胁迫下变异系数最大,确定150 mmol/L为豇豆苗期耐盐性鉴定适宜浓度;筛选出耐盐品种苏紫41和绿领四号(Fi>0.60),盐敏感品种苏豇1419(Fi<0.30);建立了一种以蛭石为基质,150 mmol/L NaCl处理4周左右进行豇豆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方法;84份豇豆种质资源耐盐性Fi变幅为0.06~0.88,遴选出苏紫豇1号和紫筋肉豆角等8份耐盐种质资源.本研究筛选到10份耐盐种质资源(Fi>0.60),为豇豆耐盐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豇豆因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成为现代家庭、餐馆、航海和军队等理想的常备美味食品。豇豆鲜嫩荚上市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采后极易腐烂变质,造成损失。因此对豇豆进行脱水加工生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桂豇18-11是广西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以中豇1号为母本、豇豆502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直立型豇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豇豆新品系联合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15.71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67%。北方春播区平均产量108.74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6.61%;北方夏播区平均产量116.39kg/667m2,较对照中豇1号增产9.65%。2021年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豇豆新品种联合鉴定生产试验,各试点平均产量138.37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1.90%,比相应地方品种增产11.40%。2022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豇豆2022004)。  相似文献   

19.
1986~1989年我们将已编入《中国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目录》中的66.3份蚕豆品种和785份豇豆品种进行了耐盐性的鉴定、筛选,初步选出一批耐盐性较好的蚕豆、豇豆品种,可提供育种或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四川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水平,科学使用咪鲜胺可持续防治豇豆根腐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3株四川省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毒力曲线,建立敏感基线,评价其潜在的抗性风险。参试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EC50 值0.0063±0.0028 mg/L,这个值可用来监测豇豆根腐病原菌种群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变化。参试菌株中,61.9%为敏感菌株,38.1%为低抗药性菌株,没有出现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在四川豇豆生产上咪鲜胺仍可作为防治豇豆根腐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