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鄂麦011(区试代号:鄂麦70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鄂麦895为母本、郸5317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202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北省全省麦区种植。对鄂麦01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鄂玉28由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选育,原试验代号为T001,2006年2月28日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制种生产力高的特性,适合在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m以下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腾龙 2607 是以 DH8G108 为母本、MK1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育成的单交种,于 2020-2021 年参加湖北省玉米山区组绿色通道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2 年通过审定,适宜鄂西山区及西南相似生态区种植。该品种株型清秀,综合抗性好,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模式种植。对腾龙 2607 的选育思路、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促进此类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珍麦 168 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河南金粒种业有限公司通过西农 979/ 郑麦 9023 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商品性好、耐寒性强和适应性广,2023 年 1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 20230009,适宜在湖北省全省麦区种植。对珍麦 168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其栽培技术要点,为后期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陈灿 《中国种业》2020,(8):83-85
荃优W8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三系中稻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6091),具有稻米品质优、高产、稳产、广适性好、生育期适宜等优点。对品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种子生产技术要点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崔晓培  郑金焕 《中国种业》2024,(5):144-146,149
荆豆 201 是荆州农业科学院用河南黑豆与兴豆 102 杂交选育而成的黑种皮、绿子叶,高产、抗病、优质黑豆新品种,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品质较好,植株综合性状优,抗逆性强。2023 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豆 20230009,适宜在湖北省及相似生态区夏播种植。对荆豆 201 品种特征特性、产量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助力荆豆 201 品种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魅两优黄丝苗为湖北华之夏种子有限责任公司以自育不育系魅051S作母本,与自育恢复系黄丝苗配组育成的高产广适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20年9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珍麦 188 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河南金粒种业有限公司通过湖北鄂州、河南长葛两地穿梭选择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24 年 1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 20243005,适宜在湖北省全省范围种植。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前期发育稳健,能很好地解决湖北大多数品种抗寒性差和早穗问题,同时可以在河南繁种。对珍麦 188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进行介绍,并总结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莹莹  舒冰 《中国种业》2018,(10):92-93
荆占1号是从黄华占/鄂中5号刀黄华占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熟中私新组合,该品种丰产性好、综合抗性优、适宜轻简化栽培。介绍了该品种近年来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及高产示范表现、特征特性,结合品种特性总结了育苗移栽及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临科育930是针对甘肃河西、中东部及陇南高海拔、降水少地区而选育的高产、稳产品种。该品种以自交系AⅢ7作母本、自交系FY5作父本进行组配而成,具有晚熟、高产等特性,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00042,适宜在甘肃省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中双6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双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以双低核不育系9328A作母本,用中油119、中油220、9548、9558、中油821等9个品种(系)作父本组配基础群体,通过群体改良,轮回选择三代后进行单株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定,从2000年起连续3年作为湖北省主推品种之一,并作为湖北省优质油菜区试对照品种;2003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1特征特性1.1特征特性中双6号属半冬性、冬春双发、中早熟甘蓝型油菜,苗期叶色深绿,侧裂叶2或3对,株高170cm左右,分枝部位25cm左右。农业部油料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中双6号籽粒含油量42.29%,芥酸含量为0…  相似文献   

12.
合玉2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系107为母本,合系1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2020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合玉236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两优76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用两系光温敏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自育材料R7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早稻品种。父本R76由R287与金23B杂交后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2004年开始选育,2007开始配组,2011年、2012年连续2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区试,于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3003。  相似文献   

14.
龙粳 4569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2011 年以龙粳 29 为母本、通系 112 为父本杂交,历经 10 年时间选育而成,2021 年 6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耐冷、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 2400℃区域推广种植。阐述了龙粳 4569 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5.
黑科6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选育的超早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00057。对黑科67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促进该品种快速推广,提升我省北部地区大豆的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早稻品种鄂早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早18(原品系名20257)系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与湖北省黄冈市农科所联合选育而成,2003年3月经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鄂早18是目前我国南方稻区选育的既高产又优质的早稻品种之一,湖北省第二届(2001年)优质米评审会上唯一评选为国标二级优质早籼稻品种.鄂早18的选育成功是当前粮食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是国家早稻品质改良工程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7.
开农5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等特性,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油2011001。  相似文献   

18.
圣豆2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中黄35为母本、济507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2009-2013年经摘荚法选育,定向选择出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南片区域推广。对圣豆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陇亚杂3号是以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常规品种定亚23号为父本,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15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2016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介绍了陇亚杂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制种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西南山地气候特征,以矮秆抗倒、大穗高产、稳产为选育目标,以玉米自交系 S419 为母本、QB50 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矮秆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劲单 3 号,2018-2019 年参加重庆爱农玉米联合体试验,2020 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2021 年劲单 3 号在四川、湖南、陕西等地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产量、抗性均表现良好。概述了劲单 3 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