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5,(3):19
水稻品种——盐稻11号盐稻11号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上,叶色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1.2万,每穗实粒数121.6粒,结实率90.5%,千粒重25.8克,株高104.1厘米。全生育期155.8天,较对照迟熟1天。接种鉴定:感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病,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5.63公斤,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01公斤。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  相似文献   

2.
苏种 《农家致富》2015,(2):22-23
一、连粳12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05。由江苏省金土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于2009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65.3公斤。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穗型较大,后期灌浆快,熟期转色好。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0万,每穗实粒数133.9粒,结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0,(5):23-23
连粳6号 该品种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连粳6号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强:每亩有效穗183万,  相似文献   

4.
“临旱6号”系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旱地育种室育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06021)。特征特性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匍匐。分蘖力强,苗期叶片细长,拔节迟,两极分化慢。株高76厘米左右,株型较松散,茎秆蜡质,成株后叶片宽大,  相似文献   

5.
姜晓清 《农家致富》2014,(19):22-23
一、华麦1号 华麦1号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徐州农垦农科所育成,属半冬性中熟中筋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主要特征特性2003-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8公斤,较对照陕229增产10.8%。长芒、白壳、纺锤形穗,籽粒白皮、半硬质。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株型较紧凑。  相似文献   

6.
苏种 《农家致富》2015,(7):22-23
一、扬育粳3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10。由江苏田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稻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94.2公斤,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8.3%,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6公斤,比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水稻品种——盐粳11号盐粳11号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强;省区试平均结  相似文献   

8.
“嘉991”由嘉兴农科院从“武育粳7号”ד水晶1号”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属中熟偏早品种,全生育期144d,比本区当家品种“秀水63”略早,该品种叶色浅绿,植株清秀略高,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有效穗多,谷色黄亮,成熟一致;较抗稻曲病和纹枯病。2005年我们引进该品种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9.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稻 8号 (原名 :盐稻 99- 1)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 816 92 2 (武育粳 3号 )为母本 ,H88-39(中间材料 )为父本杂交 ,于 1999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 ,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选育经过1991年夏 ,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亲本圃 ,用 816 92 2 (武育粳 3号 )做母本 ,H88-39(中间材料 )为父本 ,配置杂交组合 (编号 :91G31) ,获杂交种 2 2…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7):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7号武运粳27号由江苏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强,后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省区试  相似文献   

11.
姜晓清 《当代农业》2014,(18):22-23
一、镇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偏迟 熟中粳 在淮北地 区种植产 量水平 高,但 若抽 穗过 迟或 熟 期过 晚, 则不 能稳 产, 甚至不能成 熟。我们 通过查 阅1950 ~1 998 年49a 的 气象资 料,明确了 我市粳 稻的最佳 抽穗期 为8 月20~30 日,安 全齐穗期 为9 月5 日,最 迟成熟期 为10 月18 日。 本文总结 了偏迟熟 中粳早 丰9 号的适期早播 、扩行缩 株、均衡 施氮等高 产配套技 术。  相似文献   

13.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816922(武育粳3号)为母本,H88-39(中间材料)为父本杂交,于1999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番木瓜新品种‘红铃2号’与‘穗中红48’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铃2号’2月底定植,6月初始花,10月初始熟;植株长势旺盛,偏高;单果重1504g,株产30.85kg,亩产5240kg;果肉淡红色,长圆形两性果果肉厚度为2.9cm;果形美观,果皮光滑,保鲜贮藏期达6d;9月底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RSV)发病率为3.2%。与‘穗中红48’相比,稍迟熟,植株更高,抗逆性相当,结果特性、商品性、丰产性及抗病性均优。  相似文献   

15.
华甜一号超甜玉米是华中农业大学育成的高糖分超甜玉米。该品种属早中熟玉米类型。在我地春播,从播种至采收青玉米棒需85天左右。株高1.8米,总叶片16~18片。穗位高60厘米,成穗率98%,穗型整齐,平均穗长17.5厘米,单穗重170~200克,结实率高。鲜籽粒外观黄白相间,总糖含量34.1%、  相似文献   

16.
武运粳27号原名"武运2743",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加45/9520//武运粳21号,于2007年育成,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209),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0.51公斤,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3.06%,2009年较对照增产不显著,2010年较对照增产显著,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09公斤,较对照镇稻88增产7.4%。  相似文献   

17.
扬麦21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1品种名称:扬麦21选育单位: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宁麦9号/红蜷芒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4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浓绿色。株高84cm,株型较紧凑。茎秆有蜡质,穗层较整齐,熟相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  相似文献   

18.
盐稻6号(原名盐稻9621)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粳稻新品种。栽培上应注意适期播种、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水,搞好病虫测报和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18):19
水稻品种——常优5号常优5号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6年育成,属三系杂交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穗型较大,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一般。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5.9万,  相似文献   

20.
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探明这些新品种在当地生态区域的特征特性.[方法]通过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分别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的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进行考察.[结果]中熟中粳组徐稻3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皖稻54等品种综合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盐城市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盐城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