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基于生态系统过程耦合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霞  张勇  李悦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394-399
对农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生态过程模拟模型耦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构建与生态过程耦合、基于空间信息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为农业管理和生态过程模拟模型在空间区域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有效、直观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其功能实现技术的研究,采用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利用二次开发语言开发了与生态过程耦合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TES_AGRDSS)。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强大功能,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抽取,实现了单个模型内部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双向连接,以及不同模拟模型之间数据的双向连接与耦合,使得生态模拟模型在区域上的应用、生态过程模型与农业管理模型的耦合成为可能,为土地利用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1系统总体设计 1.1系统设计目标 有效开发石河子市土地信息资源,管理这些多源信息,满足决策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数据需求,能够进行信息发布,实现资源共享。支持土地管理的业务运行、专题管理和战略决策;支持土地科技、土地工程和地产市场的各项活动;支持经济调控和国家管理的有关决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湿地遥感监测评价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国产风云三系列卫星数据进行东北地区湿地变化的动态监测及业务化运行,采用面向区域的虚拟框架结构设计和多种类型“层”数据协同处理的方式,实现FY3/MERSI、EOS/MODIS、TM等多源多通道卫星数据的数据定标、投影、几何校正及数据重采样等功能,同时提供地理信息背景数据和相关辅助信息叠加、提取等功能,针对湿地特点,进行植被指数、水体指数、蒸发散等湿地下垫面特征参数指标计算,多源遥感数据处理和融合与数据分割,湿地专题图制作等,为用户提供方便、可信的业务系统,为东北地区湿地保护、灾害防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GIS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气象与大气环境、生物、土壤、水体、自然灾害等项目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可以为科学地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以更好地完成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为目的建立的GIS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由通过系统集成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构成,具有数据采集,数据输入与输出,数据统计与查询,空间分析以及比例尺变换、投影变换等一些与地图本身特征相关的功能。在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GIS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进行湿地遥感分类、湿地植被生物量遥感估测、湿地景观格局演化及湿地退化分析、进行湿地评价和辅助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京郊区农业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士伟  李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169-173
为提高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信息化、土地集约利用,依据北京郊区土地经营现状和承包管理特点,利用Oracle数据库、ArcGIS Engine、ArcSDE和3S等相关技术手段构建了北京郊区农业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布式虚拟访问、PDA现场绘制承包地块与属性编辑、成果上报与数据更新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了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直观展示相结合的空间一体化管理,同时利用郊区承包经营地块基础信息采集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进行野外经营地块基础数据的快速采集与更新。该系统可以实现查询与统计、农业土地流转管理、农业灾害评估与农业保险、农产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空间辅助决策业务管理,促进了农业土地经营管理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化、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决策模式转变,为各级政府农村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和分析工具,对首都基层三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项目档案是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项目档案蕴含的丰富信息对揭示科技资源的整体布局、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和研究意义。近年来科技投入不断增加,项目数量持续累计,但档案数据格式和标准不统一,旧档案多地分散、遗失损毁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围绕解决纸质档案保存不当、电子档案数据无法准确有效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问题,从功能设计及相关技术基础到设计思路及实现进行探讨分析,设计、开发纸质版文档转换为电子化数据功能,使项目档案数据标准化,多种格式统一化和数字化。为实现科技管理部门数字化档案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杭埠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数据是进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以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Map作为开发平台建立的杭埠河流域1:5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具有批量数据采集、管理、更新功能,以及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和很好的可扩展性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数据采集方法、数据组织方式、数据更新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研究信息技术在品种试验过程中的应用,开发农作物品种试验数据管理平台。以农作物品种试验为对象,分析研究品种试验的组织架构、试验流程、各阶段业务及需求,根据研究好的需求进行系统架构并设计系统角色、功能。在系统设计方面,采用B/S(Browser/Server)软件结构,基于Oracle关系型数据库,编程语言为Java,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应用层。在功能方面,平台具有品种管理、方案管理、数据管理、数据汇总、统计监督等功能,实现了品种试验全业务环节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流程管理信息化、试验操作标准化、数据采集即时化,构建了国内渠道权威、数据标准、管理规范的品种表型数据库,为种业大数据分析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王建兴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298-301
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是全国四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省级系统和县级系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对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完善全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体系,实现规划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办公和规划数据的互联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用MAPGIS7.0、Visual Basic 6.0和 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开发工具,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方法,以客户机/服务器(C/S)作为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开发了系统的数据库和系统的功能模块。本研究对推动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持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北京市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之后每年都会以区县为单位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工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POT-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GPS的精确定位功能,结合GIS数据操作、管理、显示等的良好功能以及背景数据知识,对北京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了变更。该方法发挥了航空遥感技术的优势,在GPS实地测量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支持下,用GIS集成数据,从而完成了对北京市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库的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发区空间布局与土地集约利用分异研究,是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江城市带是由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其开发区建设发展及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分异状况具有典型研究意义。本研究拟采用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结合结构熵权法进行确权,对皖江城市带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并建立指标体系,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对其分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皖江城市带各区域开发区土地利用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甘州区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以黑河流域2000年和张掖市2007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数据集的矢量数据、2014年Landsat 8 OLI_TIRS 8月份遥感影像和Google Earth影像为数据源,以Arc GIS10.1、ENVI 4.8和IDRISI 17.00为计算平台,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2014年甘州区LUCC解译数据作对比分析,其Kappa系数为87.87%,表明预测与现实一致性较佳。最后对202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分类进行模拟和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00—2021年间甘州区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未利用地面积呈现较快的减少趋势;林地和水域呈现缓慢地增长趋势;草地面积变化较小。简要分析了其变化原因主要归因于政策、社会经济、人口和科学技术几方面。对202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管理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硫信息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文WINDOWS98平台上,以MAPGIS为基础操作平台,利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和MAPGIS提供的控件和API函数结合Access数据库软件开发了中国农业硫信息系统。根据已有数据材料和生产实践需要,系统开发了五个应用模块,分为土壤硫状况、作物硫营养、硫肥效应、土壤硫平衡、更新与设置。该系统能为农业技术推广、化肥生产销售部门以及农业科研部门提供一个土壤硫、植物硫营养和硫肥有效使用等信息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4.
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北京农村和农业的决策分析能力,进一步整合与开发郊区信息资源,建设了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首先,从结构体系、数据组织、功能模块、监测范围和监测内容方面详细阐述了系统平台结构与内容;其次,开展了数据标准化处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空间一体化存储与管理、数据快速采集与更新等平台技术体系研究;最后,指出了平台运行与日常维护工作并讨论了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系统平台经过5年建设与运行实现了郊区信息资源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直观展示相结合的空间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三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禹州市2010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森林更新数据,以及水文土壤等相关数据,采用GIS技术以及直接市场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旅行费用法等方法,估算了禹州市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禹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3.06927×108元。通过对禹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核算,为县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以期更好的维护森林和土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山区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迫切需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的信息技术,不仅为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持续发展。基于GIS处理空间数据的强大功效,结合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资源的具体特点,该文从电子生态地图的制作、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等方面探讨了GIS在河北省太行山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开发园区工业企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长沙市开发园区工业企业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为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决策依据。采用AHP方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长沙市开发园区工业企业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市开发园区工业企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高,行业间差异明显;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偏低是影响长沙市开发园区工业企业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健全用地批后监管,严格工业企业用地准入机制;完善土地市场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等措施促进开发园区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熵的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情况,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庄浪县1997—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以及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原理,分析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12年,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式趋势变化,表明各区域的土地利用系统仍处于较大程度的开发中。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地面积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产业结构是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