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棉所29在荷泽种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泽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于 1 996年开始引种了中棉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2 9,现将几年来的试种、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 抗虫性1 998~ 1 999年 ,棉铃虫在我区属中等发生年份 ,通过对定陶 ,曹县 ,巨野 ,鄄城 4县 2 0个乡镇 60个行政村 1 0 0农户调查访问 ,普通棉田一年喷药 1 5~ 2 0次 ,每公顷农药成本 750~ 1 2 0 0元 ,中棉所 2 9只需防治 1~ 2次红蜘蛛 ,农药成本每公顷 30~ 45元。几年来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 ,与西瓜间作 ,二代棉铃虫被害率虽达 1 7% ,但保顶率仍在 95% ,据定点观察试验 ,从西瓜上移到抗虫棉株的三龄以上幼虫 …  相似文献   

2.
抗虫棉在大荔县的发展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荔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进入 90年代以来 ,棉铃虫严重发生 ,成了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 1 996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了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2 9,示范种植 6.67公顷 ,当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1 2 5 kg,减少防治费用 80 %。公顷节资 1 5 0 0元。1 997年在埝桥乡零星种植 3.3公顷。平均公顷产皮棉 90 0 kg。减少防治费用 75 %。产量与常规棉相当。 1 998年我们改进了栽培技术 ,在我县推广种植 33B抗虫棉 1 333公顷。同时 ,我们进行了 33B、国抗 95 - 1、中棉所 2 9、中棉所 30、中棉所 1 9(对照 )的抗虫棉品比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3.
1996年以来 ,棉铃虫在南疆棉区连年暴发为害 ,造成棉花产量聚减 ,对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为此 ,从 1 998年开始引进试种抗虫棉新棉 33B,现将两年试验、示范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示范方法1 .1 小区试验抗虫棉新棉 33B 由山西运城提供 ,以常规棉石远 32 1为对照 ,试验设 3个处理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 30 m2 ,全生育期抗虫棉不用农药防治棉铃虫 ,各处理均为随机和定点调查 5点 ,每点 2 0株 ,记载生育期和抗虫性。1 .2 大田示范1 998~ 1 999年大田示范面积1 0 0 0公顷以上 ,分设 8个农业连队 (点 ) ,各示范点均以石远 32…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为害,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从1996年起,笔者积极承担了杭州市农业局下达试种示范抗虫棉中棉所32的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1996年的0.2公顷,扩大到1999年的167公顷.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抗虫棉概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邱峰 《中国棉花》2001,28(10):47-47
在河南农村 ,棉花仍是大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90年代初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大发生后的几年中 ,河北、山东省的棉花面积大幅度下降。而河南省棉花面积一直维持在近70万公顷 ,即可说明棉花在河南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1抗虫棉发展概况早在 90年代初期棉铃虫大发生时 ,河南已开始进行抗虫棉的试种和示范工作 ,当时引进了中植 - 372、华棉 - 1 0 1等抗虫棉品系和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的抗虫棉品系。但由于当时抗虫棉本身的问题 ,效果不理想。美国孟山都公司在河北推广抗虫棉 33B后 ,河南省也进行了试种观察。 1 996年河南省转 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抗虫棉在安阳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庆 《中国棉花》2001,28(1):36-36
近几年本地棉铃虫发生严重 ,棉农谈虫色变 ,为了解除棉农后顾之忧 ,提高植棉积极性 ,1 998年在崔家桥乡北街村 ,引进试种抗虫棉获得成功 ,近两年全乡已发展到 2 0 0公顷 ,平均单产 91 5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选择优良抗虫棉品种春棉以中棉所 2 9、新棉 3 3 B为主 ,夏棉以中棉所 3 0为主 ,良种覆盖率达 1 0 0 %。基本普及原种一代种子 ,并认真搞好种子精选 ,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统一供应包衣脱绒棉种率 95%以上。2 适时播种一般瓜套春棉 4月 1 5~ 2 5日播种 ,麦套春棉 4月 2 5~ 3 0日播种 ,夏棉 5月 1 5~ 2 5日播种。3 种植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抗虫棉在大丰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2 0 0 2年种植面积达 2万公顷 ,占全市棉花面积的5 7.8%。主要品种有中棉所 2 9、鲁棉研 1 5、南抗 3号、科棉 1号等。为了探明不同抗虫棉品种间对棉铃虫的抗虫性差异 ,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进行了该项研究。1试验方法1 .1材料。由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棉虫组统一提供未着药的棉铃虫卵。由大丰市种子公司提供苏棉 9号原种 (常规棉 ,作为试验中的对照品种 )和中棉所2 9、鲁棉研 1 5、科棉 1号、南抗 3号 4个抗虫棉品种。1 .2观察方法。于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间 ,用未着药的棉铃虫卵放在养虫室内孵…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应用中的缺陷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起,沿江棉区作为安徽省抗虫棉区试点之一,连续开展了抗虫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997年先后引进试种了国抗一号(安徽省种子公司)、苏抗310(江苏农科院)、保铃棉33B(美国引进)、中棉所29(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抗虫棉品种,试种面积由2公顷发展到13.33公顷。通过系统的品比和生产示范,抗虫棉虽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与当地推广的非抗虫棉品种相比仍存在一些缺陷。1 存在的缺陷1.1 抗虫性不稳定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一定的抗性,但随着棉花发育进程的推进,其抗虫性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即抗虫性前期较强后期较…  相似文献   

10.
江天程  王敏 《中国棉花》2004,31(4):26-27
湖南亚华种业棉种公司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湘杂棉 3号 ,2 0 0 1年九江市开始引进试种 ,并参加全市杂交抗虫棉品比试验 ,子棉产量每公顷4389.2 7kg,居第一位 ,比对照品种增产 37.6%。2 0 0 2年九江棉区试种 70公顷 ,2 0 0 3年示范 2 0 0 0余公顷。1种植表现1 .1抗高温、耐旱性强。 2 0 0 3年 7- 8月份九江日平气温 35℃以上的天数为 37天 ,其中 7月 31 - 8月2日最高气温 41~ 42℃ ;7月上旬初 - 8月上旬末近 40天未见雨 ,湘杂棉 3号抗高温、耐旱性表现较好。据调查 ,9月中旬吐絮的湘杂棉 3号每瓣花内子粒数量比正常年份平均减少 1 .0~ 1 …  相似文献   

11.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品种来源1 996年从中棉所种质资源圃 95 - 1材料中系统选育 ,当年到海南加代 ,选系 961 0 2 7,1 997年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对入选系 961 0 2 7进行抗虫基因 ( Bt Cp TI)转育 ,当年海南加代 ,并涂硫酸卡那霉素改良溶液 ,进行抗虫性鉴定 ,决选抗棉铃虫系为 75 92 2 1 ( SGK-中 2 7) ,1 998~ 1 999年参加中棉所麦田晚春播品种比较试验 ,2 0 0 0~2 0 0 1年参加黄河流域麦套棉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并且参加国家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展示 ,2 0 0 2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麦套棉品种生产试验。 2 0 0 3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生产证书 ,同年通过全国农…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朝阳县引进抗虫棉中棉所 30、小区试种面积 82 7m2 ,1 999年扩大到 31公顷。近两年由于本地气象差异较大。从生长季 6~ 8月看 :1 998年降雨量 433.6mm,1 999年仅 2 2 5.4mm;1 998年的温度平均每天比常年低 0 .1℃ ,1 999年比常年高1 .3℃ ;1 999年日照时数比 1 998年多 33.6小时。两年间中棉所 30在本地经历了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地势地块和不同栽培方式的考验 ,显示了其适应性强、丰产性能好 ,高抗棉铃虫和早熟、易管理的优良特性。1 在半坡山地的表现生育期 1 2 5天 ,耐旱性好 ,株高 65cm,株形筒形 ,叶片较小 ,叶色深绿 ,圆形 ,单…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 45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 2 0 0 0年安阳县小面积试种 ,2 0 0 1年示范种植 1 5 hm2 ,2 0 0 2年60 hm2 ,2 0 0 3年发展到 1 0 0 0 hm2。该品种丰产性好 ,高抗棉铃虫 ,抗枯耐黄 ,易管理 ,经济效益高。1产量表现2 0 0 1年平均每公项霜前皮棉 1 2 94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1 3.1 %。 2 0 0 2年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 1 437kg,比对照新棉 33B增产 1 6.9% ,比 99B增产 8.7%。 2 0 0 3年在遭受前期干旱、后期阴雨连绵的自然灾害情况下 ,仍取得了每公顷皮棉 1 2 80kg的好收成 ,较大面积种植的 99B增产 1 0 %左右。2栽培技术要点2 .1适时精量…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 4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该品种 2 0 0 1年引进商丘试种 ,早熟性、丰产性、抗病虫性以及纤维品质均表现较好 ,2 0 0 2年扩大到 1 5 0 hm2 。1特征特性中棉所 41为中熟品种 ,在商丘种植全生育期1 30天左右 ,株高 1 0 0 cm左右 ,单株成铃 2 8个 ,铃重 5 .9g,衣分 40 % ,子指 1 1 .5 g。出苗较好 ,前中期生长速度快 ,后期叶功能一般 ,叶片易早衰。铃壳较薄 ,吐絮畅而集中 ,易收摘 ,霜前花率达90 %左右。2产量表现2 0 0 1年在商丘市睢阳区和宁陵县试种 ,两点平均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为 1 5 79kg和 1 5 1…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缓棉铃虫对转 Bt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 ,延长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 ,扩大杀虫谱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工作。目前 ,我国已转育成功 Bt和 Cp TI双价基因抗虫棉。2 0 0 1年在辽宁省经作所对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供试品种为 s GK32 1 ( Bt+Cp TI)早熟系 ,美国抗虫棉 33B( Bt)和非抗虫棉辽棉 1 5号( CK)。1 .1室内棉铃虫幼虫抗虫性试验。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 ( 7月 7~ 1 2日 ) ,分别用嫩尖、幼蕾 (直径 1 cm大小 )和嫩叶 (顶尖展开第三、四片真叶 ) ,7月 …  相似文献   

16.
朝阳位于辽宁省西南部 ,有 2 0 0多年植棉历史 ,80年代被国家定为长城外唯一的特早熟优质棉基地县。该县从 1 998年引进试种中棉所 2 7,当年多雨 ,生育期降雨 60 0 mm,1 999年干旱 ,生育期降雨只有 2 0 0 mm,两年试种 2 70公顷 ,各类土地条件均有种植 ,播期从 4月 1 5~ 5月 1 5日 ,有裸地也有覆膜 ,均表现比当地品种辽棉 1 0号早熟 ,优质高产 ,深受棉农欢迎。1 中棉所 2 7表现中棉所 2 7在朝阳株高为 65~ 75cm,生育期1 2 5~ 1 30天 ,比当地辽棉 1 0号早熟 5~ 7天 ,苗期、蕾期分别为 2 7~ 35天 ,2 5~ 2 8天 ,比辽棉 1 0号短 5~ 8天 ,…  相似文献   

17.
邯 2 4 1是邯郸市农科院以冀棉 2 1为母本 ,与中棉所 1 4,中棉所 1 6和 85- 1 - 5多父本杂交育成。 1 999年 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 996~ 1 997年参加河北省夏棉区试 ,两年平均霜前皮棉每公顷 595.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2 8.4% ,增产极显著 ,居第一位。 1 998年参加河北省夏棉生产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 91 3.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 1 9.0 % ,居第一位。 1 998年在馆陶马固村示范 2 0公顷 ,平均产量 1 2 2 5.5kg。在新疆农一师五团和农七师试种也表现相当出色 ,其中 1 31团 7连枯萎病重病地种植 ,皮棉产量每公顷…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 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1 998年通过了全国、山东、河南审定 ,该品种高抗棉铃虫 ,早熟丰产 ,农艺性状好 ,适应性强。为了探讨其连作、间作高效模式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 1 999年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种室引进中棉所 30原原种 ,在郑州市郊进行试验。1连作模式苞菜—棉花连作模式 ,苞菜元月 2 6日移栽并加盖地膜 ,密度为每公顷 7.2万株。4月 2 0日成熟。棉花 5月 1 7日播种 ,密度为每公顷 5.6万株。2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沙壤土 ,肥力均匀一致 ;采用大田对比法排列 ,1 0行区 ,小区面积 42 m2 ,行…  相似文献   

19.
保铃棉 32 B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和岱字棉公司 ,采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 ,培育出的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 ,1 999、2 0 0 0年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每公顷产子棉40 63kg,比泗棉 3号平均增产 2 9.1 7% ,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 0 0 0年在我场示范种植 43.33hm2 ,在全生育期不防治棉铃虫的情况下 ,平均子棉单产365 3kg,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抗虫性 ,2 0 0 1年 ,我场将推广种植 833.33hm2。根据两年的试验示范 ,现将保铃棉 32 B在生产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简介如下。1在适宜播期内应适当迟播。保铃棉 32 B在沿江棉区的…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1年引入我市小面积试种表现较好,2002年大面积生产示范,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当地推广的常规抗虫棉品种。2003年重点推广,2004年达到2万多公顷,成为漯河市棉花生产的当家品种。1产量表现2001年在大区品比试验中,在未防治棉铃虫的条件下,中棉所43霜前子棉产量每公顷4385.6kg,比对照新棉33B增产29.6%,子棉总产每公顷4789.3kg,比对照增产20.5%。大田示范6.6公顷,4月3日方块育苗,5月6日移栽,每公顷4万株左右,常规管理情况下,平均单株成铃22.8个,子棉产量每公顷47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