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酸碱沉淀法制备脂肪酸-直链淀粉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饱和度的十八碳的脂肪酸为客体,利用直链淀粉内疏水外亲水的特点,采用HCL/KOH沉淀法制备脂肪酸-直链淀粉复合物,探讨了直链淀粉在不同酸碱度、结晶温度、保温时间和直链淀粉与脂肪酸比例下对复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呈酸性和结晶温度高有利于直链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脂肪酸不饱和度高难以形成复合物,与直链淀粉形成复合物的效率降低,所需最佳保温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基于比色原理的直链淀粉测定仪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直链淀粉测定仪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非单色光、杂散光对直链淀粉测定仪稳定性的影响。设计了以单波长激光光源为直链淀粉测定仪光源的直链淀粉测定仪,试验验证了该仪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直链淀粉的性质特征和国内外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定铁棍山药、陈集山药、南阳山药、佛手山药、淮山药和小白嘴山药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对比品种差异,采用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每种山药检测10根,取平均值。试验结果表明,鲜食山药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较高,是淀粉含量较高的一类缠绕藤本植物,不同品种的山药淀粉含量、直链淀粉以及支链淀粉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同品种内的含量稳定性则较好,但不同品种的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作为质量和品种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文亚 《农业机械》2011,(26):85-87
本文对荸荠淀粉的透明度、溶解度、膨胀度、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老化值及冻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荸荠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为22.15%,透明度、膨胀度、溶解度、老化值及冻融稳定性均介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之间,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食用淀粉。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为模式原料,与聚乙烯醇(PVA)及甘油共混制备了2种淀粉基生物可降解薄膜。通过厌氧发酵实验,考察并比较了2种淀粉薄膜的沼气发酵过程、发酵潜力、能源转化效率以及膜结构形貌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淀粉薄膜和高直链玉米淀粉薄膜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2种薄膜的厌氧生物降解率和沼气发酵潜力均相当;然而,高直链淀粉薄膜的结构和成分更有利于沼气发酵的进行,其发酵过程比普通淀粉薄膜更加平稳,能够有效减少发酵罐的酸化并缩短发酵周期,同时具有更高的能源转化效率。此外,综合农用薄膜年产量和淀粉基薄膜的产气率,若用高直链淀粉或普通淀粉薄膜替代普通农用膜,则经厌氧处理后相应的年产能分别为3.31×105GJ/a和3.18×105GJ/a,可见淀粉基生物可降解薄膜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厌氧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7.
基于比色原理的直链淀粉测定仪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比色原理的新型大米直链淀粉测定仪,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便于扩展。将其与TU-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技术性能和使用效果对比,测定的数据最大偏差为0.418%,最小偏差为0.098%,平均偏差为0.220%,完全能满足大米直链淀粉测定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挤压对荞麦淀粉及其混配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布拉本德双螺杆挤压机对荞麦淀粉及其与玉米、红薯淀粉的混合淀粉进行挤压处理,并对挤压后淀粉的形态、组成、糊化及糊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挤压可较大程度地改变淀粉颗粒的形貌和质地结构,荞麦淀粉比例增大使混配淀粉挤压后的质地有逐渐疏松的趋势。挤压后荞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膨胀势和糊透明度降低,溶解性和冻融稳定性增强,起始糊化温度、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均明显下降,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和凝胶形成能力明显变差。混配淀粉挤压后的直链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溶解度、冻融稳定性和糊透光率均明显高于纯挤压荞麦淀粉;随荞麦淀粉比例的减少,混配淀粉挤压后的起始糊化温度、糊透光率呈上升趋势,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则明显降低,并分别趋向纯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挤压后的黏度参数值。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早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肥对早稻品质的影响,2000~2001年在芦溪县分别进行了N、K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稻赣早籼48与早稻香两优68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出糙率、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都随着施N量增加而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随N肥用量增加而略有减少趋势;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着K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中N(150kg/hm2)、高K(135kg/hm2)处理互作效应最大,比较适合当地优质早稻赣早籼48施用。施肥方式以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全层施肥,中后期补施穗肥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都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小麦A、B型淀粉比例与面粉糊化特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薛文通  刘楚怡 《农业机械》2011,(14):115-117
以小麦面粉分离出的A、B型淀粉为材料,研究了A、B型淀粉的理化指标及重组面粉的RVA糊化特性。表明A型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显著高于B型淀粉,且二者之间的RVA糊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别;B型淀粉与A型淀粉质量比与重组面粉的峰谷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612*、-0.6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