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田间5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等生理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块根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与密度在整个生育期内分别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和块根产量之间的关系困种植密度大小而不同,在低密度条件下呈负相关关系,在高密度条件下呈正相关关系.尽管根产量与叶片光合速率间关系较之杂,但与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之积(相当于群体光合速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春小麦群体源的形成与特性以及群体源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通过试验对不同密度和施肥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叶片性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下春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争光合劳均呈单峰由线变化,两个品种间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叶面积指数争光合势有差异。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两品种的光合劳与产量相关性增强。在开花期争乳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指数(LAI)争光合势(LAD)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比叶重、叶绿素含量争群体光合速率等叶片性状与群体干物质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下,采取适宝的密度与合理的配方施肥技术,建立合理的群体叶面积,将最大叶面积指数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尽可能长时同地保持绿叶面积,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提高群体生长速率,是扩大干物质(源)生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产量与群体光合特性密切相关.从群体光能的利用、光合速率、CO2、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合势,以及比叶重、含氮量、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含量、气孔阻力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等方面,叙述了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为搞清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关系,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叶面积、日照时数、叶片光合速率、光合量、呼吸量和收获指数与单株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拔节期单株干重分别与当时的单株叶面积、累积日照时数、地上部呼吸量是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叶片光合速率相关性最差;收获指数与单株籽粒产量相关性最好,吐丝期穗下叶光合量对单株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苗期的栽培措施应有利于扩大叶面积,育种实践中应注重收获指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玉米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养分和水分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叶片光合速率随群体内光照减弱而降低,下部保绿叶片(第10叶)在弱光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幅较大,中部穗位叶光合速率变化较平缓,光合速率明显下降预示群体过大,籽粒产量趋于降低;土壤肥力中上水平和不甚缺P、K时,增施N、P、K仍有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效应;叶片光合速率对水分反应最敏感,水分亏缺使光合速率迅速下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6.
楚光红  章建新 《玉米科学》2016,24(1):130-136
在田间研究拔节期后5种施氮量处理对春玉米KWS2564吐丝后群体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光合势、光合速率(穗位上第3片叶、穗位叶、穗位下第3片叶)、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施氮量对滴灌超高产春玉米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主要增大棒3叶以下、棒3叶的叶面积指数,明显延缓吐丝后棒3叶以下叶片衰老,增加群体总光合势;增加吐丝后穗位上第3片叶、穗位叶、穗位下第3片叶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降低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施氮量超过300 kg/hm2以上再增加施氮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干物质和产量的增幅降低,降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适宜施氮量为300 kg/hm2左右,可获得17 002.6 kg/hm2产量,其吐丝期叶面积指数为6.62,总光合势为423.6 m2/(d·m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为13.8 kg/kg。  相似文献   

7.
以珍珠豆小果型花生远杂6号为材料,研究了夏直播花生在1.8×105~2.25×105穴/hm2密度及不同配置方式下叶片功能、光合特性及产量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8×105穴/hm2密度相比,2.25×105穴/hm2种植会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抗氧化能力和群体间中下部...  相似文献   

8.
低温冷凉地区超高产春玉米群体生长分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传永  董志强  赵明  张宾  朱平 《玉米科学》2007,15(3):075-079
以“三合模式”为基础,从产量构成、光合性能、源库3方面对东北雨养玉米产区产量水平高于1.5×104kg/hm2的不同密度玉米群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东北雨养地区玉米要获得高于1.5×104kg/hm2的产量,须选择耐密性品种,密度介于80000~87000株/hm2,叶片光能持续期长,吐丝后光合势大于2.87×106m2/(d·hm2),叶面积比率与叶面积维持在合理水平,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大于5.21g/(m2·d),营养生长时期相对生长率迅速,吐丝到灌浆期相对生长率稳定,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于16192.48kg/hm2,转化率大于83.6%,经济系数维持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平原北部高产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浚单20、丰玉4、京单28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黄淮海北部平原区有限光热资源条件下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夏玉米种植密度,提高收获穗数,从而提高收获总粒数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但密度增加必导致群体过大,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叶片衰老严重,影响吐丝后光合势增加和干物质积累,因此有效减缓高产群体吐丝后的叶片衰亡是实现夏玉米产量的重要保障。黄淮海北部平原区产量突破11 250kg/hm2的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为: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达到5.80以上,后期下降缓慢,到收获时仍维持在3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达到370(万m2.d)/hm2以上,吐丝后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0%以上,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总量为20 562kg/hm2以上,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61%以上。高产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为收获总穗数不少于76 500穗/hm2,穗粒数不少于500粒/穗,总粒数达到3 900万粒/hm2以上,千粒重350g以上,经济系数在0.53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主要增产措施对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崇桃  李少昆  赵明 《玉米科学》1997,5(2):058-060
通过玉米生产中常用增产措施──更换品种、合理密度、大口期追肥和齐苗对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5个供试品种间虽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但单叶光合速率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同一基因型内,种植密度和大口期追肥两种措施对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进而导致产量的不同.且光合速率对增密的反应较叶面积更敏感.②随植株密度增加,株间光合速率间的变异增大。③在株间雌穗库差异较大的状态下,叶片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玉米品种叶片衰老动态变化及其化学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品种豫单2002和郑单958为材料,研究叶片衰老动态变化及其化学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郑单958相比,豫单2002叶片在吐丝前期生长较快,中后期下部叶片功能期较短,叶片发生早衰,叶面积下降迅速,衰老速率激增,产量显著低于郑单958.经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拌种能维持较长的叶片功能期和较大的叶面积,豫单2002增产9.8%,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郑单958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拌种能有效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玉米产量,尤其对早衰型玉米品种豫单2002.  相似文献   

12.
深松对夏玉米物质生产、光合性能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晋鹏宇  任伟  陶洪斌  王璞 《玉米科学》2014,22(1):114-120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播前深松、4叶期深松处理,以黄淮海地区普遍采用的免耕直播作为对照,分析玉米全生育时期内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持续期、干物质积累、相对生长率、根系性状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深松方式对比,物质生产、光合性能及根系生长方面均差异显著。与免耕直播相比,播前深松可以显著提高玉米拔节期叶面积指数,有效提高吐丝期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拔节期干物重、吐丝期0~100 cm根系总干重以及20~30 cm土层内根系的活力;叶面积持续期、净同化率与相对生长率变化幅度不大。4叶期深松则导致植株的各方面表现较差,营养生长受到限制,叶源不足,叶片早衰。与对照(免耕直播)比较,播前深松增产1.7%,4叶期深松减产11.5%,两种深松方式间差异显著。夏玉米区播前深松具有提升玉米产量的优势,4叶期深松则限制了玉米生长和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对玉米形态、叶片结构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试验材料,模拟增温处理,探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第9片叶完全展开至抽雄期)高温处理对玉米形态、叶片结构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ZD958和XY335的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1.14%和25.40%。高温处理促进株高增长,促使茎粗变细,降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成熟叶片和幼嫩叶片的比叶重。随生育进程,XY335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和ZD958的干物质重变化幅度逐渐增大,2个玉米品种的幼嫩叶片比叶重降低幅度均要大于成熟叶片比叶重。叶片厚度和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变薄,叶绿体膜结构被破坏,抑制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输出。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性而言,XY335大于ZD958,ZD958成熟叶大于幼嫩叶,XY335幼嫩叶大于成熟叶。  相似文献   

14.
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兰考906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研究了在高产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密度对兰考906群体结构、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7cm的行距配置由于冬前分茶蘖多,春季分蘖少,减缓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成穗数、穗粒数较多。;23.3cm行距配置无效分蘖多,后期群体较小,功能叶衰老慢,粒重高;密度增加,产量并未提高。16.7cm行距配置375万/hm^2基因苗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高产施肥条件下玉米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与生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P2O5、K2O用量分别为240、150和240kg/hm^2时,玉米的产量、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特性均处于最高水平,缺乏或过量的氮、磷、钾供应均不利于春玉米产量和光合性能的提高。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能够在春玉米生育前期提高其叶面积指数和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在生育后期能延缓叶面积指数的衰退和光舍色素含量的降低,使得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性能,从而促进了高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产大豆主要群体生理参数与 经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大豆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超高产大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植株性状以及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光合生产率的动态及其与经济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收获株数在28.87万株/hm2时,产量达到5695.2kg/hm2;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后84天达到最高,为5.29,总光合势达到2602269 m2.d/hm2;光合生产率在出苗后105天达到最大,为5.19 g/m2.d。“新大豆1号”在较低种植密度条件下,生长前期各项主要群体生理参数均优于较高种植密度;初花期和盛花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作物生长率与经济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超高产条件下玉米产量及冠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2年,选用郑单958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栽培模式为对照(CK),研究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春玉米的冠层结构。结果表明,超高产条件下春玉米产量及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玉米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其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均高于传统栽培模式(CK),且LAI最大值的持续天数比CK长。棒三叶及棒三叶以上叶增加幅度明显,与CK均达到显著水平;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叶倾角明显小于CK,叶向值增大,群体受光态势较好。叶片光合速率(Pn)均随生育时期的推移而不断降低,在全生育期超高产栽培条件均高于CK,并且在大喇叭口期差异显著;整个生育时期超高产栽培条件的光合势均高于CK。超高产栽培LAI持续天数长,叶倾角小,叶向值大,进而改善玉米群体受光态势,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具有高光效的冠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量潜力玉米品种群体生理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紧凑型高产潜力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普通平展型玉米品种豫玉22、农大518为试验材料,对其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在全生育时期内的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高产潜力玉米品种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高于平展型玉米品种;群体光合生产率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不同,生育前期豫玉22和农大518的净同化率高于先玉335和郑单958,出苗90d后呈现相反趋势;产量与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各群体生理参数并非全部呈现显著差异。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是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综合作用结果,最佳产量水平群体不是某项生理指标的突出表现,而是决定于各项生理指标的适度。  相似文献   

19.
密度、氮肥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玉米群体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密度及施氮量可使其群体维持较高叶面积指数的时间延长、漏光损失减少、净光合速率提高,延缓中后期叶片衰老进程,达到活秆成熟,使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不同群体的受光态势和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试验对两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在45000、60000、75000、90000和105000株/hm25个密度下,对叶面积系数和受光态势及光合特性的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面积系数的增加,净同化率减少,作物生长率增加,但超过适宜叶面积系数后,作物生长率随叶面积系数的增大而减少。叶面积系数与产量的关系呈二次曲线变化,大喇叭口期、吐丝期、成熟期地面透光率与子粒产量的关系可用y=ax2+bx+c来表示。随着密度的增加,单叶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升高,超过合理范围后,各指标变化幅度增加。群体光合势最高阶段主要在大口期至吐丝25d和吐丝25d至成熟期,在吐丝25d以前,随密度的增加群体光合势增强;在吐丝25d后,群体光合势在适宜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密度过大时光合势下降。合理密度下,群体整个生育期的叶面积系数变化平稳,成熟期的叶面积系数较高,生育后期光能截获量大,群体内透光率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