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EG-6000胁迫下玉米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收集的52个推广应用的春播玉米为供试材料,运用渗透压为0.5 MPa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各品种发芽率、耐旱萌发指数等10个鉴定指标。以鉴定指标的相对值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应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发芽势可用于玉米萌发期抗旱性的快速与初步鉴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耐旱萌发指数4项指标可作为抗旱能力的主要鉴定指标,种子吸水率与胚根胚芽长、贮藏物质运转率可作为间接抗旱鉴定指标。根据供试品种隶属函数值,利用聚类分析将其分为4个不同的耐旱等级,筛选出17个抗旱型品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10个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指标与玉米基因型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干重、干物质胁迫指数,单株叶面积等指标与玉米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较高,可将其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的有效指标。可以认为,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用于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春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抗旱棚盆栽、小区、大田对春玉米常规品种的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抗旱性鉴定中胚根数、植株高度、ASI、保绿度、耐旱系数、RI(抗旱指数)和RI(修)可作为春玉米抗旱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玉米杂交种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生产上应用的32个常规玉米品种,在可移动防雨棚内进行玉米抗旱性比较试验。试验设干旱胁迫(全生育期内灌水量100 mm)和正常灌水(灌水量300 mm)两种处理,测定雌雄开花间隔时间(ASI)、卷叶度(LRI)、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等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11个鉴定指标。结果表明,筛选出与抗旱性显著相关的鉴定指标9个,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这9个鉴定指标和7个抗旱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最终筛选出8个抗旱品种和19个较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玉米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在人工气候室内利用称重法精确控制75%和35%土壤相对含水量(RWC),通过分析播种后7 d不同玉米品种的发芽率、根系生长、干物质转化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玉米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地上部与地下根物质积累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增大了根冠比。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热图分析得出,玉米萌发期抗旱鉴定的四级指标分别为干物质积累量、发芽指数和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根长、根冠比和根干重等;根体积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发芽势。将指标按照对抗旱性影响的差异分为4类,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根体积、贮藏物质转运率;根冠比;根长和芽长。依据综合值对10个玉米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其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浚单29、蠡玉35、五谷704、吉祥1号、先玉335、博优989、郑单958、伟科702、农玉2号、登海605。  相似文献   

6.
采用土壤连续干旱法,以抗旱系数(旱池干产/对照池干产)为主要指标,结合单株分枝数、株高、茎叶鲜重、绿叶重、薯数、T/R值等6个形态生态指标,按隶属函数评价法,对60个甘薯品种的抗旱性作了定量计算和定性评价,鉴定出抗旱材料11份。  相似文献   

7.
主成分分析在大豆抗旱性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收获期10项指标的相对抗旱系数为基础,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202份大豆基因型进行抗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参试材料在抗旱性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可划分为5个不同抗旱等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干旱处理下株粒重、一粒荚率、三粒荚率以及它们的抗旱系数与大豆种质的抗旱性紧密相关,可作为大豆基因型抗旱性筛选的有效指标.其中,相对株粒重和相对三粒荚率随着抗旱性的提高而显著增加,相对一粒荚率则与之相反.同时,揭示出抗旱性强大豆基因型往往具有较低的产量潜力,而对干旱敏感的大豆基因型则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表明大豆基因型抗旱性与产量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在大豆抗旱育种上应区别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苗期抗旱性评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壮  许文娟  薛兵东  曹萍 《玉米科学》2004,12(2):073-075
对辽宁省推广的5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芽率、芽势和叶面积等16项鉴定指标.以种子萌发抗旱指数与幼苗反复干旱抗旱指数的乘积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参考数列,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各指标与苗期抗旱性的关系,从中筛选出关联度较大的10个指标,然后通过隶属函数法对这10项指标进行分析,定量地评价5个玉米品种苗期的抗旱。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用抗旱指数( R I) 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圆叶青、沅江黄壳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 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苎麻抗旱性早期鉴定的途径和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 R W C( 相对含水量) 、 P O D( 过氧化物酶) 、 Proine( 脯氨酸) 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 而 R P P( 细胞膜透性) 、 M D A( 丙二醛)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苎麻扦插(45 天) 苗在渗透胁迫4 小时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其中 R W C 、 Proline 和 P O D 活性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而 R P P 和 M D A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 采用模糊隶属法用上述五种生理生化指标对13 个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早期鉴定,此法简便有效,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0.
玉米抗旱性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作为玉米生长发育最主要的非生物逆境因子,已成为限制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生态因素,也是我国玉米产量产生波动的重要原因,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玉米抗旱性是水分胁迫条件下表现出的一种复杂综合特性,其适应干旱的形态结构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其生理指标变化也是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后的综合表现。当今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突出问题,且对玉米造成干旱的外部因素较多。本文从鉴定方法、形态指标、生理生化等方面阐述玉米抗旱机制与鉴定方法,综述玉米抗旱性最新研究进展。发展抗旱性玉米研究,为创制选育新的耐旱种质提供支撑,最终提升玉米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这对于保障玉米可持续生产、解决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26份割手密为试验材料,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处理下,测定伸长初期的13项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抗旱性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不同材料之间的抗旱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其抗旱性不同。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割手密的染色体数与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叶面积与抗旱性呈显著负相关。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可将26份不同基因型割手密分为3类,其中高抗旱类型1份(2013-13),中抗旱类型14份,不抗旱类型11份,为割手密抗旱材料筛选及甘蔗抗旱基因发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云南玉米资源成株期的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4年,在云南元谋自然干旱条件下对1467份玉米资源进行了成株期的抗旱性鉴定,筛选出抗旱玉米种质30份;抗旱玉米种质以黄,白粒,中间型及硬粒型居多,且抗时性分布与生态地理条件有关,它们主要集中在镇雄,镇康,昌宁等地。  相似文献   

13.
苎麻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用抗旱指数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圆叶青,沅江黄壳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次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田间直接鉴定,采用模糊函数法,以抗旱隶属度、产量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为评价参数,分析各性状与参数间的关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选择出有效的评价参数和指标,对各自交系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导致玉米自交系的散粉至吐丝期间隔增加,光合叶面积减少,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茎秆变细,穗短小,秃尖多,穗粒数少,粒重轻,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不同基因型间因抗旱性差异而所受影响明显不同,各自交系抗旱性强弱与干旱条件下的性状表现有较大关系,其中79-1E、交51、苏1-1和18599的抗旱性较好。各评价参数中,以产量抗旱指数和抗旱隶属度与干旱条件下各性状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抗旱指数、抗旱隶属度、产量和叶面积是抗旱性综合评价最有效的参数和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玉米抽雄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以7个玉米杂交种(农单5号、沈单10、农大108、沈单16、郑单958、登海9号、鲁单98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抽雄期轻度干旱对玉米产量、叶片相对电导率、气孔阻力、蒸腾速率、脯氨酸含量和散粉至吐丝间隔天数等的影响。分析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各杂交种抗旱系数与叶片脯氨酸含量、气孔阻力、蒸腾速率呈正相关,与叶片相对电导率、玉米散粉至吐丝间隔天数呈显著负相关,上述指标和抗旱系数的相关性都达到显著水平。鉴定玉米抽雄期抗旱性应以抗旱指数为主,结合其他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的农艺性状及形态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雨成 《中国麻作》2000,22(4):14-22
采用大田旱棚、盆栽干旱胁迫及室内渗透胁迫相结合的方法对苎麻代表基因型从地下部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抗旱性鉴定,首次用抗旱指数等指标鉴定出了同类根型苎麻基因型间抗旱性存在差异,中根型中也有较深根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一龄麻、二龄麻抗旱性综合评定为:圆叶青、沅江黄壳早为抗旱性基因型,沅江稀节巴为中抗基因型,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为不抗旱性基因型;三龄麻抗旱性综合评定为:沅江黄壳早,沅江稀节巴为抗旱基因型,新宁箭杆麻为不抗基因型,其它如资兴绿麻、宜章雅麻、宜章绩麻为中抗基因型。与抗旱性弱的基因型比较,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地下部体积、干重均较大,叶片棚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的比值高,各项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下降少,抗萎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在年降雨量不足40mm的敦煌市,设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两个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产量性状,采用抗旱指数的方法,从生态抗旱的角度进行抗旱性鉴定,探索野生大豆的抗旱潜力,拓宽大豆抗旱育种基因资源。应用产量性状指标评定野生大豆品种的抗旱性,简单、易行、可靠性高,尤其在进行野生大豆品种资源抗旱鉴定筛选过程中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玉米品种抗旱性筛选指标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振平  齐华  李威  白向历  刘明 《玉米科学》2007,15(5):065-068
提高玉米品种的抗旱性是减小因干旱带来损失的经济而有效的途径之一。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筛选指标缺乏系统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鉴定体系。产量指标是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最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13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鉴定试验,对以产量为基准的不同鉴定筛选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算术平均生产力(MP)、几何平均生产力(GMP)和耐旱指数(DTIv)可作为鉴定抗旱性的首选指标;耐旱指数(DTIv)能更好地作为不同地点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抗旱性鉴定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因型油菜对苗期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17个不同基因型甘蓝型油菜对苗期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不同油菜材料9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抗旱系数(Dc)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叶片萎蔫指数(WI)的变异系数和改良潜力最大。17份材料的平均隶属函数值(AS)变幅在0.12~0.94之间。相关分析表明AS与9个生理生化指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WI和叶绿素含量,而且WI还与其余的8个生理生化指标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利用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评价分级,发现两种分类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均可将供试油菜材料划分为不抗、低抗、中抗和高抗4种类型。鉴定获得了华杂10号、B108、Q2和中双7号等4份高度抗旱材料(AS > 0.75)。由于WI与苗期综合抗旱性高度相关,且测定简便,因此叶片萎蔫指数可作为油菜苗期抗旱性鉴定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不同花生品种的抗旱性比较鉴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研究花生种子在盛花期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对9个不同的花生品种(系)进行了抗旱性鉴定,并用隶属函数法对花生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一花生品种在干旱与正常供水条件下相比较,其株高、单株叶面积、根冠比、比叶重、根茎叶干重及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因此,它们可以作为鉴定花生抗旱性的简易指标。不同花生品种的抗旱性有明显差异,并鉴定出高抗旱品种丰花1号,抗旱品种海花1号、农大142、鲁花14号,不抗旱品种农大818、鲁花5号与79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