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 ,春夏季易流行发生 ,除危害黄瓜外 ,还可侵染西葫芦科蔬等其它菜作物。该病是一种借助气流和雨水传播 ,侵染频繁 ,潜育期短 ,流行性很强的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病斑初现浅绿色水渍状斑点 ,扩大后受叶脉限制 ,呈多角形淡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斑块 ,湿度大时 ,病斑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干燥时病斑干枯易破碎。此病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 ,严重时叶部病斑连成片 ,可在短期内呈黄褐色 ,迅速枯死 ,使植株早衰 ,提早罢园 ,减产减收。此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孢子萌发侵染的适宜温度为…  相似文献   

2.
正1西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西瓜霜霉病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菌属病原真菌侵染而引起,病菌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霜霉病只危害西瓜叶片,感染后西瓜叶片上出现水渍状褪绿小点,而后发展为黄色小斑,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则成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处长出紫黑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病斑联合成片,使叶片干枯卷缩。病害从下部叶片向上扩展蔓延,严重时  相似文献   

3.
黄瓜黑星病已在兰州发生1993年以来,兰州市的个别地区日光温室中种植的黄瓜发生了一种病害,轻则减产50%~70%,重则全棚绝收。病害症状:幼苗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斑,严重时小叶枯萎,全株死亡;成株期叶片上病斑淡黄褐色,后期中部开裂为不规则星状孔,病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保护地甜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连续种植瓜类作物的温室 ,甜瓜的病害日趋严重 ,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软腐病、蔓枯病和病毒病。1 症状识别1 .1 霜霉病 甜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苗期染病 ,子叶上产生水渍状小斑点 ,后扩展成浅褐色病斑 ,湿度大时 ,叶背面长出灰紫色霉层。成株染病 ,叶面上产生浅黄色病斑 ,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 ,湿度大时 ,病斑呈水浸状 ,并迅速扩大或合成大斑块 ,致叶片上卷或干枯 ,有时下部叶片全部干枯。1 .2 疫病 甜瓜疫病又称“死秧”,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叶、茎和果实均可被害。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保护地甜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连续种植瓜类作物的温室 ,甜瓜的病害日趋严重 ,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软腐病、蔓枯病和病毒病。1症状识别1.1霜霉病甜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苗期染病 ,子叶上产生水渍状小斑点 ,后扩展成浅褐色病斑 ,湿度大的叶背面长出灰紫色霉层。成株染病 ,叶面上产生浅黄色病斑 ,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 ,湿度大时 ,病斑呈水浸状 ,并迅速扩大或合成大斑块 ,致叶片上卷或干枯 ,有时下部叶面全部干枯。1.2疫病甜瓜疫病又称“死秧” ,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叶、茎和果实均可被害。叶片染病…  相似文献   

6.
于丽萍 《植物医生》2001,14(6):45-45
大棚黄瓜苗期病害主要是生理性病害和土传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两类。1生理性病害1.1土壤盐份浓度大症状是子叶深绿下垂 ,茎节短 ,叶片黑绿皱缩 ,叶脉凹而叶肉突 ,叶缘下卷 ,严重时烂根干枯。1.2沤根低温高湿或光照不足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幼苗出土后不发新根 ,老根变褐、腐烂。地上部分萎焉枯死 ,病苗易从土中拔出。1.3缺磷植株矮化 ,严重时 ,幼叶细小僵硬 ,子叶和老叶出现水渍状斑 ,并向幼叶蔓延 ,病斑逐渐干枯 ,叶片凋萎脱落。1.4防治加强苗床管理 ,控制温度和湿度 ,防止低温高湿环境。覆膜的要进行膜下暗灌 ,适当通风。无膜…  相似文献   

7.
<正>莴笋在镇宁自治县常年种植面积550.2 hm2,其中以秋冬种植为主,占全年总种植面积的75%;春夏种植较少,占总种植面积的25%。笔者近几年在田间调查发现,秋冬莴笋以霜霉病为害为主。1为害症状莴笋霜霉病以春末和秋季发生最普遍,发病严重时,损失可达20%~40%。幼苗到成株期都可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先在植株下部叶片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逐渐向上发展蔓延,病斑淡黄色,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长出白色霉  相似文献   

8.
正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以保护地受害最重,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发病重时,也为害叶柄、茎秆和瓜条等。一旦温湿度条件适宜,会大发生,传播速度非常快,损失大。1发病症状1.1子叶症状初期稍凹陷、油浸状、浅绿色、近圆形小病斑,后变为黄褐色、干枯透明斑,后逐渐干枯,最终导致幼苗干枯死亡。1.2真叶症状叶片感病初期,为针尖大小的淡绿色水浸状斑  相似文献   

9.
苦瓜炭疽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炭疽病是苦瓜生产的重要病害 ,发生普遍 ,为害重。1 为害症状幼苗、成株期叶片、茎、瓜条均可发病。幼苗期发病时 ,子叶边缘呈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 ,稍凹陷。成株期叶片发病 ,叶部病斑近圆形 ,大小不等 ,初为水渍状 ,很快干枯呈红褐色 ,边缘有黄色晕圈 ,常常几个小病斑连在一起 ,呈不规则大病斑。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 ,潮湿时 ,病斑上生有粉红色粘稠物质 ,在干燥条件下 ,病斑常开裂 ,穿孔。茎上病斑灰白色至深褐色 ,稍凹陷 ,表面有粉红色小点。幼瓜、成瓜均可发病 ,病斑近圆形 ,初为淡黄褐色 ,后变红褐色至褐色 ,稍凹陷。湿度大时 ,…  相似文献   

10.
莴苣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等在当地露地和保护地栽培都普遍发生 ,尤其是保护地栽培受害损失最重。现介绍几种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1霜霉病症状 :先在植株下部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 ,后期病斑变为褐色干枯。发病重时 ,叶片上病斑相互连结成块 ,叶片迅速黄枯 ,而且在叶背面病斑处多会出现白色霜状霉层。侵染途径 :风、雨、农事操作发病条件 :低温、多雨、潮湿危害部位 :叶片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残体 ,清洁田园 ;合理密植 ,理通“三”沟降湿度。苗期发病可用25 %甲霜灵可湿粉、75 %百菌清可湿粉600倍液 ,或40 %…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内蔬菜病害种类的增多,黄瓜细菌病害在我省一些地区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而且又多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两者极易混淆。1990年沈阳市于洪乡农民张士林把细菌性角斑病误作为霜霉病防治,结果整棚黄瓜叶子变黄,减产惨重。所以生产中要做到准确及时防治关键还在于正确识别。1 识别目前黄瓜细菌性病害在我省主要有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缘枯病和细菌性斑点病三种。1.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和瓜条。其症状是:子叶受害时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真叶受害时初呈鲜绿色水浸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或"黑毛",是黄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大量叶片干枯,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3.
绿菜花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 ,其特有的风味、营养、色形深受人们的青睐。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黑腐病发生普遍 ,为害严重 ,成为绿菜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1 症状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 ,子叶呈水浸状 ,后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叶。成株期发病 ,主要为害叶片 ,先从叶缘处发病 ,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枯斑。病斑可沿叶脉向下扩展 ,形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黄褐色 ,边缘淡黄色。发病严重时 ,叶缘多处受侵可引起全叶枯死。根部受害 ,维管束变黑 ,内部干腐 ,以至全株萎蔫死亡。2 发病规律黑腐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属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  相似文献   

14.
啤酒花霜霉病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啤酒花主要病害,受害株可造成大量球果干枯,一般减产20%~40%,严重流行时几乎绝收。为此我们在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对其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发病的主要因子,并提出防治办法,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性叶部病害。多年生产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保护地环境的可控性 ,合理运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能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危害。1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主要发病因素1.1 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 ,密刺型品种抗病性较差 ,津杂、津春等品种较抗病。1.2 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黄瓜霜霉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棚、室内相对湿度在 83%以上、温度在 15~2 2℃ ,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在信阳市 ,当自然环境中日气温为 5~ 10℃时 ,棚、室内的日气温一般为 15~ 2 0℃ ,这一时期是霜霉病发生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6.
杨少波 《广西植保》2000,13(3):13-15
近 1 0 a来 ,广西田阳县冬种蔬菜生产发展迅速 ,1 999年冬菜栽培面积达 1 .1 3万hm2 ,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有番茄、西葫芦、四季豆、黄瓜、辣椒等。由于冬菜连年种植 ,病害菌源量及虫源基数大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 ,病虫发生严重 ,给冬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笔者对田阳县冬菜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1 冬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1 .1 霜霉病类  主要有黄瓜的霜霉病。历年发病重 ,一般情况下可造成减产 1 0 %~ 1 5 % ,严重时可达30 %以上。该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 ,以进入开花结果期的成株中部叶最易发病。…  相似文献   

17.
黄瓜霜霉病是缙云县中低山区露地栽种黄瓜生产上最常见的病害,具有发生快、流行迅速等特点,对黄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害严重时,黄瓜可减产10%~40%,局部田块植株死亡率在60%以上,甚至绝收。调查研究缙云县山区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现状,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无害化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温室切花月季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霉病是保护地切花月季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月季感病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枝条干枯,严重影响月季产量和质量,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当茬花绝收。为了有效地防治霜霉病,1997年以来,笔者对其病原及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摸索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1侵染部位及症状月季霜霉病主要侵染嫩枝、嫩叶,尤以嫩叶发生重。表皮已角质化的壮枝及长成的叶片不受侵害。叶片受侵染后出现油渍状病斑,先呈点状分布,后扩展为黄褐色多角形斑,病斑略凹陷。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霜霉层。此时,叶片上小叶开始脱落,进而叶柄脱落,枝条由下而上落叶…  相似文献   

19.
霜霉病是甜菜的危险病害,发生时严重降低产量及含糖量,此病在欧美均有发生,但在我国过去尚无报导。1961年在贵州进行甜菜病虫害基本调查时,在毕节专署农科所、毕节县城关公社和平大队、遵义农校(一年生及二年生留种株)甜菜地均发现感染有霜霉病。部分田块发病率为20—40%。初步进行了症状、病原和发病条件的观察。此病在一年生甜菜上,一般从心叶开始发病,受病部位退成浅绿色或淡黄色,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病害进一步发展时,叶片边缘  相似文献   

20.
黄瓜黑星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2,15(3):29-29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上近年发生的危险性病害 ,严重地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 ,病瓜重量下降 ,味变苦 ,完全失去食用价值。黄瓜黑星病为真菌性病害 ,病菌传播主要是种子带菌 ,其次是土壤带菌。本病发生和气温与湿度关系很大。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 ,低于5℃或高于30℃不生长。相对湿度93 %以上分生孢子产生 ,有水滴时分生孢子萌发。露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发展与当年的雨量和雨日有很大关系。夏季连续冷凉多湿天气容易发病。如果黄瓜定植后 ,遇雨日多或灌水过量 ,就容易发病并迅速蔓延。1发病症状1.1苗期发病发病率高低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