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正> 1 断喙的时间应选择雏鸡8~10日龄为佳,最好一次断喙成功,否则,需要进行第二次修喙。第二次修喙的时间选择为70日龄左右,不然会由于吃料受影响而影响鸡体发育,推迟鸡性成熟的时间。2 断喙的方法2.1 刀片温度控制在700℃左右,刀片要保持暗红色。2.2 为避免将鸡舌烫伤,可以用手轻轻压鸡的咽喉部位,使其舌尖回缩。断喙时,鸡头与刀片垂直,因为手有压咽动作已使下喙后缩,所以,这样操作可以使鸡喙上部切的长,下部切的短,而不必采用鸡头向下倾的手法。  相似文献   

2.
1断喙 第一次断喙最佳时间是7~9日龄,此时断喙省力,伤口不易出血。如有漏切及上下喙不齐等情况,可在14-16周龄时再次进行修剪和补切。雏鸡断喙方法为一手固定雏鸡躯体,另一手大拇指压在雏鸡头顶上部,食指放在其咽下,稍施加压力,使鸡的舌头后缩,并使其上下喙闭合整齐,然后把雏鸡上下喙呈30度角放到灼红的刀片向下切去。使用电动台式断喙器时,可将雏鸡喙放在断喙器前护板孔眼内,机器会自动将喙断掉。断喙后,鸡的上喙应比下喙短,即上短下长,要边切边烙,便于止血。青年母鸡断喙方法为一手握住鸡翅膀根部,一手抱定头部,大拇指放在眼眶下沿,食指放在咽下,施加适当压力使舌回缩,上下喙闭合整齐,将喙部放在灼红的切片下呈30度,从鼻孔的下沿1/3处断去,其他要求与雏鸡一样。断喙人员以3个人为好,一人断喙,两人抓鸡。注意事项为,尽量避免在炎热天气断喙,夏季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实施。对健康雏鸡群中实施断喙,有病鸡群可改期断喙。断喙前后7天内,不可移动鸡群,防止应激。断喙时不可烫伤鸡的舌头和嘴角,否则影响雏鸡发育。断喙后一段时间内,料槽内饲料的厚度应在5厘米以上,避免鸡喙和料盘底碰撞,不要喂颗粒饲料。饮水器水深应保持在1厘米以上,使雏鸡便于饮水。在断喙前1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3~4天,添加量5毫克/千克,目的是预防和减轻断喙出血。为防止断喙应激,可在断喙当天于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等,亦可添加预防疾病的药物,不能在断喙期间实施免疫注射。  相似文献   

3.
种鸡的断喙     
断喙是现代家禽集约化饲养中不可忽视的管理技术之一,它可大量减少鸡的自相残杀、啄毛、浪费饲料、啄吃鸡蛋、啄扯足指等恶癖。可是,若断喙操作不当,则会使鸡体产生极大应激,如断喙刀片温度不足则会使鸡受到细菌感染,又如断喙错误(太深、不整齐、角度不宜或刀片太热……)则会使  相似文献   

4.
<正> 各年龄的鸡都可发生啄癖,通常对鸡实行断啄来防止这一恶癖。一、断啄时间断喙的时间在1~12周龄均可进行,一般在7~10日龄进行。在断喙前两天应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防止断喙带来的应激和出血。二、操作方法手术者一手握雏鸡的双脚,一手固定雏鸡头部(大拇指置于雏鸡头部后面,食指置于颈部下方轻按紧靠喙底的咽喉处,使雏鸡舌头缩回),使其略微向下倾斜将鸡喙插入适当的断喙孔,大约  相似文献   

5.
断喙是雏鸡管理中的常规工作。没有断喙的鸡,在遇有营养缺乏、空气不新鲜、鸡群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互啄而造成死亡,或将互啄的恶习带到产蛋期致使生产水平下降。因此,断喙是很有必要的。一、断喙时间蛋种鸡断喙最好在8~10日龄时进行。断喙前后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减少断喙应激。二、断喙操作方法手术者一手握雏鸡的双脚,一手固定雏鸡头部(大拇指置于雏鸡头部后面,食指置于颈部下方轻按紧靠喙底的咽喉处,使雏鸡舌头缩回),使其略微向下倾斜将鸡喙插入适当的断喙孔,大约切去雏鸡上喙的1/3,注意切掉生长点,烧灼约2…  相似文献   

6.
(一)断喙时间 雏鸡的断喙时间一般在8~10日龄时进行.断喙前后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减少断喙而产生的应激. (二)断喙方法 手术者一手握雏鸡的双脚,一手固定雏鸡头部(大拇指置于雏鸡头部后面,食指置于颈部下方轻按紧靠喙底的咽喉处,使雏鸡舌头缩回),使其略微向下倾斜将鸡喙插入适当的断喙孔,大约切去雏鸡上喙的1/3,注意切掉生长点,烧灼约2秒钟止血,剩余部分的长度离鼻孔要有2毫米.切断部位横切面上呈焦黄色,精确断喙可以一直保持到产蛋期.  相似文献   

7.
断喙是否得当,可关系到鸡的将来,不可忽视,要抓好五要点。1时间安排给雏鸡断喙应在7~10日龄进行。最好能一次性成功,这样可以减少鸡的应激次数。断喙的当日不要进行防疫等其他操作,否则易造成应激叠加。  相似文献   

8.
1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鸡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啄癖的发生,一般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雏鸡都要进行断喙。断喙时间在1~12周龄均可进行,不能超过14周龄。商品蛋鸡场多在6~10日龄断喙,而后在7~8周龄或10~12周龄时再进行适当的补充修剪。左手抓住鸡的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力,使鸡缩舌。借助于断喙  相似文献   

9.
江莎  吴晓玲  邱艳  陆菊  付金宝 《畜牧兽医学报》2019,50(12):2545-2553
为研究不同断喙方式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720只1日龄蛋雏鸡随机分为不断喙、红外线断喙和热刀断喙组。测量不同时间雏鸡喙长度、体重、采食量和饲料浪费量,计数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通过生化分析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致死雏鸡后,采集脾和法氏囊并称重,对脾进行组织学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断喙显著降低雏鸡喙长度,且红外线断喙效果更明显;断喙显著减少饲料浪费量,但不影响采食量;红外线断喙组4日龄雏鸡体重显著低于不断喙组;红外线断喙组29日龄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滴度极显著低于其他组;断喙对鸡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血浆中的蛋白、T细胞分化簇和细胞炎性因子的含量、脾和法氏囊器官指数、脾显微结构及其炎性因子和凋亡因子表达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断喙可显著减少饲料浪费,且红外线断喙比热刀断喙可更有效地保证断喙效果;红外线断喙可暂时性地引起雏鸡体重降低,但对后期体重无显著影响;1日龄时雏鸡在红外线断喙后又进行疫苗接种,可能会缩短疫苗对雏鸡的保护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断喙方式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720只1日龄蛋雏鸡随机分为不断喙、红外线断喙和热刀断喙组。测量不同时间雏鸡喙长度、体重、采食量和饲料浪费量,计数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通过生化分析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致死雏鸡后,采集脾和法氏囊并称重,对脾进行组织学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断喙显著降低雏鸡喙长度,且红外线断喙效果更明显;断喙显著减少饲料浪费量,但不影响采食量;红外线断喙组4日龄雏鸡体重显著低于不断喙组;红外线断喙组29日龄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滴度极显著低于其他组;断喙对鸡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血浆中的蛋白、T细胞分化簇和细胞炎性因子的含量、脾和法氏囊器官指数、脾显微结构及其炎性因子和凋亡因子表达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断喙可显著减少饲料浪费,且红外线断喙比热刀断喙可更有效地保证断喙效果;红外线断喙可暂时性地引起雏鸡体重降低,但对后期体重无显著影响;1日龄时雏鸡在红外线断喙后又进行疫苗接种,可能会缩短疫苗对雏鸡的保护时间。  相似文献   

11.
鸡的简易断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喙能有效地防止啄癖,减少饲料浪费,防止产蛋母鸡脱肛,还能降低鸡群的死亡率,提高鸡群的均匀度等。方法是在雏鸡6~9日龄用电热断喙器将雏鸡的上、下喙约切去1/2或从喙尖到鼻孔的2/3,并使切口与热刀片接触2.5~3秒钟,使切面毛细血管结痂封闭,既起到切断烫死喙组织、防止喙再生的作  相似文献   

12.
当今几乎所有产蛋新母鸡在迁入产蛋鸡舍之前都要断喙。这种措施可减少啄羽和/或母鸡攻击同笼内弱小伙伴的各种行为(如啄肉癖)。何时断喙鸡可在8个时期断喙:雏鸡从孵化室中运出之前,5~9日龄时和在育成期中10~12周龄时。许多孵化室不愿在送出雏鸡之前进行断喙,他们正确地指出,在此阶段,雏鸡已遭受许多应激—性别鉴定,疫苗接种和运输,在此之上再增加断  相似文献   

13.
烙烧法断喙     
在饲养星杂“579”父母代种鸡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觉得用普通断喙器进行烙烧法断喙,比用断喙器切喙优越。现将操作要点介绍如下:拆除普通断喙器的支架及踏板,置于50cm 高的操作台上,将平面刀板调至下刀口,接通断喙器电源,待刀片呈樱桃红色时(约700—800℃左右),开始操作。断喙时,用拇指压住鸡头顶部,食指放在下颌处,拉紧舌基部,其余手指握住鸡身体(注  相似文献   

14.
正鸡具有群居性,个体小,在畜牧生产中集约化程度较高。高密集地面平养的鸡只常出现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不良行为,给生产带来损失。啄癖一旦在鸡群中发生,会快速蔓延至全群,在极端情况下啄癖率会超过80%,死亡率可超过50%[1]。防止啄癖最有效的方法是断喙,断喙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鸡只缓慢、均匀地采食,促进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现将集约化生产雏鸡断喙技术报道如下。1断喙时间1日龄雏鸡可以在孵化场经由红外线断喙器完  相似文献   

15.
正1断喙原因1.1防止啄癖断喙后能有效防止鸡的啄癖,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1.2避免饲料的浪费鸡的喙像鹰嘴一样是个钩形,吃饲料的时候,钩来钩去的,会把很多饲料弄到料盆的外边。把喙截短一段,剩下的部分变成直的,就可以大大避免饲料的浪费。2断喙时间断喙时间一般在雏鸡7~18日龄期间进行。若断喙时间早,雏鸡太小、体质弱、喙太软,操作不易且喙容易  相似文献   

16.
断喙可防止鸡的啄癖,减少饲料(尤其是粉料)的浪费。去年,本人将2000只宝星父母代雏鸡采用土法断喙,效果很好,也没有造成雏鸡伤亡。现将此法介绍如下。1.断喙前的准备。备好利剪一把、煤炉一个、铁制烟筒一节,生起炉火,使烟筒达到接近发红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一、适时断喙。断喙后可以防止鸡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防止钩甩饲料,减少浪费,有助于鸡生长发育整齐,提高成活率。断喙一般在雏鸡6~7日龄时进行。若错过此时,也可在30日龄或70日龄时进行。 三、育成期限制饲喂。蛋鸡在育成期(一般为60~150日龄)必须实行限制饲喂,使鸡的生长发育速度及体重  相似文献   

18.
经常走访海安、泰兴等地养殖户,发现当地蛋鸡互啄现象时有发生,常见的有啄头、啄羽、啄肛、啄翅、啄趾以及产蛋期还有啄蛋的恶癖等。被啄部位一旦有出血,则群鸡争抢啄食,造成蛋鸡死亡率增高、产蛋率下降,给养鸡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而蛋鸡互啄与鸡的品种、环境、营养以及寄生虫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预防蛋鸡互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断喙断喙是预防蛋鸡互啄的最好方法,一般在8日龄左右进行。其操作过程是先将断喙器调到刀片呈红色至暗红色,然后左手抓住雏鸡双腿,右手拇指按住鸡头后部,食指第一关节按在鸡喉部,使鸡舌…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笔者最近对我县农村养鸡场、户的调查,发现许多养鸡者往往只重视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而对断喙、限饲、强制换羽、驱虫等几个问题有所忽视,从而影响了养鸡的经济效益,应引起养鸡专业户的注意。 一.断喙 断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减少饲料浪费。断喙通常在6-9日龄进行。断喙前2天,在饲料中按2mg/kg料的比例加入V_(K1)片,以防制断喙出血过多。断喙方法是:在电动断喙器上有一个4.4mm的小孔,将鸡喙的切除部位插入孔内,由一块热刀片(800℃左右)从上向下切,接触3秒种断喙即完毕。切除时,将鸡头略向刀片方向倾斜,使上喙比下喙稍多切除些。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断喙3-5天内,饮水中要加入多种维生素,食槽、水槽要加满,便于鸡只采食和饮水。 二.限制饲喂  相似文献   

20.
断喙,人们通常称切嘴或者断嘴。断喙不仅能够防止鸡只相互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的发生,还能提高饲料报酬,使鸡群生长发育均匀一致,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所以,断喙是饲养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重视。一、断喙工具电热断喙器是普遍采用的断喙工具,操作易、速度快。小规模养鸡场或养殖户通常用普通剪子在火炉上烧红,剪去鸡的上下喙,再用烙铁止血。二、断喙时间断喙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可根据各鸡场实际情况、断喙的技术水平及鸡群情况而定。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第一次断喙的时间在2周龄时进行,因为2~3周龄鸡绒毛脱落,鸡只用嘴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