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犊牛消化特点和成牛有显著不同,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突出"三早",把好"三关",防好"两病". 1 突出"三早" 1.1 早吃初乳 初乳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养分、各种抗体和溶菌酶,对犊牛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因此,犊牛出生后,要在30分钟内让其吃到初乳,以确保犊牛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
香猪血清蛋白的动态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金法  薛建平 《养猪》1989,(4):22-24
香猪初生未吮初乳的仔猪血清总蛋白浓度很低(2.82g/d1),吮初乳24小时后骤然上升(4.74g/dl),然后随日龄递增而逐渐上升,至30日龄达高峰(7.30g/dl),其差异极显著。母猪妊娠、分娩及泌乳各阶段,血清总蛋白浓度略低(5.90—6.64g/dl)。初生未吮初乳的仔猪血清甲种胎儿球蛋白(AFP)浓度低(0.31g/dl),吮初乳24小时后和3日龄为最高(0.59和0.58g/dl),然而随日龄递增而逐渐减低,直至25日龄才完全消失。初生未吮初乳的仔猪血清蛋白电泳中无γ-球蛋白,且随日龄增长而有所增加与波动。这说明初生仔猪的被动免疫是通过母体初乳传递的。正是这种迅速传递的被动免疫性,才使初生仔猪能很快适应环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1过好初生关 在仔猪出生后要给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有猪瘟常发的猪场,可做猪瘟超前免疫。在仔猪刚出生后擦干身上的粘液,没有吃初乳之前,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隔1~2小时后再让吃初乳。  相似文献   

4.
犊牛出生后7d内为初生期,初生期又称初生关,尽早喂给初乳是过好初生关的最主要措施。有的犊牛生后比较弱,通过手指浸蘸牛乳等方法诱使也不能自行吮饮初乳,对此种犊牛应进行特殊护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1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1.1抓初乳,过好初生关:初乳内含有丰富的母源抗体和维生素,母猪初乳中含有的镁盐有轻泻作用,可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并助消化。初乳是仔猪不可缺少的食物,因此仔猪初生时要及时吃足初乳;同时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性,故应将体弱的仔猪放到胸部乳头吃乳,体强的仔猪放到腹部乳头吃乳,这样可使同窝猪生长均匀。如果产仔多,母猪乳头少,要做好仔猪的寄养工作。设置保育栏、产房,加强取暖,防冻防压以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新疆褐牛初乳产量及乳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0头全舍饲新疆褐牛母牛分娩后2h、24h、48h、72h、96h、120h的初乳产量及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2h(第1次)所挤初乳产量平均为4.73kg;3天(72h)内初乳平均总产量为46.6kg,占成母牛305天平均产奶量的0.9%;5天(120h)内初乳平均总产量为85.1kg,占305天平均产奶量的1,65%。母牛分娩后2h挤出的初乳其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的含量分别为11.59、6.5、2.87、1.11g/100g,是常乳的3.93、1.76、0.57、1.48倍。钙、磷、钠、镁、铁、锌的含量分别为186.03、167.10、89.65、23.31、0.30、2.25mg/100g,是常乳的1.66、2.01、1.81、2.05、2.14、6,43倍。随泌乳期的延长,初乳乳糖逐渐上升,其它成分则迅速下降,至第120h(第5天),除蛋白质及矿物元素的锌以外,各种成分已和常乳相接近。新疆褐牛分娩后不同时间段初乳成分的变化规律和荷斯坦牛相似。  相似文献   

7.
猪场生产中有几个重要的环节,其中初生阶段是最重要的,如何利用好初乳,是过好初生关的最简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02,23(6):56-56
母牛初乳是指母牛分娩后7d内,特别是5d内所产的乳。初乳营养极为丰富,对新生犊牛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新生犊牛在初乳期每天哺乳量为初生体重的10%左右,而多数母牛初乳的分泌量超过犊牛的需要。多余的初乳如不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本文就母牛初乳在幼畜饲养上的几种其他用途简述如下。1促进生长发育前苏联学者做了初乳及其制剂对仔猪、幼牛生长强度影响的试验。在无菌条件下,用健康牛分娩后l~2d产的初乳或用初乳制成初乳球蛋白制剂,对52头哺乳仔猪分组试验。注射初乳的试验仔猪平均日增重为223.3g,比对照组仔…  相似文献   

9.
哺乳期犊牛的疾病很多,其中下痢的发病率极高。笔者过去曾对周龄前后患病的犊牛80头做过病因调查。结果血清r—G浓度(血清r球蛋白)在0.5g/dl的“低r—G牛”占32%,从而认为这种“低r—G血症”和关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系。而这些犊牛的初乳给与时间,平均为生后8.7小时,初乳给与方法,亦存在问题。为此,在奶牛中,我们调查了新生犊牛吸收初乳而获得的先天性被动免疫各因素,特别是喂给初乳的时间。探讨了血清r—G浓度与生后1个月内下痢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有所体会,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喂足初乳,过好初生关初乳是母猪分娩后5~7d内分泌的淡黄乳汁,较常乳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同时还含有免疫抗体和镁盐,具防病免疫和轻泻促胎粪排出的作用。因此,初乳是仔猪不可缺少的食物。仔猪出生后要尽早哺喂初乳,最好在15~30min内让其吃到初乳(最晚不超过2h),以增加体力,恢复体温,补充水分。对于弱小仔猪不能及时找到乳头或易被挤掉,或在冷季因冻僵不会吸乳者,应给以人工辅助,让其尽早吃到初乳。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性。为了使同窝仔猪生长发育均匀、健壮,在仔猪出生后2~3d内应…  相似文献   

11.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仔猪初生期对周围环境反应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反应不灵敏、行动不灵活、消化机能不完善,若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因此应搞好仔猪初生期的饲养管理。1.1早吃初乳,固定乳头早吃初乳,可及早获得免疫力,获得丰富营养。而且初乳酸度较高,对消化器官有良好作用,初乳还有镁盐,能促进胎粪的排出。实践证明,仔猪吃不到初乳很难养活。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初乳,最迟不超过2h。母猪乳房一般前面乳头乳量多,而且母猪哺乳一次的时间短,初生仔猪开始吸乳时,往往互相争夺乳头,健壮的…  相似文献   

12.
仔猪在哺乳期间,不但要根据哺乳母猪的特点进行饲养,同时对哺乳仔猪重点是要把好"三关"。 1初生关 母猪初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母源抗体,让仔猪及早吃足初乳,对于仔猪生长发育和防病非常重要。固定乳头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1早吃、吃足初乳母牛产后5—7天内所分泌的乳称为初乳。含有溶菌酶、抗体、镁盐,具有一定的黏度。对增强犊牛抗病力起关键作用。因此,必须使犊牛在出生后,尽早吃到初乳,最佳时间是在30分钟内吃上初乳。  相似文献   

14.
3.4.4哺乳期仔猪的饲养管理 养育哺乳仔猪的目的是使其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快速生长、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乳窝重,为仔猪断乳后的正常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要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精心护理、科学养育,认真抓好仔猪的“六关”和“三防”。即仔猪初生关、仔猪初乳关、乳头定位关、调教补料关、仔猪奶膘关和仔猪断乳关,  相似文献   

15.
<正>1抓好初生关1.1早吃初乳,固定奶头仔猪出生后1h内最好能吃到初乳,最迟不超过2h,要吃足初乳。为使整窝仔猪发育均匀,所有仔猪一起吃第一次初乳就开始固定奶头。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面几对泌乳量高的乳头;将健壮、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抗犊牛肺炎支原体免疫初乳乳清的制备方法,本试验采用牛支原体灭活佐剂疫苗于经产前2~4周给怀孕母牛免疫接种2次,制备高免初乳,收集产后12 h之内的初乳,分别采用离心沉淀与过滤法制备脱脂初乳,采用不同的酸化法、酶化法、酸和酶结合法制备乳清,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及ELISA方法检测乳清中的总蛋白含量及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 ℃、3500 r/min离心30 min对初乳的脱脂效果最好,初乳总蛋白含量及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损失最少;酶和酸结合法的乳清析出率最高,维生素C(0.2 g/mL)处理法对脱脂初乳中蛋白损失最小,盐酸处理法对脱脂初乳中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损失最小。结果表明用0.6 mol/L盐酸调pH至4.6,室温下放置30 min,10000 r/min离心20 min是高免初乳乳清制备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7.
1 初生关仔猪初生后,要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最迟不能超过3小时,因为初乳中一是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常乳;二是含有较多的镁盐,有利于胎粪的排出;三是初乳酸度较高,能促进消化器官活动;四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仔猪靠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以增强免疫能力。为了防止仔猪争夺乳头,强夺弱食造成部分仔猪瘦弱死亡,所以对初生仔猪要在初生后两天内,按照仔猪强弱进行固定乳头,一般体弱的固定在前,体大健壮的靠后,使仔猪生长发育均匀而整齐。初生仔猪的最佳温度是29~31℃,至2周龄时还需要22℃的温度,气温过低…  相似文献   

18.
乳铁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乳铁蛋白的产生与分布乳铁蛋白(Lactoferrin,简称LF)是一种铁结合性糖蛋白,1960年首先由Groves从牛乳中分离获得。各种哺乳动物都能产生LF,但其浓度因物种而异。人乳中含量特别丰富,初乳中高达7 g/L,常乳中为 1 g/L。在缺铁母体中LF浓度正常,而在蛋白营养不良的母体中,LF浓度降低。牛乳中LF含量要少得多,初乳中为1 g/L,随着泌乳的进行,浓度迅速下降。山羊、马、猪、小鼠和天竺鼠乳中LF的浓度也很低,如猪的变化范围是1.2 g/L(初乳)~0.3 g/L(常乳)。LF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它不仅合成于乳腺,在浸润粘膜表面的多数主要…  相似文献   

19.
1抓好初乳,过好初生关 接产准备。临产母猪产前猪体应擦洗干净,尤其是乳房一定要消毒,产房、用具、接产人员双手也要进行彻底消毒,产房空置2~3天后,才能进分娩母猪。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胎次、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对奶山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羔羊培育技术流程。选取体况良好,发情周期正常,无繁殖及传染性疾病,待产关中奶山羊母羊9只(初产6只,经产3只),于产羔后0、2、6 h和1、3、5、7 d采集初乳样品,测定初乳中营养成分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另选取经产母羊9只于产后0、2、6h采集初乳样品,等比例混合后水浴加热,测定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温度为58、60、62℃,时间为30、60、90min。结果发现:在母羊产羔2h内,经产母羊初乳中常规成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初产羊,且在产后2 h达到峰值,随产后时间延长逐渐下降。除初产羊IgM外,产后0~6 h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初产奶山羊免疫球蛋白含量比经产奶山羊高。初乳加热试验发现,初乳中IgA、IgG和IgM含量随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增加而降低(P<0.0001)。当加热温度为58℃,加热时间为30 min时,初乳中IgA、IgG和IgM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P<0.0001)。由此可见,经产母羊产羔后2 h初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