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莺  齐建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82+2084-2082,2084
[目的]比较黄精愈伤组织、新鲜黄精和炮制黄精中多糖的含量,为黄精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声细胞粉碎法提取组织培养黄精愈伤组织、新鲜黄精和炮制黄精中的多糖。[结果]新鲜黄精中多糖含量最高,愈伤组织中其含量与新鲜黄精接近,炮制黄精中多糖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为黄精多糖的开发利用及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多花黄精从生粉到九蒸九晒过程中多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取浙江丽水和安徽青阳2个产地的多花黄精3年生以上块茎,研究其在九蒸九晒过程中多糖的变化。[方法]参考药典中黄精多糖硫酸-蒽铜测定法。[结果]生黄精中多糖的含量最高,到三蒸三晒剧烈下降,此后到九蒸九晒中间数次反弹,但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两组多糖均值相关性显示,不同品种的九蒸九晒过程中多糖变化反应一致性良好。对试验数据采取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10个处理间多糖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个品种间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和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多糖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该试验结果为炮制中药或临床上对黄精多糖含量提出要求时提供参考,并为研究不同产地或不同黄精品种间多糖含量差异提供试验启发。  相似文献   

3.
贵州产黄精适宜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红燕  赵致  庞玉新  冼富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91-13592
[目的]研究贵州道地药材黄精的适宜采收期。[方法]以贵州遵义凤冈西山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小区内黄精根茎为材料制成黄精生药和炮制品,测定其中黄精多糖含量。[结果]结果表明:遵义地区黄精最佳采收期应该在12月到翌年1月,以种子繁殖的4年生黄精为最佳采收年限,其黄精多糖含量最高达到39.54%,折干率为36.64%。[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贵州产黄精的适宜采收期,可为贵州黄精GAP基地药源的安全、稳定和可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浙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及初加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浙产多花黄精的最佳采收期和初加工方法,采集浙江11个多花黄精分布区的种源,测定其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采收月份的折干率、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及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及不同采收时间均显著影响多花黄精的品质。浙产多花黄精多糖质量分数为7.48%~12.85%,浸出物质量分数为42.74%~70.87%,且以丽水庆元种源品质最优。二年生和三年生龄节折干率及醇溶性浸出物显著高于其他年份龄节,且以3年生龄节多糖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78%和66.4%。不同月份浙产多花黄精的折干率及多糖含量差异较大,以9月收获茎节多糖含量最高,达8.20%,总糖含量以11月茎节最高,折干率以11—1月茎节最高。经九蒸九晒后,多花黄精总糖含量由56.8%降至37.2%,多糖含量由7.93%降至4.82%。因此,浙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在9月至翌年1月,根茎繁殖最佳采收年限以3年生为宜。  相似文献   

5.
为六盘水市当地野生黄精的驯化及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探索六盘水市地区野生黄精多糖含量,以在钟山区、盘州市、水城区等地收集到的12份3年以上野生黄精为样品,测定六盘水市不同地区野生黄精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六盘水市不同地区野生黄精多糖含量不同,其黄精多糖含量为7.22%~20.60%,均值为13.91%,均高于2020年药典7.0%要求,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均值为14.82%,滇黄精的多糖含量均值为13.01%,多花黄精多糖含量略高于滇黄精。黄精多糖含量与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65,叶宽与着叶间距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0。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黄精多糖含量为参考指数,研究黄精药材和黄精饮片经炮制后对黄精中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精在实际生产中优选出更加合理的炮制工艺。[方法]预试验采用黄精药材和黄精片的不同炮制方法进行试验,得到多组样品,每个样品粉粹成细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多糖的含量,对比得出最适合工厂生产的工艺。再选取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黄精炮制工艺进行优选。最后,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进行可验证性试验。[结果]酒黄精饮片的炮制过程中,润制时间为主要因素。对于浸出物的分析,影响浸出物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蒸制时间、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即蒸制时间过长,浸出物含量明显会下降,说明酒黄精饮片在炮制过程中蒸制时间不宜过长。对于黄精多糖的分析,影响黄精多糖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润制时间、焖制时间、蒸制时间,即润制时间和焖制时间越长,黄精多糖的含量会越来越高。[结论]该试验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比较,得到黄精饮片加15%的黄酒润制10 h,蒸制10 h,焖制10 h,取出,干燥,为黄精生产最佳工艺条件且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永州地区、湘西地区、张家界地区、娄底地区及四川甘孜地区这5个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为试验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多糖、总皂苷、总黄酮3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多花黄精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因产地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多糖含量在8.09%~11.78%范围内变化,以娄底地区的最高;总皂苷含量范围为2.73%~5.01%,以永州地区的最高;总黄酮含量范围为0.21%~0.71%,以张家界地区及四川甘孜地区的较高。总体来看,不同产地多花黄精中多糖含量均较高,总皂苷含量居中,总黄酮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不同产地黄精的皂苷和多糖成分多样性,为利用化学成分挖掘黄精特异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产地的7种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不同部位皂苷和多糖含量,并对黄精的2种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药用部位皂苷含量为1.82%~6.49%,均值为3.23%;楚雄州武定县插甸镇、大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是安顺不同地区所产多花黄精在品质上的差异。通过收集安顺不同地区所产的多花黄精,运用相应的理化手段对黄精药材折干率、多糖含量以及总皂苷含量进行品质评价。折干率:通过烘干恒重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测定:使用无水葡萄糖作为对照品,使用蒽酮-硫酸方法显色,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皂苷测定:以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合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综合评价得出结论: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的主要药用成分含量有差异,其中,品质最好的产自紫云县和西秀区东关街道。  相似文献   

10.
赵晓蕾  王小瑜  李恃圻  撒楠  金黎明  胡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26-17026,17029
[目的]对庄河产薏苡仁多糖含量进行测定,为薏苡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根据。[方法]以庄河产薏苡仁为试验材料,用微波辅助酶法提取薏苡仁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中总糖含量,对庄河产薏苡仁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从25g庄河产薏苡仁中得到薏苡仁粗多糖6.76 g,计算得其得率为27.04%。由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得到薏苡仁粗多糖中总糖百分含量为42.5%。[结论]庄河产薏苡仁品质较好,多糖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充分开发利用庄河产薏苡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产区山茱萸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采集地点山茱萸多糖含量的差异,为山茱萸基于多糖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山茱萸道地产区浙江和河南的实生单株完熟果实,利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山茱萸单株果实中多糖的含量,比较同一采集地点不同单株及不同采集地山茱萸多糖含量。[结果]河南山茱萸多糖含量为4.70%~17.25%,平均含量为9.80%,变异系数(CV)为30.70%;浙江山茱萸多糖含量为3.78%~17.60%,平均值为8.45%,CV为32.90%。不同采集地点山茱萸多糖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河南山茱萸多糖平均含量高于浙江产区,但浙江产山茱萸群体变异较河南产区更大,更具选优潜力。  相似文献   

12.
章文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9-12960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多花黄精人工栽植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郁闭度和坡位的毛竹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郁闭度和坡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根茎总长、根茎直径和根茎鲜重等生长指标,尤其是对根茎鲜重的影响更大,不同郁闭度根茎鲜重表现为0.6~0.80.4~0.60.8以上,不同坡位根茎鲜重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结论]多花黄精人工栽培时要做好适度遮阳和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玉米品种玉米须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法提取玉米须多糖,对不同日期采摘的农大610、郑单958、东单213、啃黏4个品种玉米须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品种玉米须中多糖含量随着出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不同品种间乳熟期玉米须多糖含量为东单213〉郑单958〉啃黏〉农大610;成熟期玉米须多糖含量为郑单958〉啃黏〉农大610〉东单213;农大610、郑单958、东单213和啃黏乳熟期玉米须中多糖含量是成熟期的9.79、10.28、16.98和9.60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玉米须多糖制品的生产厂家更合理地利用玉米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藤茎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彦武  李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90-6991
[目的]提取并测定五味子藤茎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含量,以葡萄糖(105℃干燥至恒重)为对照品。[结果]在10.125~71.064μg/ml的范围内,样品的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94C+0.0029(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93%(n=5,RSD=0.06%),五味子藤茎中多糖平均含量为5.27%。[结论]五味子藤茎中多糖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并分析比较2个不同产地的栗蘑多糖含量。[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水提乙醇沉淀法分别提取迁西栗蘑和浙江栗蘑多糖,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经苯酚-硫酸显色反应后于波长490 nm处进行测定。[结果]试验得出,迁西栗蘑多糖含量为6.54%,浙江栗蘑为3.41%。表明两地的栗蘑由于其人工栽培条件、生长环境及采摘时机等因素不同导致多糖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研究可为栗蘑内在质量评价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碳氮源对杏鲍菇菌丝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杏鲍菇产胞外多糖的最适碳源和氮源。[方法]利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不同碳氮源及碳氮源含量对杏鲍菇菌丝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的5种碳源中,杏鲍菇胞外多糖在以淀粉为碳源时产量最大,其最佳浓度为6%,其次是麦芽糖。葡萄糖对菌丝生物量影响最大,高于淀粉和麦芽糖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在供试的6种氮源中,有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生产。其中酵母膏对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影响最大,为最佳氮源,其最佳浓度为0.4%。其次是蛋白胨。[结论]不同碳源对胞外多糖产量与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不成正相关,不同氮源对胞外多糖产量及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甘蔗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进行甘蔗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方法]对甘蔗叶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建立80%乙醇去杂—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去色素的提取工艺,从甘蔗叶中提取粗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比色测定多糖的含量,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值。[结果]结果表明,甘蔗多糖在80℃9、5%乙醇沉淀的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4%,在8~8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甘蔗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高大方  张泽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56-17757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型玛咖中的活性成分总多糖含量间的差异,并研究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了云南丽江地区引种的4种生态型的玛咖块根中的多糖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玛咖多糖的基本纯化步骤为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结果]依照颜色不同而划分为4种不同生态型的玛咖中总多糖含量有所不同,几种玛咖块根的总多糖含量顺序为黑色>紫色>绿色>黄色.多糖纯化的最优方法为80%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结论]玛咖多糖的含量与其生态型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不同生态型的玛咖,其生理活性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结节数对多花黄精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多花黄精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种不同规格结节数的多花黄精种茎为材料进行栽培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多花黄精种茎按照结节数从2~7分为6个处理,对不同处理下多花黄精的产量,种茎出苗时间、成活率,病虫害,田间长势,块茎外观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结节数3为多花黄精产出最适规格;结节数为4出苗最快;结节数3~5的成活率均大于96%;结节数小于6个发病率低;结节数在3~5节较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结论]不同结节数处理对多花黄精其产量和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其中3~5节结节数的种茎为最适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