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拓守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67-19670
针对传统二进制编码求解多维背包优化问题时算法复杂度高和容易早熟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多维背包问题的n(n〉2)进制编码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n进制编码初始化种群,使用变异和交叉算子进化种群,通过修正算子修正不可行解,以保证解满足约束条件,然后利用非劣解集更新算法优化最优前端,使其扩大覆盖率,保证均匀性。20次随机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克服早熟收敛,能够保持种群多样性和求解精度,具有解决复杂多维背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更具有实际用处的混合背包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了算法设计以及复杂性分析,最后给出了程序主要代码,并利用计算机求解了实例问题,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人工鱼群算法来解决车辆路径问题,由于该问题具有离散型变量的特殊性,因此对基本人工鱼群算法提出改进,在改进算法的基础上对车辆路径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然后编程实现。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了改进算法对求解该类型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人工鱼群算法的搜索能力和优化效率并避免早熟收敛,将量子进化算法融合到人工鱼群算法中,提出一种求解连续空间的新的量子人工鱼群优化算法。该方法直接采用量子位的相位对人工鱼进行编码,采用人工鱼的进化方程实现人工鱼群上相位的更新,采用Pauli-Z门实现人工鱼的变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搜索能力和优化效率明显优于基本人工鱼群算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人工鱼群算法针对多投资项目资金分配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其项目需求资金的紧迫性由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求得,并且对此问题进行了编程实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求解此类问题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工鱼群算法在处理多峰函数问题时存在一部分人工鱼处于漫无目的的随机移动、易陷入"早熟收敛"情况造成的收敛速度减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策略机制的人工鱼群算法。它借鉴群体位置方差的早熟判断机制,把云发生器产生的杂交和变异算子引入到该算法中,为减少算法计算量,而采用耗散的人工鱼群算法结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比只有一个适应值的人工鱼群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且具有很强的避免局部极小能力,其性能远远优于单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工鱼群算法(AFSA)是一种新提出的新型仿生优化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与优化方法。聚类在数据挖掘、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聚类问题实质是一个全局优化问题。将遗传算法中的选择和变异融合到人工鱼群算法,提出一种人工鱼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融合算法,并应用于求解聚类问题,结果该算法保持了AFSA算法简单、易实现的特点,仿真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人工蜂群算法在求解连续优化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而且算法在最初设计时不适用于离散问题的求解等问题。方法而0-1问题属于典型的二进制离散约束优化的NP-Hard问题,故提出了基于离散优化问题的人工蜂群算法(DABC)。首先,采用二进制编码方法,改进解的编码形式;其次,使用多维邻域搜索策略改进ABC算法的搜索策略,并在雇佣蜂阶段引入高斯变异,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在侦察蜂阶段引入柯西变异算子,以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避免算法在迭代时陷入局部最优,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精准度。结果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当种群规模增大时,算法的收敛速度加快,从而验证了不同的参数值对算法的影响。结论改进后的算法在求解离散优化问题时确保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整体寻优能力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Improved CSA),该算法采用贪婪策略与宽限边界值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未成熟优良子群体提供的信息修改个体基因位来改善种群质量;同时增加一个历史至当前代最佳个体记忆单元防止种群退化.通过对2个0-1背包问题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比一般CSA算法和遗传算法能更快的找到最优解;其搜索效率更高,性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计算的编程模型框架,提出基于郭涛思想的人工鱼群算法,通过该算法不但能找到总任务完成时间较短的调度结果,而且该调度结果的任务平均完成时间也较短。通过仿真实验将该算法与基本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基本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是一种云计算环境下有效的任务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区间值带符号模糊测度的Choquet积分的非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计算关于区间值带符号模糊测度的Choquet积分值,并通过一种进化算法——人工鱼群算法(AFSA)确定了模型的参数。该算法具有鲁棒性、分组计算、易于结合特定问题等诸多优点。数值试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确定模型参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根据车辆动力学响应建立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的精度,对RBF神经网络的设计、输入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响应参数和汽车车体测量点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基于拉格朗日第2方程建立了车身任意位置的5自由度振动模型,以滤波白噪声法建立的路面时域激励为车辆激励的输入和神经网络的理想输出,采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AFSA),针对车身测量点距质心的距离、待测量的动力学响应参数的类型和RBF神经网络的扩展系数建立了优化分析模型。提出了2种需测量的车辆动力学响应参数方案,以及各方案下车身测量点的具体位置。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案的路面不平度时域激励估测精度均高于0.99。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拟合过程中精度低的问题,采用简化的人工鱼群算法,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拟合的3种准则作为目标函数,优化水位流量关系模型的相关参数a和b,拟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研究水位流量关系回归问题;通过应用实例将该方法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并比较3种准则下该方法得到的拟合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简化的人工鱼群算法不仅参数设置简单,而且拟合结果均优于其它方法,是一种较为优秀的全局优化方法,适用于解决非线性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3种鱼群个体间距的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实验室水族箱中的鱼群空间分布状态进行录像,采用质心法、线段法和三点折线法计算个体间距离。结果表明,由3种方法计算获得的个体间距值均随着群体的个体尾数的增加而趋近于0.5~2倍体长(BL)的范围内。线段法与三点折线法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而质心法的计算结果的精度低于其它两种方法。在间距大于0.2 BL时,三点折线法计算得到的个体间距的频率分布普遍高于线段法,计算结果更准确。同时线段法和三点质心法所获得的个体间距在0.6~0.8 BL范围内的频率达到最大,该范围为鱼类偏好的距离范围。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智能组卷多采用单一算法,而每种算法都有其各自的缺点,针对此缺陷提出了结合人工鱼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优点组成混合智能组卷算法.在智能组卷开始时,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快速靠近组卷目标,在组卷过程中,当最优个体在连续多个迭代过程中无变化或变化极小时采用遗传算法对人工鱼个体进行跳变,提高收敛速度.通过模拟计算证明,该混合智能算法能有效地优化其中单一算法独自进行智能组卷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集成多个红外测距传感器,CMOS摄像头的仿生机器鱼,设计了仿生机器鱼的传感器网络,分析了仿生机器鱼在水面上与障碍物和目标物之间的几何关系.对漂移算法中的camshift算法进行了介绍,并把camshif算法运用到仿生机器鱼的视觉算法中.以模糊算法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路径规划控制算法.通过camshit算法与路径控制算法有效的结合,使机器鱼能够在水中自主躲避障碍物,并探测到目标物反馈信息.最后用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