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蛋白肽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进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蛋白肽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方法]采用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粉,制备猪血多肽,考察发酵温度、通气量(摇瓶转速)、pH值、接种量、发酵时间对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发酵猪血蛋白肽的最佳条件,并对发酵前后血粉的品质和感官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粉制备猪血多肽的最佳工艺参数:温度为30oC、转速为160r/min、pH值为7.5、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为50h。[结论]该研究为采用微生物发酵猪血粉制备高营养的动物蛋白饲料和提取功能性多肽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姚小飞  叶璐  赵世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76-8478,8490
[目的]为大豆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外线诱变后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1-2菌株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B1-2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的影响依次为:豆粕含量、培养基pH值、发酵温度和接种量。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中含9%豆粕、2%麸皮,以培养24 h的枯草芽孢杆菌B1-2菌株为发酵菌种,在初始pH值7.5,温度35-40℃,接种量8%条件下发酵64 h,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可从初始条件的17.80%提高至21.06%,比条件优化前提高了18%。[结论]该研究优化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刘天霞  刘雅琴  赵福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06-18407,18437
[目的]选育能利用木糖产乙醇的菌株。[方法]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能够发酵戊糖产生乙醇的酵母菌株,并对所得菌株进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选出了1株能利用木糖产乙醇的菌株b-11。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11耐乙醇浓度为5%,对数生长期为12~18 h,在50 g/L的木糖发酵培养基中发酵48 h时乙醇浓度达到最高值3.105 9 g/L,木糖利用率达82.52%,糖醇转化率是理论转化率的16.36%。[结论]该研究为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米糠制备活性肽及其抗氧化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米糠中蛋白多肽的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为米糠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为菌种,研究米糠发酵制备活性肽的条件,并对活性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当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5%、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6℃、p H 8时,米糠发酵液中水解度较高,达到了21.74%。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的米糠活性肽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此外,米糠活性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5 000 Da,富含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并包含了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结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具有提高米糠功能特性的潜力,可为米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宜的橡实制备燃料乙醇的菌种,并优化该发酵工艺。[方法]以橡实粉为原料,筛选适宜的燃料乙醇发酵菌株,并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酿酒酵母FE-B是一株高效的耐受单宁中温菌株。以橡实粉制备燃料乙醇,当液化温度为95℃,乳液浓度为32%,液化pH为5.8,液化酶用量0.06%,糖化酶用量0.05%,发酵温度为36℃时,可获得较高产率的燃料乙醇。[结论]在纤维乙醇生产技术尚不成熟的前提条件下,为了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利用野生淀粉资源橡实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大豆蛋白的情况。[方法]采用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大豆生产大豆多肽,对不同时间发酵液的pH值、游离-NH2含量、大豆多肽含量等进行检测。[结果]发酵液的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发酵72h时pH值达到稳定状态;游离-NH2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发酵60h时游离-NH2含量最高,为0.4370mg/100ml;大豆多肽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发酵60h时大豆多肽含量最高,为4.958mg/100ml。[结论]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大豆生产大豆多肽的最佳时间为60h。  相似文献   

7.
黄河  鄢凯舟  林元山  丰来  罗志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84-8586,8647
[目的]探究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备条件。[方法]通过点接种于平板与水稻纹枯病对峙生长对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进行了初筛,通过摇瓶发酵进行了复筛,并通过形态鉴定及16S R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所得菌株的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备条件。[结果]初筛获得17株水稻纹枯病的拮抗细菌,复筛获得菌株Lys-67,该菌株的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Lys-67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单因素试验,菌株Lys-67利用麸皮5.0%,于35℃、摇床转速200 r/min条件下发酵3 d,经牛津杯打孔法检测,150μl发酵液中活性成分抑制水稻纹枯病的抑菌圈达36 mm。[结论]为菌株Lys-67的进一步研究及生防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产几丁质酶菌株发酵产酶活性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筛选得到的一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254进行驯化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产酶活的影响响应面试验利用,以菌株发酵所产酶活为响应值,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工艺条件。[结果]菌株G-254发酵产几丁质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8%,牛肉膏料5%,硫酸镁0.07%,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几丁质酶活为6.86U。[结论]该研究提高了菌株发酵产几丁质酶酶活,为后续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产几丁质酶菌株发酵产酶活性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筛选得到的1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254进行驯化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产酶活的影响;进行响应面试验,以菌株发酵所产酶活为响应值,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工艺条件。[结果]菌株G-254发酵产几丁质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8%,牛肉膏料5%,硫酸镁0.07%,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几丁质酶活为6.86 U。[结论]提高了菌株发酵产几丁质酶酶活,为后续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产酸性α-淀粉酶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5为出发菌株,通过对B-5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达到提高产酸性α-淀粉酶活力的目的。[方法]在溶菌酶浓度为20 mg/ml,37℃酶解90 min条件下,原生质体制备率达到94%。然后经紫外线诱变处理,从中筛选水解圈与菌落比值较大者进行发酵,测定酸性α-淀粉酶活力。[结果]从大量突变菌株中筛选得到1株α-淀粉酶活力为267 U/ml的突变菌株UV-329,其产酶活力较出发菌株B-5提高了254.2%。[结论]利用紫外线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5原生质体进行诱变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Minitab软件优化大豆肽发酵条件,为液体发酵法生产大豆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对影响芽孢杆菌y-6发酵豆粕产大豆肽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大豆肽转化率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求解,得最佳发酵条件。[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表明,影响大豆肽转化率的主要因子为接种量、发酵温度、摇床转速;Box-Behnken试验得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为6.3%,发酵温度为39.89℃,摇床转速为187 r/min。优化发酵参数后,大豆肽的转化率由最初的63.70%提高到了78.15%。[结论]响应面分析法有效地提高了大豆肽的制取率。  相似文献   

12.
边名鸿  谢晖  左勇  李东  李杨  刘利平  祁峰  张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81-10183
[目的]优化猪骨粉乳酸菌的发酵条件。[方法]将新鲜猪骨骨粉进行乳酸菌发酵,分别探讨了不同菌种比例、初始pH、加糖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发酵条件确定为:菌种比例1∶2,初始pH 6.5,加糖量为7%。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后猪骨粉三氯乙酸氮溶解指数(PTA-SN)和磷钨酸水溶性氮(TCA-NSI)分别为0.625 0和0.873 6。[结论]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猪骨粉的营养价值大幅提升,为猪骨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秀萍  何彪  黄跃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05-20107
[目的]探讨用于屠宰场生猪猪瘟、猪丹毒的检验方法。[方法]收集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宰前检疫,并观察宰后检验过程中皮肤、体内各器官系统出现的病理变化,用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查佐证屠宰检验结果,对检出猪丹毒、猪瘟生猪按规定处理。[结果]从疑似猪丹毒病料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且分离株可使小鼠感染死亡;对疑似猪瘟病例3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率达73.3%。[结论]熟练地掌握猪丹毒、猪瘟病理变化鉴别要点,结合实验室快速检测可以提高不合格生猪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发酵床垫料来源问题,降低发酵床制作成本。[方法]以金针菇菌糠代替部分锯末制作发酵床,研究发酵床垫料配比对其温度和生猪育肥性能的影响,并分析金针菇菌糠在发酵床养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结果]金针菇菌糠发酵床不会影响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及生猪的育肥性能,有效降低了发酵床的制作成本。菌糠发酵床的最佳配方为:锯末20%、菌糠60%、稻壳20%。[结论]菌糠发酵床不仅有效解决了食用菌菌糠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极大降低发酵床的制作成本,可应用于该地区的发酵床养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因素,建立优化的发酵工艺。[结果]确定的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为:当固态物料中含有10%麸皮,9%玉米粉,1%葡萄糖及0.15%K2HPO4和0.01%MgSO4时,在28℃恒温条件下培养48~72 h,每隔6 h翻料1次,大豆肽含量最高可达6.159 mg/g。[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大豆肽的发酵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MSTN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连林生  李继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43-5945
[目的]对猪MSTN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猪、大鼠、小鼠、狗、绵羊、山羊、牛、黑猩猩、人、马、鸡和斑马鱼的MSTN基因CDS序列为材料,将该12个物种的MSTN蛋白序列调入DNAStar软件的Megalign程序,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对猪MSTN基因的基本信息、内切酶图谱、编码蛋白二级结构、信号肽、跨膜结构以及蛋白质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结果]猪MSTN基因与大鼠、小鼠、狗、绵羊、山羊、牛、黑猩猩、人、马亲缘关系很近;该基因包含多个酶切位点;其编码的蛋白是一个疏水性不稳定蛋白,分子量为42 791.3 u,等电点为6.98,包含37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二级结构上,含有20.53%的α-螺旋(Helix)、4%β-转角(Turn)、53.07%无规则卷曲(Coil)、22.4%伸展条(extenden strand)和1个跨膜结构区域;该蛋白定位于细胞外,作为信号肽的可能性很大。[结论]该研究为猪MSTN基因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是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具有强烈的纤溶活性,临床上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可用于开发新型溶栓药物。[方法]该研究采用PCR法克隆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基因及其前导肽序列,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并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BSFE纤溶活性。[结果]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转BSFE基因拟南芥,PCR检测证实BSFE基因已在转基因拟南芥基因组内整合,纤溶活性检测进一步证实BSFE可在转基因拟南芥体内表达,并可通过组织及根系分泌型表达,建立植物组织及根系分泌表达外源蛋白的系统模型。[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外源蛋白分泌表达机理及建立植物根系分泌生物反应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任可  任向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55-18356
[目的]探讨产自北方地区的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乙醇粗提物的毒力。[方法]利用博落回乙醇粗提物对麦长管蚜和桃粉蚜进行玻片浸渍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麦长管蚜与桃粉蚜24 h的LD50依次为0.052 9 g/L与147.481 8 g/L;而48 h的LD50依次为0.003 9 g/L与0.012 3g/L。[结论]北方地区博落回在蚜虫防治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猪舍之间完全隔开,30头/组,对发病和对照组红细胞进行镜检,并进行胆红素代谢试验以及三氮脒和强力霉素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发病猪红细胞周围呈刺状或无规则形状,可不规则移动,在血浆中可见到游离活附红细胞体。治疗后,血浆中游离的附红细胞体消失。发病猪血清TBIL和IBIL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三氮脒组和强力霉素组之间TBIL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强力霉素组IBIL降低至正常范围内(3.51μmol/L)。[结论]附红细胞体病可引起发病猪只IBIL显著升高,临床上使用三氮脒或强力霉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