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粗盘锯龟(虫甲)Basiprionota sexmaculata rugosa(Baly)属鞘翅目叶虫甲科龟(虫甲)亚科,是石梓叶部的一种主要害虫,在西双版纳连年普遍发生,为害严重。为了摸清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发生规律,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从1982年以来,连续2年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华时甲(Basiprionota chinensisF.)又名泡桐金花虫,属鞘翅目金花虫科。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浙江等省区。其成虫和幼虫取食泡桐树叶。据观察,  相似文献   

3.
泡桐叶甲生活史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泡桐叶甲的分布与危害泡桐叶甲(Basiprionota bisignala Boh)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湖北等地,在贵州主要分布于贵阳、平塘、黎平、雷山、安龙等县,而安龙仅兴隆区发生。主要危害泡桐,其次危害楸树和梓木,在没有泡桐树的地方,危害楸树和梓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淡水龟分布与资源情况,2013年3~10月、2015年4~5月、2017年2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周边的淡水龟类进行了调查。按照溪流、山地、河流三种生境,共设置调查样带28条,960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有3科6种,占海南淡水龟总种数的46.2%,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4种11只,包括1只大头扁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5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2只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3只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访问调查淡水龟两种,分别是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低,人为捕猎、水电站的修建,对淡水龟类种群影响大,外来龟类的管理存在隐患,建议加大对保护区内及周边龟类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5.
泡桐属玄参科泡桐属,在我国分布较广,北方已广为栽植。泡桐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的特点,民间有“一年一根杆,两年像把伞,五年可锯板”之说。1997年我们开始探索泡桐在华南地区的育苗、引种模式,经过几年的试验总结,我们对泡桐在华南地区的造林方法和防虫治病等方面积累了  相似文献   

6.
二星叶(虫甲)Basiprionofab isgnafa Boh又名龟背金花虫,属鞘翅目叶(虫甲)科。主要危害泡桐,楸树和梓木的叶片,破坏植物的生理机能,影响林木正常生长。二星叶(虫甲)七七年在我县国营林场场部工区杨家弯一带的楸树纯林内造成災害。七八年,七九年又逐渐蔓延扩散到飞练、新华、雍阳、草塘等地。据调查,危害严重的地方整个林分的叶片被食光,剩下叶脉,一片枯黄,似如火烧。一株树上有1000只以上,有的一叶片上就有10多只幼虫。据省森林昆虫普查提供的情况,省内其他地区也程度不同地遭受危害。  相似文献   

7.
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又名避债蛾,蓑蛾。近年来暴发成灾。1983年菏泽地区仅泡桐受灾面积即达35万亩。该虫食性杂、食量大,危害时间长,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尤其对泡桐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8.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又名大蓑蛾,俗称布袋虫。属鳞翅目蓑蛾科。该虫近年来在我县大量发生,为害泡桐和多种树木,泡桐被害后生长受到抑制,个别植株甚至濒临枯死,对我县泡桐生产的发展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4年,我们在双泉公社南龙大队林场的泡桐片林中进行了大袋蛾防治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导如下:一、林地立地条件和大袋蛾为害情况南龙大队林场泡桐林地地形平坦,土层较厚,土质垆土,肥力中等,地下水位较高(3米以上)。林地面积217亩,其中5年生泡桐纯林97亩,桐、杨混交林80亩,3年生桐粮间作40亩,泡桐株行距为3×3米,已经郁闭。共有泡桐树1万株,株高平均10米。  相似文献   

9.
1974年5月,通道侗族自治县下乡公社林场的新造杉木林中普遍发生小跳(虫甲),为害面积达2,000来亩,且虫口密度较大,最多的一株树上有虫20多只,一般都有10多只,有虫株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杉木幼林的正常生长。我所同贫下中农一道进行了防治工作。小跳(虫甲)又名小叶(虫甲),属金花虫科的一种小型甲壳虫。成虫体长约l-2毫米(不到一粒米大),茶褐色,前胸背板密生乳白色绒毛,触角丝状,腿节膨大,善于跳跃,受惊则坠地装死或迅速跳跑,飞  相似文献   

10.
中华金带蛾(Eupterote chinensis Leech)幼虫是四川泡桐(Paulownia fargesii Franch)的重要食叶害虫。在我区分布于通道县、新晃县和怀化县,我省涟源、邵阳、郴州三地区也有分布。除为害四川泡桐外,也在酸枣、马褂木和法国梧桐上发现。现将我们对该虫的观察和防治试验结果简述如下。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南美硬木锯天牛Mallodon dasystomus(Say)是广泛分布于美洲的一种有害生物,对树木的破坏程度高,一旦传入我国会给国内农林业生产带来危害。该虫在我国尚无分布,深入了解该虫的危害特点和鉴定特征等对防止该虫进入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介绍了南美硬木锯天牛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鉴定特征及危害特征,为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泡桐叶甲。又称泡桐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每年发生两代,以成虫越冬,第二年4月份开始活动。成虫产卵于叶的背面,竖立成堆状,幼虫孵化后,群集于叶面,啃食叶的表皮。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发生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第二代发生高峰。  相似文献   

13.
日污灯蛾在我区1980年以来已有发生,以幼虫危害核桃、泡桐等树叶片为甚。随着我区泡桐面积的扩大,该虫蔓延迅速,目前已在我区普遍发生,影响泡桐生长。为了制定防治措施,进行有效防治,控制其危害,杜绝蔓延,巩固绿化成果,我们于一九八五年至八六年对该虫的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虫名、日污灯蛾Spilarctia japonensis(Rothschild)、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灯蛾亚科Arctiinae。  相似文献   

14.
泡桐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桐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王艺伟(伊川县森防站)泡桐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泡桐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近两年,该虫在豫东开封、周口、许昌等地市的部分地区有大量发生,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扩散蔓延,减轻危害,降低损失。我们在林业部森...  相似文献   

15.
一、分布及危害情况棕金龟(虫甲)(Holotrichia sauteri Moser)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杂食亚目(Polyphaga)金龟(虫甲)科(Scarabaeicae)鳃角金电亚科(Melonthinae)黑金龟(虫甲)属(Holotrichia)。分布地区有河南信阳、西北泾渭河地区、山西潞安盆地等。成虫为害榆、月季、海棠、刺槐等树叶。幼虫食性极杂,能取食桑、杏、苹果、葡萄等约13科31种植物的根都。1958年在辽宁省清原县湾甸子地区(属长自山系,位于辽宁东部)调查,此种害虫在农地、宜林地、幼林地  相似文献   

16.
冷血动物:锯缘龟 背甲长139~176毫米。宽97~110毫米。壳高57~75毫米。背甲较隆起。有3条明显的脊棱。腹甲平坦。成体背腹甲之间及胸盾与腹盾之间有韧带发育。无腋盾及胯盾。我国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缅甸、印度:生活于山区。本种一般不入水。靠下雨或吃植物获得水分。野外已极罕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梨冠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aski etTakeya),属半翅目,网蝽科、冠网蝽属。分布全国各地,已知寄主有樟、杨、杜鹃、番桃、芭蕉、木波萝、桃、李、梨、苹果、海棠、花红、山楂、八角等林木水果。1984年该虫在我所严重为害樱花树、桂花树,泡桐及  相似文献   

18.
枣食芽象(虫甲)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其又名枣飞象、小灰象(虫甲),俗名灰虎,属鞘翅目象(虫甲)科。该虫在吴堡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4月上旬开始羽化(平均气温10℃左右),4月15日田间出现成虫,4月下旬为成虫盛发期。成虫寿命为20~30天,4月25日发现成虫交尾。5月12日幼虫开始落地入土。成虫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气温较高时最活跃,在树干上来回爬行取食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我们发现一种危害芒果树的新害虫芒果瘿象(虫甲),此虫属于鞘翅目,象(虫甲)科,过去国内未曾记录报道过。据调查,该虫仅分布于云南瑞丽县境内和畹町市,我站20多亩芒果园,30多个品种均受危害。为了防止这一害虫向我国其它芒果种植区传播蔓廷,现将我们的初步观察和防治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0.
金龟(虫甲)属鞘翅目,金龟子科。成虫食害林木、果树的芽、叶、花和幼果,幼虫——蛴螬为害幼苗根茎,是苗圃的主要地下害虫。西农苗圃培育的毛白杨、泡桐、水杉、苹果等幼苗,多年来受害严重。调查发现,往往在发生地块内,株株苗下都有蛴螬,虫口密度很大,常常形成受害的“蛴螬岛”。发现一株泡桐苗根部有蛴螬17头,毛白杨苗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