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摇瓶发酵法,探讨培养基、pH值、接种量、装液量对北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为蔗糖1%、玉米粉3%、磷酸二氢钾0.3%、七水硫酸镁0.15%、VB10.05%;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佳接种量为5%;最适装液量为60mL(250mL的三角瓶)。本试验为北冬虫夏草胞外多糖深层发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雷蘑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适于雷蘑深层发酵的初始pH值、接种量、装液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及摇床转速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并通过L16(45)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6.5,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500 ml,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9 d,转速140 r/min的发酵条件下,所得胞外多糖量为93.61 mg/100 ml。  相似文献   

3.
李慧  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00-8102
[目的]研究黑木耳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条件。[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温度、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对黑木耳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豆饼粉0.7%、KH2PO40.4%、MgSO4·7H2O 0.5%、CaCO30.3%、棉籽壳粉1%;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0、温度28℃、接种量10%(V/V)、装液量90 ml(250 ml三角瓶)、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可达4.835 g/L。[结论]该研究为黑木耳胞外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用单因素法对黑曲霉B0201半固体发酵产单宁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半固体发酵法主要产胞内酶,3.3%五倍子、2.5%的泡沫、温度30℃、初始pH 5.0,接种量1×108个孢子,装液量60 mL,摇床转速160 r/min是产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72 h,单宁酶的活力最高,可达144.39 U/mL。该条件下半固体发酵所产胞内单宁酶酶活较高,工艺简单易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乳脂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 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碳源、接种量、起始pH、发酵温度、镁元素和发酵时间对乳脂链球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三个重要因素乳糖添加量、pH和接种量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最佳发酵条件: 乳糖添加量为20g/L, 发酵培养基初始pH5.5, 接种量5.0%, 发酵温度为37℃, 发酵时间24h, 胞外多糖最高产量可达499.81mg/L。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Zhang-LL和副干酪乳杆菌KL1)发酵复方中草药,考察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发酵工艺参数。【方法】Zhang-LL和KL1菌株经活化、扩增后发酵复方中草药,从发酵液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复方中药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后多糖含量和得率,确定最优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5.0,接种量5%,发酵温度34℃,时间72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复方中药液的多糖得率为1.13%,是优化前的1.65倍,未发酵的2.51倍。  相似文献   

7.
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响应面方法分析蔗糖、蛋白胨和KH2PO43个主要因素对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以获得比较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另外,对发酵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蛹虫草胞外多糖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0%,蛋白胨1.50%,KH2PO40.05%,酵母粉0.20%,硫酸镁0.01% 发酵培养的适宜条件为:pH值6.8,温度28℃。在上述条件下蛹虫草胞外多糖得率为19.4 g/L。[结论]得到蛹虫草产胞外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上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7个灵芝菌种中筛选产灵芝多糖较多且生长较快的菌株紫灵芝,并以紫灵芝为菌种,研究了不同氮源、碳源及金属离子对产灵芝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2%的蔗糖,最佳氮源为0.2%的玉米粉,0.2%的Fe~(2 )有利于粗多糖产量的明显提高。发酵罐放大实验表明,每100 mL发酵液胞外粗多糖含量最多达1460.7 mg,菌丝体含量最多达到571 mg,pH值的变化比较缓和,发酵罐发酵更适合于灵芝多糖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对筛选到产蛋白酶且抑菌的美丽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formosus FJAT-10011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25%、蛋白胨1.25%、牛肉浸粉0.3%、NaCl0.5%、硫酸镁0.05%、磷酸氢二钾0.05%。优化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 5.5、发酵温度25℃、发酵培养基装液量30mL/250mL、种子液接种量1%、发酵时间24h。在优化条件下,上清液酶活力达到8.41U·mL-1,是初始培养条件的141倍。抑菌直径为15.71mm,比未优化的提高35.31%。  相似文献   

10.
兰蓉  杨国伟  吴志明  苑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79-7181
[目的]对鸡腿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方法]以鸡腿菇为供试材料,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鸡腿菇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0%,酵母膏0.75%,CaCl0.2%;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菌丝体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酵母膏0.75%,KH2PO4 0.2%;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的最佳发酵条件均为:起始pH值7.0,接种量20.0%,装液量120ml,培养天数6d;[结论]该研究为鸡腿菇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实验室保藏的72株灵芝菌株液体深层发酵的终生物量和胞内多糖两个指标进行了分析,以胞内多糖得率为依据,筛选出了其中得率最高的G0041,G0045和G0059菌株,得率分别为(2.39±0.06)g/L、(2.28±0.03)g/L和(2.74±0.12)g/L,且3菌株在5%和1%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3个菌株进行动力学模型构建,得到了菌丝体生长、产物胞内多糖生成和底物葡萄糖消耗的动力学方程和方程参数;方程的建立为后续灵芝液体深层发酵胞内多糖的优化及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北冬虫夏草固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条件。[方法]采用固体发酵法培养北冬虫夏草,研究碳源和氮源种类、酵母粉含量、KH2PO4含量、初始pH值、接种量、种龄及发酵时间对北冬虫夏草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大米∶米糠=90∶10,酵母粉1.0%、KH2PO40.25%、初始pH 6.0、种龄4 d、接种量8%(V/W)、温度28℃、固水比1∶1(W/V)、发酵时间6 d。在此发酵条件下,北冬虫夏草胞外多糖产量达38.625 mg/g.干基。[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新型动物保健饲料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稻草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根霉菌ZJ-8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5.0%稻草粉为碳源,3.0%豆饼粉为氮源,250 mL三角瓶装液量60 mL,接种量5.0%,培养温度30 ℃,初始pH值5,培养120 h,产酶活力最高,CMC酶活为14.72 U/mL.  相似文献   

14.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发酵环境条件进行筛选,所选取的3个关键因子为: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和摇床转速。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作进一步研究,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可知,当培养基初始pH 8.30、接种量11.1%、摇床转速179 r/min、培养温度26℃、装液量0.32 mL/mL时,可获得最大灵芝富锌率,最大预测值31.01%。  相似文献   

15.
灵芝发酵液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灵芝菌丝体液为主要基质,添加蔗糖以酵索酵母菌进行厌气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对蔗糖的添加量、酵母菌液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检测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和残糖含量,初步获得灵芝菌丝液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工芝:在灵芝菌丝体液中添加6%蔗糖,接种2%酵母菌菌液、35℃厌气发醇36 h,产物中酒精和残糖含量分别为7.6%和0.11%.灵芝菌丝体液添加蔗糖接种酵母进行厌气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2种真姬菇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姬菇Ⅰ、Ⅱ发酵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膏;液体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3%、酵母膏0.4%、vitB110mg/100ml、KH2PO40.1%、MgSO40.1%,pH值为6.0;液体发酵的优化条件是初始pH 6.0~7.0,振荡速度110~130r/min,培养温度25~28℃,装液量150ml/250ml.2种真姬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真姬菇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92、8.83 mg/ml;真姬菇Ⅰ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25、7.69 mg/ml,即真姬菇Ⅰ摇瓶发酵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高于真姬菇Ⅱ.  相似文献   

17.
朱德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49-152
以葛根为原料,酵母菌为发酵菌种,在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初始pH和接种量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2h、发酵温度29℃、发酵初始pH5.5、酵母菌接种量3%.在此条件下,α-淀粉酶活力为33.56U/mL.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 ℃、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白灵菇深层发酵的条件,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对碳源、氮源、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60 r.min-125℃培养条件下,白灵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4%、米糠5%、KH2PO40.3%、MgSO40.1%、VB110 mg.L-1,最佳装液量为70 mL(250 mL三角瓶),最佳接种量为20%,初始pH为7~8。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白灵菇液体培养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接种量、碳源、氮源、初始pH和装液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液体发酵过程中草乌与灵芝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在灵芝液体发酵过程中初始pH、草乌粉及草乌提取物对灵芝菌体生长、胞内外多糖的影响,以及灵芝发酵对草乌粉及草乌提取物中酯型生物碱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当初始pH为6时,灵芝菌体生物量及胞内外多糖产量均达最大值,分别为7.50、0.25、0.42 g/L;草乌粉添加量为20 g/L时,生物量和胞内多糖达最大,分别为10.60和0.54 g/L,分别为对照的1.96和2.57倍;草乌粉添加量为15 g/L时,胞外多糖产量达最大,为0.76 g/L,是对照的2.11倍;草乌提取物添加量为0.87 g/L时,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达最大,分别为11.30和0.72 g/L,分别是对照的2.13和2.06倍,添加量为1.16 g/L时,胞内多糖产量最高,达0.57 g/L,是对照的2.38倍。[结论]灵芝均能降低发酵液中草乌粉、草乌提取物中的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及增加发酵液中单酯型生物碱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