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明确玉米秸秆+甘蔗叶梢+木薯渣复合饲料对育肥肉牛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分别设鲜甜玉米秸秆(对照组,CK)、试验Ⅰ组(鲜玉米秸秆∶鲜甘蔗叶梢∶鲜木薯渣为3∶1∶1)、试验Ⅱ组(鲜玉米秸秆∶鲜甘蔗叶梢∶鲜木薯渣为2∶2∶1)、试验Ⅲ组(鲜玉米秸秆∶鲜甘蔗叶梢∶鲜木薯渣为1∶3∶1)、试验Ⅳ组(干玉米秸秆∶干甘蔗叶梢∶干木薯渣为3∶1∶1)、试验Ⅴ组(干玉米秸秆∶干甘蔗叶梢∶干木薯渣为2∶2∶1)、试验Ⅵ组(干玉米秸秆∶干甘蔗叶梢∶干木薯渣为1∶3∶1)进行饲养试验。结果显示,肉牛的育肥效果排序为对照组(CK)试验Ⅰ组试验Ⅳ组试验Ⅱ组试验Ⅴ组试验Ⅲ组试验Ⅵ组,而毛利润排序为试验Ⅳ组试验Ⅱ组试验Ⅴ组试验Ⅰ组对照组(CK)试验Ⅲ组试验Ⅵ组,综合育肥效果及经济效益以试验Ⅳ组(干玉米秸秆∶干甘蔗梢∶干木薯渣为3∶1∶1)的效果最佳,其平均日增重为858.97kg·头-1,毛利润达4 839.12元·头-1,较对照组(CK)显著提高10.83%。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饲料饲喂肉羊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0):131-133
为了探讨微生态制剂饲料对内羊的育肥效果,随机选取90只陕北白绒山羊作为试验动物,分3个组,每组30只,进行为期60d的育肥试验.3个组精饲料由羊场统一提供.粗饲料:对照组饲喂干玉米秸秆,试验Ⅰ组饲喂青贮玉米秸秆,试验Ⅱ组饲喂添加0.4% EM(有效微生物菌群)菌液的干玉米秸秆.结果表明:经过60d的饲养,试验Ⅱ组羊体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0头本地水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玉米秸秆+精料(CK)、青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Ⅰ组)和微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Ⅱ组)进行为期90d的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水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水牛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之间差异(P0.05)。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水牛的料重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动物机体无不良影响。说明单独饲喂青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和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且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能提高水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TMR和精.粗分离饲料对去势韩牛进行饲养试验的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1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5).在日增重、眼积面积和肌内脂肪度方面对照组和试验1组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各处理间的肉色和脂肪色无显著性差异.在肉质肉量方面,肉量A级的出现率对照组和试验3组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高级肉的出现率对照组和试验1组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从总体上看,在粗饲料需要量较多的育成期应采用TMR饲养体系,而能量需要量较高的育肥期则采用传统的精.粗饲料分离饲喂方式对改善肉牛的产肉性能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正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s,TMR)饲喂技术,又称TMR饲喂技术是指根据肉羊不同生理阶段或饲养阶段的营养需要,把切短的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以及各种饲料添加剂进行科学配比,经过在饲料搅拌机内充分混合后得到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全价日粮,直接供羊自由采食的饲养技术。该技术适合于较大规模的肉羊饲养场,但小型养殖场户一般可采用简易饲料搅拌机混合后直接饲喂的方法,也可取得  相似文献   

6.
丹参渣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丹参渣,以肉羊为试验动物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丹参渣组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同,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90.63%,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47.51%。结论,丹参渣是一种优质粗饲料。  相似文献   

7.
以育成期淘汰母牛(15~18月龄)和架子牛(18~20月龄公牛)为对象,采用复合处理秸秆全价成型饲料饲喂肉牛与精、粗饲料分饲的传统饲喂模式作短期育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无论育成期淘汰母牛还是架子公牛,其日增体质量皆以采食成型料组高于精、粗饲料传统饲喂组,且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初步结论:用成型饲料育肥肉牛可简化饲养程序,便于实现饲喂机械化、自动化,适宜规模化、集约化饲养,育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杏鲍菇菌渣复合基质对青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7):73-75
为了充分利用杏鲍菇菌渣,降低有机质栽培青椒成本,研究了杏鲍菇菌渣复合基质对青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Ⅰ组(土壤∶草炭∶杏鲍菇菌渣∶蛭石的体积比为5∶3∶1∶1)基质的理化性质均在适合青椒生长的范围内,且青椒植株生长指标、青椒果实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与CK组(土壤∶草炭∶蛭石的体积比为5∶4∶1)无显著差异,且显著性高于其他3组。所以,杏鲍菇菌渣可以替代部分草炭,节约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9.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杂交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15只6月龄的杂交羔羊(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赛尔♂)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个不同营养水平的育肥饲料配方,研究其对杂交羔羊采食量、体质量、体尺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水平较高的试验Ⅰ组和营养水平中等的试验Ⅱ组,在试验期羔羊日增质量分别达到273.33,249.00 g,较营养水平较低的试验Ⅲ组分别提高了34.32%和22.36%,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Ⅱ组杂交羔羊的胸宽与胸围都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比试验Ⅲ组分别多收入66.33,45.33元,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Ⅱ组的育肥效果好于试验Ⅲ组。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菌渣复合基质对白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杏鲍菇菌渣,降低有机质栽培白芨成本,本文研究了杏鲍菇菌渣复合基质对白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Ⅰ组(草炭、杏鲍菇菌渣、珍珠岩、稻壳的体积比为3∶1∶1∶1)基质的理化性质均在适合白芨生长的范围内,且白芨植株成活率、生长指标、产量和多糖含量与CK处理(草炭、珍珠岩、稻壳的体积比为4∶1∶1)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杏鲍菇菌渣可以替代部分草炭,节约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开发利用贵州省丰富的菜籽粕饲料资源,降低肉牛的生产成本,给肉牛饲料生产提供科学试验依据,我们用菜籽粕取代大部分豆粕对杂交肉牛开展了为期60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豆粕的试验Ⅰ组和饲喂菜籽粕的试验Ⅱ组,60d平均总增重都在76 kg左右,日增重均达到1.27 kg,增重并未受到影响.菜籽粕组的饲料价格为1 500元/t,而豆粕组的饲料价格达1 750元/t,试验Ⅱ组饲养成本比试验Ⅰ组减少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对育肥肉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在肉牛产业化生产中应用推广这一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膘情和毛色一致的30头本地黄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以微贮甜玉米秸秆(CK组)和玉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为试验组(Ⅰ组)进行进行为期120d育肥试验。【结果】玉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育肥肉牛,平均日增重达826.50g,比单独饲喂微贮玉米秸秆平均日增重提高1.67%;试验组的头均日增重成本比对照组减少5.69%,头日净增益比对照组高2.23元。【结论】在肉牛育肥阶段应用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能提高肉牛采食量、屠宰率、净肉率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饲养成本、扩大饲料来源、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发酵玉米、发酵高粱秸和发酵麦秸3种秸秆进行发酵处理,添加于饲料中确定其对生长育肥猪的效果。选用48头健康生长状况相似的杜花F1杂种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第1组作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组作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了发酵玉米秸、发酵高粱秸和发酵麦秸的饲料。根据生长育肥猪的采食量、饮水、日常活动、粪便及日增重的效果探讨发酵秸秆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发酵玉米秸喂猪较好,其增重速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发酵高粱秸和发酵麦秸效果较差,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低11.32%(P0.05)和12.28%(P0.05),每1kg增重耗料分别高于对照组12.20%和13.24%。  相似文献   

14.
选用酱糟、醋糟、赖氨酸渣配制的日粮短期育肥波杂羔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酱糟和醋糟育肥波杂羔羊能够获得较好的育肥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30 d育肥期内,日增重达到160.37 g和139.81 g,料重比为4.16 ∶1和4.77 ∶1,投入产出比为1 ∶2.16和1 ∶2.00,日平均饲料成本为1.19元/只和1.12元/只,平均每只纯收入达到41.30元和33.55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以玉米皮为载体配制阴离子添加剂与成品阴离子添加剂对干奶牛作用效果,探讨玉米皮作为阴离子添加剂载体可行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60头产前21 d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对照组(A组):不含阴离子添加剂TMR;试验I组(B组):TMR+3%阴离子添加剂(干奶宝HRBYD-902);试验Ⅱ组(C组):TMR+3%阴离子添加剂(以玉米皮为载体阴离子添加剂)。结果表明,饲喂初期,试验Ⅰ组和Ⅱ组日平均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饲喂天数增加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逐渐变小,且试验I组与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对照组奶牛尿液p H稳定在7~8,饲喂第1周,两试验组奶牛尿液p 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并于饲喂第2周、第3周p H稳定在6左右。产犊当天,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奶牛血清C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略高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概率由30%降到0,乳房炎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且预防奶牛产后疾病方面效果好于试验I组。结果显示,饲喂玉米皮为载体阴离子添加剂可在保证奶牛DMI基础上降低奶牛尿液p H,提高奶牛产犊前后血清Ca2+浓度并降低产后胎衣不下及乳房炎发生概率。因此,玉米皮可作为阴离子添加剂载体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本地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质量(113.5±7.1) kg的本地黄牛1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处理Ⅰ为仅喂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处理Ш与处理Ⅳ为在饲喂粗饲料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按每千克代谢质量30 g给每头本地黄牛补给CR的试验组.处理Ⅱ在给牛只投给混合粗饲料前3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Ш在投给混合粗饲料后2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Ⅳ将处理Ш的CR分3次等量补饲.试验结果为:处理Ⅱ的平均日采食混合粗饲料(ADRI)以及平均日增重(ADG)与不补饲CR的处理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Ш的ADRI与ADG显著增加,料重比(ADMI/ADG)显著降低(P<0.05).处理Ⅳ的ADG较处理Ш组的又有显著增加(P<0.05),而ADMI/ADG降低.本研究表明,CR作为能量添补饲料,用于本地黄牛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来调控 CR的瘤胃降解速率,使之同稻草与苜蓿混合粗饲料的相似,并使得能氮能够同步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16头12-18月龄的冀南黄牛,随机分类4组,试验Ⅰ组和对照Ⅰ组每日每头饲喂0.5kg精料,试验Ⅱ组和对照Ⅱ组和每日饲喂1kg精料,精料同25%棉籽饼和75%的麸皮组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化麦秸和末氨化麦秸,随意采食,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的日增重量最高(0.66±0.09kg),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成本(1.744元/kg)和草肉比(8.03:1)最低;经济效益最好。但试验Ⅰ组的相对日增重比试验Ⅱ组提高了97.14%,相对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成本和草肉比分别比试验Ⅱ组降低了31.48%和24.12%,因此在低营养水平下,氨化秸秆的饲喂效果更为,另外在20℃时,育肥肉牛的增重效果较好,而在0℃以下,增重效果较差,液氨处理后的氮化秸秆比未氨化造秸的的降解率提高了22.06个百分点,含氮量提高了1.36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吉林农业科学》2013,(5):66-68
为了提高肉羊的育肥效果,随机选取12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内蒙古细毛羊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60 d的干苹果渣育肥试验。结果表明:①经过60d的饲养试验后,试验Ⅱ组日增重为(220.67±8.56)g,试验Ⅰ和试验Ⅲ组分别为(138.17±6.46)g和(120±6.35)g,对照组日增重为(88.17±4.58)g,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试验Ⅰ和试验Ⅲ组多增重(132.5±6.25)g、(82.5±4.38)g和(100.67±5.65)g,差异极显著(P<0.01)。②对照组分别比3个试验组少消耗81元、162元和243元的苹果渣费用,但总增重试验Ⅱ比试验Ⅰ、试验Ⅲ及对照组多增重148.5 kg、181.2 kg及238.5 kg,纯利润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为469.2元、1 828.2元、4 123.2元及1 143元,纯利润试验Ⅱ比试验Ⅰ、试验Ⅲ及对照组多收入2 295元、2 980.2元及3 654元,效益非常明显;干苹果渣是目前比较好的饲料成分,添加10%的量,对羔羊增重效果非常明显,具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择日龄相近、健康的体重为28 kg左右的仔猪96头,随即分为4组,每组24头,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三、四组分别为试验组Ⅰ、Ⅱ、Ⅲ,第一组饲喂基础日粮,第二组饲喂基础日粮+3%药用植物复合饲料添加剂,第三组饲喂基础日粮+2%药用植物复合饲料添加剂,第四组饲喂基础日粮+1%药用植物复合饲料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后猪的形态外貌、日增重、猪肉品质、营养价值、猪的抵抗力、猪圈环境都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饲养成本明显下降.采用药用植物复合饲料添加剂喂养猪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头14月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的秦川肉公牛(无阉割),按饲喂的粗饲料种类随机分为苜蓿组(苜蓿+青贮+精料)、桑叶组(桑叶+青贮+精料)、麦草组(麦草+青贮+精料)、对照组(青贮+精料),每组5头,饲喂相应的饲料,于育肥前期(14~15月龄)、中期(16~17月龄)、后期(18~19月龄)分别取样,测定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桑叶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苜蓿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麦草组和对照组(P0.05),麦草组和对照组肉牛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桑叶组秦川肉牛血清葡萄糖、谷丙转氨酶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各试验组秦川肉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钙和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桑叶、苜蓿作为秦川肉牛肥育粗饲料的优质干草,育肥效果最好,其中桑叶处理组优于苜蓿处理组(P0.05)。桑叶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完全可以替代苜蓿,而在以"青贮+精料"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麦草,对改善肉牛肥育效果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