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推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构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多层次、多维度、多用户的资源服务体系,建成集种质信息发布、共享、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后台两大子系统的功能建设,能够推动种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主要介绍数据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总体功能、业务流程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冷藏库为基础,从目前庞大的种质资源保存规模入手,设计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管系统",用于受理全省农业种质资源入库保存申请,管理种质资源实物出入库记录,保存入库种质的应用反馈信息。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物理及逻辑架构以及系统数据模型等,详细描述了系统关键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为基础,从目前庞大的种质资源保存规模入手,设计构建"江苏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受理全省种质资源入库保存申请,管理种质资源实物的出入库,保存入库种质的应用反馈信息.探讨了系统功能设计与数据库建设,介绍了条形码技术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为拓宽农户获取农技信息资源的渠道、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效率,增加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运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多媒体化与传输渠道多元化等特点,设计一套集资讯推送、视频培训、互动咨询为一体的农技服务系统,提供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融合服务方式。【方法】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流程优化设计、数据接口开发,搭建融媒体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分发平台,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科技服务应用系统,实现微视频点播、专家问答、信息查询等信息服务功能,并推广应用。【结果】应用公众号与小程序,在功能上能满足农业信息服务的交互式、多媒体化和移动化的要求;通过微信平台作为用户访问入口,减少了下载安装流程,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意愿;微信对话和好友转发等数据分发方式占信息资源访问量的71.51%,有效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传播利用效率。【结论】应用融媒体技术与微信平台开发的"慧农信"农技服务系统能满足农业技术服务对信息资源与应用功能上的需求,提升了农业技术传播效率、降低了使用难度与培训成本,是科技特派员为农业农村用户开展技术服务的高效工具,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库(圃)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管理》2017,(3):41-44
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库(圃)建设运行现状,针对平台库(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库(圃)进出机制、制订分类管理方案、构建库(圃)运行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期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进一步规范库(圃)的建设和运行,促进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的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共享利用的现状,分析了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共享的方式和渠道,指出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在共享过程中存在着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对果树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深度不够;果树资源保存单位之间相互封锁,共享服务难以形成;种质提供者与利用者之间的利益分享不合理等问题.对加快中国果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ASP(active server page)技术,通过Access数据库设计和构建了蚕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信息系统,网址为http://www.cnsilkworm.com/。介绍了蚕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是集成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动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共享发布的平台,系统中建立了家蚕、柞蚕和蓖麻蚕等动物的数据库,数字化了800多份种质的信息。并指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蚕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检索、共享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实现了蚕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种质资源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江苏省种质资源工作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前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时期。经过80多年的努力,江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成47家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圃),形成了"四位一体"、库圃结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保护体系,显著改善了种质资源保藏条件,收集并安全保存种质资源62 553份;积极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研究,筛选出"静系46""关东194""西风小麦"等一批优异特色种质资源,创制抗赤霉病小麦、优良食味、抗豆象绿豆等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新种质;构建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开放服务以来,累计向33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发放资源材料5.7万份,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省级种质资源平台,平台在经费保障、资源管理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创新机制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和条件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改善种质保藏与研究条件,建立多元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种质资源的深度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促进种质资源有效利用,为建设种业强省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是集成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GIS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共享发布的平台,系统中建立了水稻、玉米、油菜等50多种作物的数据描述规范,数字化了15 842份种质的信息,制作了水稻、玉米、菜豆、油菜等作物地方资源的地理专题图,开发了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检索、GIS检索、共享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0.
种质资源是改良物种的重要基因来源,高校和科研院所积累了大量林木和花卉种质资源信息,但这些信息缺乏交流共享渠道,制约了种质资源信息的有效保护和利用.该文重点阐述了基于Internet、应用ASP技术搭建林木和花卉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思想及实现过程,解决了种质资源信息的发布、检索,实现了种质资源信息共享,为林木和花卉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林雅婷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410-2414
针对农村信息服务资源建设滞后,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结合微信平台与微视频的优势,应用HTML5移动开发技术,设计开发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微视频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农村实用技术的手机端点播学习。通过对系统应用情况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发现用户对农业微视频资源需求的规律,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农业微视频资源应用于农业生产,为促进农业增收、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对微视频在农业中的未来发展和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的运行管理,使各类种质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设计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用于23家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材料的网上填报,考核分值的计算、统计分析、分类排名,当前考核的流程管理及历年考核信息的分类保存.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和实现情况,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考核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现状、共享建设进展,对种质资源利益共享和种质资源库(圃)运行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分散、标准不同和共享困难等问题,在成功开发单机版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采用B/S设计模式和J2EE系统架构,用Java1.5语言设计开发了基于Intemet的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后台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平台设计开发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框架技术如struts和hibernate,使系统各层之间结构更加合理,独立性更强,实现了页面展现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化层和数据层4层分离的体系结构,很好地提高了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平台的建立与运行为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标准化整理、数字化表达和利用提供了一个与国家种质资源库和互联网对接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共享,为社会各界相关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种质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种质勐海大叶茶树资源圃茶组植物25个种3个变种的1 521份茶树种质资源的图片、农艺性状、生化成分、茶叶加工品质、抗寒性、抗病虫性等特征数据为数据源,构建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共享化,有效解决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源数据保存分散,以及共享、交流和利用困难等问题。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的管理和共享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甘肃省部分市县农业信息资源平台建设与共享服务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尽管广大农户对农业信息有着迫切的需求,但因受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获取信息的渠道仍然以农技推广、农业书刊和农户间的经验交流等传统方式为主。由于人才匮乏和经费短缺,不仅农业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水平偏低,而且共享服务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在加大对农户培训力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农业资源平台建设水平和完善共享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将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收集到的380份春油菜种质资源进行整理、鉴定、保存、评价和归类,并对每个材料的76项基本信息进行综合描述记录,建立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芥菜型春油菜种质资源数据保存管理、种质资源数据评价检索和种质资源网络信息对外发布模块构成的应用管理平台,实现晋北地区芥菜型春油菜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方便育种过程中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筛选以及对新的种质资源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加强相关育种单位间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农业科技文献信息相关数据库和分布存贮平台是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四川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目的是为四川省科技发展与进步服务,四川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已初步建成.文章对平台的建设目标、技术路线、信息网络平台、中心门户网站、进度与建议等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广东农业科学》2005,(6):34-34
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网(www.gdbgn.cn)由广东省科技厅条件财务处、广州市科技局条件财务处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省、市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单位协办。网站建有广东生物(包括农作物、花卉、微生物、昆虫、林业、药材、水产等物种)种质资源数据库、新品种数据库及科技动态等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的相关信息栏目。网站旨在建立广东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平台,促进种质资源信息共建共享、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创新、以及新品种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卡通"系统的校园网网格服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对高校的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共享,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目标之一.网格技术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共享,但其自身对用户身份和权限验证的功能还不够完善.论文提出了一种校园资源计划系统(Campus Resource Planning)模型,该模型通过结合网格平台与校园内现有的一卡通系统的特点,搭建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以方便师生对资源信息的申请和学校各部门对相关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