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土壤改良剂配方 土壤改良剂含有硫酸铵、聚顺丁烯二酸、聚天冬氨酸、硫酸钙、柠檬酸、微量元素等。施用土壤改良剂的土地种植农作物时,由于其自身庞大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土壤改良剂研究现状及其在南方旱坡地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土壤改良剂的研发概况以及土壤改良剂的分类、机理、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并分析了土壤改良剂在南方旱坡耕地上的应用前景,指出施用土壤改良剂可明显改善南方旱坡耕地普遍存在的酸、毒、瘠、漏、板、蚀等多种障碍因素,可望成为提高旱坡耕地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土壤改良剂研究已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在对土壤改良剂发展及其种类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土壤改良剂的改土培肥效应(物理结构、化学特性、生化特性)、作物增产效应及其施用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了土壤改良剂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两种土壤改良剂对陕北旱区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用2种土壤改良剂,改善陕北旱区土壤物理结构和微生物活性,测定其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土壤改良剂均能显著提高玉米株高、茎粗、鲜重、子粒NPK含量、产量。施用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相对单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的高分子土壤改良剂,更有利于促进子粒N和P的吸收,提高子粒品质。  相似文献   

5.
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四季豆轮作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四季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四季豆轮作过程中,施用土壤改良剂均能明显增加水稻和四季豆的产量,并且能增加水稻子粒的千粒重。水稻季施用土壤改良剂,在四季豆季也有一定的增产,表明适当用量的土壤改良剂有明显后效;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比单季施用的作物产量更高,土壤pH升高更快,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得到更快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已筛选出适合河西绿洲灌区次生盐碱化土壤改良的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最适施用量,在甜糯玉米(万糯2000)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糯玉米出苗期亩施土壤改良剂3.5 kg,出苗率最高,为98.77%,较不施土壤改良剂的处理提高11.46%;在苗期亩施土壤改良剂3 kg,成苗率最高,为95.01%;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量对甜糯玉米株高和茎粗的影响以拔节期最为明显,在出苗期和苗期分别亩施土壤改良剂2.5 kg,甜糯玉米株高、茎粗和秸秆鲜重较对照不施土壤改良剂的处理增加最多,且一级品率和产值最高;在出苗期和苗期分别亩施土壤改良剂3.5 kg,甜糯玉米收获期的土壤容重最小,施入改良剂7天时的土壤含盐量和pH较对应时期对照指标减少最多。综上所述,今后生产中,建议随滴灌头水和二水时分别亩施土壤改良剂2.5 kg。  相似文献   

7.
为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作物单产,试验以高粱为供试作物、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为供试材料,研究施用不同用量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在高粱生产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1 500 kg/hm2的处理增产率最高,比常规施肥增产9.5%;常规施肥+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750 kg/hm2的处理增产率次之,比常规施肥增产7.3%。因此,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可考虑施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1 500 kg/hm2或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750 kg/hm2。  相似文献   

8.
海南用于种植木薯的土壤一般都比较酸瘦。通过在海南木薯种植地施用由农业废弃物资源和腐殖酸等研制而成的环保型土壤改良剂(酸性土壤改良剂和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研究环保型土壤改良剂在种植木薯的土壤中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2种改良剂均可提高土壤pH,有效改善土壤酸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木薯鲜薯产量;施用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的木薯各种农艺性状均优于不施用的,鲜薯产量约是不施用的二倍,比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增产71.2%;木薯种植生产中可根据土壤状况和增产目标选用不同类型的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土壤改良剂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土壤改良剂可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固定土壤表层,保护土壤耕层,提高肥力,增加其保水、保土、保肥性能,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粮食产量。文章对土壤改良剂的改土培肥效应物理结构、化学特性、生化特性、作物增产效应及其施用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展望了土壤改良剂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盐碱地直播水稻适宜土壤改良剂,引进了市场上的6种改良剂,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季直播水稻种植,开展土壤改良剂对种植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秧苗素质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对降低土壤pH值、土壤水溶性含盐量有显著作用,1号地最高分别降低2.76%、0.90 g·kg-1,2号地分别降低2.78%、0.58 g·kg-1。土壤改良剂对提高盐碱地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作用不明显。土壤改良剂对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及水稻产量,1号地、2号地最高增产分别为11.06%、6.44%。土壤改良剂在高盐度盐碱地上的增产效果好于低盐度盐碱地,其中试验所采用的盐碱消、北京康源、红都嘉业3种土壤改良剂增产效果较好,可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沸石改良土壤结构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木文研究了沸石改良土壤结构性状的效果。试验表明,沸石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明显的改良效果,特别是对滨海盐化潮土效果更为显著,沸石可以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导致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容量降低,利于农作物生长,为改良低产土壤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贵州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的科技成果,对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的区域特点、类型、主导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类,并根据中低产田类型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中低产田土的障碍类型和改良主攻方向,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渍潜排水型3种类型,根据中低产田类型特征和改良对策,采取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采取完善配套工程、耕作培肥和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了以治本和治标相结合,土壤改良技术和农业增产技术相结合,注重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培肥熟化土壤,当年改造受益,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生态条件,增强稻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础地力水平;开展了6类试验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类型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地力0.5~1.5个等级,达到改土培肥、改善农产品质量,增产增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种植黄花草木樨对盐碱地土壤水、盐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大安市试验样地,采集不同地段、不同时期的盐碱土样,分别进行了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及全盐量等的测定,并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分析了黄花草木樨种植前后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土壤容重等方面的变化,通过比较10月份和6月份种植区和未种植区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比了种植黄花草木樨后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同一季节,种植区与未种植区比较土壤容重减小、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的保水持水能力增强;种植区10月份较6月份全盐量和pH均值分别减少了260.61 mg/100g和0.3,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0028 g/kg,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得到改善;种植区10月份相对于6月份土壤全盐量、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未种植区,说明黄花草木樨具有明显的改良盐碱土结构的功能,这为盐碱土改良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生物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连续施肥对(壤)土生化强度的影响.[方法]在小麦-玉米轮作区进行有机肥改土长期定位试验.设置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无肥、化肥、低秸 化肥(休闲)、低秸 化肥、中秸 化肥、高秸 化肥和厩肥 化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的呼吸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强度均明显提高,其中氨化作用强度提高了41.67%~404.17%,硝化作用强度提高了56.78%-388.39%,纤维素分解强度提高了25.52%~98.64%.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 化肥、厩肥十化肥对土壤的培肥效果较好.[结论]连续施肥可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供应强度,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生物有机肥对甘蔗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制了新型生物有机肥A、B,并对其在甘蔗施用效果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新型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改善甘蔗农艺性状、提高产量。施用新型生物有机肥A、B,其甘蔗产量分别比施用同等量的常规复合肥提高7.06%和10.76%,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施用该新型生物有机肥,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施用生物有机肥后90 d,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8.40%、17.65%、63.16%和36.84%。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机碳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土壤有机碳的概念,按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及其与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结合的情况及比重等,主要从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综述了土壤有机碳的分类方法.认为土壤活性有机碳能够灵敏、准确、真实地反映土壤有机碳的存在状况以及土壤质量变化,提高土壤活性碳库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作物产量;而缓效性碳和惰性碳可能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质改善,土壤固碳增加可提高土壤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取不同深度的碱化土与定量石膏全部混匀制成土柱,通过分析石膏的溶解、发生改良作用的效率等,以研究石膏对碱化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石膏的利用很充分,石膏的溶解量大、转化量大、改良碱化土壤的效率高、经过改良后土壤的碱化率低.但是存在的问题一是计划改良层存在石膏的渗漏问题,二是滤液下渗过快,改良反应速度小于下渗速度.二者都不利于改良反应的进行,因此理论上须采用较深的计划改良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地表植被状况的调查,对湿地公园的景观破碎度和土壤改良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浐灞湿地公园土壤物化性质不良,且存在土壤污染问题。对此提出了工程改良、植物种植改良及其它土壤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对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河口型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壤调理剂应用现状及施用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伴随着土壤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土壤污染、退化问题愈发严重,严重限制了土地的生产力,由此土壤调理剂应运而生。合理使用土壤调理剂产品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同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数量进行调整,从而改善土壤的障碍因子,使之可再次进行投入高质高效的农作物生产活动。但土壤调理剂的不合理施用会直接引起土壤退化加剧甚至产生二次污染,同时长期施用土壤调理剂也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土壤的产能与品质下降,引发农产品安全等相关问题。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土壤调理剂研究及应用状况,分析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在施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并对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提出了展望及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经过土壤调查、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及数字整理,总结出武威市山地旱作土壤土层深厚,潜在肥力较高,土体结构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旱缺水,烧草皮,踏灰,陡坡处开荒破坏了植被,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供肥性能差,速效氮偏低,速效磷缺乏。根据以上特征,制定旱作土壤(耕层)三级肥力指标,为旱作土壤改土和培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