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三门江林场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区党委“1234610”工作思路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了“以营林为基础、以工业和自营经济为主导。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方针。这种改革新思路既充分发挥林场自身优势,又能加快林场改革的步伐。他们做法是:一是继续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科学划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效益林基地,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二是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自营经济果木林的管理与发展,逐步扩大在林场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重点发展优质龙眼、柿子、袖子和大果批把…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经营以后,面临如何生存和发展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东港市林场的做法和体会。东港市林场有80%的山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林场由经济效益为主转向以生态效益为主,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出了首先调整林场的林种结构和树种结构,发展高效林业;其次,改革林场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约束机构和激励机制。“十五”期间主要经营战略是:大力发展红松果材兼用林和板栗等经济林,把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造林与培育绿化大苗相结合;加大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力度;加强工业设备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扩大现有产品系列的生产规模。使林场真正成为林、工、商、旅各产业并存发展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3.
过去几年,安化县国有柘溪林场经济困难,累计负债达到240多万元。针对这种状况,场领导认为,林场要摆脱困境,求得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行全方位的、彻底的改革。于是全面推行了“五制”改革和“四扶”的措施,从而使林场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走出了困境。“五制”改革增添活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管理岗位聘任制。场部管理人员,全面实行“定员、定责、定薪”的办法,采取“一年一聘、两年实习、民意测评、末位淘汰”的措施,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以“拟聘公示,组织决定…  相似文献   

4.
在党中央1号文件和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林场党委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全面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彻底破除建场二十多年来,林场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林场“大锅饭”的局面,使林场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邵阳市开展以“三项制度”为中心内容的国有林场经营体制改革后,呈现出领导重视,运作有序,力度大,效果好的可喜局面。一是组建国有林场改革领导班子。各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摸索经验,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行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如洞口、隆回、城步、绥宁\新邵等县均已成立林场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林场体制改革方案。通过精心部署,精心指导,林场体制改革均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国有林场改革运作有序。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矛盾很多,如思想观念陈旧,市场意识淡薄;人口增长过猛,人才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6.
应用森林经理基本原理及森林资源培育的“集约经营、永续利用”基本原则,提出商品林组织制度的改革与经营制度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就林权制度改革后商品林经营小班细碎化问题,提出以“林场化经济模式、经营区经济模式、小班经营法模式”的三级经营组织制度,来适应“林场、经营区、小班经营法”三级区划的森林经营制度;在行政管理上,提出以林场为基础的“省--市--县--林场”四级行政传导体系、森林“三级分立”的采伐管理体系、以市场导向确定森林经营目标和限定最低采伐年龄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溆浦县国有小横垅林场实施“三项制度”改革、股份制经营和公司化运作.打破了长期禁锢林场发展的旧体制。使林场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布局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林场的经济效益。去年全场社会总产值560万元,实现税费4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0.8万元,分别比改革前增长210%、100%和100%。  相似文献   

8.
呼盟推行“两自立”机制呼盟林业局学习、借鉴合江林管局的改革经验,大力推行“以场自立、以户自立”新机制,以此带动地方林业的全面改革。实行“以场自立”就是林业局对林场下放经营权,划小核算单位,使其由过去只是林产品的生产者,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9.
扎兰屯市林业局实行改革后,三年扭亏为盈,过去连年亏损,欠外债87万元,现在年年盈利,1986年盈利额达43万元,森林抚育由1984年完成3.4万亩增加到7.1万亩,提高1.1倍。他们在改革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1、打破“大锅饭”,实行“大包干”。1984年以来,林业局和所属各林场变革了经济分配关系,全面推行预算包干、成本包干、利润包干,超利分成等经济责任制,解决了平均主义、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了林场经营的积极性,在林  相似文献   

10.
实施以农养林战略,对森工特困企业冲出低谷、走上振兴具有特殊意义.具体作法是: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解危创业为中心。以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为重点,以推行委托经营搞活林场(所)为手段,通过定向、定点改革试验,分片、分块农林开发,促进”三个转变”,推进‘四个大上”,实现“五个突破”.三个转变:由以木为主的单纯林业经济向林、农、科、工贸综合经营的复合经济转变;由封闭型经营向联合开发引资合作的外向型转变;由单纯林场格局向林场套农场格局转变.四个大上:农业生产(含五荒开发、非木加工)大上。培育速生丰产林大上;木片生产大上;非国有经济大上.五个突破:在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上搞突破;在分户承包经营上搞突破;在搞活林场(所)上搞突破;在委托经营上搞突破;在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上搞突破.  相似文献   

11.
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对林场国有经济的有效补充,在林场经济发展及林场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多地少、资源危机、经济危困、资金短缺、劳力过剩的中小型林场,表现得更为显著和突出。职工自营经济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又该如何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它呢?横县石塘林场自1992年起,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与体会,现就三个方面分述如下:自营经济的三种形式(姑称之为“模式”)1.“断奶”模式即在“统一规划、连片开发、自我投资、自主经营”的原则下,以家庭为单位,每个职工划定15…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国营林场的各项生产,实行不同形式的责任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木材生产在计件工资的基础上,发展到“大包干”经济承包责任制。在试行过程中,各林场的承包内容、方法和具体作法上虽有不同,但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效果。打破“铁饭碗”实行奖惩制度,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有两个国有林场,一个是邕宁县南州林场,二是武鸣县朝燕林场,均建于1957年底,经营面积15576.2公顷,其中有林面积12740.5公顷。“九五”期间,南州林场和朝燕林场在林种、产业结构调整、开展职工自营经济以及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改革取得了实效1.调整林种、产业结构坚持因地制宜,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改变了以往单一长轮伐期树种的模式,积极发展短轮伐期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果木林。“九五”期末,朝燕林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已发展到540公顷,占全场有林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14.
林牧互促共同发展庞林,李咏梅林西县南门外林场本着“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总方针,不断探索林场改革发展之路。他们从1987年开始,利用林场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畜牧业,制定了种树种草、以林护牧护草;以牧养林、科技兴林兴牧的总体规...  相似文献   

15.
红林林场是以云冷杉为优势林分的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几年来,广大革命工人和革命干部,在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指引下,坚持实行采育兼顾伐,特别是林场革委会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采育兼顾伐的领导,使采伐后的迹地全部保持着森林环境,为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打下了有力的基础。这个林场从1963年建场以来,经历了径级  相似文献   

16.
国有衡阳县九峰林场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经营,努力拼搏,走出了困境,林场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林场要脱贫、要致富,关键在于管理。为了加快脱贫步伐,他们进一步深化林场体制改革。一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精减林场内部的管理机构,压缩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林场管理人员严格控制在职工总数的10%之内,由原来的6人减少到3人,林场只设场长、会计、出纳三名管理人员,仅此一项减少经费开支3万元;二是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因事设岗、因岗定入,签订劳动合同;三是分配制度改革,取消档案工资,按劳计酬,多劳多…  相似文献   

17.
广开门路兴林富民于晓冬阿荣旗林业局库伦沟林场施业区面积61013公顷,有职工167人,在推行“两自立”(以场自立、以户自立)过程中,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可喜成绩,使林场职工走上了一条兴林富民之路。合理分流人员。库伦沟林场打破国营、集体职工身份区别...  相似文献   

18.
我市有16个国有林场 ,经营面积3 45万公顷 ,森林面积2 7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180 4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85 9 %。1999年 ,我们大力实施以“林业分类经营、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多种经济成份发展”为重点的改革 ,有效地激活了国有林场经营机制 ,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一、推行林场分类经营 ,建立现代经营模式一是打破主次不分、经营无异和低水平重复经营的趋同模式 ,围绕现代林业管理区划经营。集中3个月时间 ,对各林场的森林和林地 ,按照“高山陡坡和天然林为生态林 ,矮山缓坡和人工林为商…  相似文献   

19.
黎芝 《广西林业》2009,(5):49-5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广西区直国有林场也融人了改革的浪潮,经营管理方式出现转变,营林生产同工同酬:即林场工人与农民工的生产单价是一致的,营林生产的主力军由以林场工人为主转变为以农民工为主。林场营林一线职工就业、经济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关系着他们的生活,而且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林场改革的成败。虽然经多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高林 《吉林林业科技》2000,29(1):34-35,49
针对目前白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是营林体制改革进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进程,进一步改革营林体制已势在必行提出了改革意见;宜林地以“卖”字当头,造林与农户责任紧密挂钩,提倡股份造林,全面实行合同管理,司法公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