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福州地区种植的无籽西瓜新品种,引进了15个无籽西瓜新品种,以暑宝为对照,开展了品种种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郑抗无籽10号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抗逆性较强,果实商品性和丰产性表现突出,综合性状优,适合在福州地区进行推广种植;郑抗无籽5号、黑巨霸、北农998和黑宝二号等品种表现也较好,可以进一步试种观察;其余品种在本次试验中表现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以引进的15个无籽西瓜新品种为试材,综合比较了各品种的田间植物学性状和果实性状,以筛选适合宁夏露地栽培的无籽西瓜优新品种。结果表明:"雪峰黑牛"、"中农无籽2号"、"津蜜8号"、"隆发无籽"、"黑宝公"、"郑抗无籽1号"、"郑抗无籽10号"、"黄玫瑰无籽"、"绿野无籽"9个品种适合在宁夏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京京郊地区气候条件且不易裂瓜、耐贮运的春大棚中果型西瓜品种,特选择了6个中果型西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均表现良好。保丰综合性状最好,单果质量和小区产量最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2.6%),适宜在北京地区作春大棚设施种植推广。北农168次之,最大优点是果实性状优,果实发育期最短,为30 d,单果质量、小区产量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居第2位。华欣863品质性状突出,肉质细脆,汁液含量最多,味甜爽口。其余品种虽各具特色,但因果实生育期偏长、耐裂性差、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等原因,不太适宜北京地区春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4.
抗病无籽西瓜新品种郑抗550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抗5503是一个抗病无籽西瓜新品种,母本是新诱变的抗病四倍体自选单系2002S1和2002S2的杂交种,父本是自选二倍体单系2002S58。全生育期105 d,果实发育期32 d,单果质量5~6 kg,最大可达8 kg。果实圆形,底色浅绿上覆墨绿齿条,瓜瓤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0%左右。果皮较硬,较耐贮运,高抗枯萎病。2004-2006年参加了河南省无籽西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07008。适宜全国栽培无籽西瓜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5.
黑皮无籽西瓜新品种瓜棉套种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籽西瓜瓜棉套种是湖北省荆州地区的主要栽培模式,为了筛选出适合荆州地区栽培的黑皮无籽西瓜新品种,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自育的13个品种(组合)在松滋市八宝镇群星村进行瓜棉套种栽培比较试验,比较各品种间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长江1号’、‘长江2号’和‘长江3号’3个黑皮无籽西瓜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湖北省荆州及周边瓜区栽培。  相似文献   

6.
郑抗无籽4号(原名金玫瑰无籽1号,见本期封面)西瓜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多倍体西瓜品种选育课题组1993年育成,开封市种子管理站等单位参与试验与推广,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黄瓤无籽西瓜新品种。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生产性状、产量、耐贮运性等综合性状超过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7.
‘昌祥9号’是以四倍体自交系‘W412’作母本,自交系‘J98-9’作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筛选出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9 d,果实发育期35 d,较易坐果。第1雌花节位第8节,雌花间隔节位7节。单瓜质量4.7 kg,果实圆形,果皮底色浅绿色,表皮有深绿色花条,瓤红色,果皮厚度1.4 cm,耐贮运。少有着色秕籽、无白筋与硬块,白色秕籽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8%。适合在河南省各地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2011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西瓜新品种郑抗无籽8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郑抗无籽8号是以MMD为母本、将军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无籽西瓜新品种。中晚熟,果实发育期37~40d。生长势强,抗病耐湿性好。果个大,产量高,单果重可达8~10kg,普通栽培667m2产量4500kg左右,温室嫁接栽培在5000kg以上。果实圆球形,纯黑皮,幼果转黑快,外形美观;瓜瓤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1.8%以上,边部8.5%以上;瓤质硬脆,白秕籽小、少,风味好,品质优,极耐贮运。全国各地均可栽培。2008年通过河南省无籽西瓜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中牟县位于黄河下游,历史上由于黄河泛滥,形成了以沙壤为主的土壤分布;气候条件优越,年均日照2366小时,平均光能辐射量491.69千焦/m2,年降水量624.3mm,无霜期213天,适合西瓜发育生长。因此中牟县是河南省无籽西瓜主要生产基地,且保护地栽培面积较大。以前主要以黑皮红瓤无籽西瓜为主,近年来花皮红瓤类型西瓜郑抗无籽3号(国审品种,见插6~7彩版)小拱棚栽培发展势头强劲。由于郑抗无籽3号易坐果,果实发育快,成熟早(坐果30天左右成熟),并且外形美观,品质优,含糖量在12%以上,瓤质酥脆,瓜个大且均匀,单瓜重平均7kg,667m2产4000kg以上,受到瓜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7,(11):15-17
以4份西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免整枝栽培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免整枝和3蔓整枝2种栽培方式下,‘特大新抗9号’‘郑抗巨丰’‘绿冠’的果实商品率、裂果率、667 m~2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厚度均无显著差异,免整枝栽培方式下单瓜质量显著低于3蔓整枝栽培方式下的;其中,‘特大新抗9号’在2种栽培方式下的667 m~2产量差别最小,分别为5 193.08、5 129.23 kg,‘郑抗巨丰’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最小,分别为10.70%、10.90%。‘大果黑美人’在免整枝栽培方式下的果实商品率为85.5%,显著低于3蔓整枝栽培方式,其他性状在2种整枝方式下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特大新抗9号’‘郑抗巨丰’和‘绿冠’适合免整枝栽培方式,可以在河南及相似栽培区域推广使用露地免整枝简约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通辽市种植的番茄品种,对引进的14个番茄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5个品种表现综合抗性强、丰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裂果率低等特点,其中莱顿、维罗娜和雅典娜这3个品种果实橙红色、商品性好,适合在通辽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6,(10):41-43
为了解决湖北省长期缺乏高品质、适应性强的厚皮甜瓜品种及种植面积较小、经济效益不高的难题,笔者在2015年47个新品种试验的基础上,从中筛选了10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厚皮甜瓜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ZW3(‘众天7号’)和ZW21(‘众天221’)在湖北省春大棚种植,早熟性好,耐低温,易坐瓜,可以在湖北省及类似地区作为早熟品种推广。ZW2、ZW4和ZW9生长势强,坐果整齐一致,商品性好;果肉脆,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8%,品质特优;单瓜质量,产量高,可作为湖北省及类似地区春大棚主导品种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小果型西瓜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选择适合大兴地区种植的小果型西瓜,选用由日本萩原公司引进的KM、L555和L600作为试验品种,与本地传统优良品种京秀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植株生长势较为一致。商品瓜产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其中L600最高,每667 m2产量为2 932 kg。4个品种皮厚差异不大,均在0.50.6 mm之间。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其中L555最高为11.74%。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KM最高为10.11%,L555次之,京秀最低且与前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供试品种口感均为酥脆,纤维含量少,各品种间差异不大。引进的3个试验品种中KM和L555优于对照,L600与对照相当,所有试验品种均适合在大兴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荆州采用靠接法和顶插接法对郑抗无籽5号、郑抗无籽6号、黑元帅、黑将军等4个无籽西瓜品种进行了嫁接育苗与栽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嫁接栽培的西瓜显著降低了枯萎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病死株率,产量显著提高;采用靠接法的嫁接苗成活率和单果重显著高于顶插接法;采用顶插接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提高的趋势;嫁接西瓜口感与自根西瓜无明显差异。郑抗无籽5号、6号的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5.
湘育30 8是隆平高科湘园瓜果种苗分公司育成的优质、抗病、坐果性优良的高产杂交一代中熟无籽西瓜新品种(见图版)。2 0 0 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发育期35天,单瓜重5~10 kg,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 %左右,一般6 6 7m2 产量30 0 0~4 0 0 0 kg。全生育期10 0天左右。无籽西瓜新品种湘育308的选育@陶抵辉$隆平高科湘园瓜果种苗分公司  相似文献   

16.
《蔬菜》2014,(8):44-44
<正>近日,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多倍体育种岗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多倍体育种课题组举办的"郑抗"系列无籽西瓜新品种示范观摩会在河南中牟县韩寺镇大洪村举行。观摩会共展示"郑抗"新品种(组合)16个。这些新品种均由郑州果树所刘文革研究员所带领的团队经过多年的积累,在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完成。会上,刘文革详细讲解了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其中高番茄红素含量的西瓜品种(番茄红素含量超过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合海南三亚地区冬季推广种植的绿皮网纹甜瓜品种,对32个甜瓜品种2018—2019年的植物生育期、田间生长情况、果实品质等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2个甜瓜品种的果实发育期在48~67 d,均表现为中晚熟;生长势和综合抗病性大多表现为较强和强;大多数品种不裂果,只有3个品种有裂果现象;果肉大多为红色脆肉型,个别品种表现为绿色软肉型;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在6.4%~14.5%,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4.3%~19.8%,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以上的品种有'金凤凰'翠蜜'吉丰蜜1号'。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翠蜜'吉丰蜜2号'吉丰蜜16号'富友17号'和'欣红密8号'等5个品种表现优良,适合在海南三亚地区冬季大棚内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金露、富豪、翠蜜、NET114号为目前山东省网纹甜瓜生产品种,经2000、2001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富豪、翠蜜果实发育期在50天以内,品质优,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5.7%以上,平均单瓜重分别为1.87、1.71kg,每667m2产量分别为3271.4、2993.4kg,适合生产上长期发展种植。NET114号,平均单瓜重1.93kg,每667m2产量达3317.7kg,品质较好,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3%,外观好,特别是网纹美观,但生育期较长,适于面向外观要求较高的大城市供应的地区种植。金露最为抗病,耐低温弱光性好,平均单瓜重2.10kg,每667m2产量达3578.2kg,但品质一般,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5%,网纹欠美观,适合于抢早种植和面向东北等要求果个大的地方销售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选择适合大兴地区种植的小果型西瓜,选用由日本蔌原公司引进的KM、L555和L600作为试验品种.与本地传统优良品种京秀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植株生长势较为一致。商品瓜产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其中L600最高,每667m2产量为2932kg。4个品种皮厚差异不大,均在0.5~0.6mm之间。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其中L555最高为11.74%。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KM最高为10.11%,L555次之,京秀最低且与前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供试品种VI感均为酥脆,纤维含量少,各品种间差异不大。引进的3个试验品种中KM和L555优于对照.L600与对照相当.所有试验品种均适合在大兴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郑甜1号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早熟厚皮甜瓜新品种.该品种的试验推广得到了中国农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在河北省廊坊市和河南省周口等地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栽培.其果实的成熟期与伊丽莎白相近,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伊丽莎白高,其它性状与伊丽莎白基本相同.该品种具有优质、耐弱光照、抗病等特点,适合我国东北地区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