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保护地蔬菜发生病虫害时,若采用喷雾法防治,易加大棚室内湿度。不利于病虫防治。粉尘喷药技术是用喷粉器把粉尘剂型农药喷向棚室内空间,使粉尘颗粒在棚室内空间形成飘尘。准长时间地弥漫,均匀地沉落在蔬菜植株上。用此方法防治棚室内蔬菜病虫害具有省农药、工效高、防治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粉尘法防治是利用快速强大的气流,将粉尘剂农药均匀地分散在温室中,形成持久的飘尘,在保护地内悬浮一定长的时间,使农药微小颗粒在植物表面形成非常均匀的沉积分布,从而提高防效.同时,利用粉尘法防治温室中病害,克服了常规喷雾法增加棚室内空气湿度的弊端,防止病害加重.利用粉尘法防治病虫害,一是能提高农药利用率,比喷雾法和烟雾法节省农药50%以上;二是对密闭条件要求不严格,棚膜有轻度破损,不会影响防治效果,是取代薰烟法的好技术.  相似文献   

3.
丁柱 《农技服务》1999,(12):23-23
<正> 粉尘施药技术是近年来在保护地推广的一项先进喷雾技术。所谓粉尘施药技术,就是将药剂及其辅料加工成颗粒极细的超微粉粒,能过喷粉的方法将超微农药粉粒在棚(室)内形成飘尘,并在空中悬浮较长时间,使粉粒飘移在蔬菜植株上均匀地、多向地扩散沉积,达到防病治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棚温室等保护地生产蔬菜、花卉,在防治病虫害时,需考虑使用与之相配套的施药机具。近年来,适合在保护地使用的施药机具正在逐步投放市场,现介绍以下几种:一、粉尘法施药机具粉尘法施药防治蔬菜、花卉病害,是近些年来在大棚生产中推广的一项植保新技术,与喷雾法相比,它具有省工、省力、省水、省药,不增加棚内  相似文献   

5.
高温干旱严重影响夏季蔬菜生产,在进行夏季温室蔬菜生产时,应做好通风降温工作,调控温光环境;对于休耕温室,也可利用夏季高温进行高温闷棚,调控土壤环境,减轻温室蔬菜土传病害。本文总结了日光温室夏季高温闷棚和温光调控技术,以期提高夏季日光温室利用率,为日光温室夏秋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温室蔬菜的周年生产为病虫害越冬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导致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危害重。对生产影响极大,是目前温室蔬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温室蔬菜病虫害五项综合防治措施。1高温闷棚蔬菜定植前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减少蔬菜生长期的侵染源。如在高温闷棚时,按M3温室  相似文献   

7.
杨媚 《农村科技》2014,(4):43-44
<正>由于吐鲁番市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温室内气候条件和蔬菜生产管理条件不断变化,给病虫害越冬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致使蔬菜病虫害种类增多、越冬基数大,对早春茬蔬菜生产影响极大。因此,为了减轻和控制早春茬温室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特提出以下有效防控措施:一、低温冻棚消毒在1年中最冷的时段冻棚处理。使棚内散落的病原孢子和害虫冻死,以降低来年早春茬棚室病虫基数。冻棚处理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温室蔬菜的周年生产为病虫害越冬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导致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危害重。对生产影响极大,是目前温室蔬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温室蔬菜病虫害五项综合防治措施。一、高温闷棚蔬菜定植前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减少蔬菜生长期的侵染源。如在高温闷棚时,按  相似文献   

9.
粉尘法施药技术是适用于防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一种施药方法。该项技术是选用具有一定规格的粉状制剂 ,采取喷粉技术使药粉在棚室内和作物丛中飘浮分散 ,均匀地沉降附着在植株的各个部位 ,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针对其在施用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指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特别是粉尘法施药对保护地内湿度、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不同天气、不同施药时间、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施药质量 ,不同施药方式等对防治效果的影响。1 粉尘法施药对保护地内湿度及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1 .1 粉尘法施药对保护地内湿度的影响从表 1中看出粉尘法施…  相似文献   

10.
一、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   临颍县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达105.62公顷,其中大中棚500公顷,小拱棚约266.67公顷,节能日光温室约133.33公顷,日光温室约66.67公顷,连栋温室4公顷,加温温室80公顷,以生产反季节辣椒、黄瓜、番茄、芹菜、西瓜为主,产品主要销往香港、湖南、湖北、北京、上海等地以及省内.生产基地集中分布为四个区域:一是龙云集团无公害蔬菜种植区;二是固厢乡大中棚蔬菜种植区;三是陈庄乡大棚及小拱棚西瓜种植区;四是以台陈镇、皇帝庙乡为主的地膜覆盖大蒜种植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我省温室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温室面积逐年扩大,产生效益的同时,由于人们常年采取单一种植模式,导致棚区连作障碍问题突显,尤其是在一些老棚区,如:山西省晋中市北田镇张胡村和曲沃具西海村,连作障碍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本文以晋中市北田镇张胡村为例,介绍了温室蔬菜生产中存在的连作障碍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豫北地区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高温闷棚、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栽培理、药物防治等,为温室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1.保护地栽培形式 保护地栽培主要有温室、大棚、中小棚、地膜等形式,温室可以人工加温,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生产出夏季蔬菜,如冬天可以利用温室生产出番茄、西瓜等。温室和大棚在不加温时也可以进行春提前和秋延后生产蔬菜,但这类保护地生产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温室(棚)设施种植无公害蔬菜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在温室蔬菜生产上农民偏施化肥,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并且长期偏施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和土壤有害物质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用于贮藏的大白菜应选择抗病、商品性好、产量高、耐贮运的绿帮品种。如新3号(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大连水师营91—12等。2温室准备一般用于冬春茬蔬菜生产或育苗用的温室经改造即可贮藏白菜。最好是无支柱的棚室,后墙有通风孔,设有排风扇,半地下式温室(即棚内地面低于外界地平面40-50cm)效果较好。入菜前10~15d扣棚,扣棚时,前底脚留30~50cm高风带。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的土地和光热条件插空饲养肉雏鸡,可充分利用温室的土地资源,劳力资源,光热资源,还可获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可喜成果。 利用高效节能型塑料日光温室搞菜鸡一体化生产时,比较典型的生产方式是越冬茬蔬菜生产结束之后与饲养肉雏鸡的衔接。即: 10月上中旬塑料扣膜,开始进行越冬茬黄瓜、番茄等蔬菜育苗, 11月中、下旬在日光温室里定植。到次年 5月底黄瓜、番茄等蔬菜生产结束后,经过对温室内部清扫,消毒后,高温闷棚一周,然后引进合同鸡——肉雏鸡。每个棚放养只数依棚的面积而定。我所试验的大棚面积为 40 m2,每个棚放养 2 500只肉雏鸡。严格掌握温室的温度、湿度及温室的通风换气情况。经过 50天的精心饲养后肉雏鸡出棚。平均每只鸡体重 2.5 kg以上,每只鸡可获纯利 2.5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蔬菜生产在黑龙江省快速发展,目前绝大部分蔬菜已经是保护地栽培供应,所以保护地生产在蔬菜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保护地复种指数高、倒茬困难,且环境密闭,湿度较大,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病害发生后广大菜农习惯采用传统的喷雾方法,这样不仅用药量大,劳动强度大,而且在防病过程中,人为地增加棚室内湿度,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温室进行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由于经常处于低温寡照的生长条件下,给蔬菜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不进行科学管理,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和经济效益。但在管理过程中只要把好"三关"、抓好"两点",就能使温室蔬菜生产顺利进行,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把三关1.温度关。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首先要搞好温度管理,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低温障碍。如果上午棚温低于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温室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防虫网、诱杀虫板等物理综合防治技术,不仅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打药次数,降低农药污染,提高蔬菜品质,而且能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时,是目前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中一项配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防虫网使用技术要点1、设置防虫网的时间。温室蔬菜生产中使用防虫网,一般选在秋季扣棚膜或撤换棚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2007,(3):46-48
高邑县从90年开始发展温室,到1996年日光温室面积达到3万亩。目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临两大课题:一是棚型落后,保温效果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遇寒冷季导致大面积死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效益。二是重茬障碍严重,主要表现是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温室土传病害的爆发为害。为突破我县温室蔬菜发展的瓶颈,2004-2006年度,我县启动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提档增效工程项目,在全县日光温室生产区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