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飞桥莴苣1号是福建省永安市特色品牌蔬菜,近年来,在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年种植面积达0.5~0.7万hm2。产品远销到华东、华北、华南、香港等地的市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延长飞桥莴苣1号产品的上市时期,扩大其在垂直范围的推广面积,我们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  相似文献   

2.
飞桥莴苣一号是三明市蔬菜种植面积最大和供应期较长的蔬菜品种之一.目前,年推广面积5 000hm2左右,在福建省及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蔬菜春淡供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持飞桥莴苣一号的优良种性和保证供种质量,我们在不同气候区建立莴苣种子生产基地,现将其高产繁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飞桥莴苣一号是永安市的地方优良品种,已于2002年12月底通过福建省蔬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当地农民的主栽蔬菜品种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种植面积约2 000hm2,一般667m2产量2 000~3 000kg,最高者可达4 000多kg,一般667 m2产值达3 500元左右.现将常见的主要病虫害发生症状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飞桥莴苣是福建省永安市的地方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等特点,近几年发展迅速.2001年我市推广面积达700公顷,产品上市量达2000多万kg,仅此一项就创产值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陈由禹 《中国蔬菜》2003,1(6):29-30
从永安市飞桥村地方品种群体中选育出的高产优质茎用莴苣飞桥莴苣1号,较早熟,肉质茎翠绿、鲜艳、多汁、纤维少、具香味,商品性好,一般每667m~2产量2 500~3 000kg。  相似文献   

6.
永安飞桥莴苣是从当地种植品种变异株中选肓而成。该品种其紫叶细长、绿茎皮薄、具有茎肉翠绿,肉质嫩脆,香脆可口、可食率高等优质特点。2006年飞桥莴苣荣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市,面积从最早的百亩发展到现在的近10万亩,亩产量从最初的1500kg,提高到现在的4000-  相似文献   

7.
永安飞桥莴苣是从当地种植品种变异株中选肓而成.该品种其紫叶细长、绿茎皮薄、具有茎肉翠绿,肉质嫩脆,香脆可口、可食率高等优质特点.2006年飞桥莴苣荣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市,面积从最早的百亩发展到现在的近10万亩,亩产量从最初的1500kg,提高到现在的4000-5000kg.  相似文献   

8.
飞桥1号莴苣早秋高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飞桥1号莴笋(茎用莴苣)是永安市飞桥村利用变异单株选育出的地方优良品种。该品种长势强,株高60~80cm,叶簇紧凑,叶片短剑形,叶脉紫绿色,叶紫红色,皮带紫色,皮薄,肉质清脆细嫩爽口,削皮后不易变色。肉质茎呈棒状,上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位于海拔700m左右的青水乡,充分利用高山气候资源优势,2007年开始推广飞桥莴苣一号——甜玉米——飞桥莴苣一号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过近6年的推广,这种种植模式面积达800多公顷,已成为本乡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调查,甜玉米平均每667m^2产量1500~1600kg,销售价格平均3元/kg,扣去成本每667m^2纯收入3500多元;飞桥莴苣一号每667m^2平均产量3500kg以上,销售价格平均2.5元/kg,扣去成本两季每667m^2纯收入7500多元,累计每667m^2平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福建沙县为低海拔地区,以往9月上旬播种飞桥莴苣,经常出现早抽薹问题.2005年我站从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引进尖叶先锋莴苣,进行秋季种植,解决了秋季种植莴苣早抽薹问题,667 m2产量1 760 kg,市场批发价1.4元/kg,产值2 464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余 《上海蔬菜》1994,(3):22-23
莴苣是我市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过去我市菜农习惯冬春种植,作为春季补淡的主要品种,秋季一般不种植。其原因:一是秋季天气炎热,育苗难度大;二是栽培不当,往往会先期抽苔;三是没有适合秋季栽培的品种。为了增加秋冬季节蔬莱的花色品种,丰富市场货源,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1988年在南通市蔬菜研究所的主持下,已将我市列为雁翎莴芭引种推广的重点地区之一。 1988年以来我办陆续从南通、云南、四川等地引进了一批较好的秋莴苣品种,通过试种比较,经过6年来的实地调查考察,发现雁翎莴苣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山药新品种"安砂小叶薯"是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从永安市地方品种"安砂小薯"单株选择、提纯复壮选育而来。2005年定名为"安砂小叶薯"。该品种中熟,产量较高、品质优、抗病、抗逆性强。在我市年种植面积已达400hm^2,每667m^2产量1700kg以上,产值达4000~5000元,是近年来永安市外销创汇的主要蔬菜品种。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3.
正娃娃菜、青花菜是甘肃张掖夏菜主要外销的蔬菜品种,当地利用拱棚、露地栽培实现了娃娃菜—青花菜二种二收高效种植,延长了产品的供应周期。该模式利于土壤熟化,技术成熟度高,在张掖推广近1 333.3hm~2(2万亩),每667 m~2效益近1.1万元。甘肃省张掖市素有"金张掖"之称,近年来,当地政府和企业齐心打造"金张掖夏菜"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包括娃娃菜、青花菜、西芹、松花菜、莴苣、甘蓝等20余种蔬菜品种,2018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3万hm~2(64万亩),产量226.7万t。  相似文献   

14.
山药新品种"安砂小叶薯"是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从永安市地方品种"安砂小薯"单株选择,提纯复壮选育而来.2005年定名为"安砂小叶薯".该品种中熟,产量较高,品质优、抗病、抗逆性强.在我市年种植面积已达400hm2,每667m2产量1700kg以上,产值达4000~5000元,是近年来永安市外销创汇的主要蔬菜品种.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5.
高立波  潘荣 《广西园艺》2011,22(2):34-34,36
秋莴苣是秋季接档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红茎莴苣品种较受消费者欢迎,它营养好、食味佳,且熟期短、投资少、经济效益高,从播种到收获只需70d左右,是较适宜桂林市秋季生产的蔬菜品种.2010年9月笔者在永福县罗锦镇尚水村委种植红茎莴苣30 hm2,加上辐射带动该县永福镇、广福镇以及罗锦镇岭桥村、高崇村、上笑村等地共种植50多hm2,于9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12月上旬收获,每667 m2产量达3 500~4 500 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永安莴苣新良种,是由福建省永安市大绿洲种子行汪聿津经理和永安市莴苣专家在变异株当中严格筛选培育成功的一代优良品种,肉特香脆,优质高产。近年来,产品已经畅销本省,远销上海、江苏、安徽、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地。  相似文献   

17.
莴苣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苣是早春上市较早的蔬菜之一,由于投资少,栽培技术简单,在我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种植年代增加,病虫危害连年加重。莴苣霜霉病是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叶片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值,影响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8.
七叶鸡爪椒是由杭州市蔬菜研究所培育的一代杂交种,1996年由福建省三明市种子站和永安市种子站、农技站、蔬菜站等联合引进。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列为福建省推广品种。经过多年的点、面试验示范推广,面积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本市种植面积超过  相似文献   

19.
王军  周峰 《上海蔬菜》2006,(1):38-39
盐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莴苣栽培历史悠久,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产的莴苣品质好,产量高。近几年来,盐城市大棚春早熟莴苣生产发展迅速,2004年种植面积达1000多hm~2,每667m~2种植效益达5000~6000元,产品远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现将其大棚无公害早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莴苣春早熟栽培,是以产品早收获上市为目的,因此应选用较耐寒、生长期较短的早、中熟品  相似文献   

20.
叶用莴苣营养价值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莴苣(LactuCa Sativa L.)是菊科的一、二年生蔬菜,原产地中海沿岸,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按食用部分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叶用莴苣又名生菜,国外广为栽培,是大众化蔬菜,国内广东、广西种植较多,上海、南京、北京等广大城市郊区也有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