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药原产中国,环境适应性强且易于栽培,在我国南北方广泛分布,河南、安徽、浙江、福建等省盛产优质品种。已知最早的山药人工栽培记录出现于南朝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其栽培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出现山药块茎切断育种、零余子栽植、宿根头繁殖和山药栽子培育等多种栽培方法。因山药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调养效果,人们加工利用山药的方式多种多样,并采用窖藏、焙干的方法延长其食用年限。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国内主栽山药品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国内7个主栽山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得出栽培综合性状最好表现最优秀的山药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7个品种中,农大长山药1号综合性状最好,其他品种从好到坏依次为平凉山药、蠡县麻山药、汾阳山药、济宁米山药、太谷山药和安顺山药。农大长山药1号作为供试品种中的新型人工培育品种,栽培表现优秀,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山药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选择适合无土栽培的山药品种,利用灰色关联法对不同山药品种进行了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农大长山药1号对基质栽培比较适应,综合性状最优,汾阳山药次之,以下依次为平凉山药,蠡县麻山药,温县怀山药,定兴棒山药,太谷山药,北京自皮山药,农大短山药一号,济宁米山药,丰县水山药和安顺山药。农大长山药1号在基质栽培中表现突出,是无土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华北地区主栽山药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慧  赵冰  李树和  刘立尊  宋生印 《特产研究》2006,28(2):15-17,21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华北地区6个主栽山药品种。结果表明,怀山药最优,以下依次为农大短山药1号、麻山药、汾阳山药、济宁米山药,太谷山药。农大短山药1号作为人工培育品种,栽培表现优秀,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山药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凉山州首次引进山药进行栽培试验,探索不同山药品种对本地的土壤和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山药品种,为山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药是道地药材"四大怀药"之一,又是药食兼用品种,近年来需求量增大,发展面积逐年增加,栽培过程中根茎出现畸形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总结了山药品种、土壤、栽培措施、病虫害等对山药根茎畸形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山药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宁海炭梅为浙江宁海县的杨梅地方品种,成熟果实具有色、香、味佳,果型大,相对较耐贮运等特点.采用优株系统选育的方法,从0.15万hm2的宁海炭梅中筛选了6个优良单株,并总结宁海炭梅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搭架栽培方式对山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以山药品种‘伊势芋’和‘大和长芋’为试材,以竹架栽培为对照,分别设置两个品种的竹架和网架栽培共4个处理,研究网架栽培对山药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网架栽培对两种山药中后期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中后期长势较好,病害较少;网架栽培可有效增加两种山药的块茎长度、块茎粗度、平均单薯鲜质量和大薯率;与对照相比,网架栽培的‘伊势芋’和‘大和长芋’产量分别增加22.99%和19.33%,经济效益分别增加39.82%和29.67%。因此,网架栽培是一种可显著提高山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
山药新品种晋山药一号是以山东莱阳细毛山药为母本,经过化学诱变选育而成。介绍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总结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以指导晋山药一号的栽培。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山药的地方品种浙江紫莳药为试验材料,研究黑膜覆盖栽培对紫山药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可以提高紫山药生长发育中后期土壤含水量,显著减轻炭疽病病害的发生,同时有利于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的生长和块茎膨大,使单个和单株块茎质量及块茎体积明显增加,从而显著提高了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