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繁殖技术(一)亲鱼培育1、亲鱼培育池要求条件:每口塘面积以2~5亩为宜,水深2~2.5米,池底平坦,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底质有一定肥度。2、亲鱼放养密度:每亩放养100~150千克为宜(每尾1千克以上的亲鱼约100尾左右),另外,可搭配放养少量鲢、鳙、草、鲂等鱼类。雌雄鱼最好分池饲养,如果混养,必须在亲鱼产  相似文献   

2.
苗种培养 1.由繁殖池培育鱼苗。在繁殖池中放养半斤以上亲鱼300~400尾(雌雄比为3:1)。亲鱼在池中产卵、孵苗。鱼苗在繁殖池中培育20天左右,养成1寸左右夏花,牵捕出塘。繁殖后的亲鱼可留在池中继续繁殖鱼苗。在饲养管理中,注意合理投饵、施肥、改善水质、及时分苗,就能够定期获得大量夏花。 2.分池培育。鱼苗长到半寸左右后捕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得繁殖的鱼苗至10月份90%以上可达到20厘米以上,这种规格的鱼种用作来年养殖可全部达到上市规格。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一、亲鱼温室培育及繁殖技术10月下旬,在亲鱼池中挑选体质健壮、无伤病、发育良好、体重3千克以上的亲鱼,按雌雄比为1∶1.5进入温室培  相似文献   

4.
以人工饲养的2、3冬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进行4批次的人工催产和孵化试验。催产雌亲鱼5960尾,平均体重120.6~148.2g,雄亲鱼350尾,平均体重278.6~310.5g。催产药物为LHRH-A2、DOM和HCG合剂。亲鱼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暂养,到达效应时间时实施人工采卵、采精液和人工授精,受精卵脱黏后用孵化桶孵化。雌雄亲鱼为20∶1。共收获受精卵4389.6万粒,孵出水花鱼苗3774.2万尾。平均催产率和受精率达到94.6%和84.1%,每尾雌亲鱼平均产受精卵约0.74万粒,孵化出鱼苗约0.63万尾。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亲鱼产卵率、受精卵孵化率和出苗率均较高,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可大大提高黄颡鱼人工繁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斑尾复虾虎鱼的生态早繁,于2014年底在菊黄东方鲀越冬池内进行斑尾复虾虎鱼的繁殖试验。越冬主养鱼为1龄菊黄东方鲀鱼种,平均规格为45.0 g/尾,放养密度在3 033尾/亩(15亩=1 hm~2,下同)。2014年11月19日挑选斑尾复虾虎鱼亲鱼90尾,雌雄比为1∶1,雌、雄鱼的平均规格分别为150、200 g/尾,平均每亩放养量为10尾。试验结果:翌年4月28日,共起捕菊黄东方鲀1 860.0 kg,平均规格为69.0 g/尾,越冬成活率为98.7%;获得斑尾复虾虎鱼苗种共计135100尾,平均规格为4.19 cm/尾,平均每尾雌亲鱼产鱼量为3002尾。结果表明,利用菊黄东方鲀越冬池放养斑尾复虾虎鱼亲鱼,挑选规格合适的亲鱼,掌握好亲鱼雌雄配比、放养数量等,后期无需进行注射催产激素等人工干预,即可实现全生态育苗。  相似文献   

6.
金鱼冬季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鱼保持了其祖先鲫鱼的繁殖习性:一年性成熟,达性成熟的雌鱼每年可产卵 2~ 3次,受精卵粘性,可在静水、流水中孵化,胚胎发育及对环境的要求与鲫鱼完全相同。根据金鱼繁殖习性,如从秋后开始采取加温 (恒温 )强化培育、光照流水刺激,辅以人工催产等技术措施,能使金鱼在冬季产卵 1~ 2次,对杂交育种,提高产卵量和延长幼鱼生长期,特别是北方地区观赏鱼养殖都具有积极意义。 1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1.1亲鱼选择 进行冬繁的亲鱼要经过严格挑选,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色彩艳丽、鳞片完好无损、体态均匀的雌雄个体。根据上述标准,华中…  相似文献   

7.
怎样提高金鱼的人工授精孵化率和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效益,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四点注意事项: 1 亲鱼的选择:选拔体质健壮,特征明显,成熟度好的金鱼作亲鱼,一般情况下2~4龄鱼成熟最好。 2 鱼具的消毒:孵化缸,鱼巢、捞海在使用前全部用10×10~(-6)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3 人工授精:挑选出成熟的亲鱼按雌雄分别放在两个盆中,以方便取放。挤卵和精液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min,可两人同时操作,以缩短  相似文献   

8.
我场于2010年2-7月进行了斑点叉尾!规模化繁殖试验,取得了良好成效:产卵率最高达92.6%、产卵量453万粒。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从北京引进的4龄亲本,体重3~3.5千克,亲鱼雌雄比例1∶1配对,共315组。亲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鱼腹部柔软、膨大;雄鱼头宽大于体宽,体色深黑,尿殖孔突起。  相似文献   

9.
引进名贵金鱼426尾,经过75天的培育,到产卵前存活365尾,成活率达85.7%。在金鱼的繁殖期间,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严格按品系分类进行雌雄搭配,定向繁殖,共育出金鱼鱼苗187300尾。在随后的养殖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选优,共获得子一代名贵金鱼64480尾,子代优品率为34.4%。  相似文献   

10.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大规模养殖泥鳅成功的五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泥鳅养殖中,鱼种优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收益。一般来说雌性泥鳅的生长速度比雄性的快1倍以上,所以,提高雌鱼比率是泥鳅增产的第一要素。这一工作首先从选择可以繁殖交配的雄性亲鱼开始。通常雄性亲鱼中,2%的亲鱼先天健壮,把它们挑选出来,这需要有一定的经验。100尾雌亲鱼用2-4尾雄亲鱼就可进行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1.
玛鱼性情温和、饲养方便、色彩鲜艳、并可与其他热带现常鱼混养,是家庭观赏鱼中较理想的品种。现以金玛鱼为实验对象,探索其繁殖方法及有关仔鱼培育及生活习性的特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金玛,规格5.6一7.2cm,32尾,雌雄比例1:1。水族箱、加热棒、控温仪,充气泵、温度计、网盖等。1.2方法1·2·1亲鱼选择及管理:挑选体质健壮、无伤、规格合适的个体作为亲鱼,暂养在水族箱中,雌雄比例1:1。每天上午9:00、下午4:00进行吸污、换水(经曝气2-3天的自来水)和投饵,并记录水温,投饵量以10一15分钟内吃完为度。当亲鱼出现临产…  相似文献   

12.
<正> 目的:为了实现生产全长30mm的放流用苗种100万尾,用来提供给放流开发事业同时也进行生产全长50mm和150~200mm大型的放流用苗种。把投喂生物饵料结束时作为苗种生产阶段。 [苗种生产]: 材料和方法: 供采卵的亲鱼主要是人工养殖的6龄以上111尾(B_1组),三龄鱼123尾(B_2组)总计315尾(雌雄比不清楚)。将这些亲鱼分别用75吨水泥池(Φ6.5×2.2m)2座,10吨水泥池(Φ2.9×1.8m)1座来饲养。饲养亲鱼用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早繁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罗非鱼春季提前繁殖技术,本试验在亲鱼池搭建塑料棚以控制水温,促使罗非鱼提前繁殖。试验设置4个试验组共投放亲鱼2万尾,对照组(未搭棚)投放亲鱼0.4万尾,亲鱼平均体重为0.75kg,雌雄比例均为3:1。结果表明,试验池平均每尾雌鱼产苗1474尾,对照池平均每尾出苗143尾,试验塘出苗量显著高于对照塘.试验期间试验池的平均水温比对照池高8℃,试验池的出苗时间比对照塘提前了61天。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搭建塑料棚明显提早了罗非鱼出苗时间且提高了出苗量。  相似文献   

14.
从南湾水库选出发育良好的黄颡鱼亲鱼,雌鱼规格100~200g/尾,雄鱼规格200~400g/尾,雌雄比1:0.5~1,催产药物为脑垂体和促排卵2号及绒毛膜促性性腺激素,二针注射,采取干法人工授精,微流水刺激,人工受精率67.5%。  相似文献   

15.
七彩神仙鱼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兵  永鸿 《科学养鱼》2003,(12):63-63
七彩神仙鱼是世界著名的热带观赏鱼,在我国,七彩神仙鱼近年来也逐渐受到了广大观赏鱼爱好者青睐。笔者对七彩神仙鱼的繁育技术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条件与方法1.亲鱼来源从观赏鱼市场购回规格一致的哈氏七彩神仙鱼10尾,年龄14个月,体长16厘米,色彩亮丽,体形圆且饱满。2.雌雄鉴别性成熟后的七彩神仙鱼雌雄特征较明显,雌鱼行为较刚烈,比雄鱼更有攻击性,在受到刺激时,雌鱼首先冲撞过来,用嘴啄敌害;也可以依照表1进行外型比较鉴别。表1七彩神仙鱼雌雄外型区别3.亲鱼培育将配对成功的4对鱼用规格为45厘米×40厘米×35厘米的水…  相似文献   

16.
一、繁殖条件的准备 1.后备亲鱼挑选和培育 立秋后挑选1^|+~3^+龄、体态特征符合品种标准、泳姿端正、肥满度适中、品相好的金鱼作为后备亲鱼,放入水泥池或套盆培养。金鱼在非繁殖季节性征不明显,暂不考虑雌雄配比问题.适当多留一些供繁殖时挑选即可。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秋 《齐鲁渔业》2002,19(10):25-25
团头鲂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几个阶段。一、亲鱼培育1.亲鱼来源与雌雄比例 在湖泊水库或池塘中捕捞成鱼时,可选留体质健壮,鳞、鳍完整,无病无伤的3龄以上个体做亲鱼,经过安全运输放入亲鱼培育池中,也可由鱼种选育而成。选留亲鱼时,要注意雌雄比例。要求雄鱼数量要略多于雌鱼,一般雌雄比例在1:1.5~2.5。雌雄鱼主要从胸鳍形状、珠星的多少和腹部大小来鉴别。2.亲鱼培育 当年春季收集的亲鱼,一般通过短期培育就能成熟,不论鱼池大小,单养或配养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培育池的面积一般1亩左右,水深保持在1.2m,可放养100~150kg的团头鲂,并适当配养4~6尾鲢鱼,以调节水质。在早春时,团头鲂亲鱼经过越冬,体  相似文献   

18.
金鱼是野生鲫鱼的变种.我国是世界上饲养金鱼最早的国家,经国内外几百年的不断选育,目前金鱼已成为品种最多,饲养最广泛的观赏鱼类。金鱼一般分为草种、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等品系,当前对金鱼进行繁殖过程中,一般是让其自产或用人工观察,发现发情立即捞出。人工挤压,使其产卵受精。此方法的受精率不高,产卵时间长不集中,不利于孵化及苗种培育,对亲鱼的伤害大且劳动强度大。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这种繁殖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生殖催情药物,促使亲鱼集中发情,产卵受精,集中孵化的技术。现将金鱼全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1年6月27日将3 5万尾平均规格为2 2g 尾的金鱼放入0 267hm2试验稻田,放养密度为13 125万尾 hm2。经3个月的饲养,产金鱼3 3万尾,平均规格达20 5g 尾,成活率为94 3%,投饲料300kg,节肥860kg hm2,水稻增产600kg hm2,经济效益显著。实验证明稻田养殖金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马冬梅 《内陆水产》2005,30(8):25-25
“蝶尾”类金鱼是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观赏鱼养殖品种.在业内享有盛名。2004年我市培育选送的蝶尾金鱼在首届全国观赏鱼大赛上获得12个奖项(其中一等奖2项),占大赛总奖项的1/5。现将蝶尾金鱼繁育、选育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