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是我国农业上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种植夏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要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的后果.经多年实践证明.种好夏大豆关键要抓好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种植夏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受病虫草为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实践证明,种好夏大豆关键要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大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的夏大豆主产区.由于夏大豆生产季节在每年的6-9月份,此时正是河南省高温多雨的季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夏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逐年加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农业管理措施为主、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为辅的夏大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我国农业上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种植夏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要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之一,也是我国农业上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对增加大豆产区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针对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讨论.种植夏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能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经多年实践证明,种好大豆关键要抓好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之一,也是我国农业上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对增加大豆产区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针对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讨论.种植夏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能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经多年实践证明,种好大豆关键要抓好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夏大豆栽培技术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农业上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种植夏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要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的后果。经多年实践证明,种好夏大豆关键要抓好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种植夏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受病虫草为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实践证明,种好夏大豆关键要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夏大豆品种,明确品种的应用价值及推广范围,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参试品系(种)4个,与对照种"桂夏1号"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设7个试点,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连续两年。【结果】参加本周期广西大豆区域试验的桂1303,桂14-2和粤夏2013-1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都在3%以上,增产点次都在60%以上,其中粤夏2013-1的脂脂肪含量22. 65%,属于高油品种;粤夏2013-2粗蛋白含量44. 2%,属于高蛋白品种,达到优质大豆标准,区域试验增产4. 5%,生产试验增产6. 4%,产量、品质、抗性结果均达标,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种"桂夏1号",通过广西夏大豆区试。【结论】四个参试种中桂1303、桂14-2、粤夏2013-1和粤夏2013-2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种"桂夏1号",可供广西各地引种、试种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近年来广西发展的一年三熟"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其增产、增效机理及玉米、大豆种间作用关系,为更好的利用推广该模式的间套作优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土地当量比(LER)、种间竞争力(A)、产量、经济效益等不同量化指标对广西"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A1)、"春玉米/夏大豆"(A2)2种间套作模式和"春玉米—夏大豆"(A3)、"春大豆—夏大豆"(A4)2种一年两熟轮作种植模式进行评定,以探讨A1种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及种间竞争力变化。【结果】相较于各作物单作,一年三熟"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下,春大豆、春玉米植株变高,产量降低;夏大豆百粒重增加,产量增加;LER=2.490,Ams10,Ams20,全年粮食总产量、经济效益高于A2、A3和A4,施肥量最少,生态效益最好,表现出明显的间套作优势。【结论】"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可同时满足粮食增产、经济效益增长等多目标的要求,可在广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育出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新品种。【方法】选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选的中间材料98-64(平果豆×扶绥黄豆)作母本、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夏大豆新品种,并于2004~2005年参加夏大豆品比试验,2006~2007年参加夏大豆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生产与示范试验。【结果】育成了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3.7%,脂肪含量16.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2307.8kg/ha,较对照种增产13.2%。【结论】桂夏4号大豆可作为广西春玉米套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育出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新品种。【方法】选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选的中间材料98-64(平果豆×扶绥黄豆)作母本、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夏大豆新品种,并于2004~2005年参加夏大豆品比试验,2006~2007年参加夏大豆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生产与示范试验。【结果】育成了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3.7%,脂肪含量16.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2307.8 kg/ha,较对照种增产13.2%。【结论】桂夏4号大豆可作为广西春玉米套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伊宁县夏大豆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宁县麦后复种夏大豆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研究.揭示出不同密度对夏大豆基本农艺形状及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提高伊宁县夏大豆产量提供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 《农家科技》2006,(6):11-11
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有三种形式:一是麦林点套夏玉米,二是麦林点套夏大豆,三是麦林点套玉米和大豆。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原因主要是,第一,能提早生育,趋利避害,麦后直播玉米、大豆,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正遇上伏旱,产量不高、不稳;采取麦林点套,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目的 鉴定大豆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合黄淮夏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成熟期适当的大豆新品种,为国家大豆新品种审定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明 《河南农业》2011,(12):33-33
河南省是我国的夏大豆主产区。由于夏大豆生产季节在每年的6—9月份。此时正是河南省高温多雨的季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夏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逐年加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农业管理措施为主、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为辅的夏大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套种是一种能充分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的种植方式,具有减少病虫害、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等优点.本试验主要观测不同套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①桂单589套种夏大豆、②桂单589套种秋玉米、③正大619套种夏大豆、④正大619套种秋玉米;667m2产干籽分别为452.2、461.2、537.3、526.9kg,处理③正大619套种夏大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夏大豆种植面积呈增长趋势.笔者通过几年来对夏大豆的跟踪调查,分析连续重茬对夏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夏大豆是虞城县第二大秋季作物,全县常年种植面积2000hm2左右.近年来,虞城县农技站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虞城县种植的夏大豆少免耕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不但吸收了精耕细作的优点,而且在提高环境质量、保护资源、节本增效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豫东平原夏大豆产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和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夏大豆增产216.0~486.0kg/hm2,平均增产幅度为15.6%;三十烷醇、亚硫酸氢钠、784-1和ABT生根粉5号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其中又以三十烷醇的增产幅度最大达21.1%.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的生理生态效应有:减轻单株空荚发生率;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增强大豆根部酶的活性,提高固氮量;促进大豆光合作用;减轻迎茬的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夏大豆应用调节剂的适宜品种及其使用浓度分别为三十烷醇0.5mg/kg、784~1200mg/kg和ABT生根粉5号5mg/kg;于播前拌种或在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洒,均是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