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的建立及其HGPRT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带虫培养法和带虫传代法建立了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无论有、无饲养细胞,虫体均能快速增殖。培养70d以上,虫体仍保持原有生物学特性,对小鼠有感染性,活力旺盛,在体外能连续培养传代。虫数最高达2.48×106/mL,群体增倍时间为8.86~10.8h。液氮保存、复苏后的虫体可在饲养细胞上立即增殖。培养中发现由巨噬细胞转化的巨核母细胞对虫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经胰酶消化能与虫体一道连续传代。通过HAT选择性培养液测定,伊氏锥虫对氨基喋呤不敏感,试验组虫体与对照一样生长良好,证明伊氏锥虫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  相似文献   

2.
蓝荣庚 《中国家禽》2005,27(13):54-55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引起鸡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组织滴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虫体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寄生于患鸡肝脏等部位的非阿米巴阶段的组织滴虫,近似球形,无鞭毛,直径大小为3-16微米;另一种是位于盲肠黏膜固有层和盲肠腔内的阿米巴阶段的虫体,有高度的多形性,有数个伪足,有鞭毛,直径大小约为8~17微米。虫体随粪便排出体外,被鸡食入即可感染,但更多见的形式是组织滴虫被寄生在鸡盲肠内的异刺线虫(俗称盲肠虫)吞食,在其体内循环。  相似文献   

3.
孔雀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以肝脏坏死、盲肠溃疡,出血为特征。近些年来,各地动物园、养殖场均不断发生该病。孔雀组织滴虫病已成为孔雀饲养的主要预防病之一。一、发病原因组织滴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虫体多随粪便排出体外,被孔雀食入即可感染。但更多见的形式是组织滴虫被寄生于孔雀盲肠内的异刺线虫吞食,在其体内循环。最终带滴虫的线虫随粪便排出体外。孔雀吃了这种带组织滴虫的线虫卵或吃了带滴虫的线虫卵的蚯蚓,线虫的卵壳被消化,线虫幼虫和组织滴出共同移行至盲肠部…  相似文献   

4.
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鸡、火鸡、鹧鸪的寄生原虫病,其他禽类有时也可感染。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表面有扣状坏死灶。鸡经常感染,但很少出现症状。1病原病原是火鸡组织滴虫。寄生在家禽的盲肠和肝脏内,在盲肠寄生的虫体呈变形虫样,有一细鞭毛,能作节律性钟摆状运动;在肝或肠壁中寄生的虫体,单个或成堆存在,呈圆形或卵圆形,无鞭毛。部分虫体可随着肠内容物排出体外,这种原虫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迅即死亡。当病鸡同时有鸡异刺线虫寄生时,组织滴虫就侵入异刺线虫,并转入异刺线虫卵内,随卵排出鸡的体外,由于有虫卵保护,故能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火鸡组织滴虫感染黄羽肉鸡后在其体内的动态分布,本研究将JSYZ-A株虫体通过泄殖腔感染15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在感染后1d^34d内,每3d迫杀5只感染鸡,采集其不同组织脏器样品,并对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火鸡组织滴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和盲肠。感染后4d,感染鸡肝脏和盲肠中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3d和16d虫体检出率即达到100%,之后检出率逐渐降低,一直持续到感染后34d还能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0d^22d从鸡十二指肠、直肠和脾脏能够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3d^19d从鸡腺胃和空肠、心脏均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9d从鸡肺脏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并且呈现一过性感染。感染鸡的胰腺、脑、肾脏和睾丸组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并未检测到虫体DNA。上述结果为临床火鸡组织滴虫致病机理的研究、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分子水平了解江苏地区火鸡组织滴虫的分类地位与进化特征,以江苏地区感染火鸡组织滴虫发病鸡群的病变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DNA提取、PCR扩增、DNA片段的克隆与测序,获得该地区火鸡组织滴虫β-微管蛋白(Betatubulin)序列,通过软件与GenBank收录的其他地区火鸡组织滴虫和相关虫体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获得的11个火鸡组织滴虫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相互之间同源性在95.3%~100.0%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与德国株相似性94.9%以上,与美国株相似性91.6%以上。同时,该地区虫体在基因进化过程中形成2个大的分枝和多个小的分枝。表明江苏地区火鸡组织滴虫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应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与种群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是鸡的一种急性寄生原虫病,其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虫体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内,一部分虫体可随鸡粪排出体外,由于虫体对外界环境抗抵力不强,大多数虫体排出后很快死亡,感染鸡的机会不多。但当病鸡同时有鸡异刺钱虫寄生时,  相似文献   

8.
鸡异刺线虫又名鸡盲肠线虫,是由盲肠线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内引起的疾病,在鸡群中普遍存在,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组织滴虫的传播者,当鸡体内同时寄生有这两种虫体时,组织滴虫可侵入异刺线虫的卵内,并随卵排出体外,鸡在啄食这种虫卵时,可同时感染两种寄生虫。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鸡的死亡率虽比火鸡低,但有时也超过30%。鸡感染这两种寄生虫可导致生长迟缓,产蛋下降,阻碍养禽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盲肠肝炎,它是由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内的一种原虫一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组织滴虫大部分时间寄生在盲肠,当被同时寄生在盲肠被异刺线虫吞食后,移转到卵内,在卵细胞内增殖。然后包被在异线刺线虫的卵巢内,随粪便排出体外。场地中的组织滴虫由于有刺线虫卵的保护,故能较长时间的生存。黑头病发生于鸡和火鸡,其它禽类(如鹧鸪、鸽)也会发生。  相似文献   

10.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引起鸡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组织滴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虫体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寄生于患鸡肝脏等部位的非阿米巴阶段的组织滴虫,近似球形,无鞭毛,直径大小为3~16μm;另一种是位于盲肠粘膜固有层和盲肠腔内的阿米巴阶段的虫体,有高度的多形性,有数个伪足,有鞭毛,直径大小约为8~17μm。  相似文献   

11.
江赵兴  蔡艳 《水禽世界》2006,(11):33-33,43
1流行病学 鸡组织滴虫病又叫传染性盲肠炎,俗称“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主要传播方式是以异刺线虫为媒介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主要感染火鸡,家鸡30~60日龄时最为容易感染:有时也感染成年鸡,但症状不太明显。此病多发生于高温潮湿多雨的夏季,发病的雏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虫体。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鸡吞食异刺线虫和蚯蚓传播。寄生于盲肠内的组织滴虫,被盲肠内异刺线虫吞食,进入其卵巢中,转入其虫卵内,当异刺线虫排卵时,组织滴虫即存在卯中。当鸡吞食异刺线虫卵时,同时也感染了组织滴虫病。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原虫,被易感性的鸡食到后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有效适用的弓形体体外培养方法,本试验利用Vero、PK15、RK13 3种传代细胞和DMEM、MEM、RPM I1640三种培养液分别对RH株弓形体速殖子进行培养,并比较了虫体的增殖和活力情况。结果显示,利用Vero细胞DMEM培养液培养弓形体速殖子,虫体增殖快、活力强,是理想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除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Beaudette株外,其它IBV均难以在体外细胞系中传代培养。为研究限制IBV体外传代培养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BV经典株M41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程度,结果显示M41可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侵入鸡细胞系LMH和DF-1,但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侵入的M41无法增殖。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M41易感组织气管、非易感组织脾脏及LMH细胞全基因组转录谱数据,结果显示宿主细胞粘附、细胞周期、p53及SRC可能是M41在体外培养细胞中增殖的宿主决定因素。本研究通过在2D培养体系中预先孵育Gelatin和3D培养两种方式来调节细胞粘附的物理环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可以促进M41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增殖;利用多种经典的细胞周期抑制剂及p53和SRC活性调控分子预先处理LMH和DF1,显示细胞周期、p53活性及SRC活性对IBV体外增殖无显著影响。表明细胞粘附特性是影响IBV体外增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IBV体外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鸡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俗称“黑头病”。是由原生生物中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以盲肠和肝脏病变为特征,最常发生于1~3月龄雏鸡。该病主要传播方式是以异刺线虫为媒介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主要感染火鸡、珍珠鸡和山鸡等禽类,家鸡30~60日龄时最为容易感染。多发生于高温潮湿多雨的夏季。发病的雏鸡有明显的临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虫体。  相似文献   

15.
鸡组织滴虫病的病原是组织滴虫,它是一种很小的原虫。该原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型原虫,寄生在细胞里,虫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无鞭毛,大小为6~20um;另一种是肠腔型原虫,  相似文献   

16.
鸡组织滴虫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以肝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由于鸡组织滴虫病症状不典型常被养殖户忽视,导致家禽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1病原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为多样性虫体。火鸡组织滴虫的生活史与异刺线虫和存在于鸡场土壤中的蚯蚓关系密切。鸡盲肠内同时寄生着组织滴虫和异刺线虫,组织滴虫可钻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异刺线虫卵可随鸡粪排到外界,土壤中的蚯蚓吞食异刺线虫卵后,组织滴虫可随虫卵进入蚯蚓体内。当鸡食入这种蚯蚓后便可感染组织滴虫病。  相似文献   

17.
鸡组织滴虫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 组织滴虫是很小的原虫。该原虫有2种形式,组织型原虫,寄生于肠壁和肝组织中的虫体没有鞭毛,呈圆形、卵圆形和阿米巴形,大小约为6~20微米;肠腔型原虫,寄生在盲肠腔的内容物中,虫体呈阿米巴状,直径为5~30微米,具有1根鞭毛,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鞭毛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1病原及其传播 该病的病原体属鞭毛虫纲、单鞭毛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在盲肠寄生的虫体呈变形虫样,直径为5~30微米,虫体细胞外质透明,内质呈颗粒状并含有吞食的细菌、淀粉颗粒等的空泡。虫体核呈泡状,其邻近有个小的生长体,由此长出1根很细不易见到的鞭毛,偶然也可见到2根鞭毛。  相似文献   

19.
牛毛滴虫病是由胎儿三毛滴虫寄生在牛生殖道内引起的一系列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病引起牛尤其是奶牛出现严重的生殖系统炎症,死胎流产,导致牛不能正常生育。胎儿三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子宫、流产胎儿、羊水和胎膜中,在公牛的包皮腔、阴茎黏膜、输精管中也存在大量寄生虫。胎儿三毛滴虫是一种有鞭毛、呈梨状的真核原生动物,虫体在寄主体内移动过程中常常以痉挛状态滚动。胎儿三毛滴虫可以在纯精液或稀释精液中存活,病原可以在体外环境下进行培养。近些年,随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毛滴虫病引起牛低育的现象不断发生,常常导致牛利用效率低下,母牛淘汰率增高,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就毛滴虫病引起牛低育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临床病鸡中火鸡组织滴虫的脏器分布规律,本研究收集21例临床疑似病鸡的321个组织器官,采用PCR技术对样品中的虫体DNA进行了检测。结果:组织脏器中肝脏和盲肠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7.1%和52.4%;其次为回肠、脾脏、肾脏、肌胃、胰腺和脑,阳性率分别为43.8%、40.0%、40.0%、37.5%、35.7%和33.3%;心、肺、法氏囊和其他肠道组织等检出率较低;胆囊未检测到。结论:火鸡组织滴虫主要感染肝脏和盲肠,其次为回肠、脾脏、肾脏、肌胃、胰腺和脑,其他脏器虫体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