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大头鱼及其保护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四种一类重点保护鱼类:白鲟、中华鲟、达氏鲟和新疆大头鱼,前三种分布于我国东部水域,以长江水域最为集中,唯独新疆大头鱼分布于西北的塔里木河水系。新疆大头鱼学名扁吻鱼,俗名虎鱼,是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的鱼类,该属也只有新疆大头鱼一种。它体长而...  相似文献   

2.
1998年6月16日,在新疆博斯腾湖上游开渡河的宝液苏木大闸河道,捕获到一条已消失20余年的扁吻鱼(地方名大头鱼或新疆大头鱼)。该鱼全长104.0cm,体长92cm,体重12.5kg,雌性,约30龄左右。扁吻鱼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头大,前躯宽,吻扁平,口裂宽,口角...  相似文献   

3.
正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Day)又名新疆大头鱼,属鲤形目、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是体形最大的裂腹鱼类,也是裂腹鱼类中唯一的大型肉食性鱼类。扁吻鱼仅分布于我国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河盆地动物区系中的标志性物种,曾是新疆重要的经济鱼类。受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期,自然分布范围大幅缩小,资源急剧衰退,1988年列为国家Ⅰ类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998年录  相似文献   

4.
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又名新疆大头鱼,属鲤形目、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是裂腹鱼类中唯一的大型肉食性鱼类。2003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始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到2006年已可以成功繁育,用于扁吻鱼增殖、放流和保种。鱼类受精卵的发育受到温度、盐度、光照、溶氧等外界因子的影响,而光照是其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生态因子,本实验拟从光照周期对扁吻鱼受精卵的孵化率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受精卵孵化的最佳条件,提高孵化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俗称新疆大头鱼,仅一属一种,被1988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上的分布,仅存于塔里木水系,是塔里木河水系中特有的土著鱼类,它在我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属一级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扁吻鱼全人工繁殖技术属世界首创,也是扁吻鱼保护艰难历程上的里程碑,新疆本土的科研团队拥有该项技术完全的知识产权,必将为该物种的保护和新疆水生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Day),又称新疆大头鱼、新疆鱼,仅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盆地动物区系中的标志性物种之一,是较为罕见的单型属鱼类,由裂腹鱼类演变、塔里木盆地地质气候变迁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Day))又名新疆大头鱼,为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是我国特有的鱼类,也是塔里木河盆地动物区系中的标志性物种,1988年该鱼被列为国家I级野生保护物种。欧鲇(Silurus glanis Linnaeus)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为自然分布于欧洲中东部及亚洲西部的里海、咸海、亚速海、黑海和波罗的海水系的天然水生物种。欧鲇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繁殖快、营养价值高、肌间刺少、肉质  相似文献   

8.
正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是分布于我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特有种,属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仅一属一种。裂腹鱼亚科鱼类起源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起有密切关系,扁吻鱼属原始等级的裂腹鱼,该物种对于研究现代鱼类如何适应高原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故有"古鱼活化石"之称。扁吻鱼性成熟较晚,且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9.
《淡水渔业》1973,(7):19-19
博斯腾湖水面广阔,水草丛生,鱼类饵料丰富,适合发展淡水养鱼业。但该湖原有鱼类品种单纯,只生长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本地叫大头鱼和尖咀鱼)两种。新疆各族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当地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组织广大渔业职工,先后于1962年和1964年向博斯腾湖投放鲤、红鲤、鲫鱼和四大家鱼,又于1969年引进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贝加雅尔罗、  相似文献   

10.
眼斑拟石首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俗称美国红鱼(red fish)、红拟石首鱼、黑斑石首鱼、黑斑红鲈、斑尾鲈(spot-tail bass)、红鼓鱼(red drum)、海峡鲈(channel bass)等,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系暖水性、广温、广盐、溯河性鱼类。原产于美国东南海岸,我国台湾和青岛于1987年和1991年分别引进此鱼,目前已在我国南方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大面积养殖,是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优良种类。本文简要介绍眼斑拟石首鱼全人工育苗技术。1 亲鱼成熟及产卵量1.1 …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6):274-275
五、鱼虱(FishLice)  鱼虱是石斑鱼体表常见的一种节肢动物外寄生虫,虽不会造成直接病害,但大量寄生时除了会造成鱼体的贫血衰弱外,口器或钩爪等附着器所造成的伤口常会造成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其它继发性疾病。1.病因鱼虱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甲壳纲(Crustceans)、鳃尾亚纲(Branchiura)、鱼虱科(Argulidae)、鱼虱属(Argulus),淡、海水水域中皆有类似品种分布,至今约已发现一百余种,寄生在海水鱼或石斑鱼体表的鱼虱亦属于鱼虱属。鱼虱体呈扁平盾状,雌、雄大小相似,约5~…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新疆扁吻鱼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06年4月以来,在有关主管部门支持下,由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主持,新疆阿克苏地区水利局等单位共同执行的“新疆扁吻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采取人工催产,人工模拟自然环境促进性腺成熟的方法,获得成熟鱼卵21万粒,受精率达到77%,出苗率81%,存活鱼苗12.5万尾。新疆扁吻鱼人工繁殖成功,保护珍贵的水生野生动物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新疆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 Day)的微卫星分子标记,获得13个位点,同时随机抽取1000对鲤引物检测扁吻鱼同源位点的多态性,获得具多态性位点18对。应用31对引物对扁吻鱼与塔里木裂腹鱼(Schizthorax biddulphi)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扁吻鱼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5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0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057。表明扁吻鱼群体多态性较高,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4763,遗传相似系数为0.6211,表明两个群体为同科不同属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扁吻鱼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随着该物种保护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人工繁殖工作已被列入新疆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议事日程。2004年,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在进行“扁吻鱼人工繁殖”课题过程中,发现收集与繁育的部分扁吻鱼亲鱼发病,出现瞎眼、眼球白内障等症状,而对其采用药物治疗的收效甚微,使扁吻鱼的人工繁育工作受到影响。为查明病因,笔者通过调查扁吻鱼亲鱼收集与培育情况,取样检验分析,确诊为双穴吸虫病,并采取防治措施,取得了一些疗效和防治经验。现将扁吻鱼双穴吸虫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原体形态特…  相似文献   

15.
扁吻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7年,利用人工驯化养殖3年以上的扁吻鱼(Aspiorhynchuslaticeps)亲鱼,通过人工催产、流水刺激、人工采卵等方法,2年共采卵99万粒,授精率83.3%,孵化率67.8%,室内人工孵化出苗56万尾,初孵仔鱼全长0.7cm,水温17~19℃时,约6d后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轮虫或卤虫无节幼体。  相似文献   

16.
圆吻鲴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阮德明  乐兆标 《淡水渔业》1999,29(10):33-34
圆吻鲴(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peters)属鲤科,鲴亚科,圆吻鲴属,又名翼鱼,广泛分布于闽江、钱塘江、长江等水系。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饲养简易,是鲴类中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适合于在池塘中与主养鱼混养以及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中放养增殖。为了加快圆吻鲴的养殖开发,几年来,我市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共培育了各种规格苗种60万尾,我们通过调查实践,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生活习性1.1食性:圆吻鲴为江河中下层鱼类,杂(刮)食性。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周丛食物,包括丝状…  相似文献   

17.
自贻贝鳃丝上分离的1种吻毛类纤毛虫,经鉴定系下毛虫属1新种,定名为威海下毛虫(Hypocomidesweihaiensisn.sp.)。对下毛虫属内各种进行了比较,并依据对纤毛图式特征的比较研究,将著毛虫属的模式种———风雅著毛虫(InsignicomavenustaKozlof,1946)进行重新组合为风雅下毛虫(Hypocomidesvenustan.comb.)。同时探讨了贻贝下毛虫的危害性及其与宿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鲴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鲴鱼是鲴亚科鱼类的总称 ,在我国有 4属 1 0余种。目前在江河湖泊水库中天然繁殖和生长的鲴鱼主要有银鲴 (XenocyprisargenteaGunther)、细鳞斜颌鲴 (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Bleeker )、黄尾鲴 (XenocyprisdavidiBleeker )和圆吻鲴 (DistoechodontumirostrisPeters ) 4种。其共同的特点是能充分利用水域中的有机碎屑和附生藻类。鲴鱼的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鲴鱼的个体大小属中等 ,体型稍侧扁。头小 ,呈锥形。口…  相似文献   

19.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饲养斑点叉尾鱼回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属鲶形目(Sflurifouormes)鱼回科(Icaaluri dae)。1984年引入我国,1987年后逐渐形成规模养殖。该鱼在水产品市场中属中档品种。其肌肉纤维细且短,肉质细嫩,久煮不老,可作...  相似文献   

20.
1992年起对濒危物种──新疆大头鱼的生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水域有: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及其上游托什干河和库马里克河、塔里木河、博斯腾湖及上游开都河和天鹅湖、大西海子水库、渭干河水系及克孜尔水库和车尔臣河及新发现的喀依拉克湖等水域,行程10000多km。初步查清了新疆大头鱼的分布范围、生态要求及其数量演变。新疆大头鱼分布的海拔高程为800~1200m之间,最高不超越1500m。栖息于水温较高的静水或缓流的湖泊中,仅为了产卵进行短距离的溯河徊游。现存有新疆大头鱼的水域仅为阿克苏河下游的艾西曼湖群、车尔臣河的喀依拉克湖和渭干河水系的克孜尔水库,并在库区下的河道中发现幼体。目前新疆大头鱼物种已极度濒危。新疆大头鱼系裂腹鱼亚科中生长快、个体大、性成熟年龄晚、繁殖力低的大型食肉性鱼类。运用Von.Bertalanffy的理论生长方程求得的生长参数:-K=0.063;to=0.275;L=118.2cm;W=25884g;tip=17.1龄;tmax=47.2龄。与历史上捕获的最大个体基本一致。并对新疆大头鱼的食性、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新疆大头鱼濒危的原因:1、新疆大头鱼生物学特性的本身决定它对环境要求苛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