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汉起  娄凤君 《大豆科学》1995,14(4):330-333
本课题组对黑龙江省65个市、县土样中存在的孢囊线虫,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进行小种鉴定,共鉴定出63个市县的孢囊线虫为3号小种,1个县为6号小种,1个县为7号小种,基本明确了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类型与分布,为我省的抗线虫品种选育与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验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清上  陈品三 《大豆科学》1995,14(4):355-359
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标准鉴别,对采自中国农科院昌平基地大豆试验田的大豆孢囊线虫群体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温室分栽鉴定和塑料钵柱鉴定结果表明一致,各个鉴别品种根部都着生较多的孢囊,孢囊指数最低为49.8%,对孢囊线虫的反应极明显地全部表现为(+)。按Riggs和Schmitt(1988)的划分标准,该线虫群体为4号生理小种。这一结果极有力地证实北京地区有4号生理的小种分布。  相似文献   

3.
抗病基因对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维志 《大豆科学》1998,17(2):153-156
在盆栽条件下,强迫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群体在抗病品种上繁殖10-12代,用一套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重新鉴定经抗病基因选择后的大豆孢囊线虫的生理小 种类型,鉴定2表明:原来为1号生理小种的线虫群体,经在抗病品种Peking和Franklin  相似文献   

4.
张国栋 《大豆科学》1994,13(3):252-260
大豆孢囊线虫是美国大豆生产中造成损失最大的病害。目前从理论上用四个鉴别寄主把大豆孢囊线虫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但实际上未发现11号、12号和13号生理小种。通过大规模品种资源筛选,已选出一大批抗源,较好的抗源有Peking、PI88788和PI437654等。大豆品种对孢囊线虫的抗性由少数基因控制,在某些情况下与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有连锁,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分子标记与大豆的抗性有关,RFLP和RA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对采自辽宁省14个市22个县(区)的42份大豆胞囊线虫土样,应用Golden等的方法和鉴别寄主 Pickett、Peking、P188788、P190763和Lee,于2008年5-9月在室外避雨棚内进行盆栽生理小种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绘制出了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图共鉴定了14份土样、3个生理小种,即1号、3号和6号生理小种,其中6号生理小种在辽宁省首次发现.1号生理小种分布在铁岭市昌图县;3号生理小种分布在大连市庄河、盘锦市大洼县、锦州市北镇、本溪满族自治县、葫芦岛市南票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鞍山市岫岩县、沈阳中东陵区、辽阳市刘二堡镇、丹东市凤城县和抚顺市清原县;6号生理小种分布在朝阳市喀左县和营口市盖州.伞省以3号生理小种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育成抗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及胞囊线虫生理小种侵染力的变异,于2005~2008年,应用黑龙江省发生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及已经通过鉴定的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等8个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Lee68为材料,进行抗病基凶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选择作用研究.在盆栽条件下,强迫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群体在抗病品种上繁殖10代,选用5个标准鉴定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重新鉴定经抗病基因选择后的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原来为3号生理小种的线虫群体,经在抗病品种抗线虫1号、抗线虫2号、抗线虫3号、抗线虫4号、抗线虫5号上连续选择10代之后,变为6号小种;经在厌皮支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0号小种;经在Peking上选择之后变为14号小种,经在哈尔滨小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5号小种.上述鉴定结果说明,原大豆胞囊线虫生理种群体,经过在抗病品种上连续强迫繁殖后,形成新的生理小种,并使原扰病品种变为感染品种,认为在生产上采用轮作方式是保持抗线品种抗性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选择一组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亲本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呈现连续性变化,根部孢囊附着量平均表现为0~145个.按照传统孢囊线虫鉴定分类标准,黑种皮的高抗抗源对SCN4号生理小种抗性十分稳定,灰布支黑豆和PI437654的孢囊附着量分别为2.67和0个;绝大部分黄种皮亲本材料抗性均表现为高度感病,只有1267和1259表现为中感.对于4号强毒生理小种的特殊性,实际中将无法选育到抗性品种以解决生产需要问题.利用品种间抗性存在的差异和连续性变化,并比较其它方法,建议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鉴定标准划分为5级,分别为免疫、高抗、抗、感和高感,其IP指数(%)以Lee为对照时分别为0、0.1~15、15.1~50、50.1~100和>100.黄种皮大豆品种晋豆19号对4号生理小种反应稳定,可作育种参考对照.  相似文献   

8.
1986—1990年,对全国10,000余份大豆种质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SCN)1,3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抗SCN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128份,其中免疫的16份;杭3号小种的品种288份,其中免疫的30份;抗4号小种的11份,无免疫品种。兼抗1、3和4号小种的有4份,免疫和抗病的品种基本是小黑豆类型,多来自山西、河北,其次为陕西和山东。  相似文献   

9.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书君  张玉华 《大豆科学》1991,10(3):165-171
1986~1990五年内,应用田间自然发病和盆栽接种病土鉴定方法,对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等14个省市保存的8183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筛选出免疫品种29份,占参试材料0.35%,抗病品种209份,占参试材料2.55%。鉴定结果表明,抗源材料多为黑种皮大豆,而且不同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抱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黑龙江省25个市(县)的25份大豆胞囊线虫样品测定了胞囊密度,并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上 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胞囊密度最高为40.7(孙吴县),胞囊密度最低为1.0(海伦,哈尔滨万宝镇),大 多数地区胞囊密度介于20~30之间;3号生理小种仍为黑龙江省的优势生理小种,但在安达地区所采的土样中鉴 定出4号和14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1.
利用RAPD技术寻找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小种标记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颜清上  李莹 《大豆科学》1996,15(2):126-129
以高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2个大豆品系1259系(黄色)和1259系(双色)及其抗感亲本灰皮支黑豆和晋遗9号,以及另外两个高抗品种PI437654和元钵黑豆,两个高感品种鲁豆1号和鲁豆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豆抗孢囊线虫的PAPD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往大豆孢囊线虫采用生理小种来划分不同群体对大豆致病力的差异,最近美国采用了新的分类系统-HG类型,将用此分类系统代替原来的生理小种分类系统。本文介绍了HG类型的命名原则、鉴别寄主、标准感病品种、鉴定标准(环境、种子、接种物制备、盆栽容器和土壤)以及HG类型的用途等。  相似文献   

13.
连续种植大豆抗孢囊线虫品种胁迫线虫生理小种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生产条件下,高抗大豆抗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线1号、抗线2号,在同一块地连续种植4-5年,明显发病。病土采用盆栽法,应用五个标准鉴定品种:Picket、Peking、PI88788、PI90763、Lee(Golden1970)及抗线2号,重新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按Riggs(1988)标准,原来的3号生理小种线虫群体致病性发生变异,出现14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4.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小种抗性鉴定及抗病遗传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这项研究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承担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豆资源抗病性鉴定及持久抗性”研究中的部分内容。目的是筛选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源,并获得抗性稳定的种质,...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9%,较2006年下降了9%;其次是7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较2006年上升了7%.对黑龙江省56份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出高抗品种4个,垦丰16号、垦丰18号、绥农22号、绥农25号,抗病品种14个.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际通用的鉴别寄主法,鉴定连作条件下大庆和安达大豆胞囊线虫天然育种病圃生理小种和HG毒力类型。结果表明:生产条件下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小种为毒力较强的14号生理小种,大庆地区为3号生理小种。室内盆栽鉴定安达试验基地HG类型为1.3.4.7,大庆试验基地HG类型为7。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和毒力类型的组成日趋多样性,迫切需要发掘新的抗源和加紧培育水平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17.
1986~1990年期间,在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严重发生的地块(辽宁省康平县),对来自黄、淮、海大豆产区的7,772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现免疫的品种(根上无孢囊)8份,抗病的69份,这些品种多是黑色种皮。  相似文献   

18.
在我省从东起中苏边界的饶河、密山县,西到与内蒙交界的甘南、泰来县,北至嫩江、北安县,南到哈尔滨市、尚志县等30个市县采土,用Golden氏方法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结果均属3号小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两个抗孢囊线虫品系84—783、CN210与当地感病的大豆品种绥农6号配制成84—783×绥农6号和绥农6号×CN210二个组合,在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自然感染条件下,分析这些组合的F2代抗感病植株分离比例。结果表明,84—783、CN210的抗性基因对绥农6号的感病基因是隐性的,三对独立遗传的隐性基因控制84—783×绥农6号和绥农6号×CN210两个组合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骨干亲本抗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对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中常用的40份骨干亲本进行4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其中感病品种30份,黄粒抗病品系2份,黑粒抗病品系2份,黑粒抗源6份。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抗性有极显著差异;抗性的主要差异首先出现在抗性和非抗性品种之间,其次出现在非抗性品种内;抗源材料的抗性非常稳定;亲本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呈连续性变化,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抗性愈强的品种抗性愈稳定,抗性愈弱的品种抗性愈易受环境的影响。大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广义遗传力约为5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