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棉花胚珠切块诱导愈伤组织,经悬浮振荡培养、漂浮培养、滤纸桥法等方法诱导成纤维细胞。发现漂浮培养和改进的滤纸桥法对纤维的诱导效果比悬浮振荡培养的效果好。微管解聚剂APM和核酸抑制剂抑制纤维的生长,纤维二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极性对纤维的生长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银鹊树未成熟种子为试材,对银鹊树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银鹊树胚性细胞悬浮系与植株再生体系。将银鹊树未成熟种子子叶胚接种在添加1.0 mg/L 2,4-D、0.5 g/L活性炭的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将诱导得到的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添加0.2 mg/L 6-BA、0.05 mg/L NAA和3 g/L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上振荡培养,由此建立了增殖速度快、分散程度好、稳定性较强的胚性细胞悬浮体系。将悬浮培养获得的子叶胚转到不含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MS固体培养基中,可以长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3.
掌叶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及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宝成  吴爱民 《作物学报》1996,22(2):197-201
掌叶半夏成熟胚在含2,4-D2.0mg/L,BA0.5mg/L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用附加2,4-D 2.0mg/L,BA0.1 mg/L,CH300mg/L的MS液体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进行悬浮振荡培养,经3 ̄4次继代培养即可得到悬浮的单细胞,其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经测定,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20天时细胞数量和鲜重达到最大值;随着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适合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纤维生长发育的实验体系,以中棉所49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配比、胚龄等因素对棉花胚珠培养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BT基本培养基较适合于棉花胚珠离体培养;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均能诱导棉花离体胚珠产生纤维,但液体培养效果优于固体培养;开花前后的胚珠均能诱导离体纤维的生长,但以开花当天的胚珠为外植体的效果最好。外源激素对于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纤维生长是必不可少的,GA3、IAA、NAA、Ethylene和BR均促进离体培养胚珠纤维的生长,且GA3效果最好;2种激素配合使用效果优于单一激素处理,其中5.0 μmol·L-1 IAA+5.0 μmol·L-1 GA3激素配比效果最佳。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的纤维生长发育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棉花基因型的最适激素种类及配比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棉花高效体细胞胚发生及同步控制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低, 且体细胞胚的发育存在着不同步性, 给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本研究以陆地棉品种Coker201为材料, 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棉花体细胞胚高频率发生和同步发育的培养体系。经过多次继代获得的胚性愈伤, 首先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 d使其分散, 然后过30目筛去除大的颗粒, 重新悬浮于同样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14 d后, 过50目筛, 将筛上的胚性愈伤重悬浮于新鲜的培养基中, 并用吸管吸取悬浮液, 将其均匀地接种在表面垫有滤纸的同成分固体培养基(附加2.46 mmol L-1 IBA和0.70 mmol L-1 kinetin)上。培养21 d后, 用垫有滤纸的相同的固体培养基继代培养。利用这种培养体系, 获得的体细胞胚数量分别是单纯悬浮培养和固体培养(不垫滤纸)的16.5倍和4.0倍。其中, 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的同步发生率分别为70.2%、52.3%和73.0%。  相似文献   

6.
裸燕麦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林  范银燕 《作物学报》1997,23(1):107-110
对裸燕玫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表明,基因型和不同激素组合,地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具有重要作用。晋燕8号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85.7%,2,4-D是诱导愈伤组织必不可少的因素。采用循环培养法对愈伤组织进行改造,获得了易分散,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缓减了愈伤组织生活力衰退的速度。将松脆愈伤组织置于流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增减得到分散性。生长快的悬浮细胞系,悬浮系经分化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建立西番莲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并优化悬浮系培养条件,为西番莲遗传工程提供基础。本研究以西番莲无菌苗为材料,研究西番莲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建立细胞悬浮系,并结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悬浮系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西番莲愈伤诱导的外植体最佳选择是幼苗胚轴,愈伤诱导激素选择2 mg/L 2,4-D为宜,出愈率达83.3%。以疏松健康的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系,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细胞悬浮系培养最佳培养培养基为MS培养基+2 mg/L 2,4-D+0.2 g/L Glutamine+30 g/L蔗糖,培养基pH 6.1,起始细胞用量为6.0 mg/mL,摇床转速为100 r/min,28℃暗培养,此条件下建立的细胞悬浮系均匀一致,细胞生长旺盛,西番莲悬浮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继代最佳时期为12~18天。本研究为后续利用细胞悬浮系建立西番莲高效细胞工程及遗传转化技术体系提供良好的材料和技术基础,对加强西番莲种业发展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GA_3诱导人工棉纤维的作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诱导人工棉纤维发现,GA3对纤维细胞的产生及纤维细胞的伸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及全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随着纤维的发育,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带有着明显的变化,全蛋白谱中高分子量蛋白带增加,低分子量蛋白带减少,GA3处理的与其它相比有一条明显的低分子量蛋白带消失,从而探讨了GA3诱导纤维发育作用与分子机制关系  相似文献   

9.
辐射诱变甘薯悬浮细胞筛选耐盐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影响粮食作物生产。甘薯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粮饲作物,选育耐盐甘薯品种对改良土壤盐碱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60COγ辐射甘薯悬浮细胞,筛选甘薯耐盐新材料,加快甘薯耐盐育种进程。本研究以甘薯品种西成007为实验材料,剥离茎尖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得到悬浮细胞培养系,利用60COγ射线80 Gy、1.09 Gy/min辐照处理悬浮细胞,经过Na Cl抗性筛选培养,悬浮细胞分化得到175株再生植株,通过对再生植株的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测定,得到了二者较对照都有显著提高的3株耐盐突变株。其中1株叶色变浅,叶形由心形变为长条形。突变株和对照株的Na Cl水培实验表明,突变株较对照生根能力更强,生长更加旺盛。本研究得到的耐盐突变株系将为甘薯耐盐新材料的选育提供新的种质,同时为盐碱地的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红景天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婷  马庆  项艳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5):224-227
红景天的细胞培养是充分利用该树种优良特性的生物工程基础.试验以红景天的茎为外植体,研究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0mg/L6-BA 0.2mg/L NAA 0.1 mg/L2,4-D,在此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质地均一疏松;愈伤组织最佳生长培养基为MS-t0.6mg/L6-BA 0.1mg/LNAA 1.0mg/L2,4-D;且选择松散型愈伤组织和3.0×105个/ml的起始细胞浓度,25℃黑暗培养18d为红景天细胞最适悬浮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棉花BAC文库的大片段核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在基因组大片段DNA的提取方法上,结合棉花的特殊性,作了一些改进。即首先将幼苗进行暗培养,减少了叶绿体和酚类等物质的影响;随后在Wash buffer中加入酚结合剂PVP40(polyvinylpyrrolidone),较好地去除了棉酚等次生物质的干扰;另外在细胞核分离过程中,增加了低速稍离心去沉淀的步骤但之前不需要过滤,较好地去除了不溶性杂质。此方法所提取得到的棉花基因组DNA,分子量约在1Mb左右,碎片较少,基本上无蛋白质和细胞器DNA等污染。其质量完全满足构建BAC文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2,4-D、KT对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诱导棉花下胚轴切段形成愈伤组织需要外源2,4-D,加入激动素(KT)可以增进2,4-D的效果.愈伤组织形成胚性细胞和胚性细胞团的过程需要2,4-D和KT的共同作用.KT可以促进胚性细胞团分化出胚状体,加入2,4-D则会降低KT的效果.采用2,4-D(0.05mg/L)+KT(0.1mg/L)诱导愈伤组织,60天后转移到无激素的液体培养基上振荡培养,得到了大量的胚状体.  相似文献   

13.
提高棉花抗盐性的途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棉花比较耐盐碱,在滨海与内陆盐碱地得到广泛种植,因而提高棉花的抗盐性很有意义。本文简要概括了提高棉花抗盐性的4条主要途径:(1)培育抗盐的棉花品种;(2)通过组织培养筛选抗盐品系;(3)进行种子处理;(4)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生育酚的非抗氧化功能及其在棉纤维分化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以陆地棉标准系TM-1的胚珠为材料,在BT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育酚,通过胚珠离体培养诱导棉纤维分化发育,同时使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研究外源生育酚对棉纤维分化发育的影响。胚珠离体培养和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胚珠经离体培养3 d后,4种外源生育酚对纤维细胞分化和发育均有促进作用;α-生育酚能显著地促进胚珠表皮纤维突起数量的增加,而γ-生育酚则促进纤维细胞的伸长;胚珠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浓度为1.0μmol/L的α-和γ-生育酚对棉纤维的分化发育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本研究将为丰富生育酚的非抗氧化功能和验证生育酚在纤维的分化发育阶段所起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抗草甘膦棉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草甘膦棉花最早于1997在美国释放,它是通过将编码抗草甘膦酶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导入珂字棉312而获得的抗性株.抗草甘膦棉花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3.2%到增加到2005年的60%左右.在这近十年内,抗草甘膦棉花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草甘膦的施用方法和时期的不正确操作对抗草甘膦棉花的根系生长、育性和产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1、外界因素,包括草甘膦施用方法在内的其他栽培措施和不利的环境条件,如高温,对抗草甘膦棉花的产量及生长的影响;2、内部因素,抗草甘膦棉花不同器官对草甘膦的吸收量及抗草甘膦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有关.因此,本文从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吸收分配、草甘膦的施用量和时期对抗草甘膦棉花根系生长、花药开裂及产量等方面综述了这些年来抗草甘膦棉花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对今后抗草甘膦棉花育种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国欣棉3号为材料,以棉花GhCLA1为指示基因,探讨了生长温度、重悬液浓度、注射时间、品种等对水培棉花pTRV介导的VIGS沉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条件下,出苗后3~5 d内注射能得到较高沉默效率,重悬液浓度对沉默效率没有影响;同时以注射pTRV-GFP作为空白对照可以消除插入片段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减小对照误差;水培与土培方式相比能更快更早出现沉默表型,缩短试验周期,并能诱导不同品种棉花材料GhCLA1基因沉默;利用水培棉花TRV-VIGS体系,成功抑制了棉花GhCTR1基因的表达,与对照株相比,抑制后的棉花植株出现矮化表型,说明水培棉花TRV-VIGS体系建立在棉花研究中的广谱利用性。  相似文献   

17.
金龟子绿僵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棉花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vasinfectum)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的3个供试菌株对3株枯萎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Ma55抑制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加入Ma55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当浓度为3.25×106 cfu.mL-1时,5 d后,对3株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超过70%。Ma55液体振荡培养20 d获得的无菌发酵液对3个枯萎病菌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9.86%、56.99%和57.09%,对它们的分生孢子产生及分生孢子萌发也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未发现金龟子绿僵菌与棉花枯萎病菌菌丝间有重寄生现象。上述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对供试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是营养竞争、空间竞争及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陆地棉品种“珂字201”为材料,比较了IAA+KT和2,4-D+KT在愈伤诱导和悬浮培养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中,IAA和2,4-D表现为正效应,且2,4-D的效应强于IAA;KT表现为负效应;胚性愈人务悬浮培养中;3种激素都表现出负效应。以胚性细胞悬浮系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试验,分离原生质体的最佳酶组合为纤维素酶3%+果胶酶1.5%,原生质体培养的最佳激素为IAA0.5mg/L+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